玲言:断舍离之后呢? | 如此我说

文摘   文化   2024-08-06 20:26   四川  


每周二、四、六20:00丨为您奉上精选作品

断舍离之风横扫全球,其目的只是让家居空无一物吗?囤积背后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过上真正轻省的人生呢?






断舍离之后呢?
作者:玲言

音乐、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A&E频道2009年首播《囤积者》(暂译,Hoarders)真人秀,节目轰动一时。囤积者家居的凌乱肮脏程度令不少观众瞠目结舌;然而,在一小时后的每集结尾处,却皆呈现窗明几净的画面。不少人怀疑,受助者能否维持整洁状态呢?

其实节目播放后,亦受到外界批评。电视台是否将囤积者的兀突生活作卖点以提升收视率?即使电视台聘请心理学家跟随摄制队,为长期囤积者提供咨询,但努力显然不足够。节目多数着眼纷乱不堪状况的视觉效果,以及团队帮忙收拾过程的转折点,接着便是匆匆播放戏剧性的转变,却对受助者的心路历程着墨不多,观众也难以投入学习以改善自己。

《囤积者》海报

后来,电视台再制作《囤积者:他们现今在哪里》(暂译,Hoarders:Where Are They Now),发现仍有不少人未能脱离囤积习惯。为什么?专业清理师不是已向他们展示了技巧方法吗?
事实上,目前Netflix仍在播放近藤麻理惠的心动整理术,YouTube也有很多教导整理家居的上载影片。可以说,各门各派的整理方法皆唾手可得。不过,我们身边不少人,甚至我们自己可能仍旧是个囤积者。据估计,单在美国,囤积者就有一千九百万人之多。
正如整理术一代宗师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所言,整理房间其实就是整理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对物件的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因而她强调,她倡导的不是收纳术(如多买储物柜)或单纯重新罗放整齐;而是内心的重整,要将“物”及“我”分开。
山下英子强调我们必须厘清“我”才是主体,“物”乃副体,但是改变内心既抽象又难实践。既然物品亦是当事人潜意识的投射,故她提议从看得见的物质开始比较容易,借整理物品唤醒沉睡的心灵,才真正可以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不过,山下英子毕竟不是心理学家;随着横扫全球的断舍离之风,不少专业辅导师根据心理学对囤积者的内心作出更深层的剖释,期待受助者可进一步了解自己,而不是单纯表面地跟风清理家居。
香港专业心理治疗师安静在《物品的语言》中探问,面对堆积如山的家中物品之灰尘、污垢、数量,当事人为何视而不见呢?她认为是因为他们心盲、心累,家中空间被物堆占,也代表着心内纠结阻塞。
内心缺乏空间,心灵无法呼吸,便不期然地把心依附在物件上,令物品反客为主,成为逃避、恐惧、情伤或怀念的代替品,操控着当事人,使他对着满眼重叠胡放之物无法动弹。故此,要弃除废物,首先要鼓励囤积者分清物我。不要把自我价值投放在物件上,要生出自主力,人是空间的主人,物品不是。
然而,看到满室纷乱堆砌之物,便很容易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选择规避”,因不知道从何入手,便决定不作任何选择。这时便要为囤积者打气,必须下定决心逐步锻炼选择的能力。可先由废物开始,慢慢进阶至日用品,最后才去判断喜爱东西的去留。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不合用的东西,近藤麻理惠则着重留下“怦然心动”的物件,两种进路都能达至最终整理心室的功用:摒弃负面的思维,或留下美善的思想。
那么,心理学家如何能进一步辅助囤积者,溯源自己心居淤塞的始作俑者,及怎样可以持之以恒呢?

《物品的语言》

新一代的家居整理师如山下英子和近藤麻理惠在教导囤积者清理房子时,都不忘提醒受助者要同时调改对囤积物的心态。不过,他们毕竟不是心理治疗师,很少会再进深解释囤积者的内心世界。那么,专业人士的拆解对当事人又有何帮助呢?
心理辅导家一般认为,囤积者对物质有错误的价值观,以为拥有东西才有安全感,以致不断囤积,却仍无法填满不安的深渊,无法知足,因此不少又有强迫性购买症。
囤积者应受引导分清“需要”(needs)和“想要”(wants),避免将安全感、个人价值建立在物品上;要拒绝让囤积物去填补永不见底的心洞,慢慢学会当身边物件足够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如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如人身安全或经济的稳定)时,便能适可而止。
很不幸,囤积者常受困于这在心理学中排名最低的两个需要层次,成为身外物的奴隶而不能自拔。特别是曾经历贫困、战乱的上一代,会产生心理学所称的“匮乏心态”(Scarcity Mindset)。
与知足感相系的是立界线的重要性,对物品的要求要立下限制,如坏了才更换;价钱和更换的频率也要有上限,使用期也要有时限。香港辅导师安静在《物品的语言》中更提醒,我们要对赠品(有甚者为赠品而购买毫无需要的商品)或免费的东西,如快餐店的调味包等,立下防线。
香港家庭治疗师区祥江博士在《因为舍弃,才能得着》中解释囤积者如何实践心理学上的个人界线(Personal Boundaries):囤积者可以从对物品说不,晋升至从个人原则角度说不,于人际关系中立下自定界线,不容许别人侵犯,不接受他人的无理要求或情感苛索。
近藤麻理惠在电视节目中,常鼓励受助者将要整理的同类物品一口气翻出来;区祥江博士也曾用相类手法去辅导受助者,邀请他们列出生命中情感的包袱。例如有些人觉得父母的关爱不够,引致其自我形象偏低,若能够接受双亲也会犯错,郁结可望徐徐解开。又或者执迷于初恋梦想的人,宜放下不实际的少艾浪漫,让自己慢慢接受真正男女日常交往的空间。过去未疗愈的感情破口,最好也学习面对和检视清理,摆脱被物件掩盖或封锁了真感受的枷锁。
大部分人将回忆与相关物品挂钩,尤其是美好的甜蜜思念。我们舍弃物件,不等于忘却世界的真情厚爱,因为人间的互爱之情,具深厚的无形价值;我们只是将心灵从凝固回忆于物件的依恋中释放,或者可以给具纪念性的物品拍照留念,把亲密情怀转移到心中,温暖着心灵,长期成为心房的滋养素。
辅导师安静强调,囤积者面对将要清理的物件,要怀着感恩的别离之心:曾在身边的东西不会没有价值,此刻舍弃只是它完成了使命。山下英子也提议在丢掉使用多年的东西时,对它说声“谢谢”;没有用完的物件,则要说“对不起”。如此,我们的心灵可少了亏欠,多了包容。
安静还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本末倒置,勿将扫除一切物品作为终极目标,忘记了心灵的重整才是重点,不要反而成为一个无情的人。因为不论是对物或对人,在经历承认和接纳的过程后,虽然其于生命中划过的痕迹仍在,却可望逐渐放手,生出耐力,带着微笑转身。
最近Netflix播映的泰国电影《就爱断舍离》(Happy Old Year)中,女主角曾到北欧学习极简主义(minimalism),返国后执意要将商住的家居变身为极简设计。面对抛妻弃子女的父亲所留下的物品,常头也不回地送走;她自己为出国也无情抛弃男友,也曾随意乱丢男友的物件。表面上她潇洒超脱,心内却仍然纠结,最终她的家居差不多变成家徒四壁,空空荡荡,然而她的内心也掏空殆尽,却仍无法释怀。

《就爱断舍离》海报

真正与物品离别,是借着行为把生命中的阴影转化为正能量,而不是只追求外表的断舍离。区祥江博士指出,恒常及进深的的操练,更可提升我们的心灵世界。例如寻找公用设施,如图书馆或网上的共享物流,做到物尽其用,令别人也可持续享用公物;养成一种不单只是分送自己不合用的东西之习惯,而是进一步尝试把个人珍惜的物品赠送他人,培植将所爱与人分享的情操;锻炼独处的能力(capacity to be alone),聆听内心的话语,找回真我,活在自己选择的生活里。
说到底,万物皆造物者所创,我们不需强求拥有便可享受,例如大自然的明媚风光、落日余晖或旭日初升的美景,皆是造物者白白的恩赐。对于物质,我们亦只是造物者的管家,故此不应让物品反客为主,占据了我们的心居,令心灵如家居般拥堵。若是这样,便必须学习断舍离各种执着、悔咎、伤痛,令心室重新宽敞明亮,返回造物者的初衷,我们心灵的空洞才会真正得到满足。大家共勉!


--The End--



作者介绍

 玲言 


美国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io) 历史档案学硕士及历史系博士,专研美国华人历史。在脸书专页“来,咬一口”分享读书心得,并不定期为美国华文杂志如《真爱》《神国》《传扬》等撰稿。


往期栏目文章


刘嘉:世界将被美拯救?——从短剧《我的阿勒泰》说起 | 如此我说

朴慧芳:成全他人,散发馨香 | 如此我说

刘嘉:为什么活在当下是重要的?——从影片《我的完美日常》说起 | 如此我说

以望:放手的祝福 | 如此我说

爱丽丝:歪斜 | 如此我说


【如此我说】栏目约稿

如果生活是一本书,您的这本书有什么内容呢?您愿否记录下感动的瞬间,打开白纸黑字的书,向更多人分享自己?如果天地是一支笔,您的这支笔有什么观点呢?您愿否书写下真知灼见,向这个世代发出基督徒的声音?

邀请您用文字记录生活,以书写谈天说地。

请点击链接查看投稿须知:

→【莫非可以如此爱】约稿←

图书推荐

《恩典不留白,下笔如有神》
莫非 苏文安 刘小临 -编选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自许为作者,

书桌乃朝圣祭坛,

生活如展页稿纸,

捕捉心中悸动,

描述看不见的你。




欢迎转载

1.    微信公众号:莫非可以如此爱
2.    ID:mofeilove91745
3.    内容不得修改,任何修改删减请务必事先告知;
4.    要求转载的公众号,请务必在转载前发送后台信息告知;
5.    未满足以上要求而随意转载修改者,将视为非授权转载,随时受到举报处理。

赞赏请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您的鼓励
可以竖起

 天地间更多的笔!

莫非可以如此爱

欢迎扫码关注●

莫非可以如此爱
深耕作者灵魂,扎根文化土壤。在时代里携手,于时间里传承。推动文字事奉,创写新的世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