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视角下,如何理解这首“偏头痛”名方

健康   2024-11-07 23:42   江苏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导读:本期我们分享一首治疗”偏头痛“的名方,尝试用六经八纲视角来理解这首方剂。

散偏汤

散偏汤,出自清·陈士铎《辨证录》,主治:“偏头痛,或痛在左,或痛在右,时轻时重,悠悠不已。”

原方剂量:川芎一两、白芷五分、白芍五钱、白芥子三钱、香附二钱,柴胡、郁李仁、甘草各一钱。

原方用法: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食后服之。

散偏汤方证归属

《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诸症;郁热上攻头面,还可见孔窍诸症,如冯世纶教授常从少阳论治耳鸣,临证多用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和解少阳。

此外,头痛也是少阳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偏头痛,同样与半表半里之邪无路可出,上扰头面所致。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 265 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指出小柴胡汤亦可以治疗头痛。

少阳为表里阴阳顺接之枢纽,故患者出现头痛甚则恶心的症状亦皆属少阳枢机不利,当治以小柴胡汤为主方, 清泄少阳、和解祛邪

陈士铎在原书中指出:“此病得之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之于少阳之经”,治法为“急宜解其肝胆之郁气”,并且对病机与治法做了解释:“虽风入于少阳之胆,似乎解郁宜解其胆,然而胆与肝为表里,治胆者必须治肝。况郁气先伤肝而后伤胆,肝舒而胆亦舒也。”

说明散偏汤是一首疏解少阳肝胆之郁的方剂,本方可归属于少阳病。

故偏头痛,兼见口苦、咽干、脉弦等症者,本方可适证加减用之。

散偏汤方中重用川芎为主药,取其量大力宏,行气祛风、和血定痛。

《神农本草经》谓川芎:“味辛,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本草汇言》谓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本草衍义》谓川芎:“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阙也,然须以他药佐之。”可见,川芎属血中气药,秉其升散之性能,上行高巅祛风止痛,是治疗头痛之圣药。

白芍以养血柔肝,敛阴抑肝,缓急止痛。其性味苦酸微寒,可制约川芎之辛烈。加之白芍与甘草为伍,酸甘化阴育阴缓急,增强止痛之效。

佐香附以行气解郁,使气血双调,佐白芥子疏气化痰。

白芷气味芳香,能走善通,通窍止痛。

同时柴胡、白芷还有引药上达头之作用。恐其辛香走散太烈,故佐以郁李仁同白芍之柔润敛降。

且《本草新编》有“郁李仁,入肝、胆二经去头风之痛”之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多位医家认为本方中川芎用量应到30g以上,如蔡友敬认为:“陈士铎之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从实践体会到川芎非30克以上不为功,白芍宜15克以制川芎之辛燥,确是配合得当,历验不爽”。

医案

何某,男,72岁。偏头痛数年,每年四五月间左侧头痛即发,痛时甚剧,痛处固定不移,发时大便秘结。现发作数天,同时尚伴双眼发胀、口臭、夜寐不安、便结。苔薄黄,脉弦数有力。证属痰瘀交阻之头痛。治宜疏肝活血化痰,方用散偏汤加减。

方药:白芍10g,川芎30g,郁李仁6g,柴胡10g,甘草6g,白芥子10g,香附15g,白芷6g,茯神10g,地龙30g,黄连6g。5 剂。

复诊:患者诉服药的5天中,疼痛大为减轻,夜寐改善,双眼仍稍觉胀,大便通畅。苔薄黄,脉缓而有力。原方再服5剂,平安度过今年的四五月。

按:从六经八纲来看,本案患者偏头痛、脉弦,考虑有少阳郁热,双目发胀,目亦属孔窍,亦可归于少阳;兼见口臭、大便秘结等阳明病症,夜寐不安亦为内热所扰。故综合来看为少阳阳明合病。(高建忠.古代经典名方100首解读,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04,第539页)
版权归相关专利人所有,若存在使用不当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朱曾柏:论中医痰病学,痰病的症状、体征特点和化痰药介绍

治疗牙痛、牙龈肿痛的一首经方

//////////

【 阅读往期精彩 】

#中医入门合集  #十二经络白话解  #东海医集

#老中医经验  #中医妙方  #验方秘方  #国医大师

#伤寒名医验案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四君子汤  #病因赋  #药性赋

#药性歌括400味  #医学三字经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

#中医连载合集

-END-


小白郎仲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供中医学习者,中医爱好者,养生健康爱好者等参考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