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偶记

文摘   财经   2023-06-20 09:46   香港  

重看《围城》

最近比较忙,看书的时间少了,也没有看到啥好书,只是在微信读书增添了几条半途而废的记录。
有一天,系统推荐了《围城》。这本小说我在高中看过,但是现在除了主角的名字,完全不记得它讲过什么,再次与它相遇就像在生活中远远碰见不熟的同事,在假装没看到和迎难而上之间踌躇。
最终还是空窗期的寂寞败给了趁虚而入,一打开就没有停下来。
像这样一代人一代人接力读过的经典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实属自讨苦吃,所以我决定完全绕开“提供信息”的部分,只写“我的感受”。
我基本上确定,十几岁的我,除了那些腥辣到近乎刻薄的讽刺文笔,肯定没有看懂这本书在说什么,而今身陷“围城”之中,望着这高墙,徒增了很多无谓的感慨。“围城”可以指婚姻,工作,甚至安定富足的生活状态,它指的是人生路上分岔口每一条没有走的路。
我在主人公身上看到很多人的影子。
不会拒绝,不敢追求,一直被岁月推着走,等到发现自己过上作茧自缚的生活已无力挣脱,像极了很多老婆对中年老公的评价:不讨厌,但也没有什么用处。
与《围城》的再次相遇,是余华所说的一种缘分,相遇在对的时间点。

一次聚会

上周六晚跟“唐书房”后院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吃了餐饭,这餐饭跳票程度堪比“下周回国贾总跃亭”的FF91,一轮推过一轮,我记得最早提议渔村群友聚餐得追溯到一年前了,但是每次都像PPT造车一样,得个讲字(粤语)。

聚不起来的原因跟我之前管理大群的失误有相似之处,凡事总想着靠大家投票自己决定,最后效果不好,决策效率很低,可能是每个人都想看看其他人的决定再决定吧。
聚会这种事情都是三分热度,三而竭。有时候太多选项也是一种负担,不如简单粗暴一点:我直接定下时间、地点和餐厅,然后再让大家接龙。
我想,没空,意思不是没时间,是指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反正永远都会有人没空的了,多发车的话,总有一趟别人想赶就能赶上的车。
关于聚会地点的选择,我的考虑是:
1. 不确定人数,所以餐厅座位要有弹性。
2. 不了解大家口味,不确定是不是像我一样完全不能吃辣?
3. 不确定是否喝酒,公共交通最好方便一点。
4. 不确定大家居住在深圳什么位置,要找个中间点的地方。
这几个限制条件在脑海里快速数学建模,输出就是:在福田区近地铁站的地方找个过得去的酒店吃个自助餐。
DONE,正式交付!
聚会之前的小插曲,有三位老哥都说"想去,但是得问过老婆大人才能最终决定",真是中年男人的悲哀啊,我就不一样了,我,我,我是提前一个星期问的。。

9个人,背景是3个"闲赋在家",4个IT行业,2个金融工作,因为价值投资这个主题聚在一起,年纪也都差不多,家里的小孩也基本到了“狗看了都摇头”的年纪,3个小时根本不够聊,很多话题其实是网上话题的延续,但是面对面交流感觉还是不一样,希望以后能多发几趟车吧。

由于话题太过发散,连chatGPT都表示内存不足。

照例会有朋友讲到“那些年我在投资路上走过的羊肠小道”,现在这条“大路”看起来也不平坦,但却走得很舒心,睡得香了。原本是奔着赚钱来的,结果无缘无故学了很多知识,养成日拱一卒的习惯,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哈哈哈!

由于从小被“定向培养”的缘故,我暂时没有宗教信仰,虽然话不能说太早,但自我认知,这辈子也比较难有宗教信仰了。但我确实觉得,有相信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本质上来说,价值投资也是一种信仰,如果它对你有用,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就足够了,它是不是最好,有没有更好,并不重要。

下面这张图是我一位信教香港同事发在朋友圈的,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后记:最近因为公众号调整了流量分配算法,每天都有零星的新关注。能看到后记这里的,显然是没有中途取关的了,如果有兴趣留下来,可以翻一翻如下文章:
1. 关于作者《在时间中游历的小哈
2. 近期读书笔记《双面人生
3. 近期读书笔记《最近读的两本书
4. AI相关《人工智能之能与不能
5. 写作相关《看到你的想法
6. 不知道什么相关《忧愁在别处

哈读
顿悟只发生在有积累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