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中,一种看似正确却空洞无物的声音——“正确的废话”,正悄然成为安全文化的暗礁,阻碍着我们迈向更高水平的安全实践。它像是一剂温柔的麻醉药,让人们在日复一日中逐渐丧失警觉……
什么是正确的废话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将来会后悔的。”这句话,无疑是父母对孩子学业的深切期望和关心,他们希望孩子能够珍视学习机会,全力以赴。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句话似乎缺乏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孩子听完,可能只是机械地点点头,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共鸣。因为“好好学习”这个词组,对他们而言,早已耳熟能详,甚至有时会觉得有些空洞。
我们称这种话语为“正确的废话”。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它虽然听起来毫无瑕疵,但实质上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或建议。它仅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却未能告诉孩子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不断提高自己。
同样地,在工作场合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安全人员时常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或是在会议中强调:“各部门必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诚然,这些要求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培训措施作为支撑,它们也只能沦为“正确的废话”,既无反映客观现实的实际信息量,也无独立思考的思想含金量,对认识问题、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正确的废话对
安全工作的不利影响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那些“正确的废话”就像一把无形的剪刀,悄无声息地带来了几个大麻烦:
耳朵起茧,心门关上:老生常谈的“注意安全”,如果每次都千篇一律,就像每天的天气预报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听多了,员工们的耳朵自动过滤,心里也不会再当回事。这样一来,真正关键时候的安全警告可能就被忽略了,就像走在湿滑的地面上,忘了要慢行一样危险。
迷雾重重,不知所措:只知道“要安全”,却不明白怎么做才算安全,就像给了你一张藏宝图,却不标出路线。比如,维修高架桥的工人,光是听到“安全第一”却不教他们怎么正确系安全带,遇到突发状况,就可能手忙脚乱,不知如何自保。
安全文化,有名无实:公司墙上挂满了“安全是金”的标语,但如果不开会不讲解具体案例,不教大家怎么预防事故,这样的安全文化就是空壳子,员工心里没底,安全意识自然提不上来。就像天天念叨“健康饮食”,却不告诉你要吃啥、咋吃,身体还是好不了。
信任滑坡,团队散沙:领导老是喊口号,却不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工厂噪声大,只说“大家忍耐一下”,却不安装隔音设施,员工就会觉得领导不办实事,慢慢地,团队之间的信任就没了,大家各顾各的,遇到紧急情况,谁也不帮谁。
原地踏步,进步停滞:安全工作没有具体指导,就等于原地打转。没有事故分析、没有改进措施,安全水平怎么能提升?就像跑步,光喊“跑快点”,却不教你怎么调整呼吸、怎么提高步频,速度哪能上去?
如果安全人想避免说这类“正确的废话”,或许我们就应该将安全沟通从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实践化,并尝试着从以下两点开始改变:
抓住问题的核心。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安全很重要”这种笼统的说法上。而是要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根源。一旦找到了问题的核心,就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来解决它。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给出可落地、可执行的建议。在传达安全信息时,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冗长的句子。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让员工一听就懂。比如,提醒员工注意佩戴安全帽时,不要只是说“大家要戴好安全帽”,而是可以说“进入工作区域前,请检查你的安全帽是否佩戴正确,是否损坏。如果发现问题,请立即更换。”
EHSWEEKLY™ 2021年环健安职业机会与薪酬调研报告
EHSWEEKLY™ 2022年环健安职业机会与薪酬调研报告
聊聊安全生产领域的“万能处罚条款”!(阅读3.6w+)
出品:EHSWEEKLY编辑部
编辑:喜儿 | 审核:锦山
遵循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