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技术分析及对校本命题的启示——以2023—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为例
中语参素养命题研究专栏主持:李煜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主持人语】这是一篇选题颇有新意,内容简练充实,对实践颇有启发的文章。作者从教研员的视角考察高考语文命题趋势,以全国卷中创新性较显著的“II卷”为例,从选材、与教材的关联、问题解决、设问等四个方面入手,对高考语文命题“技术”展开分析,并逐一探讨了其对“校本命题”的启示。文中对“技术”这一关键词的定义,是从辞典给出的语义出发的,或与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领域的“命题技术”所指不同,但本身逻辑基本自洽,且体现出鲜明的实践取向。
高考语文命题技术分析及对校本命题的启示
——以2023—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为例
钱金涛(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近年来,在谈到高考语文命题人尝试新题型的试验田时,语文界诸多同人在浏览教育部统一命制的四份高考语文试卷后,往往会把目光投射到新高考全国Ⅱ卷上。主要因为这份试卷有着不同于其他三份试卷的创新步幅和创新比重。如2022年,在分值为20分的第三大板块语言文字运用中,命题者进行了大踏步地创新试验:该板块中的题目都变成了主观题;其他三份试卷的变化则相对小一些,保留了客观题的权重,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呈现出主观题和客观题并存的卷面。而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其他方面的变化,另外三份卷子有的,新高考全国Ⅱ卷也都有。
凡此种种,让笔者更加关注新高考全国Ⅱ卷,进而把握高考语文变化的脉搏。2023年和2024年的新高考全国Ⅱ卷就颇具特色。一方面,这套试卷厚植情怀到位,培根铸魂深入,难易度适宜,区分度明显,选拔功能较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另一方面,这套试卷的试题命制呈现出值得深究的技术样态,涵盖了目前高考语文命题技术的发展性和创新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技术”一词,主要采用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辞海·语词卷》第1521页对技术的界定“有关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方面的操作技巧”。由此,本文语境中的“命题技术”主要指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所运用的思维策略、技巧和手段。
笔者认为,从思维策略、技巧和手段等技术层面出发,去探讨2023年和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的“命题技术发展性和创新性”特质,对把握高中语文考试改革的底层逻辑、提升一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命题质量十分有益。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展开剖析和阐述。
一、选材技术分析及启示
(一)选材技术分析——“主流选材”技术与“复合文本”选材技术
2023年和2024年的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选材贴合主流价值观,例如2024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现代文所选文段为“登月”和太空探索类文本,以及孙甘露摹写革命烈士的小说《千里江山图》;古文选取的是《史记》中的“世家”片段和王充的《论衡·非韩》;古诗选取的则是叶梦得的《雨后为山亭独卧》。
这些选段所状人物和事件,皆为文化中具有主流价值的内容,选材走的是正路、大路,不走偏、怪、狭的小众选材之路,采用的是“主流选材”技术。
同时,2023年和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II卷的现代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和古文文本阅读,所选材料均为多则:2023年信息类文本和古文文本均为两则,2024年信息类文本和古文文本均为三则。这两道题采用的都是“复合文本”选材技术,内容丰实,思维含量高。
(二)选材技术的启示
1.尽量选大家之作、主流之作。
避免小众素材潜藏的考测风险2023年和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的选材特质和技术呈现,给一些在选材方面陷入误区的一线命题者敲响了警钟,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
近年来,一些学校在命题时为了避免“选材撞车”,喜欢选一些偏、怪、窄的小众作品,片面追求“材料没被别人考过”。这种做法有以下弊端:一是与高考方向不一,容易偏离方向;二是小众作品的“受阅度”比大众作品的“受阅度”小,考生是个大群体,容易造成大比例的“失阅”危险,导致在“阅读认同度”方面出现偏差。更重要的是,考试也是一种教育,选材偏、怪、窄,考生阅读后,对其气度、心理的显性影响和潜在影响,都会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干预。
选材尽量选大家之作、主流之作,不仅能避免小众素材造成的心理认同障碍和阅读认知障碍,还能充分发挥“阅读素材对公民胸襟和情怀的养成”的正向干预作用。
2.“复合文本”技术之路,可以消除“内容单薄”和“命题点不够”的选材危机
阅读试题的命制,第一道难关常常是在选材上。通常情况下,一些“可读可思”的文章,一旦进人命题视角检视,往往就“不适合做考题材料了”——不是“内容单薄”,无法命制“思维题”,就是“命题点不够”,无法设置几十分的题量。而内容深浅适宜、命题点丰富的文章,常常是“海漫漫,风浩浩”“烟水茫茫无觅处”。
2023年和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的“复合文本”选材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因为一篇文章要做到全篇都是“优点”,都有“思考价值”是较为困难的,但要做到局部“有价值”“有亮点”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所以,只要将“局部有价值”“局部有亮点”的两篇或几篇文章采用“复合文本”的技术组合在一起,命题时选文“内容单薄”和“命题点不够”的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了。
二、考囊和教材的关联技术分析及启示
(一)考题与教材的关联技术分析——两种关联
2023年和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II卷,实现了考试与教材的两种关联——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提出“关联教材,应教尽教”的主张。这两份试卷的显性关联表现较为突出,比如2023年现代文阅读设置了有关“调查”的命题,直接关联教材中“调查研究”单元的知识和素养。2023年文学阅读选段的话题,直接关联教材中《社戏》一课的话题;2024年第22题D选项“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则直接关联了教材《边城》中的翠翠。
潜在关联也比比皆是,细心研究便不难发现,每个考题大都能在教材单元后面的“单元任务”中找到一个“素养点”与之相对应。
(二)“考题与教材关联技术”方面的启示
关联教材——将教材内容引入题干情境,是当下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2023年和2024年的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为日常命题如何关联教材指出了两种可能。
1.将文化常识与题干进行关联
将文化常识引人题干是一种较为重要且务实的显性关联方式。如将阿Q引入题干,让考生比较考试文本中的人物性格与教材中阿Q性格的异同,这种关联能有效地形成“复合情境”——将“考试情境”和“学习情境”勾连在一起,进而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主张。
当然,命题时引人的文化常识,需要是比较重要的、主要的内容,不能是偏、怪、乱的内容,否则容易导致“考测情境”的失效。
2.将单元任务中的“素养点”引人题干形成关联
将单元任务中的“素养点”引入题干形成关联,最难的是要避免机械地考查“知识”。其要点在于,引入题干的单元任务“素养点”要在考题的题干中形成思维的“阶梯情境”,进而丰富考题的思维角度。
比如让考生从“意象”的角度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其中“意象”这个知识点,就只是起到了一个台阶的作用,是一个“阶梯情境”,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分析角度。这样的关联命制,将考测与教材灵活、智慧地关联起来,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充分的开放性,使试题的思维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解决问思的技术分析及启示
(一)解决问题的技术——从小情境命题、微任务命题入手,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宣布中国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解决问题。即由原来的“解题”开始转向“解决问题”。
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呢?2023年和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主要从小情境命题、微任务命题两个技术层面人手设置一系列题目,让学生进行思维推理和判断,检测和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名句默写为情境性默写;语言文字运用20分,基本上也不再考查静态的语言运用,而是在一个文段中进行动态考核。
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第19题、21题、22题,从命题设问、任务部署等方面来看,这些题都是具有“阅读试题味道”的微型任务,这种动向值得深究。
(二)“解决问题技术”方面的启示
解决问题的技术,采用从小情境命题、微任务命题人手,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动态考查在2023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尤为突出,我们要特别注意从中汲取新的启示。
如2023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第19题: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呜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样“阅读味道浓郁”的语言表达运用题透露出什么样的新信息呢?笔者以为,“语言文字运用”动态考查试题已初步转向“基于证据的表达”。可以说,语言文字运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考试改革时期。基于以上判断,笔者将高考语文的语言文字运用考测命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语言文字运用”静态考测时期。
之前,语言文字运用题是在特殊的语境中进行考测的,考查成语,会出几个成语选项来考测;考查病句,会出几个病句让学生进行辨认或修改。语境通常是“特殊语境”、单一语境。
第二个时期是“语言文字运用”动态考测初期——“基于观点的表达”。
前几年,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始走出静态语境,即在综合语境、复杂语境中动态考查成语运用、病句运用、词语衔接等“语言点”。但这一时期的很多题还只是要求考生从文本中“找到观点”,如“搭配题”找到搭配,“病句题”找到错漏,“成语题”填人恰当的成语。这种情况下,考生只要把自己正确的“观点”形成了、表达了即可。这种表达即为“基于观点的表达”。
第三个时期是“语言文字运用”动态考测成熟期——“基于证据的表达”。
2023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通过第19题的设置宣告其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基于证据的表达”。在动态考查中,考生不仅要表达观点,将正确的“语言点”安排妥当;还要找出“证据”,即为什么“表达”是这样的。
基于证据的表达,淬炼的是公民在语言表达时能够将随时拥有证据链作为自己“表达支撑点”的能力,这提醒我们,在日常试卷命制中,要对“基于证据的表达”多加关注,及时紧跟高考命制步伐,让学生得到正向模拟和有效提升。
四、设问技术分析及启示
(一)设问技术分析
怎样设问才能做到考生无法套答和预制,实现检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呢?从2023年和2024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来看,笔者认为其主要运用了三种设问方式来达成设问的技术保证,分别是“小概念设问”“当下语境设问”和“关联语境设问”。
1.小概念设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要求师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术语学习,比如掌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术语。如果在试题命制中,直接询问考生“这篇文章的人物描写有哪些妙处”,考生往往能够从预制的答题模板中找到答案,这种命制属于“大概念设问”,在“高中生语境”中属于周知程度广泛的“大概念”。
2023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中的试题,比如第8题“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就属于小概念设问,这道题既没有问“是如何描写人物的”。也没有问“是如何描写环境的”,而是询问选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
仪式感是环境和场面之下的一个临时的“下位概念”“文本概念”,属于“小概念”,这样的小概念很多,教师和学生不可能准备得全面周到,这就使得学生必须去文本中仔细寻找“文中意”,而不是去“套答”和预制。
2.当下语境设问
当下语境设问,主要是从原文语境中的“字词”出发,贴近原文,“贴身”设问。
如2023年第4题:“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202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理论2024.6年第9题:“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一现在想来一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这些题都是从选文中提取关键词,进行贴近文本的“贴身设问”。
3.关联语境设问
关联语境设问,主要分“文内语境关联设问”和“文外语境关联设问”。
2023年语文新高考全国Ⅱ卷,在文内语境关联设问方面命制得比较到位,尤其是针对“复合文本”的文内关联设问,关联紧密、逻辑性强,考查功能突出。如第5题:“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这道题就是文内关联典型的、精彩的设问。
文外语境关联设问,主要分为“教材外的语境关联”“教材内的语境关联”两种。这里重点列举“教材外的语境关联”题。比如2023年第16题,该题在选文之外又选取了王国维的诗论名言“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进行设问,是典型的“教材外的语境关联”题。又如2024年第5题:“‘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起关联作用,不是从文段中选取的话语,也不是引用教材中的话语,属于教材外语境关联的一种设题方式。
(二)设问技术的启示
高考已进入“小概念命题”和“当下语境命题”的时代,但是“小概念命题技术”和“当下语境命题技术”却是一线教师的短板。
因此,建议教师在日常命题训练中多做“小概念命题”和“当下语境命题”的尝试。尤其是“小概念命题”素养,由于“小概念型试题分值”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比越来越大,教师应对此展开专项训练和提升。那么,如何提升“小概念命题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概念分类”训练人手,进行思维提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概念分类”思维训练,以提升自身“概念分类思维素养”。从“上位语概念、同位语概念、下位语概念”三个角度,进行概念拆解训练和积累训练,逐步提高自己概念分类的反应速度,提升自己“对文本中关键概念形成下位分类”的阅读敏感度,养成“明念”素养,进而形成较强的“小概念设问”能力。
蔡沈在《洪范皇极-内篇》中曾说:“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高考语文命题技术的变化和创新也是这个道理,其“动心骇目”之处,会有一个“渐”和“成”的过程,也会有一些“渐”和“成”的痕迹可以寻觅。抱着“寻迹和体用”这个目的,笔者撰写了以上文字,仅供“厚积者远发,蓄硕者用充”的语文同人参考。
参考文献:
[1] 希尔伦斯,格拉斯,托马斯.教育评价与监测:一种系统的方法[M].边玉芳,曾平飞,王晔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 张远增.考试评价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叶丽新.读写测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4]于涵,郑益慧,程力,等.高考评价体系的实践功能探析[J].中国考试,2019(12):1—6.
[5]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