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教务长教授王才强在第二届(2024)国际城市规划比较论坛上做的题为“社区重塑与规划革新——应对挑战的亚洲城市规划新范式探索”的报告全文,欢迎分享。
中国的规划体系与新加坡这个岛国很不同,拥有很多不同的尺度,从国家(甚至“一带一路”这样的全球尺度)到地方,到更微观的街区,每个尺度都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和意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各不相同。在规划的落实过程中,不同利益方之间常常会产生冲突和竞争,包括城市与城市之间、区与区之间,甚至部门之间。幸运的是,这些情况在新加坡比较少见,因为新加坡面积很小,只有720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中国大城市的一个区,利益相关方的冲突通常在一个部门内就能协调解决。在城市的长期管理、维护及更新方面,不同尺度的难度也有所不同。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新加坡在中小尺度(在中国可能是小微尺度)上的规划实践。
在正式开始之前,需要提供一个重要的背景信息,那就是新加坡8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然而,新加坡的“组屋”与其他国家的廉租房有着本质区别。在新加坡,94%的“组屋” 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子,只有约6%的家庭是租房居住。
01
亚洲城市的挑战与危机
1.1 高密度的亚洲城市
图1中的大红点代表大城市。与其他洲相比,亚洲的大红点数量多且密度高。例如,墨尔本每平方公里的人口为2,200,新加坡为10,790人,约为墨尔本的5倍。此外,香港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0,400人,首尔则为8,800。亚洲城市的特征是高密度,这也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
图1
1.2 不够宜人的城市尺度与空间
不够合理的规划往往会降低步行的便捷性,并严重影响步行体验。以迪拜为例,图中两栋位于车行道两侧的建筑,直线距离仅155米,按正常步行速度只需2分钟即可到达,然而,实际的步行路径却必须绕行高架桥,耗时长达19分钟,对于老人和小孩,时间可能更久。这种设计显然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图2
1.3 空间规划管控力度低
不同建筑具有不同的形态功能。如图3所示,这两张在越南河内拍摄的街景中,左图的高楼功能单一,而右图的四层建筑则具备多样化用途:底层可用于商业,二三层可能为办公空间,上面楼层则是居住空间。这种多层多功能的建筑形式非常实用。
图3
但是,在管控力度较低的情况下,有些地方的建筑形态可能会被更改过度。例如,在河内的另一个区域,原本规划设计的住宅楼如图4左侧所示,但由于规划不合理,生活设施没有就近安排,导致居民在理发、修自行车等日常需求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促使居民在住宅楼之间和沿路增加了许多违章建筑来开设店面,使建筑的密度变成了图4右侧所示,实际的空间品质变得很不好(图5)。这一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规划导致生活不便,再加上管理不到位所致。因而,我们应在一开始就进行合理的规划,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图4
图5
02
未来城市与社区规划
未来城市将会是什么样的?是关于技术、可持续性、资源、弹性、碳排放等技术层面的种种进步?还是关于历久弥新的价值观,包括使城市宜居、可爱、适合步行、包容、公平、安全,无障碍、负担得起、美丽、就业充足、完整社区、共享经济、连通、方便、多样选择、遗产保护和记忆留存等?这些问题和畅想亟待我们深入探讨。
2.1 新加坡城市背景与规划演进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始于1971年,至今已发布五个版本,始终以长期的战略性和概念性规划为基础。在这一框架下,新加坡制定了总体规划,其中涵盖居住区的划分,主要有建屋发展局 (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HDB) 负责。自1965年起,建屋发展局已规划并建立了23个新镇,并探索与更新了好几代新镇规划模式。
图6
图7
03
社区规划新范式
应对当今城市面临的多种挑战,需要新模式和新思考。因此,我们受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URA)委托开展了两个不同尺度的研究与规划设计项目。
图8
3.1 案例1 Dover:一分钟的街道型社区
在编制规划时,团队从不同专业角度探讨了什么是未来社区以及未来的居住形态。该社区占地36公顷,任务书要求建设7,000 至9,000个居住单元,最终团队决定建设8,050个,其中包括800个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单元。新加坡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老龄化率高且上升迅速。预计到2030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25%,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0%。同时,针对这块场地,团队参考了新加坡其他新镇的适宜居住密度,最终决定的住宅建筑密度为每公顷223个居住单元,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75,800人。
图9
我们还探讨了人口老龄化、颠覆性科技、共享经济、自动驾驶汽车、更多样化的出行方式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新趋势。团队围绕这些主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在灵活度和适应性方面,团队在2016年初尚未出现疫情时,已考虑到居家办公的可能性。
我们尝试构想一种新的“通用型”居住社区,设想一个容纳20万人的新镇,其中65%的人口从事经济活动。如果这些工作人口中有20%选择远程办公,预计将有2.6万人在家或在家附近工作,这将给设计带来显著影响,包括减少高峰时段的交通,促进周边商店、咖啡馆和餐馆的消费,增加共享办公空间以及更多对第三场所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设计规划未来社区。
此外,该场地的很大一部分被二级森林覆盖,因此团队开展了生态基底的研究,以探索如何在开发的同时保证生物多样性。同时,团队还进行了老年友好环境研究、环境绩效评估和舒适度等研究工作。
基于以上构想和研究,该项目的主要规划概念旨在创造一个基于街道的多功能生活环境,使所有用户群体都能方便地在一分钟步行距离内访问日常生活所需的便利设施,包括绿色和公共空间、灵活的工作空间、交通设施和老年友好设施等。大部分居住单元与这条街道的距离均不超过80米, 确保居民在一分钟步行范围内能够满足大部分日常生活需求。
图10
在这条街道上,每400米布置一个大节点,每200米布置一个小节点,这些节点各具不同功能。例如,为了支持老年友好环境,我们沿街道以400米为间隔布置老年设施,如日间看护中心,并将这些设施与开放空间和其它便利设施相结合。同时,我们以200米为间隔布置各种便利设施节点。为了方便行人,尤其是老年人寻路,我们还在节点内设置寻路标记,例如建筑形式、颜色、公共空间形式和雕塑等。此外,节点内还具备共享经济、无车环境、老年友好、便利出行等功能和设施。在节点之间, 我们还布置了活动的休息点和基本设施(如座位和公共厕所)。
图11
图12
同时,考虑到规划倡导的灵活且适应性强的建筑环境,我们希望在十年、二十年后,该社区仍具有足够的弹性空间以满足新的需求。因此,我们设想在各节点内配置的不同设施,其中一些确定且必备的设施可以在开建时立即提供,而一些不确定的设施则可以根据需求未来逐步增设。为此,我们在节点内的建筑底部预留了灵活空间,例如,如图13所示,这座建筑的下方有四层架空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居民的实时需求逐层增加功能,从而实现更灵活的空间使用。
图13
3.2 案例2 PLAB: 5分钟交织城镇
图14
PLAB(巴耶利峇空军基地)项目占地面积为1870公顷,涵盖空军基地及周边地区,相当于中国的1至2个乡镇。该地区最初是一片广袤的沼泽,后来发展为由多个华人和马来人社区组成的寮屋区。1955年,新加坡第二个国际机场在此建成,但在樟宜机场投入使用后,该机场被逐渐弃用,并于1980年由国家空军接手,成为空军基地使用。目前,该场地驻扎了多个空军中队,周边地区主要为工业用地。根据规划,空军基地预计在2030年左右搬迁,随后将于2035年至2050年进行重新开发,以容纳11万至16万个住宅单元(约45万名居民)。
在编制规划前,我们团队开展了六项关键主题研究,分别为保护和再生建筑遗产、促进生态平衡、创造可持续和韧性的城市环境、满足未来交通需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和消费模式,以及加强社区联系和认同。
图15
新加坡的新镇规划自1970年代演进至今,探索且更新了多代规划模式。尽管各模式涵盖的规划策略及指标有所不同,但均采用了点状、集中式的功能布局来组织新镇内的主要功能及便利设施。基于对不同代规划模式的深入探讨、六项主题研究的启示,以及Dover项目中的街道-节点式功能布局实践,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功能布局模式-“带状概念”。
“带状概念”旨在通过将不同用途的地块线性(连续或断点式)分布在不同功能带中,从而形成水平和垂直的交叉,交织出一个各主要功能在步行5分钟范围内可达的新镇。该概念致力于规划一个便利、健康、可持续且包容的新镇,拥有活力的街道,以及兼备创新与韧性的完整社区。
例如,在概念规划阶段,我们尝试通过不同的带状功能将场地内各功能交织起来,并与临近地区有效整合。如图16所示,紫色代表城市工业带,绿色代表公园绿地带,橙色代表居住带,蓝色代表商业带。在这张规划结构图中,公园绿色带将场地与区域的生态系统连接;住宅带则将场地与周边新镇联通;商业带为住宅区引入了便利设施和就业机会,同时为周边新镇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原飞机跑道则作为场地的中轴线,将原有机场建筑区、工业区、创新区、绿地和居住区有机串联为一个整体(图17)。
基于“带状概念”以及场地结构和社区原型的探索,并结合对各代模式探讨、各项主题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团队与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协调,最终确定了如图18所示的总体规划成果。
图16
图17
图18
同时,为了验证该规划成果的合理性,团队分析了方案中不同尺度(200米、400米、600米和800米步行路径)内可覆盖的市政、商业和教育服务设施,结果显示具有很高的步行可达性。因此,该规划为建设一个包容的城镇和完善的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9
04
总结
总体而言,我们致力探索如何规划出便利、健康、可持续且包容的,兼备韧性和创新的社区及新镇。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福祉,也有助于城市的长久发展。无论是“一分钟街道型社区”,还是“五分钟功能交织的新镇”,这些规划概念和结构的探索将为各年龄段和各行各业人群提供更好的便利设施、绿地及多样活动的可达性,同时具备空间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这些概念和结构的探索还将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生态系统保护,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从而为我们城市社会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韧性作出积极贡献。
报告整理:张园 张祎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