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搜的测量表测出我有心理问题,靠谱吗?

百科   2024-08-22 07:21   北京  

题记: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
——J. M. 卡特尔

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界限,即使是专家级的心理咨询师也没办法只看一眼就知道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精神疾病。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谁是患者呢?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察法,不但包括观察他的外表也包括他的衣着、体态、表情变化和行为特征等,再加以综合分析。
第二种方式,就是使用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跟心理学相关的一门辅助科学,不过在它的发展早期却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因此也可以说心理测量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如果从英国统计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在 1884 年搞的“人类测量实验室”算起,心理测量学也已经有 130 多年的历史了。
弗朗西斯·高尔顿
我们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些曾经为心理测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前辈们。英国人高尔顿被认为是心理测量学的开创者,但其实他的生涯跟心理学交集很少,甚至他都很难算作是心理学家。他在心理测验方面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好友 J. M. 卡特尔——后者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我们之前在讲到桑代克时也提到过他。
高尔顿除了是一位探险家、统计学家、博物学家之外,还有一重身份:查尔斯·达尔文的表弟——没错,就是那个发现了进化论的达尔文。可能是因为这一层关系的存在,他是达尔文遗传和变异学说的忠实拥趸,他最重要的研究“优生学”也和表哥的学说息息相关。
更缺切点说,高尔顿关注的领域主要是“为什么同样是人类,每个人的能力却相差许多”。在高尔顿看来,引起人类的能力差异原因无非就两个,遗传和变异。那么除了那些不可预测的随机变异之外,只需要控制好父母的“能力”和“特征”,完全可以生育出拥有自己期望能力的孩子。这样用类似控制牲畜育种的方式生育几代之后,所有的人类不就都是通过选育产生的“超人”了吗?高尔顿为自己的大胆想象兴奋不已,并且把这种全新的学说命名为了“优生学(Eugenics)”。
先不去考虑高尔顿学说中的道德问题,我们也能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大大的问题:人类的能力差异该怎么表达和称量出来呢?有一些很好办,比如体重、身高、视力、听力、嗅觉……但是人生而为人,最重要的部分乃是思维能力,这又该怎么测量呢?为了“优生学”的下一步发展,高尔顿不得不去发明出一些可以用来对人进行测试的“工具”。
高尔顿开创的第一种工具叫“自由联想”,简单来说就是主持测量的人(称“主试”)给被测量的人(称“被试”)一张图片或者一个词,要求他在最快时间里说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事物或者词语。比如说主试说“太阳”,被试说“月亮”;主试说“星星”,被试说“天空”等。有时候主试还会要求被试通过一个词联想出一串的词,比如太阳—月亮—月饼—烧饼—驴肉—阿胶……通过自由联想法,主试就可以了解到被试大致上的知识范围、爱好、表达能力甚至情绪等。这种心理测量工具后来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大师荣格的重视,用它解决了许多问题。
高尔顿开创的第二种工具叫“问卷调查”,我们今天在网上也很常见,通常在一次新的互联网公司开创初期用到。高尔顿的做法和现代的调查问卷大同小异。大致上他是把一些关于被试者心理方面的问题做成一个个含有若干个答案可以选择的问卷,通过分析被试填写的答案来测量出被试的心理状态。
图源 pexels
这两种工具本身并不复杂,高尔顿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作为一位统计学家,指出了怎样去分析测量得来的数据:哪些情况的数据是无效的、哪些数据可以取中位数、应该怎样分析所有被试的心理规律……
总之,高尔顿给后人留下的是一整个心理测量学体系。高尔顿运用自己在搞的“人类测量实验室”,共收集了 9337 位男女的详细资料,为人类个体差异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他的优生学理论到现在也早已被大众所接受,不过他给人类“计划育种”以培养超人的计划,却因为违背普遍的人性而失败了……
高尔顿发明的心理测量工具虽然已经能够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但是在 20 世纪初的心理学家们,特别是“数字控”看来,他的测量结果是很粗糙、很不严谨的。这时候一种新的测量工具出现了:心理测量表。
心理量表和高尔顿的心理问卷有一些相似之处,大多数也是通过给被试发卷回答问题,并且打分,最后通过某种方式统计结果的方式进行测量,不过现代成型的心理量表要经过无数次的修订,还要更新常模,验证不同群体的信效度等,在严谨性、精确性和专业性上都远不是高尔顿的问卷可以比拟的。
最早的心理测评量表叫“比奈 - 西蒙智力量表”,这个名字大多数读者都会觉得很陌生,不过由它衍生出的一个词确实我们再熟悉不过,这个词就是“智商”(简称 IQ)。在我们的印象中,智商高就代表一个人聪明,智商低就代表一个人比较笨拙,那么智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是要从这个“比奈 - 西蒙智力测验”说起。阿尔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是一位法国的实验心理学家,不过他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人类的智力。
阿尔弗雷德·比奈
我们都知道,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该怎么用客观的数值表达出来呢?毕竟智力表现的领域实在太多了,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或者说,一个正常人的智力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在经过了对被试们大量的测验之后,1905 年比奈和他的助手西奥多·西蒙一起做出来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测验量表,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份科学的心理测试量表——比奈 - 西蒙智力量表。这个量表考虑到了智力的各种应用:比如看一串数字然后复述,比如根据他人指令做出动作,比如根据一段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归根结底,它所考查的三个重点内容分别是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如果你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做过“行政能力测试”的题目,回头再看就会发现很多考题的内核和智力测验非常相似。原因很简单,这种题目本身就包含着对智力的考察,借鉴一下智力测验的内容也很正常。当然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智力测验一般不会包括“知识储备量”的考察,而且会包括许多非文字题目。
1908 年,比奈和西蒙又发布了“比奈 - 西蒙智力量表”的第一个修改版,除了增加了几个题目之外,最大的改进在于他们把所有的题目按照被试的年龄进行分组,3~18 岁的未成年人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一个标准分(CA),用被试自己的得分(MA)除以该年龄段的标准分,然后再乘以 100,得到的数字就叫“智商(IQ)”。
比如说一个 12 岁的孩子,测出的得分是 65,查一下 12 岁年龄组的标准分是 60,那么他的智商就是 65/60×100=109
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 (William Stern) 首先提出了这个用“比率”来计算智商的概念,后来被美国心理学家特曼 (Lewis Terman) 与比奈 - 西蒙 (Binet-Simon) 在智力测验的史丹福修正方案(1916)中采用,他们根据这套测验的结果,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 100,而正常人的智商大多在 85~115 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 110 左右的智商就算得上一个聪明人了;如果能达到 140 以上,差不多就称得上天才了。毕竟,微软集团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智商也不过在 140 左右。不过人的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个人在 12 岁时的得分是 65,过了两年之后,14岁时测验得分依然是 65,因为 14 岁年龄组的标准分增加了,这个孩子的智商衰退了?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智商发展过快,后来趋近于正常了而已。或许这就是三国时代孔融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真相吧!
图源:pexels
比奈 - 西蒙智力量表在 1911 年又推出了一个新的版本,这次增加了成年组的测验项目,对 18 岁以上的人使用。之后这个完整版本的量表获得了他们本人都意想不到的成功,很快就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流传世界各国,甚至有了许许多多的改编版本。其中有一些直到现在还被广泛运用到学校、幼儿园、疗养院和孤儿院等儿童教育和扶助领域。
在智力量表发展成熟之后,心理学家们试着把这种编制量表的做法运用到了其他心理学领域。比如说心理健康,比如说人格构成,比如说是不是有精神病,比如说是否适合从事某一项特定的工作……心理学家们是如此地勤奋,以至于现在已经有了我们数都数不清的量表。心理量表也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我刚才提到的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能力测试”部分的智力测验,很多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员工入职时、大学生入学时甚至罪犯入监时,往往都要做一套“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以便确定被试者的性格特征,以便管理者对他们采用不同的对待措施。 
当然,每一份心理量表都不是随便编制出来的,智力量表背后必然是有相关的智力理论的支撑。各种人格量表也是一样,有时候理论提出者自己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论来编制对应的量表
图源:pexles
当你感觉自己有心理问题,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时,往往会被要求做一份“症状自评量表 SCL-90”,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量表,将帮助你从十个方面了解和认知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专门用来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的量表也有,它叫作“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可以从九个方面来测试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和精神健康程度。
不过这里要着重强调一句:所有的心理学量表,包括智力测验都必须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使用!这是因为心理测试过程中,需要心理咨询师来控制过程和氛围,排除环境变量;有时会用到一些专业性的工具,只有心理咨询师才能操作。在测试完以后,也需要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解读结果。
另外,还有一些心理测试是不用量表的,比如“投射测验”,要求被试画一棵大树,或者用喜欢的颜色把图画填满,从中分析被试的性格。这种测试更是要求必须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才可以做。
读到这里的朋友,请绝对不要自己去网上下载一个自己都看不懂的量表拿回来胡乱做一通,然后发现自己的人格、智力或者心理健康存在着重大缺陷,从而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认知、思维模式还没有定型,对很多量表中体现的问题都会很敏感甚至放大,如果负面东西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一个强化,而青少年正是喜欢给自己贴标签的时候,一旦给自己贴上一个诸如“抑郁”“强迫症”甚至“精神病”的标签,就很难从中走出来了。当然,那些在网上做了一份智力量表得了高分就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是网络小说中的“龙傲天”附体的那些人,就随他们去吧……

猜你想读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成分党”必看!一文带你了解护肤品中的常用防腐剂
2.每提一次苯环,就会有一条蛇在咬自己尾巴……
3.“废话文学”的鼻祖,是亚里士多德?
4.一元三次方程解法的诞生过程,堪比“宫斗剧”
5.没有Ta,我手中的羊肉串都不香了


原点阅读入驻小红书啦!
每天更新科普小知识
↓ 识别二维码直达主页 ↓
点个关注哟!
欢迎加入清华原点阅读和小伙伴们微信读者群
请联系微信mashuo577044(添加时请注明来意)


原点阅读
清华大学出版社科普图书品牌,全国科普阅读推广联盟会员。致力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文化类图书出版,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为读者提供客观、理性、多维、优雅的阅读产品,展现科学的迷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