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

文摘   2024-10-18 17:24   陕西  

2025届高考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

1.(2024雅礼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疑问起笔,惊喜之态溢于言外,紧接着诗人断定这是怀素的书法作品,可知他十分熟悉怀素作品的风格。

B.颔联正面描写屏风上的整幅墨迹,用“尘色染”来反衬“墨痕浓”,突出怀素作品笔酣墨畅、痛快淋漓的特点。

C.颈联具体描绘了屏风画面,将“秋涧”“寒藤”“古松”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古朴的“寒山秋涧”图。

D.诗歌起笔点题,进而承“怀素踪”对作品展开由粗转精的描写,最后以独特方式亮明诗人的情感,自然流畅。

【答案】C【解析C.“构成一幅古朴的‘寒山秋涧’图”错误。本诗题目中有“草书”,可知本诗描写的对象为怀素的草书。诗歌的颈联上句从点画来赞美怀素书法的刚劲有力,说怀素草书中的点,好像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走;下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像枯藤(即“寒藤”)挂在古松上。上下两句通过对怀素书法笔画的描写,展现了狂放、豪纵的书法气度,可见不是写景,是以比喻修辞,写草书的特点。故选C。   

(2)《书论选读》评价此诗:“(该诗)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深刻描述了怀素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请根据此评价,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答案】①颈联使用比喻。用“怪石”“秋涧”“寒藤”“古松”等比喻怀素草书的点、竖和弧钩的笔画,形象表现了其古朴苍劲、灵活飞动、富于变化的特征。②用字精炼,富有表现力。如“怪”字写出草书运笔的狂放不羁、富有个性,“奔”“挂”则写出笔画之间流淌的气韵以及用墨的饱满劲健、酣畅淋漓。   ③尾联采用虚写的手法。诗人想象如果把屏风放在水边,屏风上的字迹都会化作蛟龙游走。想象奇特,突显草书笔势的迅疾、笔画的盘曲和气韵的生动。

2.(2024西安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注)乌有、亡是、子虚,都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开篇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与追思,“亦”暗示了自己与屈原被逐的相似遭遇。

B.词人借物抒怀,表明自己愿作一匹器宇轩昂的千里马,不愿作一只随波逐流的野鸭。

C.作者感慨幸好还携带一束书籍,塑造了火灾后虽家徒四壁但心境乐观的诗人形象。

D.结尾两句表明词人决意放下功业,在此结庐,享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答案】D【解析“决意放下功业”于文无据

2小序中称此词为“戏作”,请结合全词内容简析“戏”体现在哪里?(6分)

【答案】①以家具少于车的夸张语气调侃自己家中的寒窘;②以与虚拟人物歌舞纵饮的热闹来自嘲因病止酒遣散歌者故交疏离的冷清处境;③以白鹤飞来又忽去戏谑自己渴盼知音而不得的失落。(6分)

3.(2024江苏扬州中学)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刻画了一位孤独惆怅、浪迹天涯的游子形象。

B.“霜花”句兼含比喻和对比手法,凸显词人心中的孤寂痛苦。

C.词末用典,与全词所写景、情、事紧密契合,并无生僻之感。

D.从词的标题和内容来看,这首词既慨叹自身,亦思慕友人。

【答案】B【解析】此句包含的修辞手法为拟人和对比,是写景,而非喻人

(3)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秋”乃常见题材,“雁”是频出意象。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句中的情景关系。(6分)

【答案】本句写秋意在雨中青山里呈现,一只孤雁在暮霭中飞去的景色(2分)。秋景烘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又离别的感伤之情(2分);孤雁形象表达自己飘零天涯的身世之慨(2分)。(如果写使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寄托对友人的相思之意也给分)

4.(2024高考江苏盐城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苏少府

白居易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

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闭关。苍发彼此老,白日寻常闲。

朝从携手出,暮思联骑还。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

【注】①榼:盛酒的器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很早就听说了苏少府其人其事,今日才能见面畅谈。

B.诗人慨叹他与苏少府均白发苍苍,彼此都闲得无聊,也没有人理睬他们。

C.诗人与苏少府一同出入,在简单的动作中传递了心与心交流的丰富意蕴。

D.诗歌内容清晰,符合诗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答案】B【解析B.“彼此都闲得无聊,也没有人理睬他们”错,“苍发彼此老,白日寻常闲”是说他们都已年老,日子过得平淡悠闲,并非无聊和无人理睬。

(2)诗人与苏少府一见如故,情谊深厚。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叙事抒情结合,诗人通过叙述与苏少府相见、相送、论心、携手出游等具体情节,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②细节描写,如“论心杯酒间”、“朝从携手出,暮思联骑还”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相处的融洽与亲密。③虚实结合,如“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诗人想象有朝一日与苏少府共度时光的愿望,进一步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5.(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10月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太傅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

文及翁

身游廊庙意山林,六出花开一寸心。

   平地尺书叨载史,瞻天班贺齿诸任。

屡丰岁事常如昔,太素风光直到今。

收敛神功放晴景,白河半夜扫层阴。

【注】①尺书:诏书。②班贺:列班庆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言诗人虽在朝廷做官,但心中却很向往隐居生活,体现出他对人生的思考。

   B.颔联写诗人已经名留史册,且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的骄傲。

   C.颈联中诗人用连年的丰收岁事和当下的雪景共同描绘了生活安定、风光美好的图景。

   D.尾联直接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同时在其中寄寓着诗人对于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景。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赏析艺术手法。B项,“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的骄傲”错,颔联上句中诗人以“叨”字自谦,表示自己只是有幸参与其中,下句中“齿诸任”表明诗人只是与众多官员一同尽忠职守,并未体现骄傲之意。

2)《窦娥冤》中窦娥期望用“六出冰花”印证自己的冤屈,这首诗中“六出花开一寸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六出花”即指雪花,诗人以“花开”描绘冬季大雪纷飞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②雪花象征着洁白美好,诗人以此与“一寸心”相连,表达了自己对于纯洁的内心和高尚的品格的坚定追求。(每点3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题干要求分析“六出花开一寸心”蕴含的情感,首先要明确“六出花”指的是雪花,对于雪花纷飞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其次,在古代诗歌中“雪花”这一意象常常象征着纯洁无瑕、高贵伟岸等,诗人用雪花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对纯洁高尚的追求。)

6.(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庭树

 郑珍

昔余种树时,意使蔽庭日。荫成绕檐户,乃觉似居室。

  随时各含花,无心复结实。夜凉壁上影,静共人抱膝

虽辞昼闲日,永碍初上月。人事宁可兼,此得彼亦失。

窅然发深心,阴阴乱虫唧。

【注】①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②抱膝:手抱膝,有所思貌。③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紧扣诗题“庭树”起笔,写种树是为遮挡照进庭院的日光。

B.天凉夜静时诗人与墙上自己的影子为伴,陷入了对种树得失的思索。

C.末句写幽暗中乱虫鸣叫,既描写了庭院实景,又寄托了诗人情感。

D.本诗为五言古体,篇幅较五律略长,在叙事、描写与议论上收放自如。

【答案】B【解析】联系诗题及前后大,可知“夜凉壁上影,静共人抱膝”一大的意思是:夜晚微寒之时,墙上的树影静静地陪伴着我一起思考。此,壁上之影是指庭树之影,而常自己的影子。故B项错误。

(3)诗人通过种树获得了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得树荫:庭树长成,可以遮阴蔽日;②得花果:庭树开了花、结了果,诗人收获意外之喜;③得道理:庭院种树有得有失,诗人认识到人生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7.(湖北省百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宋]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注]①篆香:盘香。②“秋千影过墙”:出自张先《青门引》的“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词首句“天涯”二字就距离写游子分离之远,与家人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别后愁绪之久。

B.秦词整首词都很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尤其下片结句是愁极、伤极之语,显得悲观绝望,萎靡颓废。

C.项词开头两句写词人感到春意阑珊,心绪惆怅,四周一片寂寥,词人酒醉后倚靠绿琴,与绿琴相伴。

D.项词第三、四句暗示了词人的状态。“新愁”“残夜”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位睁眼不寐、沉思忧郁的词人。

【答案】B【解析“显得悲观绝望,萎靡颓废”错误,秦词下片结句并不显得悲观绝望,萎靡颓废,而是情感哀婉

2)请分别简要赏析秦词中“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和项词中“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答案】①秦词这两句借物抒情。在词人看来,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百转回肠,金炉中篆香寸寸断尽,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的强烈情感。词人就近取譬,触物兴感,生动形象。②项词这两句借典故抒情。词人将满腔的哀怨归咎于庭院中的垂杨,仿佛那静静的垂杨不解人意,偏偏挡住了词人的视线。词人不怨己反怨树,反其意而用之,更突出了思念之深。(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8.(2025届山东省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和风吹拂,薄云迅飞,连用3个动词,使整个画面都鲜活起来。

B.第二句点明时空,天气初晴,池馆周围,新燕衔泥,软语呢喃,春意盎然。

C.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瘦损不堪,词风从明快变为阴郁,诗人情感出现转折。

D.上片开头两句写盎然春景,第三句抒情,自伤消瘦体弱,用的是融情入景的手法。

【答案】D解析D“融情入景”的手法表述有误。“沈郎”即南朝名相沈约,沈约常体弱多病,诗人化用典故,以“沈郎”自比,“以乐景写哀情”,使得眼前春意盎然的景象与自己的衰弱形成强烈反差。故选D。

(2)简要赏析词的末句“此情惟有落花知”。

【答案】作者运用了移情的手法,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其他人或事物均不明了作者的心情;落花与作者孤苦、飘零的命运相似;但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不能劝慰。这样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

9.(2025届广东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双井茶送子瞻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注]①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在外宦游的苏轼应诏还朝,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②硙,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苏轼任职处,“玉堂”一语双关,让人联想到翰林学士清雅高贵的生活。

B.诗人用一个“旧”字,点出苏轼身份发生了变化,与尾联“黄州梦”遥相呼应。

C.诗的第四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苏轼在黄州任上文思泉涌之态,对他推崇有加。

D.颈联扣住标题中的送茶一事,极写茶叶之佳美,暗含了作者对苏轼友情的珍视。

【答案】C解析

2)诗人欲借送茶唤起苏轼的“黄州梦”,蕴含了对友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希望清高自守:强调茶叶采自高处,洁白胜雪,喻示诗人保持美好情操。②提醒官场谨慎:莫因身居显位而忘记往日的波折。③规劝功成身退:追怀往日东坡闲居,不如效仿范蠡泛舟五湖。

10.(江西省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病中友人相访

白居易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

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

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条草檐下”写诗人居室简陋,同时又是诗人心境的投射,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B.诗人虽久病在床,但常有朋友造访,询问服药情况,关心其病情,这给了诗人慰藉。

C.日复一日的黄昏、毫无生机的草檐、朝夕鸣叫的寒雀等构成了诗人病中的生活环境。

D.诗歌语言平易浅显,饱含真情,可用“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来形容。

【答案】B【解析】“常有朋友造访”错误,诗中说“偶逢”,即偶尔有朋友前来;“询问服药情况”错误,“闲谈胜服药”的意思是“与朋友闲谈胜过服药”。

2)诗人的情感变化寓于叙事之中是这首诗歌的重要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加以赏析。【答案】①“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写诗人久病在床已记不清有多少天,看着南窗外一个又一个黄昏过去,寓含久病在床的孤寂。②“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写朋友来访,诗人强拄拐杖,到庭院迎接,寓含对朋友来访的惊喜。③“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写诗人和朋友闲谈,移动卧榻朝向斜日,身披裘衣靠着楹柱,寓含和朋友交谈不知疲倦的畅快。(每点2分,其中对诗句含义的分析1分,寓含的情感1分;如果所分析的诗句不是叙事,而是写景等,则该点不给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11.(十五校教育集团·鄂豫皖五十三校2025届联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头五咏·栀子

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节选)

杜甫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栀子品种珍稀,虽然总遭受风霜雨露,但终能得其所用。

B. 栀子“贵在映江波”实为杜甫生出于江边终老此生的想法。

C. 杜甫对平凡事物的吟咏开拓了诗歌天地,区别于早年的咏物诗。

D. 在文学创作方面,杜甫不仅关注艺术形式,更重视“神”的观念。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实为杜甫生出于江边终老此生的想法”错误,尾联写栀子花被“无情”移植到江边,可贵之处在于它江波中的倒影之美。此句是说栀子花有一种独特的美和价值,而非杜甫生出于江边终老此生的想法。故选B。

2)明代诗评家王嗣奭评价“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两句为“作文之诀”,既言明为文雕刻之妙,又强调为文用心之细。请据此分析第一首诗的颔联和颈联。

【答案】颔联描述了栀子花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具有实际用途。栀子花一身是宝,杜甫才华横溢,杜甫以栀子自喻,体现了为文用心之细。颈联以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了栀子果实和叶子的美丽,果实经历风霜后更显成熟,树叶在雨露滋润下更显青翠。对色彩变化的细腻捕捉,体现了为文雕刻之妙。

 


语文会客室
致力于高考,中考的研究,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高考,获取高分;致力于文本的深度解读,帮助考生和老师们有效把控语文,取得良好收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