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阵子看的书都相对小众,但还是提一下,挑其中三本讲讲。the undoing project (五星)
这是一本差点被翻译耽误了的好书,此前就有人向我推荐过,于是我在微信读书上翻了翻它的中文版《思维的发现》,看得有点走神,有些地方甚至上下文逻辑都有问题,果断放弃。
后来,偶然看到下面这个视频:
我萌发了找英文原版来看一下的念头,结果就偶遇到今年的第二本五星好评书。本书的作者是鼎鼎有名的迈克尔刘易斯,他是《说谎者的扑克牌》以及《点球成金》等书的作者。
上面的视频对我还有一个启发,就是提到一本书,只讲里面闪光的一两点就行了,有兴趣的朋友自然会自己去找来看,读书感想这种东西,有点类似旅行结束时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假如你能在旅途中捕捉到一两个精彩的瞬间,让人产生我也想去这里的念头,就足够了。
游记,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别人亲自走一趟的那种感受。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像Kimi之类的信息提炼工具,再怎么发展也很难代替真正的阅读,阅读本身,更多只是一种体验,而不是知识的获取。这本书的内容,简单一句话,讲的是《思考,快与慢》背后的故事。考虑到这本书的中文版不推荐,英文版看的人少,我直接贴一段原文,让你感受一下刘易斯的语言风格和阅读难度,方便你判断要不要入坑。
很难知道人们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我们做出的重大选择几乎是随机的。我们选择读什么专业可能取决于我们碰巧遇到的哪位高中老师。我们选择与谁结婚可能取决于在人生的恰当时机碰巧在我们周围的人。另一方面,小的决定则非常系统性,更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
以我的水平,这本书不算容易读,它的语言风格很好的体现在它的书名上,很多句子不能只看字面的意思,有一些是成语,很多句子又有形式上的妙趣,所以翻译上确实也有难度。我是读完了整本书才知道它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书名,为什么简体版叫《思维的发现》,但我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繁体版叫《橡皮擦計畫》?这本书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又很好的回答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是如何做决策的,以及我们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固有缺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到了很多跟投资相关的事情。
Atomic Habits(四星)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我们重复做的事定义了我们,卓越,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习惯。
这本书讲的就是怎么帮助你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或者戒掉一个坏习惯。
在海外,它经常跟《金钱心理学》以及《纳瓦尔宝典》之类的书放在一起,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现在也有中文版,叫《掌控习惯》,中文版我没看过,但看到豆瓣评分也挺高,感兴趣可以自己踩一下雷。这本书跟第一本书有点像,因为传播度很广,里面的内容在很多地方都被解读过,所以你或多或少都已经听过,但还是那句话,看别人写的书评也好,画的思维导图也好,总结出的什么1,2,3也好,都代替不了你自己系统的读一次。
以前我见过一些付费很高的知识星球,输出的主要内容可以说都涵盖在这三本书之中,受众还非常广,这里面其实就是利用了一个信息差。但利用信息差赚钱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我的一个感觉,现在好的英文书,翻译过来的时间差越来越短了。其实,这个世界真正重要的知识,很多都是免费的,我们为知识付费,其实主要还是在为解读、重新阐述、翻译而付费。
人只有自己主动改变信息输入输出管道时,才能真正改变自己。最后,这本书的英文版比较容易读,可以作为入门读物。我的几何人生(四星)
这是丘成桐的自传,如果你看到这个名字感兴趣就适合你,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就大概率不适合你。
回望我这按步就班的人生,几乎可以展望到最后的人生高度,有时候你们听我在这胡言乱语,记得把每个观点都打七折。这是一本关于顶级数学家成长经历的书,期间又掺杂了顶级数学家(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之间的各种八卦,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本文第一本书中主角说过的一句话:讲到这里,顺便解释一下为什么把滚雪球大群给解散了,有的朋友甚至过来问是不是他/她讲了什么话,造成了这样的决定,答案是:都无关啊。
我是认识到,本身投资的收益率就不高,我也没什么能力,不值得花太多精力,每天吹水不如多看点书。只是我预想不到,很多朋友过来说,群对他们很重要,自己在里面学到很多东西。。Anyway,有机会还会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