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书

文摘   财经   2023-12-22 08:47   中国香港  
刚看完《Where the Money Is》,凑上这一本,今年看完的英文书也只有四本,简单过一下前三本,然后重点讲一下今天这本书。

Chinese Rules

作者是英国投资人Tim Clissold(祈立天),这本书没有中文版,但作者写过另外一本同样很有趣的书《Mr China》,中文版书名是《中国通》,同样推荐。

这两本书的主题有一定的延续性,讲的是作者在改革开放早期到中国做生意遭遇的各种艰难,复杂,以及文化冲突,推荐的原因是:

  1. 作者写得幽默,阅读过程本身就很欢乐
  2. 作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外部视角帮助我们看中国以及它的过去

第二点其实很可贵,因为:
人们总是错把熟悉当作认识,其实,熟悉即习惯,而习惯了的东西正是最难认识的。
认识习以为常的事物需要外部视角。

作者的目标定位是西方读者,所以需要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向西方读者解释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或者名词,这个阅读过程也是你重新认识身边事物的过程。

由于翻译通常会被切换回东方的思维方式(为了方便理解),这些信息就丢失了,我感觉阅读原版书还是比较难被便捷的翻译所取代:语言,本质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Money Machine

之前写过了,详细可看《单伟建的第三本书》,同样推荐

Same as Ever

作者是Morgan Housel,他写过一本畅销书《The Psychology of Money》,我之前也提到过,它的中文版是《金钱心理学》。
回到《Same as Ever》,这是典型的那种“为了一点醋,专门包了一顿饺子”的书。就内容而言,感觉就是一条条的Twitter扩展拼凑写出来的,不是很有必要专门出一本书
我总感觉,这位作者一直有点过于“理论化”的倾向,就是那些观点初看起来感觉都对,但仔细推敲又感觉哪里不对。
这本书谈不上推荐,但也有一两个观点延伸了我的思考。作者文笔不错,每个章节又都是独立主题,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压力,如果是带着学英文的目的,还是值得一看。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偏见:在投资的领域,要警惕那些文笔很好但又没有可验证的业绩支撑的人的观点。

Where the Money is-Value Investing in the digital age

在讲这本书之前,需要先介绍一个大的背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过去20年的业绩没有超过标普500指数。
从2003年到2022年的20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复合回报率为 9.80%,而伯克希尔的年复合回报率为9.75%。
那“股神”的形象是怎么来的?
如果是从1965开始算,过去5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复合回报率为 9.9%,而伯克希尔的年复合回报率为19.8%。
不要小看每年这10%的差异,在时间复利的威力之下,这58年,标普500的收益率是247倍,而伯克希尔的收益是37874倍。
那中间的落差是怎么产生的呢?下表是伯克希尔(BRK)和标普500(SPX)过去58年的收益纪录。
价值投资者经常说,要看长期,三五年的业绩看不出什么,那么我们就直接看十年,以滚动十年的方式计算年化收益率然后进行比较。

第一次计算是1965-1974年
第二次计算是1966-1975年
第三次计算是1967-1976年
以此类推,一直算到2022年

伯克希尔十年年化收益率(10Y-BKR),标普十年年化收益率(10Y-SPX),两者差异写在最后一列,如果是伯克希尔领先,颜色为绿色,领先越多颜色越绿,如果是标普领先,颜色为红色,领先越多颜色越红。

可以很直观的从颜色看到,进入新千年之后,伯克希尔就很难领先指数了,这其中最大的变量是什么?

科技股的崛起。

其实你直观也可以感觉到,最近这些年,除了苹果,巴菲特也没有多少值得书写的投资案例。

需要说明,这里不是说巴菲特不够厉害,不管是这20年接近10%年化收益率,还是在86岁高龄买入苹果这种公司,爆赚1000亿美金,都非常的了不起。

但是另外一方面,巴菲特对科技股的“谨慎”观点也由来已久,并被一些价值投资者奉为圭臬,也就是说,巴菲特的理论,面对今天的科技股(持续性)热潮,是有一些结构性冲突的。

这本书的主标题回答的是要不要投科技股?
要!为什么?因为钱就在那里。

副标题引出的是一个问题:
在数字化的时代,价值投资要怎么搞?

作者在这本书中把格雷厄姆那套基本不看公司质地,本质上就是量化分析的方法称为价值投资1.0,把巴菲特那种专注于成熟公司的分析框架定义为价值投资2.0,然后“野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价值投资3.0的构想。
实质胜于形式。
这个所谓的价值投资3.0版本,其实只是对巴菲特理论的一点修正。
我们知道,其实巴菲特的理念其实很简单:
好的商业模式,好的管理层,好的价格。
对于前两点,作者是照单全收的,而且看得出来,理念上也是非常“正统”的价投,分歧点在于:价格。
这确实是很多价值投资者面对科技股高PE时的主要障碍,作者尝试回答的问题本质是:
Tech companies were expensive—but maybe they were expensive for a reason.(科技股是贵,但贵的有原因啊)
作者的主要想法是把报表里面的Earning调整为Earning Power,简单理解就是:你不能只看科技股现在赚了多少钱,要看它为将来赚钱的能力提升进行了多少投资,这些投资不像传统成熟公司的厂房资产那样子能进行多年折旧,而是在当前年度一次性作为费用处理掉,这让报表上的Earning失真了。
你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作者为了让自己能投资科技股找了一个理由,也可以不认同书里面对具体几家科技公司的详细分析过程,但是有一点我在作者身上看到并且值得借鉴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作者可谓非常正统的价值投资者,但是他买了比特币,原因倒也不是投机,只是:
Buy a little and see how it feels.
Buying something makes an abstract investment idea very concrete—because now you own it.
(买一点然后感受一下,买,这个行为本身会让抽象的投资想法变得非常具体,因为你现在拥有它了)
熟读理念总是容易,指导行动则难。
其实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的理念差异就非常大,彼得林奇的年代,没有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手机这些东西,原因无它,时代变了,驱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变了,那么从本世纪初开始,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变了没有?
我有一个猜想:那些避开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价值投资者,很可能也会错过过去这些年科技股的大发展。
如果以20年的区间去衡量,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可能只是浪花?
这值得我们思考。
我看得越多,越深的一点感触是:商业模式里面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你要看出它现在是个好生意,不算难,而要看到它的可持续性则非常困难,原因可能在于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一直也在变。
更多的内容,留给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探索吧。

One More Thing

估计也没多少人看到这里,来个彩蛋。
之前有过几次有人在评论区问:有没有交流群?
如果你问的是“小哈和他的朋友们”这种群,那是没有的,不过我们有一个看似以投资为主题实则什么都聊的群,小哈是群主。
以前加群是有不低的门槛的,现在的我,想法有所改变,反正也只是增加群友间互相链接的概率而已,这三年钱是没有赚到,但还是认识了一些挺有意思的朋友。
正如王尔德所说:It is absurd to divide people into good and bad. People are either charming or tedious.
为了挡住“看一看”的人,我还是设了个门槛:
本篇赞赏任意金额,会自动收到一条回复消息,里面有我微信号,加完可拉(请注明来意,对此稍有疑虑的,强烈建议不要加,有效期至:2023/12/25)

哈读
顿悟只发生在有积累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