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之前,七夕夜之风俗主要是出户外观星、观织女渡河、求祈等。后来,七夕的节日活动更多了,但多半是青年男女们的活动。首先是设丰盛的瓜果、糕饼、甜酒、巧菜及种种供品,祭祀双星,然后向双星祈求种种青春的心愿,憧憬未来生活的幸福前景。尤其是年少的女孩子们,在七夕更要有许多活动,故而七夕又得名女儿节、女节。的确,七夕之日是女儿们最忙碌的日子。
牛郎织女
首先是乞巧,这是七夕节最重要的活动。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这里的七孔针(玄针),是一种特制长针,上有七孔,专供穿线乞巧用,并不能用作缝衣等。少女们把彩线来回穿过七个小孔,穿得快的人就算乞得巧了。宋人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音扁,狭小)而孔大。”还有用金、银、石制作的。《荆楚岁时记》:“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到了后世,女孩们也还多用普通的缝衣针,用七根或九根。历代诗文中皆有穿针的记述,举不胜举。
七孔针
从穿针之俗,又衍化出丢巧针的习俗。即把针丢入水中,视水里针影而占拙巧。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清代《清嘉录》卷七则说,苏州风俗是在七夕前夜就准备一碗水,置于庭中承受露水,七夕之日于日出时晒曝,水面生膜后即丢针乞巧。也偶有用松树针来丢针乞巧的。
又有让小蜘蛛(蟢子、喜子)于盒中瓜果上结网,乞求得巧。《荆楚岁时记》:“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为符应。”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武林旧事》卷八:“以小蜘蛛贮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
古代宫中以锦彩扎结宫殿、天河等以乞巧,如唐明皇、南唐李后主都有此雅兴。民间,还有以竹木或麻秸编做乞巧棚,内摆五色彩帛剪成的仙楼,刻牛女像及仙人于上,以乞巧。“小儿则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女孩则置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可见此时不仅女儿,连男子也加入了乞巧的队伍,以求读书识诗文之巧。
到后世,男孩和士子们又多兼拜魁星,因为相传魁星是主管文运之神。后世多塑造他为相貌丑陋的鬼形,立在鳌鱼头顶上,而举其一足,左手托斗,反顾以右手的笔点斗,叫作“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读书人都很崇拜他,认为七月七日是他的生日,在此日祭拜他,设置纸扎、泥塑的魁星像,摆果品、菜肴祭祀,以求文运亨通。过去,闽台、江浙等地士子祭拜魁星最勤,连中秋夜、重阳夜也要祭拜,以应秋闱夺标之意。此俗无疑是由向牛女双星乞巧演化来的。
魁星点斗
又,青年男女还要在一起吟诗作对,吹拉弹唱及智力游戏,如背诗文名篇、对对联、写诗、猜谜、连缀成语,或弹琴吹箫,或玩七巧板、益智图、积木等,既可娱乐又富于教育意义。
七巧板
益智图
七夕节求美,则是女孩、女性们的专有活动了。织女无疑又是一位美神,因为她本是主管爱情、婚姻的神灵之一,而爱与美是不可分的。她是年轻的女性,心灵手巧,其容貌也是非常秀美的,所以妇女、女孩子们都要向这位美神求美。在民间,七夕时姑娘们都要精心地梳洗打扮,穿上美丽的丝绸裙裳,用胭脂水粉、眉笔细心地美容化妆(裙衣与脂粉都是家人买来送给女儿们的节日礼物),再用木槿叶汁水或百花水洗头发,以凤仙花汁染红指甲,再梳理出各种发式,戴上戒指、耳环等饰物,真是娇媚可爱!平时,未出嫁的姑娘们是不能梳发髻的,只有七夕这日可以把辫子预先束成发髻。经过一番精丽美饰,这才高高兴兴去乞巧,同时也求美、求爱情婚姻。
从前述《西京杂记》记载汉宫中有习俗,在百子池边奏乐、相连爱之习俗来看,无疑是具有祈求生育、求得百子之含义。而晋代《风土记》则又载,七夕,无子者可向织女“乞子”。在唐代,则有化生之俗,更为乞子之戏。唐薛能《吴姬十首》云:“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岁华纪丽》云:“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化生,源于我国古代于水中沐浴、求子之俗。沐浴,除去不吉祥、求得子,在这年复一年的节日活动中,那女郎们学会了美容、化妆的技巧,使自己美丽可亲,的确是从织女那里乞得了美。在闽粤,求美、美容的习俗尤为盛行。
近世七夕节,妇女还向织女求保佑儿童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这主要流传于南方。因此这种思想应是源于楚国南方广大地域供奉的少司命神、花婆神(民间又称床头婆等),与织女神性互相交汇,使织女又成了儿童守护之神。民间流传有一些风俗,皆源于远古向儿童守护神求护佑的巫术、祭祀仪式。
织女本只是少儿守护神,主管健康无灾,但古人又有七夕向其祈求长寿之诉求。《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七夕乞愿事便有“乞寿”:“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祈富祈寿,无子祈子,惟得祈一,不可兼求……”这是向司寿之大司命及寿星吸收了其神性,使其不仅守护少儿,更主管了成人的寿命。汉代后民间多向寿星老人及南斗、北斗祈寿,向织女祈寿多只停留在妇女口头了。
《风土记》说织女还主管富裕,《太平广记》也载有唐代名将郭子仪七夕时遇见织女,获得长寿富贵的传说(直到清代,画家还常用这个题材作画,北京颐和园长廊彩画中还有一幅画描绘这个故事)。她其实还主管庄稼瓜果、丝帛、财宝。《史记·天官书》云:“(织女)主果瓜,丝帛,珍宝。”《晋书·天文志》也有同样记载。故而人们于庭中祭拜时都忘不了陈设瓜果及各样珍玩,设“谷板”“种生”“花瓜”“巧采”等,既是呈示巧思,也是有供奉织女、祈求丰收之意。七夕,可谓是祈愿之节。
七夕节有种种美丽装饰,如前述的七夕鹊桥(竹纸扎桥、香桥、浮桥等)、七夕雏偶(化生、磨喝乐、草扎、布绸制、瓷塑、泥塑、纸塑、通草塑、木雕、面塑或酥糖塑的牛郎织女、仕女儿童、戏剧人物等)、七夕花(莲花、莲叶、各种香花等,还有唐代《妆楼记》载的薛瑶英用轻帛剪成、染以闪闪发光的颜料的渡河吉庆花)。又有种生、花瓜、谷板、楼阁等饰物及灯饰、女红等,备极精巧,均可称七夕饰物、七夕灯、七夕女红。明代《广东新语》及黎遂球《素馨赋》还记,广州有素馨花艇、鹊桥等。
又有七夕玩具,包括七巧板、鲁班锁、竹蜻蜓、积木、益智图、十五巧等。七夕香烛是特制的彩色香烛,连烧给织女的五色纸钱也是彩色的,以造成绮丽氛围。鲁班锁 七夕衣饰,以刺绣、锦缎、丝绸的裙衣(上衣下裙)为主,有的喜欢穿雪白绫制裙衣,为月下所宜。至于首饰,除了戒指、耳环、镯、钗等,还有各种茉莉、素馨花串、白兰香囊等各种花饰,饰在发髻、脖颈、胸前、手上、手臂上……
鲁班锁
七夕文具,亦不可少。不论是男或女均要设笔砚、纸墨,还有笔筒、砚床等。还设绘画颜料、诗集史籍、画册等,以求智慧使用。七夕绘画,尤为重要。《析津志》就载:“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肉脯……”邀请亲眷作巧节会,叫作女孩节。历代画家多有七夕图画供节日悬挂,其题材一般是取双星于鹊桥上相会、在银河边耕织;或绘下界儿女们穿针乞巧、奏乐歌舞等场面,或绘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私语等,都十分动人。至于民间年画、剪纸等,亦多把牛女故事作为题材,绘牛郎于天河边初见织女时抱走织女的衣服,在人间成亲、耕织,鹊桥上相会等,形象朴实可喜。山东潍坊、佛山年画等就有不少以牛女为题材的。
七夕歌谣,均为少女们唱诵求祈之作,朗朗动听。又如这一首广东歌谣:“手执花针扣转手,福如东海千年寿。今年乞巧同拜仙,乞来灵巧共丽娇。”
七夕乐舞古已有之,《西京杂记》记在百子池边奏于阗乐。《乐府诗集》中载隋代音乐家白明达作有《七夕相逢乐》,唐代《教坊记》记有《七夕子》《化生子》的曲名,说明唐代还有叫化生童子起舞的。其含义正与《西京杂记》所载一脉相承。其舞姿舞容可从齐国太夫人墓出土的骨雕化生童子、敦煌壁画上的莲池童子、宋代的摩睺罗塑像中依稀可见。
乞巧节,各地有许多节日饮食。一般叫作巧食、巧宴等,风味各异。如宋代的笑靥儿、花瓜,即后世说的果食、巧果,是普遍的节日点心。至于七夕的诗文、小说、戏剧都很多,都富于趣味。诗文咏七夕的极繁,如六朝时庾信的《七夕赋》、唐代柳宗元《乞巧文》都是写七夕节的散文名篇。南朝谢惠连有《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唐代,崔颢《七夕词》,杜牧《秋夕诗》,李商隐、温庭筠亦各有《七夕》诗,秦观有《鹊桥仙》词,都很有名。
巧果
关于七夕的故事,在六朝《续齐谐记》《述异记》佚文中,都有较早的记载。《博物志》记有人浮槎入天河、遇织女等类传说,亦清新可喜。后人作小说,亦从神话传说取材。戴不凡《小说见闻录》录有旧本《牛郎织女》小说梗概及《鹊桥相会》等民间戏剧梗概,可参考。当代则有电影《牛郎织女》,由名演员严凤英主演,很受欢迎。
概言之,七夕不愧是慧、美、爱的美妙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