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所靳智超在“2023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如何系统、科学、高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是需要持续进行探索的重要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多年来持续深耕乡村振兴领域的规划和建设实践。近年来,中规院村镇所一直在最具“现代化”特色的江苏苏州昆山市进行持续的规划实践,以“片区化”的方式系统开展了覆盖全域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有效帮助昆山市完善了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的整体框架,初步总结形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昆山路径”。
基本思路——“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
所谓“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是将全域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特色集聚,要素联动”的多个发展片区,分别进行有侧重的发展部署,最终实现全域乡村集中连片发展的一种工作方法。规划根据昆山市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产业分布和区位条件,结合行政区划,将全域划分为澄淀水乡、昆韵蟹肥、滨江野区、吴淞农创、稻菽丰稔五个主题鲜明的发展片区,在突出每个片区核心特征的基础上,对每个片区就空间、生态、交通、产业、风貌、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安排,搭建形成涵盖产业体系、空间体系、治理体系各个维度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指引。
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内容体系示意图
主要创新——“双面绣”式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江苏调研时曾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昆山在“现代化”发展上有着特殊的使命,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同样如此。规划在搭建乡村振兴建设发展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核心任务在于找到昆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色路径。
昆山现代化基础条件很好,传统江南鱼米之乡文化底蕴独树一帜,乡村发展根植于“现代”与“传统”两大核心要素,其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不应是单一的、形式上的现代化,而应该是二者兼顾的现代化,就像苏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刺绣——“双面绣”一样,坚持“一面传统、一面现代”的发展哲学。
规划以“双面绣”为创新思路贯穿始终,以现代化的追求作为外部动力,以传统的保护作为内生动力,以相互结合的两种力量不断推动昆山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规划重点从“农业”和“农村”两个层面体现“双面绣”的内涵:在农业层面,着重促进现代农业体系和传统农业文化的融合;在农村层面,着重加强传统空间和现代功能的结合。
“双面绣”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规划内容示意图
1.2 找准各片区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各片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找到特色化发展方向。以澄淀水乡片区为例,片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肌理,水面丰富,湖、塘、田有机融合。多元的农业环境孕育了多样的农业物种,也形成了特殊的物种共生关系,如稻、鸭、鱼等在共同的空间中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循环和协作关系,这种共生的关系既可以提高生态效益,又能提高经济效益。规划采用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理念,对既有的共生关系进行了创新延伸和拓展,在片区范围内推广稻渔共生、稻鸭共生、稻果共生、鱼虾蟹共生、农牧循环种养等多类型复合农业形式,形成了一种特色化、体系化的农业生产框架——“绿色共生农业”。其他片区同样按照因地制宜、系统搭建的方式形成各自的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共同组成昆山现代农业体系的完整体系。
2 保护利用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的另一面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农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各地的特色农业形式都有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对农业的文化价值进行充分运用和转化,不仅可以提升农业本身的附加值,而且可以推动农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
2.1 挖掘本地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
规划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来自于工作过程中的研究和发现。太湖流域广泛分布着“塘浦圩田”,但规划中发现澄淀水乡片区的肌理相对于一般的“塘浦圩田”呈现出更加有机、自由的特征,与湖的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湖田组合关系,称作“湖荡圩田”。“湖荡圩田”是对太湖流域最低洼区域进行的农田改造后形成的特殊农业肌理,改造过程概括为“深水地围筑埂岸、先植芦苇、水旱轮作,形成高肥力圩田和多样化种植湖荡”。湖荡圩田的产生时间晚于塘浦圩田,改造过程难度高,凝聚了极高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农业文化价值。规划及时发现并梳理了湖荡圩田的价值,推动了湖荡圩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评估,目前已经列入江苏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正在争取列入全国乃至全球农业文化遗产。
在湖荡圩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各个片区的农业文化遗产。经过深入的挖掘,明确了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十种农业文化遗产,按照分级分类保护的方式,参照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认定标准,将农业文化遗产划为特色作物、典型圩田以及史前稻作三类,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各片区均有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形成了清晰的全域农业文化遗产版图。
2.3 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化
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使其价值得到凸显,更重要的是通过适当的形式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发展价值,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划采用三种形式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利用。
一是实景展示。以生境复原、情景营造等方式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进行宣传和展示,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和展示公园。
二是延伸利用。提炼特色作物类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农业智慧,形成特色理论体系指导农业生产。例如,以张浦黄桃栽培系统中涉及的 “果、草、畜禽”复合生产系统指导林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文旅融合。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自身的特色景观价值,营造特色优美的农业生态场景,有效推动农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
2.4 加强现代农业体系与农业文化遗产融合互促
就澄淀水乡片区来讲,对湖荡圩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保护了绿色共生农业所依赖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对绿色共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正是对“湖荡圩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延伸、现代化演绎。总而言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思路。
3 营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场景
3.1 构建“场景式”的乡村振兴空间蓝图
以传统的空间形式承载现代化的功能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昆山的乡村建设已有很多亮点,很多传统空间在创新利用后都已经成为新的城市消费场景,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乡村空间大多都是“小场景”,带动乡村发展的作用有限。因此,规划以场景营造为手段,通过“联片、串线、聚点”等方式将乡村空间进行整合和演绎,把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在同一个场景中进行融合,把零散的小场景逐步扩大为更具影响力的大场景,勾勒出未来乡村发展的总体蓝图。以空间蓝图为依据,进一步策划了一系列乡村振兴项目,以项目清单的方式推动实际的运营和发展。
3.2 以“融合创新”为核心丰富场景内容
规划以“要素融合创新”为主要方式推进具体场景内容的营造。以昆韵蟹肥片区为例,片区最大特征是三个核心要素——阳澄湖大闸蟹、百戏之祖昆曲和江南水乡。从发展现状来看,这些资源要素的利用方式仍然相对单一,产业链不够长,品牌效益不突出,资源价值转化不够充分。针对以上问题,规划以空间融合与要素联动为思路,将“吃螃蟹”“听昆曲”“游特色水乡” 三个元素融合到同一个场景中,策划形成更生动、更有吸引力的沉浸体验式乡村产品,有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推动资源要素的创新转化。
延伸思考
本次规划运用“双面绣”式的思路方法,重点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空间场景营造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既是一次有价值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也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路径的一次创新探索。规划工作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是规划需要“辨证式”的思维方法。在不论在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过程中还是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在面对某些实际问题时,像“双面绣”那样正面与反面结合的思考方式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二是乡村规划需要一些“畅想”。如今,很多地方的乡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缺乏动力、缺乏资源、缺乏思路的问题。乡村发展的核心在于面向城市提供差异化的乡村产品,只有敢于畅想,发挥创意,才能打开乡村发展的新窗口。
三是农业文化遗产值得更多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宝藏,从全国来看,尚未挖掘利用的农业文化遗产仍有很多。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应当更加受到关注。
项目组成员:
许顺才 刘泉 靳智超 班东波 郭文文 孙慧敏 张雨晴 索靖轩 蒋鸣 吴姗姗 宋知群 邓鹏 刘晓玮 王磊
报告整理:马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