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雍茶话
ChongYong‘s Talk
城市更新实施进入深水区,需要精准匹配需求、明确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核算经济平衡,以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的精明实施。2024年9月27日上午,聚焦“老城街区更新的精明实施”主题的崇雍茶话第2期沙龙活动在崇雍客厅举办。本次沙龙邀请了高校机构、城市管理者、企业主体、规划设计单位等多方代表,围绕需求分析、设计定位、运营模式、规划协同及实施保障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综合探讨当前城市更新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可推广与可借鉴的经验。
与会嘉宾合影.
致开篇语
徐 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营管理处处长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城市更新思考》
报告开篇首先分析“为什么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是市场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现有空间具有了新的市场价值。二是社会需求,解决人民急难愁盼,创造美好生活。三是文化需求,加强历史文化传承,防止大拆大建,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四是生态需求,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模式,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在以上四方面需求基础上形成政策需求,有效衔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完整的国家空间战略体系。
报告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规划在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而运营则是突破点。规划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一是,为构建新质生产关系提供统合抓手。二是,为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专业支持。三是,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治理方案。报告指出,城市更新的关键是通过“规划+运营”创造“更新”的“价值”。如果没有“更新”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要通过“人-地-房-设-钱” 精细化配置,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为城市运营提供支持。此外,要改变底层思维,从土地财政逻辑转向要素配置运营逻辑。
嘉宾主讲
唐 燕
清华大学教授
报告开篇指出,城市更新要落地最关键的是政策支持。报告首先介绍了城市更新制度分析的“主体-资金-空间-运维”框架,指出认识城市更新特征的10种视角是城市更新制度可以施加约束、进行干预或实行调节的关联领域。我国现阶段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关键维度,是“治理尺度—动力机制—管控要素”的适配。应用城市更新制度分析的“主体—资金—空间—运维”框架,要针对城市更新流程中“人—财—物—事”等全要素综合考量,建立4S理论框架+3W(what why how)理论类型维度下的城市更新理论谱系。
报告接下来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更新发展四个阶段,指出北京城市更新的特殊挑战和背景是减量发展、疏解整治、有机更新。北京街区更新特色创新是以街道为抓手、以更新为手段、以规划师为纽带,三大特征是街区统筹与简政放权的街区更新、专项行动与试点示范的项目带动、走向多元共治的责任规划师制度。报告基于对北京街区更新面临主要挑战的分析,探讨了北京城市更新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并从主要内容、更新对象、4S框架等方面对《北京城市更新条例》进行了解读。
报告同时以国内外城市为例,介绍了不同城市和地区基于“主体-资金-空间-运维”的城市更新制度响应机制。
李晓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中心执行主任
报告开篇指出,针对落实习总书记苏州7.6重要指示要求和苏州提振经济、激发活力的现实需要两方面任务,亟需在政府有限财力和较短工作时间内,选取示范段先行先试,为古城保护利用探索创新一条新路径、新打法,并可在全市推广示范。
报告从选择、共识、方式、效应四大层面展开,一是做出选择:价值评估,问题导向,基于对十全街空间价值梳理,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核心特质。二是凝聚共识:文化赋能,步行化改造,确定步行化环境改造方案,重置路权、增加活动场所和驻留空间、整治沿线十四座桥, 打造“一桥一故事,一桥一场景” ,彰显苏州水城魅力。三是谋划方式:设计驱动,共同缔造,建立1+1双制度:四方统筹的工作专班组织机制+四级技术把控的设计管控制度,开展全过程统筹设计,鼓励商户自主设计、更新;施行“轻干预、不扰动、微改造”原则,公共空间设计和商户改造相结合,以最小工程量推进实施;建立“共设、共建、共治、共享”共同缔造长效机制,由短期改造转向长期治理。四是扩大效应:空间增值,持续更新,空间改造增加了街道活力、各类人群对步行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综合提升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空间效益。
报告最后提出:从十全街实践可以看出,百姓是真正的城市设计者,构建组织决策机制+设计总控制度至关重要,在深化制度建设的前提下,才可能共同走向共生式的城市更新。
荣玥芳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城市老旧社区韧性评价与有机更新关键技术及应用 》
报告开篇指出,我国城市老旧社区类型多样、情况复杂,且处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多重扰动风险之中,是城市安全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当前老旧社区有机更新与韧性提升已经成为国家行动与行业共识。报告分享了北建大团队针对老旧社区更新的韧性提升问题,集中开展科研攻关的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2013年至今,项目团队针对老旧社区韧性建设的问题,依托国家级以及省部级课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在研究思路、更新模式与智慧管控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项目以全面提升老旧社区韧性水平为目标,构建了老旧社区全生命周期风险动态韧性评估体系,研发了老旧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全链条更新方法和智能化韧性智慧全过程管理平台。研究共形成7部相关标准,支撑和规范了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主要方向;获得构建城市社区韧性评价模型等5项国际与国内发明专利;以及韧性社区智慧管理平台等3项软件著作权;出版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城市社会学、城乡有机更新理论与实践等25部专著。
郭 冬
北京胡大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
《簋街复兴的故事》
簋街是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和时尚餐饮的标志,也是了解北京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东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簋街的发展,2016年开始对簋街开展环境综合提升,涉及立面改造、燃气铺设、电力改造、道路大修、园林绿化、步道铺装等多项建设内容,致力于把簋街打造成国内知名的餐饮特色街。
报告从企业运维角度,介绍了簋街知名餐饮品牌胡大围绕“让簋街明天更美好”总目标伴随成长的历程。作为一家创立于簋街、生长于簋街的餐饮品牌,胡大在 25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不断优化自身发展的同时,在簋街管委会的指导下,联合成立簋街商会,发挥商会自治作用,联合制订商户自律公约,组织开展公益活动,进一步融洽居商关系。不断提升业态品质,引导发展文创产业,与政府管理和执法部门形成合力,实现协商共治的双赢局面。特别是近期在洞察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基础上,强化文商旅一体的发展路线,开展簋街复兴运动,打造夜京城美食地标,体现了在地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交流环节
李慧宁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所副所长
近年来,我们对城市更新类项目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有一定的感触。一个是项目规模两极化,如前期申报立项为代表的咨询类服务,需要站位全市进行系统谋划,以小微空间为代表的有机更新类服务,则要聚焦小微空间花绣花针的功夫。随之带来的项目周期也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根据资金渠道和来源的差异,周期长的项目仅前期工作就要开展7-8个月的时间,周期短的项目从启动到完成可在1个月内完成。这对项目组资源配置、灵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另一个体会是合作模式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设计合同、定价取费的静态模式,市场上也出现了与“条件达成”、“收益共享”等多元合作模式。如根据申报或立项结果、招商去化率等“KPI”挂钩的阶梯式取费方式;如与运营收益、成本控制等直接受益挂钩的分成式合作等。尽管这类合作模式在法务成熟度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明确了市场对于城市更新类项目的根本诉求。
王文娟
北新桥街道办城建科主任
今天整个论坛的学习心得概括起来就是“三xin二yi”。第一个是“xin”是知识“新”,各位老师讲的都是学术界最新的理论成果,而且都结合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第二个“xin”是初“心”,从我原来的民生保障办转岗到现在的城市管理办,这两项工作的共通点是回归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民生保障直接服务于民,城市管理通过城市更新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第三个“xin”是信“心”。相信在专业力量的加持下,城市更新工作一定能做得很好。二“yi”的第一个“yi”是受“益”匪浅,论坛安排科学严谨,衔接有序,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第二个“yi”是“意”犹未尽,期待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城市更新”主题系列丛书推介
徐 冉
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
建筑与城乡规划图书中心主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纸媒的价值、出版物的价值在于作者经过系统性的思考、研究,将积淀的经验总结,经过严格的出版校审,最终形成了严肃的、有价值的学术成果。非常荣幸与大家交流“存量时代·城市更新丛书”的策划、出版历程。
2019年底,我们向唐燕老师发出邀约,请她来组织策划一套城市更新的丛书,以快速响应存量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与国家战略新要求。在我们合力策划下,这套书集结了国内一流的规划团队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包括中规院、深规院、中国院及清华等,在我国城市更新探索时期,试图从不同纬度将一批前沿实践经验呈现给大家。丛书于2021年底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丛书紧扣我国城市更新最新进程及国家与地方热点所需,围绕存量盘活与提质增效、空间规划改革、乡村振兴等重点方向,面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关键性、急迫性问题开展探讨。
城市更新涉及方方面面,从物质环境到多元主体、从规划设计到空间治理、从技术方法到制度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只从原来狭隘的规划或者建筑角度去理解。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奋斗在更新一线的工作者加入我们,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
茶话总结
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今天的沙龙非常成功。每个话题都生动地展示了各个专家学者、管理者和运营者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对城市更新的深刻的见解和感受。大家从政策解读到理论研究,从实践探索到主体运营等各个角度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城市更新工作的现实意义、理论深度,以及实践到运维工作的难点和亮点。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了城市更新工作。
徐泽处长在国家战略层面从新时代、新需求和新响应角度阐述了城市更新工作的必要性。唐燕教授严谨系统地在理论建构和制度创新上不断探索,硕果累累。晓晖总在苏州十全街项目中探索从共识到共治的全新更新模式,实现多元主体的共赢。荣玥芳教授团队在老旧社区韧性评价体系研究工作上深度挖掘,多团队合作建构了理论框架、完成了评价方法等高难度工作。郭冬总从餐饮行业运营角度思考簋街整体的发展,体现了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自发在环境改善、品牌打造和经营制度方面都有很多自下而上的实践和思考。慧宁所长分享了自己个人的工作体会,对当下城市更新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建议规划师要在工作中探索创新,开辟更新工作新模式。
城市的历史有几千年,自古就不断在发展中更新,更新在城市的发展中是持续永恒的主题,但是城市更新工作对于我们这代城市规划师来说却是新课题。面对全新行业变化和社会需求,我们确实需要多交流多分享,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层面的行业动态来完善自身业务能力,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使命。
活动策划、组织、报道
中规院崇雍客厅运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