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伟建的第三本书

文摘   财经   2023-05-16 11:16   香港  
最近基本都在看单伟建的第三本书:《Money Machine》(暂时没有中译名),之前向大家推荐过作者的另外两本书,后来这两本书经老唐加持,变得很受欢迎,考虑到看过的人大概率不用再推荐,没看过的自然就是没有兴趣,本文不多涉及书中的内容。
简单讲,这本书跟《金钱游戏》一样精彩,如果不是更精彩的话。
讲的是单伟建当时所在的新桥资本从深圳政府手中接手濒临破产的深圳发展银行,大刀阔斧改革后将它打造成"国内最好的几家银行之一",然后又将它卖给中国平安成为今日的平安银行,实现了投资5年获利14倍的故事。
撇开比《金钱游戏》中收购韩国第一银行还波折的谈判过程不谈,作者在这本书中,从一个银行经营者的视角讨论了很多交易结构、银行商业模式、政策监管有关的思考,让我这种纳米级投资者也有机会一窥大佬们谈生意的方式,了解一个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背后可能发生的那些权衡博弈,更重要的是:对银行商业模式有了更多的认识。
先回到这本英文书本身,这大概是我过去两年读过的最容易的英文书,那种丝滑的感觉让我感受不到语言本身的差异,我想原因可能有三:
1. 作者虽然是用英文写作,但思维方式是中国式的。很多地方,像什么"一石二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作者都是直接用英文表达字面意思,而不是使用英语世界的“等价”表达方式,这一点可能会让英文读者感觉不是那么"地道",但东西方读者应该都很容易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
2. 相比《金钱游戏》发生在韩国,这项交易发生的故事背景我们比较熟悉,你可以理解为中国人在中国大地上谈的生意用英文表达出来介绍给西方的读者。
对我来说尤其如此,事件发生的地点主要是深港两地,书的封面图是现在深圳南山商业区。我毕业来深圳这十几年基本上也生活在这块区域,只不过那时这些高楼大厦大多还是滩涂地,更加没有腾讯总部这些地标,当时那些名字带海的小区有的还能看到海,阅读这本书也时常让我想起“沧海桑田”这几个字。
3. 阅读过程并非没有生词挡路,但作者有一种很强的思维组织能力,上下文之间经常能互相解释,一些复杂金融工具的优缺点也能用简单一两句话就交待清楚,为了保持阅读过程的“流动性”,我直接跳过了那些生词。
除掉中国思维式的表达方式,这本书完全是面向西方读者的,书里介绍了很多在中国人看来很常识性的东西,比如某个省的方位,多少人口,银行中分行与支行的关系等等,如果直接翻译会显得很怪,因为东西方读者缺乏的背景知识往往是不同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面向中文读者再写一本,这也是作者前面两本书的处理方式。
考虑到这本书不高的阅读难度和英文版的独特性,我特别推荐有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而从来没有看过一本英文书的朋友尝试一下这本书,我知道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我也曾是。
之前有两位群友私信我说,在我的不停安利之下,看完了人生中第一本真正的英文书,对于这样的反馈我有些飘然,于是,我跟静茹借了点勇气,直接在微信上给老唐和@东邪兄也安利了一次,现在压力给到他们,哈哈哈。
关于这本书的写作,之前我看单伟建出席香港外国记者会举办的一个活动,其中有人提问:阅读你的书时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是怎么记住那些具体细节的?
很巧,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单伟建先是直接讲出了好几个关于交易的具体数字和日期,言下之意就是:在下记忆力很好。
紧接着他提到多年保留的电子邮件对他写作这几本书的重要作用。
擅长偏题的我不由地想到电子邮件跟公众号其实很像,是一种很高效的沟通方式,高效沟通不在于反馈有多快,而在于“多久能把问题说的清楚”,由于这两个东西都是一发出就不能撤回,所以你在写的时候会尽可能想的周全,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像微信聊天那样,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是聊天记录要重新提取,难度要大得多。
最后谈一谈"我学到的"关于银行的商业模式内容:

部投资者很难评估一家银行“真实的”的财务健康状况

在橡树28年的经营历史中,我们投资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除非我们成为内部人士,我们通常避免投资于银行,因为其复杂、通常难以理解的财务信息披露以及对信任的依赖,使得评估难度超出了我们所想要的程度。


霍华德·马克斯评硅谷银行倒闭事件

深发展在新桥入主之前其实也是上市公司,它的财报显示当时的坏账率为11.4%,而新桥入主之后,认为实际的坏账率接近30%,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我倾向于认为“公允的坏账率”在两者之间,但是具体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银行的坏账本质上都是主观判定的。
比如说,我欠了银行100块钱,还不上利息快变成坏账了,银行为了避免我的欠款变成坏账,完全可以再借更多的钱给我还利息,表面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资产增加,利润增长,只是不知这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会停在哪位幸运儿的手上,我不是说银行会这样,我是说,即使它这样,你也不知道,所以报表的数字完全体现了马克斯所说的“对信任的依赖”。
很多人投资银行股经常说,现在有多便宜,0.x倍净资产了,X倍PE了,问题不在于0.x和X,而在于净资产和利润是否像男人那张嘴一样不可靠,在书中单伟建还透露了他问时任银监会主席为何把坏账拨备的要求提高到150%(监管要求,1块钱坏账要准备1.5块钱去覆盖),原文如下
正因为如此,巴菲特多次强调,如果要买银行股,“好公司”一定是比“好价格”重要的。

国内与国外银行的不同

商业银行本质来说就是吸收储户的存款,然后再把它贷出去,贷出去的利息比吸收存款的利息高,通过利息差赚钱,国外的银行,因为是市场化竞争,为了吸引客户来存款,会竞争着提高存款利率,又为了吸引客户来贷款,也会竞争着降低贷款利率,竞争的结果就是息差通常只有1%-1.5%。


而国内的银行,因为央行控制了存款和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息差通常有3%-4.5%,如果经营管理得好,风险控制得当,相当于开了一台印钞机,这也是这本书名《Money Machine》的由来。


第二点是国内的银行有政府的隐形信用背书,深发展当时即使表面的坏账率11.4%也是很高的,但是只要储户觉得没有风险,有源源不断的存款进来,就能继续经营下去,是否实质"资不抵债"并不重要,这正好应对了那句话:利润/亏损只是一个观点,现金流才是事实.


当然,甘蔗没有两头甜(我其实觉得都甜哈哈,但既然大家都这么说),国内银行的经营需要接受来自上层的很多“定向指导”,这不是我能说的,不展开。

银行商业模式的本质脆弱性

利率跟时限是有关联的,一条“曲型”的收益曲线如下


你在银行活期存款的利息是最低的,你定存的期限越长,利息越高,贷款也是一样,你贷款的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你的存款利息是银行的成本,贷款利息是银行的收入,如果银行为了利润最大化,就要吸收期限越短越好的存款,放出期限越长越好的贷款,但是如果把钱都贷出去别人来取款取不了怎么办?

所以银行就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存贷款期限中进行搭配,但是本质而言,所有商业银行都是“短借长贷”的,所以理论上,没有银行可以应对“挤兑”。

"短借长投"是金融领域公司倒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高杠杆,很不幸的是,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建立在这两个之上的。

硅谷银行刚出事的时候,我在推特看到很多风投圈的人(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群)对它评价不低,一直在呼吁监管部门不要让它倒掉,所以我有理由相信硅谷银行之前应该不算一家管理很差的银行,那么它为什么倒掉?而且倒的是如此之快。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之前在利率很低的时候买了很多美国长期国债,疫情过后美国为了控制通胀进入加息周期,利率上升让这些国债面临亏损,而银行高杠杆经营的特点意味着资产的小幅亏损会放大会净资产的大幅亏损。


事情至此,也只是伤筋动骨,蝴蝶效应的下一步是,硅谷银行的客户非常单一且集中,主要是风投圈及相关企业客户,其中有94%客户的存款超过了25万美元存款保险限额(我们是50万人民币),这是说,如果银行出事,超过限额的部分是储户自己要承担损失的,那么即使你认为银行可能不会真的出事,但是你预判其它人会去取款,你也不得不去把钱取出来,结果就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被取走了2/3左右的存款。

在金融的世界里,除了希望,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对于银行来说,客户的信心就是银行的生命线。


与之相类似的,在瑞银收购瑞信的记者发布会上,有人就问瑞信的CEO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有着160多年历史的银行走到这一步的,CEO答说“推特”。


他的意思是,推特上长期存在着的关于瑞信的负面新闻让他们的客户失去信心导致了这个结果。你当然也可以争辩说,根本的原因是负面新闻背后的那些丑闻和投资亏损,但是这也说明了,即使是“瑞士银行”,别人要对它失去信心,也是顷刻间的事。


最后的最后,同样是在上面提到的那次香港外国记者会上,有人提问单伟建:如果让你随便挑,你最想买世界上哪一家银行?


单的回答是,他今天不会买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因为2008年之后的监管条例让运营一家的银行的成本变得很高。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从8%增加到10%,香港有的12%,国内有的是14%,监管合规的成本也上升了,他认为运营一个银行的成本,相比于2008年之前,上升了一倍。以前按净资产买入银行是合理的价格,现在按净资产的7折买入一家银行,他仍然认为比较贵。

利益相关:以前买过招行,现在不持有。

哈读
顿悟只发生在有积累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