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文摘   2025-01-03 21:30   广东  

耶稣对他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圣经》

早上朋友的一句话又让我想起了我的代表作:12块清仓小米。今天是小米历史新高的日子,价格是我一年多前卖出价的三倍有余,老实讲:我心平气和。

老哈我早期写过一些跟小米有关的内容,数量还不少,下面这张图是本号的关键字云图,字号越大代表提及的频率越高。

我持有小米的时间也不短。从上市时开始买入到2023/04/20清仓,接近五年时间,中间有过150%+的收益率,到最后卖出时,基本只有银行定存的收益率。即使不考虑股价,我对小米的判断也是实打实的错误:

不看好小米造车。

这几年看过更多的案例,加上自己的亲身体感,我越来越相信这样一种感觉:长期,大仓位,持有一只后来被确认为牛股的难度跟成功创办一家上市公司差不多。

英伟达是这样,亚马逊是这样,腾讯茅台很可能也是这样。

前几天看李录那个广为流传的分享,里面提到了喜马拉雅资本持有比亚迪22年的经历

我不用代入都能想到,既使让我有机会上BYD这趟车,也非常大的概率被两震出局。

许多人喜欢复盘,历史K线一拉,一目了然,这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像茅台这种股票,如果当时我在场,那还不是:三只手指头捏田螺,稳拿。

早年我也有这种症状,后来打了科兴疫苗:免疫了。

现实的情况是,买过很多牛股,像是很多投资者难以避免的宿命。

我这篇文章没有要检讨或者反驳的意思,一切都还是现在进行时,推迟形成结论,是我最近一两年学到的少数几个观点之一。

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学习不是记忆多少东西,甚至不是去知道多少东西。学习是为了明确划分自己“知道什么”以及“不知道什么”。

像小米这样的案例,能够说明的只有:我以前确实不懂小米。

我甚至想说的悲观一点,能抓住并长期持有波动巨大的牛股,依靠的绝不仅仅只有逻辑或者挺多人推崇的贝叶斯方法。

以上面提到的茅台为例,回到2013年的节点,关于茅台最大的分歧就是:限制了三公消费之后,老百姓会不会喝1000多元一瓶的茅台?

很多回头看的人会说当时的结论是多么明显,就像十年后的人评价今天一样,我看过很多逻辑,最后似乎都是归结于:选择相信“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

200块的腾讯也不需要谈什么逻辑,说到底,看的是对国家走向的信心,那么多个宏大叙事,你选择相信什么。

在同一个分享中,李录说,人要有理智分析,但是企业家要选择相信相信的力量。未来并不容易预测,很多时候要选择相信。

相信相信的力量。

听起来有点像马老师Jack的风格,阿里巴巴内部恰好就有一句很类似的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最近几年,阿里在走下坡路,有很多合理化这个过程的解释。有些分析落在了拼多多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如何高效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这句话就成了首当其冲,还没有看见就相信了,不是盲崇是什么?这样还能搞好公司吗?

可惜,大成/大赚似乎都需要这样子,马云在98年就坚信互联网的力量。

今天被批评的跟当时被赞美的很可能是同一个东西。

我看人物传记,包含商业的,科学的,历史的,有一个模糊的感觉,没有数据的支撑,你不妨一听:你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可能是运气,也可能就是很厉害的直觉,有些人就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抱持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后来有一个“大势”的发展刚好契合了这个信念,造就了大成。

然而,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描述的正是行为心理学中一种常见的、我认为最难克服的认知偏差: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它指的是个体在处理信息时,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忆那些支持自己已有信念或假设的信息,而忽略或反驳与之相矛盾的信息。

看来,我又写了一篇“投资很难”的文章。

哈读
顿悟只发生在有积累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