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蛋生活不规律,加上压力太大,天天头痛失眠,经人介绍找到“隐居”的王大师求解。王大师“闻名天下”,号称有特异功能,能治百病。陈二蛋虔诚拜见后,大师在他头上摸了几下,便给了他一些“神药”。果不其然,陈二蛋出门后就觉得好了很多,回家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于是逢人就说王大师的好。
但其实真相是:王大师没有神功,只有演技。
70 多年前的欧洲,世界大战,有个美国大兵受伤了,被困在战场,更不幸的是止痛片用完了,他非常痛苦。还好,一位医生找到了几粒最新式的止痛片,他吃完立刻感觉好多了,安静地睡着了。
但其实他吃的不是止痛片,而是维生素 C。
这俩故事为啥要一起讲?因为他们都深刻揭示了一个科学原理: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由于患者期待并相信某种治疗方法有效,而导致理论上本应无效的安慰剂显著缓解患者症状的神奇现象。
换句话说,只要患者相信,“假药”也是可以有效果的!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听起来玄乎,但绝不是伪科学,而是一种逐渐被科学界认可的客观现象。任何治疗方法的效果,其实都由两部分组成:安慰剂效应和活性药物 ( 疗法 ) 效果。
在很多情况下,使用理论上无效的安慰剂,比完全不使用药物有更好的效果。
安慰剂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安慰剂效应,核心是神经反应。
看过电影《黑客帝国》的都知道,我们的所有感受,无论是高兴、难过、爱、恨、痒、痛,各种生病难受,其实都只是神经信号而已。
特别有意思的是,一旦大脑相信药物有效,神经就会配合,释放积极信号,让患者感觉某些症状减轻了,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由于安慰剂效应是神经反应,因此它对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效果最明显,比如疼痛、抑郁、头晕、失眠,等等。失眠的陈二蛋、疼痛的大兵,最容易感受到安慰剂效应。
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它的原理和正常药物的作用原理非常类似,只是一个由我们大脑自动激发的,另一个由药物激发的。比如,吗啡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因为吗啡分子和大脑内的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愉悦感,从而抑制疼痛;而安慰剂效应能刺激神经产生一种天然吗啡类化合物——内啡肽,这是人体内天生存在的愉悦剂和镇痛剂,因此会产生和吗啡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啥开篇的大兵,吃了假的止痛片也有效。
图源:pexls
但要注意,安慰剂效应治标不治本,它能缓解症状,但安慰剂没有活性成分,不可能治愈疾病,因此绝不能迷信。安慰剂效应可能让癌症患者疼痛减轻,精神变好,但不太可能让肿瘤减小或者消失。
深远的影响
图源:pexls
江湖骗子:心诚则灵?!
事实上,对安慰剂效应了解最深的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科学家,而是各类江湖骗子。只不过他们给安慰剂效应取了个新名字——心诚则灵!
“你相信有效,它就可能有效,不相信,它就无效。”这不就是安慰剂效应 吗 ?!
很多患者吃了江湖医生昂贵的神药以后,感觉好多了,也许没那么疼了,也许精神好多了。现在大家知道了,这还真可能不是串通骗人的: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患者很多症状确实可以被各种“神药”缓解,即便这些神药仅仅是不值钱的安慰剂。
这就是为什么无数的所谓大师被揭穿后,好多患者大惑不解:“他的药确实有效 啊 ?!”
在你去替大师申冤之前,请跟着我默念三遍: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
有些气功大师很高端,忽悠了无数的人,好多人不理解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地上当,我只能笑笑说:“只因为他们不懂安慰剂效应。”
人如果钱多又有闲,难免容易瞎想,因此不少名人的疾病都是精神层面的,这些病正是安慰剂效果最好的类型。只要真心相信“大师”,他发一下功,疼痛、紧张、失眠以及全身各处的不舒服还真可能缓解。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神医就出现了,而且越来越神。因为信任度越来越高,安慰剂效应越来越强。
向“大师”学习
安慰剂效应,导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是谁都能当“大师”。“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能建立最佳医患关系,获取患者最大的信任。当到了盲目信任的时候,安慰剂效应可以达到最大值,这时候啥药都可以是神药。
如果“大师”和医生一样,只收10块钱挂号费,就凭安慰剂效应可能也值这个价格。但是这些“大师”往往是有利可图,将一些不靠谱的“神药”卖出天价。
从根本上消灭“大师”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除了严打,也可以把“大师”分为主治“大师”、副主任“大师”和主任“大师”,必须发论文才能晋升。那年轻“大师”们一定天天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和家人都说不上几句话,还谈什么和患者深入交流?靠安慰剂效应吃饭?想都别想。
安慰剂效应,证明了每个人的大脑都具有非凡的自我治疗能力;其实,从出生开始,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位神医。
识别二维码即可试读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作者:李治中(菠萝)
很多人不知道,40%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候会得癌症,因此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癌症患者。
很多人不知道,很多癌症早就不等同于绝症,延长生命,甚至治愈都完全可能。
很多人不知道,由于措施有效,美国的癌症死亡率已经连续多年下降了。
但战胜癌症,把癌症变成慢性病,前提是你了解它!
忌讳躲避,是下策。积极了解,才是上策。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把国际上前沿、科学、靠谱的抗癌知识,以及科学思考的方法分享给所有愿意主动学习的读者,帮助患者和家属少走弯路,找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