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当他双手插兜,满脸自豪地告诉我,其所在的企业LOTO挂牌上锁的主导部门是设备部门、新员工的三级安全培训由人资部门主导、新增AGV小车时有风险评估委员会进行变更风险评估时,我就知道我这许久未见的同学又跳槽了,而且新东家一定是在真正践行“三管三必须”的企业,要么是国内行业头部企业,要么就是欧美外资,因为能做到这些的国内企业屈指可数。
那么,是哪些因素制约了“三管三必须”的落实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部门间职责界定困难
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常常交织在一起。例如,引入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时,涉及设备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等多个部门。对于新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有不少企业并没有明确每个部门的具体责任。
正因如此,设备采购部认为自己的任务是买设备,安全问题应由生产部门解决;而生产部门则认为设备采购时就应该考虑安全性能。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责任推诿,导致安全措施无法有效落实。
跨部门协作障碍
不同部门的目标和重点不同,协作起来难度大。比如在建筑企业中,安全管理部门要求施工部门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搭建脚手架,但施工部门为了赶工期,可能会敷衍了事,这就使得安全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三管三必须”无法有效落地。
资源配置与成本考量
安全资源投入不足
落实“三管三必须”需要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进行大量投入。例如,化工企业安装先进的泄漏检测和防护系统成本很高。许多中小企业因资金有限,难以承担这些费用,从而无法很好地践行这一原则。
同时,也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使用价格低廉但安全性较差的设备和材料,进一步增加了安全隐患。
资源分配优先级问题
企业在资源分配时,通常会优先考虑生产、销售等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环节。大部分企业都会先考虑购买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先更新消防设备以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这种资源分配的偏向性,使得安全工作所需的资源得不到保障,影响“三管三必须”的实施。
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可能认为安全事故是小概率事件,或者觉得安全工作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安全管理不到位,还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轻视安全的氛围,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不少企业员工之间没有互相监督安全行为的习惯,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也没有形成抵制的文化。企业没有通过宣传、奖励安全行为等方式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导致安全工作不能成为每个部门和员工的自觉行为,“三管三必须”也就难以真正扎根企业。
法律法规和监管不足
法律法规滞后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漏洞和盲区。例如,某些行业或领域的安全标准不够明确,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企业难以遵循统一的标准进行安全管理。
此外,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在安全投入上缺乏动力。
监管不力
即使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如果监管不力,企业也可能选择不严格执行。例如,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但没有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或者整改后没有进行复查,导致隐患依然存在。此外,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也可能导致安全监管出现盲点。
正因上述因素的存在,所以当前“三管三必须”的践行对于不少企业的安全工作者而言是充满艰辛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目标是清晰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众多安全人的努力,未来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将会越来越规范,事故率将进一步降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正走在一条正确且充满希望的道路上。
EHSWEEKLY™ 2021年环健安职业机会与薪酬调研报告
EHSWEEKLY™ 2022年环健安职业机会与薪酬调研报告
聊聊安全生产领域的“万能处罚条款”!(阅读3.6w+)
出品:EHSWEEKLY编辑部
编辑:喜儿 | 审核:锦山
遵循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