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最新高考模拟试题之作文和诗词鉴赏

文摘   2024-12-04 17:28   陕西  

2025届最新高考模拟试题之作文和诗词鉴赏

 

作文部分

1.(2025届吉林省“BEST”合作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边界”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5届南昌二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今社会以强者为德,提倡成为强者,提倡要夺取、争取,要通过打倒别人、不择手段地去争取一切。然而她却认可“弱德之美”。

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承受、坚持,不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一种操守,完成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2025届西南大学附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

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4.(2025届河北省金太阳11月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各地的文旅宣传语是展示地方特色的名片,是各地历史文化与新特色的集中展现,也是各地对外界最朴素的邀约。也许你见过“我在xx等你来”“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xx”……也许你还见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玉笛春风别洛城,冰心玉壶待君来”“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在深圳,能看到全世界”……

面对或趋同一致、或各具特色的文旅宣传语,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2025届湖北省荆州沙市中学11月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知道分子是知识的搬运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包装别人的东西,能在不同的语境里进行知识的交换,但无法像真正的知识分子那样进行系统性地开创新知识生产。当ChatGPT变得更智能,知识搬运工的时代将逐渐落幕,知识分子的独有特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本卷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6.(2025届云南省三校联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采: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面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本卷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7.(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你要飞登智慧的最高的峰顶,

你就去冒险,别管“明智”嘲笑你。

近视者只看到你在高飞时离去的海岸,

你大胆飞翔而抵达陆地,他不能看见。

这是德国诗人席勒写的一首短诗——《智慧和明智》。读了这首短诗,正当青春年华的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2025届云南省大理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Ⅱ小说文本《万年青》中,“老蔡家与这里的人家都是几辈子的交情。这种交情最金贵的地方是彼此‘信得过’……这得用多少年的时间较量,与多少件事情较真,才较出来的。”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体验,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诗词鉴赏

1.(2025届吉林省“BEST”合作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来到江边渡口本为送别,但后文内容重在怀古,从题材上可归为怀古咏史诗。

B.颔联描绘了一幅早春送别图,“东风”“客帆”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与牵挂。

C.颈联描绘了当年江面“舳舻千里”的盛况,意在突出京口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

D.尾联提到宋武帝刘裕,颇有《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之意。

【答案】C【解析】颈联“意在突出京口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错,意在古今对比,突出古渡口如今的空寂。

(2)诗人善于运用娴熟的写作技巧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请结合后四句分析。

【答案】①对比。颈联借“战舸”与“钓舟”“千骑”与“一翁”,把当年的繁盛辉煌与现今的人烟稀少进行了鲜明对比,表达了时代的变迁的感慨。②用典。在这里宋武帝曾经运筹帷幄,如今已不见硝烟,野草苍翠,无人问津。③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茂盛生长的野草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惋惜。(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025届南昌二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错刀行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注】①《金错刀行》是作者从军后第二年供职嘉州时所作。②此句借用战国时两句楚民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败于秦,楚人欲雪此恨,乃有此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芒”化用龙泉剑气冲牛斗的典故,与王勃写的“龙光射牛斗之墟”有异曲同工之妙。

B. 第三四句由刀而引出提刀人,提刀人渴望建功立业,但有志难伸,涌起颓废绝望之感。

C. “南山晓雪玉嶙峋”写山之洁白嶙峋,意与刀之光芒四射相映衬,使得二者相得益彰。

D.本诗意气慷慨,声势雄壮,四句一转韵,适应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极具感染力震撼力。

【答案】B【解析】B.“涌起颓废绝望之感”错误。既然提刀,必将有所作为,诗人有悲凉之感,但不颓废绝望。

2)本诗的尾联“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化用典故,借用了楚民谣,深刻说明虽然南宋国力衰微,但民心不会死,民力可回天这一道理。

②反诘收尾,表明盛大的“中国”,定会有英雄人物把金人赶出边关。强化了“中国”必胜的壮烈情怀,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起的力量。③与前文照应,“中国”并非“空无人”,与“京华”多“奇士”相照应。表明怀抱报国之心的并非只有自己,朝廷中已形成一个爱国志士群体,字里行间洋溢着同仇敌忾的自豪感。

3.(2025届西南大学附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寓壶源僧舍三绝

吴儆

风檐淅淅褪新青,书展残灯翳复明。

读罢《离骚》还独坐,此时此夜若为情。

 

闷来掩卷已三更,风露涓涓月满庭。

闲扑流萤冲暗树,危梢点点堕寒星。

 

归来闭户还高枕,窗隙微通月影斜。

风急忽惊乌鹊起,空阶簌簌堕松花。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首写诗人在夜深人静时专注读书,因《离骚》而陷入沉思,其感情好像已完全与屈

原融而为一。

B.第二首中诗人为排遣烦闷之情,漫步满庭月色之下,虽已半夜时分,却产生“闲扑流萤”

的闲情逸致。

C.第三首写回到室内的所见所闻,偏斜的月影暗示时间的推移,急促的风惊动了树上的乌

鸦,都侧面反映诗人难以安眠。

D.三首诗写的都是夜间情景,诗人深有所感而思绪联翩,内容虽各有不同,但紧紧承接,

构成一个整体。

【答案】B【解析】B.“闲”字并非闲情逸致,而是百无聊赖,诗人只是以看似悠闲的动作来排遣胸中的“闷”气罢了。

2)三首绝句在光与声的描写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1)采用比喻修辞,把点点萤光比作坠落的寒星,写出萤光在黑暗中的闪烁光芒。(2)使用叠词、拟声词“淅淅”“簌簌”等,少面写出了微妙轻细不易被人感知的微风声和花落声。(3)运用衬托手法,以动衬静,以乌鹊惊飞,松花坠落突显夜晚僧舍的幽暗静寂,也反衬出诗人深夜难眠的苦闷忧愁。(每点2分,有其他合理答案情给分)

4.(2025届湖北省荆州沙市中学11月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李商隐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看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待鹤书。

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

[注]①白社: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②看:行看,不久。③贲,装饰;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④蠹鱼:书蛀虫,书长时间不翻则生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唱和之作,内容上兼写友人与自己两面,刘评事在永乐闲居只是暂时,诗人的境况则全然不同。

B.刘评事的谏疏被鸾台采纳,不久后将荣升,而诗人却仍在等待朝廷征诏的鹤书,希望中也包含着失落。

C.颈联照应诗题中的“闲居”,上句写友人在永乐望莲花峰可见,晋京之路已不远,用语生动而有情致。

D.尾联写刘评事虽赴任在即却仍安于闲居生活,专心阅读典籍,以“忘名利”三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

【答案】D【解析】D项尾联写诗人自己。

2)尾句“惊”字透露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的首联写自己“青云器业”“全疏”,尾联“忘名利”,表面上都写自己心里旷达无意于仕途,②中间两联以祝福友人暗暗表现自己心中的失落,③“惊”字表面是心惊于长时间不读书,实则震惊于自己与功名渐远,写出了内心悲凉与失落,点出了诗的主旨。(每点2分)

5.(2025届云南省大理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①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上有金山寺等名胜。②西兴:西兴镇,在今浙江省萧山区。③乘桴:《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④扶桑:神话中日出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起句横空而来,从远处落笔写出了登山所见,再近写晚烟迷蒙中的沙岸,整联由远及近,有虚有实。

B.游船已停泊不开,但不时从船中传来阵阵悠扬的笛声,远处的楼台消失在朦胧的夜色里,只看见灯火。

C.到了夜深时分,山月照亮了松林,月色斑驳,江风吹拂,江浪奔涌,江雪纷飞,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D.诗人妙用典故,突发奇想,想要乘着木筏去往扶桑,遨游于神仙世界,而最后又从想象跌回现实。

【答案】C【解析】C项连用两个比喻来刻画月色和江水。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涌,犹如积雪崩落,此为夜深时所见,并无“江雪纷飞”的景象。故C项错误。

2)本诗前三联都用对仗,然其对法除符合对仗基本要求外,又各有特色,请分别赏析颔联、颈联的对仗特色。

【答案】(1)颔联以所闻所见为对。船舫早已停泊,却仍回响着阵阵笛声;夜幕笼罩楼台,却仍透出几处灯火。这两句一写声,一写光,以视听角度对仗,上下两句互为映衬,写出了市井繁华之状。或:颔联妙用虚词为对。“犹”与“只”相对,对仗严整,井然有序,使得句子音调流美,有唱叹之致。(评分参考:答出颔联以所闻所见为对,并结合诗句分析合理得3分;或者答出颔联妙用虚词为对,并结合诗句合理分析也可以得3分。)(2)颈联以比喻入对。松林间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奔腾,犹如积雪崩腾。诗人想象奇特,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夜深人静后山月入松、江风吹浪的江上丽景。(评分参考:答出颈联以比喻入对,并结合诗句分析合理得3分。)

 

 

                                       

 


语文会客室
致力于高考,中考的研究,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高考,获取高分;致力于文本的深度解读,帮助考生和老师们有效把控语文,取得良好收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