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之《到橘子林去》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
李广田(1906——1968),原名王锡爵,号洗岑,笔名曦晨、李曦晨、黎地等,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毕业于北京大学。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艺评论家、散文家和诗人。李广田于1930年开始发表诗文。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代表著作有《雀蓑集》《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他的散文于质朴率真中蕴含着启人智慧的哲理,于平淡自然中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馨,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李广田于1968年11月2日去世。
到橘子林去
(“橘子林”的特殊内涵:它可以视作是一个目标、理想。)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儿童视角。站在孩童的眼睛看世界。)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抢着说”和“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既有孩童的天真,又带有一丝的儿童般的狡黠。)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并不觉得好玩”说明橘子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兑现承诺和好的兴致促使前往橘子林成为现实。)
层次一:为了兑现曾经的承诺,决定带孩子去橘子林。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从空间上看,地点从家里转移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景因情而美,情因景而更加灵动。)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大街上的所有一切都充满了美好,美的透彻,美的干净。)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小岫固然喜欢大街上的美景,相比之下,她此时更关注的是橘子林。充分展现了孩子认知的稳定性。)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层次二:走在大街上所看到的自然美景。
走出城,(地点再次发生改变,从“大街上”转移到城外。)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描写声音:未见人而先闻其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描写颜色:红崖、岩石、云、雾、太阳的颜色各不相同,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具有光彩的图画。)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动态美的注入,让写景具有了动静结合的特点。)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我完全陶醉在眼前的自然美景中。)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设置了悬念:到底是什么美景吸引了小岫?)
层次三:在城外所看到的自然美景。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一般而言,“破烂茅屋”又有什么美感而言。)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普通人看来,“给马修理蹄子”或许只有无聊。)
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交代了“我”喜欢看修理马蹄的原因。)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想象笔法,站在马的角度谈感受。)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动作描写,读来有艺术上的美感。)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同样是看修理马蹄,小岫的感受和“我”完全不同。)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文学悖谬:破烂的茅屋,给匹马修理蹄子原本是破败的,肮脏的,很难形成审美的对象,“我”和小岫却沉浸于其中,于是便形成了审美上的偏差。对于文学而言,凡是出现这种偏差的地方,就是文学的主旨所在。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下。(再次站在马的角度想问题,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一个“悠然”包含着自在快乐,也包含着作者是在以欣赏的心情看待这个修理马蹄的过程。)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层次四:我和小岫在“叙永骡车店”欣赏修理马蹄。
这部分文字是文章的精华之所在。试想,如果该篇文章没有了这部分文字,很有可能变成一篇平庸的游记散文,即小岫要我带她去橘子林,于是我便带她前往橘子林,一路上看到了美好的自然景观,随后便到达了橘子林,小岫在橘子林玩得很愉快,或者等到了橘子林,发现小岫并不喜欢这里,最后我便带着小岫回家了。加上这段文字,使得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一下子让一篇普通的写景文章拥有了歌颂劳动,展现革命精神的宏大哲学思想。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故事发生突转是因为小岫的心理发生了突然转变。)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两处孩童语言,让文章充满了童趣。同时再次说明了我和小岫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孩子的特点除了稳定性,还有善变性。文章将孩子的特征描摹得淋漓尽致。)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层次五:小岫放弃了去橘子林,和“我”一起返程。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
B.“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
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
【答案】C【解析】 A项“我”决定带小岫去橘子林,直接原因是小岫提醒“我”要履行带她到橘子林去的承诺,晴天是条件之一,选项认为与小岫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故该选项不正确。文中的“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一句,对答题有一定的干扰,这句话并不是对小岫提议的否定,而是表达作者的儿童教育观,即对待孩子不要光讲大道理,也要尊重孩童的天性,这句话为后文父女俩未到达橘子林就中途返回做了铺垫。B项“我”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是因为“我”在看修马蹄的时候,联想到“赶大车的”这类从业者在抗战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马与车夫之间的依存关系等问题,想象到新修蹄子的马疾驰的快乐,与出游兴致高低无关,故B项不正确。C项文中对应的部分为:“我认识他们,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根据原文内容可以判断,该选项是正确的D项:小岫在看修马蹄之后决定立刻回家,是因为修马蹄的场景给她印象太深,她由马剪指甲不哭的场景,想到自己也要修剪指甲,而且不能哭,于是决定赶回家让妈妈给她修剪指甲,毫无失落之处。“我也不说话”既是看修马蹄时心理活动的延续,也是出于对孩童心性的尊重,不想干预小岫的想法。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大哥在给我修理蹄子……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
B.“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一定”变为后来的“也许”,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
C.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
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答案】A【解析】A项:“我的大哥在给我修理蹄子……修好了,我们就上路。”回到文本中,可以发现这部分前后都是写马与车夫的关系,这句话将马人格化,拟想马的内心活动,以马的独白表达它对车夫的亲人般的感情,表达形式十分生动,颇有趣味。所以是正确的。B项:“我”在判断小岫对到橘子林去的态度时,用语从“一定”变为后来的“也许”,这个变化呈现的是“我”对孩童心理的揣摩、理解与判断,而不是小岫心理的真实变化,小岫从头到尾都表现出孩童的随性与自然,她的心理不难琢磨,前后并无不同,所以该项不正确。C项:本文对沿途景物的描写,主要还是以“我”的所见所感为主,本文的节奏是由作者决定,所以该项不正确。D项:本文是以“我”的视角呈现沿途的风景,而不是借助小孩子的视角,所以该项不正确。
3“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小岫最终却放弃,结果出人意料;②“到橘子林去”是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③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
4.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答案】①小岫“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②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③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④“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
【文本评析】
《到橘子林去》是现代著名作家李广田的作品,结构严谨,文笔流畅,题材新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生动描写了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场景,并将普通人的工作与国家命运联结起来,体现了大时代背后的人民力量、思想进步,是革命文化的优秀成果。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加强劳动实践同等重要的思想,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到橘子林去》主要的内容是“我”和小岫看车夫修马蹄这一劳动场景。“我”在去橘子林的途中,也在不断发现劳动者的健美形象,如“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在“我”看来,体力劳动者是街上的美好风景。更重要的是,“我”对劳动者的态度,并不是将他们风景化,而是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的价值,发现劳动者对于国家民族的巨大贡献。对于“赶大车的”,“我”看到了他们平凡工作中的伟大,“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正是无数劳动者默默的奉献,尽职尽责,才让国家有取得抗战胜利的底蕴和基础。“我”对劳动场景的观察十分细致,描写也非常生动。修马蹄的劳动场景,呈现出一种让人向往的美感和神圣感,这对于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此外,“我”还关注劳动者的生活,在看到他们有店的时候,想到“有店就好了”,他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体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生活和命运的关切。本文除了通过“我”的视角呈现劳动场景外,还通过小岫来体现劳动场景对孩童的影响,在看到修马蹄的场景之后,小岫居然放弃去她心心念念的橘子林。她以孩童的自然和天真,由马联想到自己,进而要改变自己的卫生习惯,并变得坚强起来。
本文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战的背景下,作者将目光转向底层民众,发现了人民在历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20世纪40年代人民本位观的组成部分,也是革命文化的组成部分。李广田的目光是向下的,他看到了普通劳动者的力量。在他看来,正是无数普普通通劳动者的奉献,才让中国有力量和底气反抗外来侵略者,他深情款款地写出了对“赶大车的”这个职业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将车夫的运输工作与抗战时期的物资转运关联起来,正视劳动者对抗战的贡献,指出了底层劳动者与国家的密切关系。
本题材料的选取与题目设置,旨在考查学生的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弘扬革命文化,改变固化试题形式,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具体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在题目设置上,深化基础性,强调对文学阅读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具备对文本基本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理解把握文章整体的能力和鉴赏文章风格的能力。试题将美育融合到考生对文章的阅读与分析之中,问答题适当增加开放度,以便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