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望:有形?无形?他同在的会堂! | 散文天地
文摘
文化
2024-08-17 20:00
四川
每周二、四、六20:00丨为您奉上精选作品
作者夫妇同游布达佩斯。多瑙河畔,欧洲最大的犹太会堂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由此揭开犹太人的一段前尘往事。经历千年风雨,他如何与他的选民同在呢?
今年四月,我们夫妻两人当起背包客一游巴尔干半岛,首选第一站是有“东欧巴黎”“欧洲之心”“多瑙河明珠”及“温泉之都”美誉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坦白说,我之前对这内陆城市的认识有如井底之蛙,竟不知她是欧洲著名古城,在古罗马时代,这里已有人居住。果真如奥古斯丁所言:“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看到其中一页。”此刻,我站在渔夫堡(昔日城塞)的观景台,多瑙河畔美景尽收眼底。特别是浪漫迷人的塞切尼链桥(Széchenyi Chain Bridge),横跨多瑙河,连接旧城布达(Buda)与新城佩斯(Pest),漫步在桥上有种悠然自得的舒畅与惬意。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多瑙河岸一片金黄,夜晚的桥梁宛若珍珠项链般串起两个城市。可以说,整座城弥漫着浓厚的东欧文化色彩及神秘魅力。难怪布达佩斯多瑙河两岸、布达城堡区及安德拉什街,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四月本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然而,布达佩斯却像个耍赖的孩子,情绪变幻莫测。前一天还艳阳高照,后一天气温便骤降仿如冬天。冷风飕飕,下起绵绵细雨,完全打乱了我们既定的行程。“从旅馆走路约10分钟,有一间犹太会堂,据说是欧洲最大的会堂,要不要去?”老公提议道。只要有犹太人的地方就有会堂,会堂相当于犹太人的教堂,是他们聚集、学习圣经、祷告的地方。圣经记载,使徒保罗每到外地宣教,总会在犹太人的安息日到当地会堂,目的不是去守安息日,而是抓紧机会给自己的手足同胞传讲佳音。过去我对犹太会堂的刻板印象是小而简朴,装饰少,因此,对这个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会堂(略小于纽约以马内利会堂Temple Emanu-El)我充满好奇。一探以街道命名的“烟草街犹太会堂”(Dohány utcai Zsinagóga)究竟有多大,加上室内又可避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老实说,一直到导览员讲解这间完工于1859年,可容纳3000人,又称为大犹太会堂(The Grand Synagogue)的历史渊源,我才认知到犹太人与布达佩斯之间,有着说不清的美丽与哀愁。原先匈牙利的犹太人只有几千,一直到奥匈帝国占领波兰南部领土,那里大量贫穷的犹太人搬到了较富裕、生活条件较好的布达佩斯居住。在短短不到百年时间里,匈牙利犹太人猛增到70万人,且集中在佩斯。于是佩斯地区“犹太佩斯”(Judapest)的绰号不胫而走,也因此这里有了盖大会堂的需求。然而,当时犹太人在宗教上受到限制,没有设计权,大犹太会堂便由德国基督徒建筑师路德维希·福斯特(Ludwig Förster)统筹设计。福斯特认为犹太教缺乏独特的建筑风格,考虑到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同样源自中东,因而参照北非和中世纪西班牙伊斯兰建筑,创造了一种新东方化的摩尔复兴风格(Moorish Revival style),混杂着拜占庭、浪漫和哥德式元素。难怪乍看其外观,两个雄伟高大的洋葱形圆顶、镀金装饰、大型玫瑰花窗、马蹄拱形门、红黄二色砖块的水平条纹及阿拉伯式花纹装饰,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清真寺。一直到主入口处,见上方刻有希伯来语铭文,经查证是旧约出埃及记的“人民要为我造一个圣所,好让我住在他们中间”(出25:8),才有了到犹太会堂的真实感。这是第一座佩斯犹太社区专有会堂,颇具历史意义,可说是划时代的先驱。后来建于1872年的纽约曼哈顿中央犹太会堂,几乎是她的复制品。我们坐在豪华的会堂大厅,心里有“哇!”的惊叹。高耸的天花板也是摩尔风,处处可见伊斯兰八角星图案,但整座会堂却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我跟身旁的老公说:“怎么好像置身在基督教大教堂?”原来大堂设计融入了基督教元素,最明显的是两旁的讲台及妥拉柜后的管风琴。这些极不寻常,因为并非犹太传统的一部分。“这样的设计是由于布达佩斯特有的新犹太教(Neologo)——自称‘现代’正统派——在保有自己的信仰及犹太身份前提下,为了融入匈牙利基督教文化,而打破许多犹太传统,接受仪式伴随着风琴悠扬乐声、唱诗班及麦克风等。”导览员解释道。新犹太教很快成为匈牙利犹太人最受欢迎的一种信仰。他们爱国,热心公共生活,匈牙利菁英分子也乐于接纳犹太人的同化。也因此,19世纪末的犹太人在匈牙利社会涉足不同领域,如商业、金融、文化和教育等,对这些领域有很大贡献,像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巴拉尼(Dr. Robert Barany),而锡安主义之父赫兹尔(Theodor Herzl)是出身于布达佩斯的律师、记者及作家。所以,自落成以来,这会堂已成为犹太人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心,也成为匈牙利犹太社区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座建筑遭到损坏,但幸存了下来。有一说法,当时这里被纳粹占领军当作仓库;也有说,它曾作为德国广播电台和马厩。战后及匈牙利共产主义时代,它成为布达佩斯仅存的犹太社区服务中心。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进行了翻修,如今大多被用于举办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由于会堂规模较大,冬季无法有效供暖,现今社区仅在夏季使用它进行祈祷,冬季则用隔壁一座较小的会堂。圣书明确告诉我们,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而祂渴望与祂的子民有亲密连结。旧约时代的“会幕”及“圣殿”是以有形的场所来象征祂的同在。然而,犹太人因为不顺服,招致上帝的审判,因而亡国,圣殿被毁。从此犹太人历经千年流离失所,散居在世界各地。但他们始终没有失去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因为他们的犹太身份及宗教信仰生活的凝聚。而有形的会堂是他们维持身份与宗教生活的重要象征。其实,祂并不居住于人手所造的殿,但以马内利的神,乐意与我们同在。如主所说,拜神不在耶路撒冷,也不在基利心山,而是要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会堂或教堂虽然是重要的宗教生活场所和象征,然而,对JDT而言,信仰生活不要只流于“做礼拜”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对祂的敬畏,和在日常中活出合祂心意、爱SHEN爱人的生命。
喜爱阅读,热爱排舞,更爱全家一起旅游,放眼天下。2011年加入创文服事团队,负责创文网路事工及读书会。如果生活是一本书,您的这本书有什么内容呢?您愿否记录感动的瞬间,以笔墨文章向更多人分享自己?如果天地是一支笔,您的这支笔有什么观点呢?您愿否书写下真知灼见,向这个世代发出基督徒的声音?4. 要求转载的公众号,请务必在转载前发送后台信息告知;5. 未满足以上要求而随意转载修改者,将视为非授权转载,随时受到举报处理。
“超越,不只活在此时、此刻、这一个地方,而是会问,我、你、他,在这世上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否都有天国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