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重阳,又称重九、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因此节月、日的数字同为九,故称重九。《易经》中称阳爻为九,九月初九之月、日均为阳,故称重阳。至于称茱萸节、菊花节则是因节俗用到此二物之故。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季秋之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祇敬必饬。”“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之举,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的活动,多与追求长寿相关。首先是借助茱萸来求长寿。因为茱萸是一味好药,可治病延寿,所以古人将其作为长寿之象征。早在战国时代,已有把茱萸与凤鸟共绣,象征吉祥长寿的花纹(如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凤鸟茱萸花纹绣衣)。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以御初寒”之载。唐代王维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指此类习俗。除插于头上外,也有的于屋前屋后种茱萸,或于井边种,让它落于井水中,相传可祛瘟疫,得长寿。在南宋《梦粱录》中,干脆称茱萸为“辟邪翁”:“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即前引《九日与钟繇书》文中所述。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因为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载,人们若是在酒家饮酒赏菊,临走时还可以摘下一朵簪在帽上。明代、清代赏菊,《陶庵梦忆》《燕京岁时记》《清嘉录》《浮生六记》等书中都有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至于以菊花制食则有菊花火锅、菊花饼食等,用法是将初绽的菊瓣洗净,开水烫一下,就可以吃了。《太清诸草木方集要》中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这又是一种健身食品。还有菊花枕头等保健品。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中国民俗采英录》)。古代在仲秋之月,天子要“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礼记·月令》),这是敬老之俗。由于重阳是长寿节,所以近年我国政府将重阳定为老人节,每逢节期,举行隆重的敬老活动,这就更扩大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登高是一种古老的活动,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肴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榼(kē,酒器),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又如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至民国年间,则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也都是登高胜地。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肴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重阳节除登高外还有不少娱乐、游戏活动。如围猎、射柳就是其中很古老的娱乐节目。早在《吕氏春秋》中《季秋纪》载有:“是月也(九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可见先秦时已有举行射猎于九月的活动,后世把这一活动移至重阳,传承下来。如据《南齐书》载,南朝宋武帝时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期。放风筝也盛行于重阳节时。风筝或称纸鸢、纸鹞,历史悠久,在北方多于春天才放,南方多在重阳节放。在广州,重阳过去还有一种掷石游戏,即由数以百计的小孩子,分为两队,打仗、投石。在江西,则有登高后掷柑之戏。这些活动,都是登高习俗的发展。重阳彩旗,则是又一种节日游戏兼装饰。人们原于重阳糕上插旗,后来又在门户上、公共场所中插旗作为装饰用品。这与过年的挂笺、中元的五色纸一样,大概是源于古代厌胜所用的符纸,或者就直接源于古代以旗为吉祥之物的习俗(古代以旗帜为神,军中要祭祀旗神,民间有树大旗或插小旗祈求丰收之俗)。重阳插旗,多流传于江南一带,江苏等地尤盛行。重阳彩旗是民间艺术珍品,每年中秋一过,画者即绘制各种纸旗,插门展览或插在糕上,赠送亲友。旗用上乘宣纸精制,有正方、三角、长方等形,大小各有数级,旗边缘镶上纸质流苏,迎风飘拂。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相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清嘉录》卷九说:“居人食米粉五色糕,名重阳糕。”也叫发糕、菊糕,因为是用发面做成。糕馅除有各种果仁外,还有肉馅,为咸味。或做成九层高,如小宝塔一般,上再站两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阳之义。更有趣的,是明代有的地方在九日一早,即用一块糕搭在小儿女额头上,祝道:“愿儿百事俱高。”明谢肇淛《五杂俎》引《吕公忌》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月作糕之意。以糕作为祝福之物。除吃糕外,重阳往往还有盛大的宴会,这是从汉代以来一直传下来的聚宴之俗。重阳节还吃羊肉,北方尤盛。这大约是因为羊、阳同音,以取吉利之意。羊肉在秋天正长得肥,又性暖、可驱寒,故而重阳吃羊肉就形成习俗了。羊肉可烤、可爆、可涮,实在是美味。江南一带人们则爱吃蟹,尤其是清蒸蟹,煮熟后端上来,让人自己用手剥食,是最好的食用方法。明代《陶庵梦忆》中《蟹会》一文介绍作者张岱起蟹会,与友人大吃。《红楼梦》亦有吃蟹于秋季时的描写。另有吃新橙等。重阳节常祭祀多位神灵,在此日享受到比平日更多的香火。古代的春秋二社祭祀社神,春社多在二月二,秋社则不太固定,《荆楚岁时记》载在八月秋分,比祭祀仲秋月还盛。但一些地区则在重阳作“秋社”,如广西宾阳县过去会在此日买肉祭社,祭罢分肉而食,来源应是极早的。清代,重阳节还举行迎神祛疫、大送船等活动。湖北地方人们把持笔托斗作点斗状的魁星像扛来祭祀,以求文运。扛神的队伍奏乐呐喊,观者如堵,热闹之极。各种手工业作坊也祭祀自己的行业神。如酒坊祭祀杜康,染坊祭祀梅福、葛洪,祈求行业兴旺。在沿海地区,重阳则祭祀海神妈祖娘娘。在中国,从辽宁、天津直至广西、海南的广大地域均有天后之庙祭,又以福建、台湾、广东及港澳最盛,每年在其诞辰(三月二十三日)及重阳羽化之期,多举行庙会,祭祀、演戏以酬神。外地妈祖庙还抬着妈祖神像回娘家。天津皇会(娘娘会,天后圣会)还有民间各种花会的汇演。这成为重阳较有特色的节俗。妈祖羽化成仙于重阳的传说,无疑源于重阳求吉祥、长寿的文化意蕴,为重阳节更添一层瑰丽色彩,和佩茱萸、饮菊酒以求吉祥一样,反映了人们向妈祖祈求平安吉祥的深层心理。
(摘自《岁时节俗知多少》,有删改)
原点阅读入驻小红书啦!
每天更新科普小知识
↓ 识别二维码直达主页 ↓
点个关注哟!
欢迎加入清华原点阅读和小伙伴们微信读者群
请联系微信mashuo577044(添加时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