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30

健康   2024-10-12 15:10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30

2018年11月12日

现在讲到,文殊菩萨向维摩诘居士询问病情,维摩诘居士给他讲了很多教言,文殊菩萨可能也受益匪浅。今天讲的内容,涉及大乘与小乘之间的差别。这些教义都非常重要。前两天我也要求大家,有时间的话要尽量听课,哪怕是听一堂课,也会有新的收获。其实有些人对佛教并不是特别了解,虽然已经学佛、修行很多年了,但对有些教义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

我自己在讲《维摩诘经》的过程中,每天也有不同的感受。我是从小就开始学佛,真正闻思的时间也有三十多年了,自认为对显宗、密宗的教义比较了解,不敢说通达无碍,但至少在三十多年当中,凭自己的智慧和精进,一直徜徉在佛法的智慧大海中,始终没有放弃。但现在每天学习《维摩诘经》,对大乘佛教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很多人也会通过听闻《维摩诘经》而获得一些利益。当然,我也并不是希求有更多的人来听课,现场多几个人、少几个人,我没有什么感觉;网络上多几百个人、几千个人,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只是一个数据而已。但是我非常希望,很多人能对佛教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生起坚定的信心,这很重要。

今天继续讲观身。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

文殊菩萨,有疾病的菩萨应该这样观诸法。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另外,观身体无常、苦、空、无我,叫做智慧。

吉藏大师在《维摩经义疏》中说,无常和苦叫做有慧,即三有当中的慧,应该是指世俗谛智慧;空和无我叫做空慧,即胜义谛的智慧[1]。可以说,懂得了无常、苦、空、无我,就能对佛教有所了解。

在这四者当中,了知无常是很重要的。虽然很多世间人经常谈论无常,连没有信仰的人也会说“一切都是无常的”,但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明白无常的真谛。如果通达了无常的意义,对于苦、空、无我的道理也很容易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修行和生活中的体验,对无常有更深刻的认识。

《大般涅槃经》中有一个很好的教证:“壮年不久停,盛色病所侵,命为死所吞,无有法常住。”意思是说:壮年不会长久停留;美好的容颜会被疾病所侵而变得憔悴、可怜;人们以为能长久住世的生命,终会被死魔所吞;所以,整个世间都无常有之法,因此人们无有任何依靠处。如果对此有深刻认识,其他境界也很容易生起。

  • 莲华出家

佛陀在《法句譬喻经》中讲过一个公案,有一个妓女名叫莲华,相貌非常端正,很多人都喜欢她。有一次,她生起了出家的念头,就想去见佛陀。路上,她遇到流淌的泉水,便在那喝水、洗手。她以前可能没有照过镜子,不知道自己的容貌有多美,这一次她看到水中的倒影,觉得自己非常漂亮,心想:“像我这么好看的人,出家太可惜了!”于是准备回去。

有些道友也是这样,出家之前一直照镜子,想出家又不想出家,摆弄着自己的头发犹豫不决。大概二十多年前,嘉绒那边有一个藏族妇女,她说:“如果出家的话,其他我没什么舍不得的,只是舍不得我的头发。”

莲华(不是莲花色比丘尼)正在往回走的时候,佛陀已经用智慧观察到,度化她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幻化为一个更漂亮的女子,与她同行,她们两个也比较有共同语言。走着走着有点累了,她们就坐下来休息,化人有点瞌睡,枕在莲华的膝上睡着了。不一会儿,化人就死了,而且尸体很快腐烂,呈现肿胀、腐烂等不净相。莲华非常害怕,生起了极大的出离心,于是决定追随佛陀精进学道。

后来佛陀对莲华说:“有四件事不可依靠:一是少壮终归衰老;二是强健终归死亡;三是亲朋好友的集聚终归别离;四是财宝的积聚终会分散。”莲华得到这样的教言后,便请求出家,佛陀也应允了。出家后她精进修行,获得了阿罗汉果位[2]

可见,莲华生起无常观后,才开始思维轮回痛苦,进而生起无我空性的智慧。可以说,无常观是因,认识轮回痛苦、生起无我空性的智慧是果。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因果关系。

总之,观身无常、苦、空、无我是智慧。那什么是方便呢?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虽然身体有疾病,但常在生死轮回中,饶益一切众生而不厌倦,这叫做方便。

有些菩萨虽然经常生病、吃药、住院,但还是住在轮回中。实际上,他们是通过自己生病来饶益众生,让很多人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前往解脱道,非常有意义。而且,他们在饶益众生的过程中无有疲厌。

我有时会想起,上师如意宝在世时也显现法体非常不健康,每天都要吃药。我们去印度、去美国的时候,都带着好多药,医生也需要随行。现在,我每次路过马尔康医院、成都三六三医院、华西医院、军区医院等很多医院时都会想起:“以前上师如意宝曾在那里饶益众生……”可当时并不理解,心想:“上师怎么还会生病呢?今天上师又生病了,又要找医生、做检查……”现在看来,上师当时在以这种方式饶益众生。

当然,我这样想,也许是出于对上师的信心。有些西方人不一定这样认为,他们可能会想:“不一定吧?我也生病,他也生病,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两个应该是一样的。”也许并不一样,你生病的时候很痛苦,还会对身体、对众生、对很多事生起厌烦心。而菩萨生病时,会饶益很多众生。

像维摩诘居士,在生病期间给来访者讲了很多教言。我们会不会这样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生病时,给来看望的人讲过什么教言没有?也许你会狠狠地骂他一顿:“我病了那么长时间,你怎么才来……”令自他都感到痛苦。

所以我觉得,这句经文很好——菩萨虽然身有疾病,但常在轮回度化众生。

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

继续观察身体:身体不离疾病,疾病也不离身体,病就是身体,身体就是病,二者没有先后、新旧。这样观叫做智慧。

从字面上理解,好像身体就是病,病就是身体,身体以外没有病,病以外没有身体,二者是同时产生的。唐译中说:“又观身心及与诸疾展转相依无始流转生灭无间非新非故,是名为慧。”身体、心和病,三者辗转相互依靠,没有新旧之别,这样观叫做智慧。藏文内容与此相同。

从意义上看,所谓“身不离病,病不离身”,就像僧肇大师所讲:“然离身无病,离病无身,众缘所成。”疾病依靠身体,身体依靠五蕴假合之因缘,五蕴假合之因缘也不离疾病。这里的“病”,可以指狭义上的疾病,也可以指广义上的无常,因为只要有无常就有损害。

总之,身心与病相互依赖,这是一种因缘的假合,通达此理叫做智慧。

我讲《法华经》时好像引用过这个教证,当时我身体不好,每天都在生病,就引用了“身不离病,病不离身”这句经文。有些道友也经常生病,自从有身体的那一天起,就常常感觉头痛、脚痛、心脏痛,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痛苦。但若能依此而懂得身体与疾病辗转相依的密切因缘,就生起了一种智慧。

人生确实是比较苦的。暂时非常健康的人,也不知能维持多久。以前我们经常问上师身体怎么样,上师从不说“非常好”,只说“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身体总是时好时坏吧,要被很多因缘左右。

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即使身体有疾病,也不趋入寂灭,这叫做方便。

有些声闻行人会因为身体有疾病而生起厌离心,进而趋入寂灭。别解脱戒中就有这样的公案,有些比丘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心,就舍弃肉身而趋入了寂灭。

菩萨不会如此,他们虽然身体有疾,但会依靠它去利益众生,使修行不断增上。因此,菩萨永远不会趋入断灭的涅槃,这就是菩萨的方便。

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有大患,就是因为我有身体。因为身体会接连不断地带来许许多多过患和痛苦。菩萨也清楚这一点,但他们对待身体的方式与小乘行人不同。小乘行人认为,身体完全是有漏法,因此会通过苦行等方式来折磨它;大乘菩萨则会依靠身体去闻思修行、利益众生。

我们作为修行人,也不能特别讨厌自己的身体。有些人觉得自己很难看、经常生病,就对身体特别不满,以各种苦行虐待自己,有些人还会反反复复地整容,结果越整越不好看,非常伤心,但也没办法。一般来讲,容貌还是自然的比较好,但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吧,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吧。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文殊师利菩萨,有疾病的菩萨应该这样调伏自心:不安住在调伏的心当中,也不住在不调伏的心中。

有一次,我讲课时没有喝茶,翻译人员就很有意见。所以我今天要喝点茶,慢慢地讲。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给法王如意宝做同步翻译。因为之前我在新加坡看到同步翻译比较方便,回来之后告诉法王,法王马上说也要做。在接下来的极乐法会灌顶时,我们就用了同步翻译。当时法王的语速特别特别快,我在翻译室里拼命地赶,有时我刚准备翻译一句,法王已经讲了两三句,我就很着急。但总的来讲,我翻译得好像还可以吧。我自己刚开始讲课的时候讲过《量理宝藏论》,当时语速也特别快,现在还算比较不错,对吧?我也可以慢慢地讲,就像有些法师一样。

有疾菩萨应该这样调伏心:首先是“不住其中”,指不住于调伏的心当中,即不住于声闻的寂灭定;其次,菩萨也不会住在不调伏的心当中。所谓不调伏的心,就像凡夫人的心一样,一刹那也无法安住,像猴子一样特别散乱。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

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安住在不调伏的心当中,这是愚人之法。

凡夫人不懂万法真相,心经常散乱。现在的凡夫人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散乱,因为现在有微信、微博、抖音、“吃鸡”[3]等各种网络娱乐方式。

  • 网瘾

所谓“网瘾”,跟毒品上瘾没有多大差别。有心理学家、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吸毒会使脑神经异常活跃,导致很快上瘾,一旦上瘾就很难戒除。看各种娱乐节目也会直接刺激脑神经,使其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这也相当于一种吸毒,只不过是通过眼根来吸收信息而导致上瘾。在这个时代,很多人每天都在做一些非常无聊的事情,但他们无法自控,别人劝说也没有用。

在佛学院,我们最开始就特别不愿意让大家使用手机,网络就更不用说了。去年,为了管理上的需要,喇嘛觉姆那边开始收手机,一开始很多人不适应,经常习惯性地找手机。那天我开玩笑说:“这也是一种无常变化。”当然,很多人离不开手机是因为工作需要。除此之外,对手机的依赖就有点类似于吸毒上瘾,这对人的思想还是有一定染污的。

总之,世间凡夫人是不调心的,菩萨不会住在这种愚人之法上。

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

如果安住在调伏的心当中,是声闻法。

“声闻法”是指,在很多万年或很多劫当中,安住于寂灭安乐的状态,这也不是很好。

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所以,菩萨不应住于调伏和不调伏的心当中,远离这两种法是菩萨行。

我们学习《维摩诘经》,一方面应该了解声闻乘的见解、行为和修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

现在,大多数人对佛教的了解停留在声闻乘层面,因其见、修、行与世间人的传统观念和道德比较接近;而菩萨乘并非如此,所以很多人对菩萨乘的见、修、行、果并不是非常了解。

当然,这样也是很好的。因为声闻乘秉持非常清净的佛教观念,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都十分适合。但是,若想进一步修持利他心、证悟空性,就必须通达菩萨乘;若想更全面地了解佛法,就要通达密乘。因此,仅仅停留在声闻乘,是无法了解佛教全部密意的。

所以我觉得,像藏传佛教中,跟我相同的人来讲《维摩诘经》可能比较合适——这也许是一种自信,也许是一种傲慢吧——因为要想讲出这部经的全部内涵,既要学过声闻乘,也要学过大乘的显宗和密宗,懂得如何将烦恼转为道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声闻乘容易接受,也没有什么争议。人们都觉得声闻乘的做法很好,像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妄语、不说离间语等,完全符合各国的法律规定和道德标准。而菩萨乘的有些行为,虽然符合佛教教义,却不一定被一般人所接受。现在很多人对佛教是一知半解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对佛教妄加评论。

我们今天讲的,都是菩萨乘与声闻乘之间的差别,这个内容很重要。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

菩萨在生死当中,但不会行持染污行;菩萨通达万法实相,住于涅槃境界,但不会永远安住于寂灭,还是会度化众生,这是菩萨行。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菩萨虽然身在轮回,但不会像凡夫人一样被贪嗔痴烦恼和不良行为所染污,导致无法继续修行。作为凡夫人,是很难不被世间所染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般人都会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但菩萨不然。

“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菩萨通达万法实相,住于空性涅槃的境界中。这种境界不同于声闻乘的寂灭涅槃,后者是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而安住于寂灭状态;菩萨则为利益众生,在轮回中以各种方式度化众生。就像《华严经》所说:“不受一切世间生,亦不解脱于世间。”《六祖坛经》中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此,菩萨会在世间以各种方便方法度化众生。

声闻乘害怕被世间染污,故而趋入寂灭涅槃。有些修行人也是这样,一直在寂静的寺院独自修行,不敢接触世间,不敢接触社会上的人。菩萨则不会被轮回染污,如同莲花不被淤泥所染一样,因此一直住在世间、度化众生。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

菩萨的行为不是凡夫行,也不是声闻行。

“非凡夫行”,菩萨的行为不是凡夫行。鸠摩罗什大师在《注维摩诘经》中说:“凡夫行者有三种,善不善无动行。”凡夫要么做善事,要么造恶业,要么修不动业。而菩萨的行为超越了这三者。

“非贤圣行”,菩萨的行为也不是贤圣行。“贤圣”指声闻的境界,即寂灭的解脱境界。

因此,菩萨既不像凡夫那样有执著的相,也不像声闻缘觉那样一直住于寂灭的禅定当中。他们虽然有证悟空性的境界,但也会在显现上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行。

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

菩萨行并非有垢染的行为,也并非完全清净的行为。

菩萨不会像凡夫人一样,以贪、嗔、痴烦恼去行持杀、盗、淫、妄等有垢染的非法行为;也不会完全行持清净的行为,一直安住在清净的状态当中。

  • 全面认识佛教

现在大多数世间人觉得,佛教徒一定要有非常清净的行为。但若特别执著清净行,也是堕入了一边。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出家人注重威仪、穿着简朴,他就是个好出家人;如果他在行为上疯疯癫癫,尽管饶益了无量众生,也不是真正佛教徒的做法。可见,人们对于佛教徒的评判只着眼于外在,并没有看懂“非净行”。

我以前也讲过吧,像金庸先生,一开始对佛教的认识就不全面。1976年,他的儿子自杀身亡,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令他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他开始大量阅读佛教书籍,尤其是英文版的原始佛经,他认为书中的观点最为究竟,由此建立了自己的佛教观念。

后来,他在小说及影视作品中,都将南传佛教定位为最清净、最好的佛教标杆,对其他佛教派别都不太认可。尤其是,他在不了解藏传佛教的情况下,对藏传佛教做了一些丑化。当他年事已高之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加之社会各界人士对他有一些攻击,他对之前的行为做了忏悔。但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的作品传播量很大,早已遍及华人所在之处。

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多数人都认为南传佛教是最好的,因为他们还不了解菩萨乘和密乘。

西方人与此不同,他们之所以接受佛教,不是因为佛教徒的行为很端正,而是因为佛教中有很多善巧方便,特别能了解人心,菩萨的一些行为也与世间人相同——这是他们接受佛教的主要切入点。

很多人对佛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会看佛教徒穿得怎么样、走路怎么样——“哇,这个佛教徒很清净,不抽烟!”在有些影片里,维摩诘居士骑着摩托车、抽着烟,有些人很喜欢这种形象,但也有人表示不理解,心想:“佛教徒哪有抽烟的?还骑摩托车,多难看啊!”因为他们对佛教的认识和定位不同。不懂大乘佛教的人,会认为所谓佛教就是指南传佛教。若对佛教有全面了解,观念就会更加开放。

汉地和南传佛教的很多人,对佛教的定位仅限于高尚道德和清净行为方面,一讲起佛教就想到不吃肉、不喝酒,从来不谈人无我、法无我、以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烦恼即菩提等。当然,人的根基有别,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接受更高的法。所以我刚才也说了,学南传佛教是很保险的,没有什么危险性,能如理行持也很好。但我们不能认为佛教中只有南传佛教,进而排斥大乘佛教思想。

总之这里讲到,菩萨的行为不是垢染行,也不是清净行。因此,认为佛教一味提倡清净行的观点并不全面。

虽过魔行,而现降众魔,是菩萨行;

虽然超越了魔的行为,但在众生面前示现降魔,这就是菩萨行。

唐译中说:“若处示现四魔所行,而越一切魔事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藏文中也有“示现四魔所行”的说法。意思是说,菩萨虽然会示现四种魔的行为,但他知道一切魔都只是心的幻化而已,因此超越了魔的行为,同时也会在众生面前示现降魔,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有些人不理解菩萨为何要示现降魔。其实,如果有众生实在无法用慈悲的方法来调伏,菩萨就会示现威猛忿怒的形象来度化他。就像母亲打孩子一样,如果孩子特别不听话,用温柔的语言根本无法调教,母亲就会示现忿怒相,狠狠地打一打,孩子就听话了。所以,诸佛菩萨并没有嗔恨心,但为了调伏魔众等,也会显现大威德金刚、忿怒莲师等形象。

所以,在世俗的相上,佛菩萨的示现是有差别的,而且都不可缺少;但在究竟胜义当中,密宗所说的降伏法等都不存在,清净与不清净也会达到平衡。《万善同归集》中引用了《大般若经》的教证:“持戒比丘不升天堂,破戒比丘不堕地狱。何以故?法界中无持犯故。”对于清净行与不清净行、地狱与天堂,菩萨都已超越,但在没有达到同等境界的众生面前,他会示现与众生相应的行为,这就是菩萨行。

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

菩萨会求佛陀的一切智智,但不会像声闻缘觉一样有非时求,这是菩萨行。

声闻缘觉有非时求,即时机未成熟时就趋入寂灭涅槃。而菩萨不会如此,他们求一切智智等都是应时的。

在度化众生方面,菩萨也是在因缘成熟时才去度的。就像前面所讲莲华的公案,佛陀在因缘成熟时化现为一个美女,成功将其度化。声闻缘觉可能会在不该度的时候去度,往往会导致失败。我们凡夫人更是如此,有些道友想度父母,出家两三天就下去了,可是到家后被父母关在房间里,出不来了。

所以,菩萨没有非时行为,凡夫和声闻经常有非时行为,这会导致行为的不成功。

在这句经文之后,唐译中还有:“若求四谛妙智所行,而不非时证谛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若正观察内证所行,而故摄受生死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藏文和梵文本与此基本相同,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不知是漏掉了一些内容,还是译自不同版本。你们方便的时候对一下唐译本。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观诸法不生,但不会入于单空的寂灭边,这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通达了诸法不生不灭的空性之理,但不会入于“正位”(单空的寂灭边),不会一直住于空的境界中出不来。

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观十二缘起,但会入于一切见,这是菩萨行。

有些译本中说,菩萨虽观十二缘起,但不会入诸见,意为菩萨不会落入任何一种见当中,这一点不同于声闻缘觉和世间人[4]

此处的“邪见”,不是与正见相对的邪见,而是指一切见解。藏文中也是这个意思。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摄受一切众生,但不会对其生爱著之心,这是菩萨行。

菩萨以四摄法来摄受众生,但不会对其特别执著,爱得不得了。有些道友对小狗小猫很爱著。包括我,也很喜欢院子里的小麻雀。其实这样很不好,如果整天执著它们,也无法解脱。当然,我倒没有整天耽著它们,只是偶尔在早晨给它们撒一点米。有些道友说:“我非常恨你,因为你经常能在院子里看到小麻雀,我们都看不到!”(众笑)我不知道这个跟你有什么关系。

总之,菩萨是不会爱著众生的,因为菩萨没有爱见,我们前面讲过这一点。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乐于远离身心散乱,但不会令身心入于寂灭的状态,这是菩萨行。

菩萨在修行时,也喜欢远离嘈杂与散乱,但他不会令身心入于寂灭。

现在有一个词叫“社交恐惧症”,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敢与人交往,谁都不敢面对。一些常年闭关的修行人,独自修行时间长了,也不敢见人,不敢接电话,不敢与人交谈,仿佛别人的语言能刺入他的心。如果是这样,不如像我一样,什么人都见一见,到一定的时候,不管好人坏人,在我眼中都是很好的人。世间还有很多孤独症、自闭症、忧郁症患者,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来受环境影响而得的。

菩萨则不同,他们虽然喜欢在寂静地修行,但只要有利益众生的需要,他们的身心就可以融入社会,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行于三界,但不会毁坏法性,这就是菩萨行。

菩萨可以周游欲界、色界、无色界,接受三界中的一切,但不会因此而毁坏法性。我们若到城市里去,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有些佛教徒在山里修行了很长时间,可一到城市就被吸引住了,尤其是社会习气比较重的人。菩萨就不会这样,他们可以接受三界的一切,但其心性、法性不会毁坏。就像密法中所讲,修行人护持自己所认识的觉性,不会受到外界影响,一直是非常清净的。

  • 与三解脱门相关之菩萨行

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证悟了空性,还是会积累各种善根,这是菩萨的行为。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有些人可能还没有证悟空性,就认为自己已经证悟了,于是停止了所有善行,不念咒、不诵经,这样真的很可怕。有些人学了一些禅宗、大圆满,以为只要安住就可以了,什么善行都不用做,这是传承上师非常不满意的行为。

大家一定要行持善法。即使你已经获得了莲花生大士那样的境界,对于供灯、磕头、背诵、闻思等一点一滴的善法还是要重视。连三地菩萨都要励力求法,何况是我们呢?有些人得到一些大法以后,马上就停止了所有善行,这样非常不好。

总之,菩萨虽已证悟空性,但是不会放弃积累善根、行持善法,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没有任何执著,通达万法无相,但绝不会放弃度化众生,这是菩萨行。

这是讲“无相”。菩萨即使证悟了空性,也永远不会放弃度众生的行为。《华严经》中说:“常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善法。”菩萨摩诃萨常常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修持善法。我们作为大乘佛子,不管修行境界如何,千万不能忘记度众生,哪怕明天就要离开世间,今天也要发愿度化众生。

前段时间,我们学院以前的一位法师病得比较严重,她在病中经常说:“如果我现在死了,还没有度完众生……”发心还是挺好的。我们也应该这样:即使明天就要离开人间,今天仍要牢记度众生的本分和责任。

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行于无作(即果无愿),还是会在轮回中受生,以种种方式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行。

无论行持任何行为,都不能舍弃众生。《万善同归集》中说:“虽观一切空,而不舍众生。虽怜愍众生,不舍一切空。”意思是说,菩萨虽然证悟了空性,但不会舍弃众生;虽然悲悯众生,但不会舍弃空性。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很重要。

对于佛陀的一些示现,大小乘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历史上有佛陀食用马麦的示现。当时,毘兰若婆罗门请佛陀及弟子去他们那里结夏安居,佛陀答应了。但当佛陀到了那里的时候,婆罗门却不供养了。此时再回去安居已经来不及了,佛陀和弟子们就接受一位牧马人供养的马麦,在那生活了3个月。

声闻乘认为:佛陀在因地时谩骂过别人,让别人去吃马麦,后来才会感受这种果报。

而《大宝积经》对此有进一步解释:佛陀如此示现,一方面是为众生显示因果不虚之理;另一方面,那里有500匹马曾经是菩萨,由于受到恶友影响造了恶业,这一世才堕落为畜生,佛陀为度化它们,令其远离恶趣,就故意去了那里。其实佛陀明知婆罗门会请而不供,但是为了度化众生,他还是去了[5]

对于佛菩萨传记中的一些故事,声闻乘行者往往以因果不虚来解释,因为他们觉得佛陀是真的在受苦,他们只能理解到这个层面。而菩萨乘则能超越这样的认知,比如《大宝积经》对前面公案的分析:以佛陀的智慧,完全了知婆罗门不会供养,不然他怎么会是全知呢?既然知道还要去应供,完全是为了度化那里的众生。

可见,菩萨的行为并非仅仅如普通人所见,其背后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因缘。总之,菩萨虽然无作,还是会在众生面前受身。

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了达一切无有产生,还是会发起一切善行,这是菩萨行。

按照慧远大师的观点,前面一句经文是讲果方面,这一句是讲因方面[6]

“无起”在藏文中是“无行”,意为虽然无有所行、能行,但在众生面前还是会行持一切善法。就像有些高僧大德,虽然通达了一切善行在本性上无有能取、所取,在显现中还是会念很多很多咒语、做大量的放生,这就是菩萨行为。

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

菩萨行六波罗蜜,同时也能遍知众生的心和心所,这是菩萨行。

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不是完全的转折关系,这里要表达的是:菩萨自己行持六波罗蜜多的同时,也会了知众生的心和行为。声闻乘行人就并非如此,他们行持布施、持戒等都是为了自己积累善根。不像菩萨,在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等六波罗蜜多时,会观察众生的心行,觉得何种方式对众生有利,自己就如何行持。

心数法”在藏文中是“行为”。我看了不同的版本,基本上也是这个意思:菩萨能遍知众生的心和行为,并随之而行持六度[7]

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行持六通,但不会安住于寂灭状态,这是菩萨行。

六通即六种神通[8]。《般若经》中讲,神通之王就是获得快乐,而菩萨觉得,在所有的快乐当中,利益众生是最大的快乐。大乘佛子都是这样,对于自己的疾病等并不是很关心,只要能利益众生,连堕地狱都不怕,受多少苦都心甘情愿。

唐译中还讲:“若乐建立诸法所行,而不攀缘邪道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藏文译本中也有这个内容。意思是说,菩萨虽乐于建立诸法所行,但已远离所有邪道,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行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不贪著转生天界,这是菩萨的行为。

唐译中还说:“若乐观察六念所行,而不随生诸漏所行,是则名为菩萨所行。”所谓“六念”,是指六随念,即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施、随念本尊。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行禅定、解脱、三昧定,但不会随禅定而转生,这是菩萨的行为。

这些内容比较简单,我就不详细讲了。下面讲的是三十七道品。

  • 与三十七道品相关之菩萨行

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行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但不会永远离开身、受、心、法,这是菩萨的行为。

声闻乘行人最后会远离身、受、心、法,而菩萨不会,因为他们要依靠这四法来利益众生。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行持四正勤[9],但永远不会舍弃身心的精进,这是菩萨的行为。

作为声闻乘行人,在四正勤修到最高标准时,就不会再继续行持了。而菩萨不是这样,他们永远不会舍弃身体和心的精进。所以,菩萨永远在精进的路上。

大家不要觉得:“我已经毕业了,解脱了!”“我的发心已经圆满了!”我们最近正在换届,有些人换下来了就特别开心——“哇,终于可以全部放下了!”也不要这样想,你看菩萨虽然圆满了四正勤,还是不会休息。

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示现学习四如意足(欲、勤、心、观),但他们已经获得了大乘的自在神通,这是菩萨行。

声闻行人无法获得自在神通。当然,像罗睺罗尊者等一直住在世间护持佛法,也有一些神通。但真正得到自在神通的,就是大乘菩萨。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会像小乘行人一样修五根(信、进、念、定、慧),但他们还会分别众生根基的利钝,这是菩萨行。

声闻乘行人只是修自己的根,不会观察众生的根基,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自己五根圆满。而菩萨则不然,他们还要观察众生根基的利钝。

唐译中说:“若乐游履五根所行,而不分别一切有情诸根胜劣妙智所行。”说的是“不分别”。藏文本和鸠摩罗什译本中都是“分别”,可能说“分别”好懂一点。

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会像声闻一样行持五力,但他们还乐于求佛的十力,这是菩萨的行为。

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会像声闻一样行持七觉支,但他们还会分别佛的智慧,这是菩萨行。

声闻乘行人只要获得七觉支就可以了,菩萨还会为利众生而志求佛的智慧。

虽行八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会像声闻一样行持八圣道,但他们还乐于行持无量佛道,这就是菩萨行。

作为声闻乘行人,获得八圣道就可以了;而菩萨为了利益无量众生,还要行持无量佛道。

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修持寂止和胜观这两种有助于获得涅槃之法,但不会堕于寂灭,这是菩萨行。

声闻乘修持寂止和胜观,最后会趋入寂灭涅槃。菩萨不会如此,他们更重视胜观,由此会获得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通达诸法不生不灭的空性,但他们还是会以相好庄严自身,这就是菩萨行。

有些佛教徒也要注意一下形象。虽然我相信你们有些人已经证悟了大圆满、大中观,但你们在穿着上、行为上还是应该更加庄严一些。昨天,我在商店门口看到一个道友,他穿的鞋好像济公和尚的鞋一样。当时我就观清净心,相信他肯定是个成就者。

即使你已经证悟了空性,行为也要如理如法。《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中讲:“诸法自体空,寂静及无相,为利益众生,相好庄严身。”虽然诸法的本体是空性、寂静、无相的,你也证悟了无相、无愿、无我之法,但为了利益众生,还是要以相好庄严自身。这也是佛陀如此相好庄严的原因之一。

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更要注意形象。因为很多人都是“外貌协会”的,非常重视颜值。有些法师经常说:“作为居士,在穿着上一定不能奢华……”一方面,为了断除自己的贪心等染污作意,行为要尽量清净,不应讲究穿着;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不讲究这些。因为很多世间人无法了解你内在的境界,他们只在意你外在的形象和行为。

总之,出家人应该奉行出家人的行为准则,在家人也要有在家人的行为标准,不要以“空性”“寂灭”等为借口而不洗脸、不梳头。现在藏地的条件还可以,没必要一个月或一个礼拜才洗一次脸,不像在非洲,洗脸、洗澡都有困难。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穿好一点的衣服也是可以的。我小的时候,我们寺院里有一个特别喜欢打扮的老喇嘛,他经常引用《君规教言论》的教证说:“是故诸胜大菩萨,虽无刻意打扮心,然为引导世间人,故意身着妙装束。”诸位大菩萨虽然没有刻意打扮之心,但为了引导世间人,令其生起信心,还是会身着妙好的装束。这一点也比较重要。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虽然显现声闻缘觉、辟支佛的威仪,但不会舍弃佛菩萨的行为,不会舍弃大乘显宗、密宗的行为,这是菩萨行。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虽然已经证悟了诸法究竟清净的实相,但为了随顺众生,还是会显现各种身相,这就是菩萨行。

《普门品》中也说,观世音菩萨虽然已经证悟了清净与空性之理,但为度化众生而显现三十二应化身。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虽然观诸佛的刹土都是寂灭、空性的,但还会显现种种清净的佛土,这是菩萨行。

有些人经常说:“你们佛教徒怎么也在意这些啊?”其实,如果众生在意某些事,大乘佛教徒也不得不在意。去年有个新闻记者一直问我:“你们喇荣被称为‘佛国’,怎么还有咖啡馆啊?”因为他觉得,佛教徒生活的地方应该像饿鬼界一样,什么都没有。可见,现在的人们对于佛教徒和佛教道场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虽然获得了佛道的功德,如转法轮、入于涅槃等佛陀的十二相,但不会舍弃菩萨的道,这就是菩萨行。

以上讲了维摩诘居士的甚深教言,包括三十七道品等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做了大概的介绍,但也应该讲得比较清楚了。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维摩诘居士说到这里时,文殊菩萨所带领的大众当中,有八千天子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唐译中说是“八亿天子”,藏文和其他译本中都没有这种说法。

其实翻译佛经也不容易。像我们藏族的翻译家,译风是非常严格的,但我们那天也看到,藏文译本中有一处将“维摩诘言”写成了“文殊菩萨言”。在对照不同版本的时候,也许会发现一些出入,但我们不能过于挑剔。在我翻译的书中,如果有几个字不太准确,有的人就说:“哇,你译错了!”其实没必要这样。如果玄奘法师还在,你也不能跟他说:“你把‘八千’写成‘八亿’了,哪有这样的?”数字上有一些差别也是有可能的。我看了很多译本,基本上都是“八千天子”。总之,这些天子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