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来历
冬至节,又名冬节、大冬、亚岁等,也叫履长节(因有向长辈敬献鞋袜等风俗而得名)。它的来源极为古老,是中国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重要节日之一。
冬至源于古人将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计算时间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实为将太阳在天球黄道上运行一年的时间均匀地划分而成,属于阳历之方法,故在阳历中节气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即在大雪结束后十五日内均为冬至节气,以第一日为节。冬至这一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间最长,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以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北移,白昼日渐增长,故而说“冬至一阳生”,冬至也标志着春阳即将到来,所以冬至又叫长至节、一阳节,在古文中可见。
周代历法中以十一月冬至为岁首,秦代沿用其制,汉代后冬至才和岁首分开。但民间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历代在冬至日举行祭天大礼,先秦至于清代皆然,民间也沿用祭天兼祭先祖之礼,有一系列的祭祀、饮食活动,还有除邪袚禊。另外,在汉代就已经称冬至为冬节,官场中互相致贺,故而冬至也有庆祝冬来的含义。所有这些,都使冬至与清明、夏至等节日一样,成为由二十四节气直接演化而来的大节之一。
冬至的主要活动,是祭天、祭祖、祭神以及驱邪;冬天已来,互相拜贺;饮食聚会;敬老,如献鞋等,也有娱乐、赏雪、冰嬉、消寒图等。
冬至祭天
冬至祭天是最为古老的习俗之一。它的源头想必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古代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时期。根据考古发掘,良渚遗址中就已有高大的祭坛,可算是后世天坛的源头之一。在良渚的祭祀仪式中就要燃起大火,这又和后世祭天仪式“燔柴”相似。想必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才形成了完整的祭仪。
不过由于历法的变更,正月初一过年的习俗盛行起来,人们多在此时祭天地神灵祭祖先,冬至不再祭天了,只有皇家还保持着。这大概是在汉武帝时太初年间开始采用太初历、定正月初一为岁首后完成的改变(当然在某些地区,还保持冬至祭祖之俗)。
那么,冬至的祭天之礼是怎样的呢?按史籍记述,周代祭天礼就是建祭坛,燃起大火,唱歌跳舞、献上玉帛牛羊等祭品,祈祷一番,再把祭品烧掉(燔柴),如是而已,对后世影响巨大。不管历代祭仪繁简,这些都是共有的构成因素。从中我们可约略见到远古先民进行祭祀的情景在祭天大典中保存了下来。大汶口、良渚先民们也是在祭坛上以歌舞,以大火燔、祭品供献天神的吧!
在《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周代祭天神之乐舞,这就是中国音乐中最神圣的雅乐。此后雅乐历代屡有变更。现存有宋代雅乐文字记载、明代以来的图谱、山东孔府祭孔雅乐的电影资料等。
《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详细记载了北宋南宋时的祭天礼仪,如《东京梦华录》卷十记,北宋皇帝在冬至前三日便开始准备,先赴太庙青城斋宿,冬至前夜三更驾出南郊,去郊坛行礼。皇帝换古代传下来的冕服,戴二十四旒(liú)的平天冠,青衮龙服(衣裳制),佩纯玉佩;郊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上设“昊天上帝”“太祖皇帝”的牌位。配以雅乐:奏乐曲,跳文舞、武舞;皇帝在坛上行礼,如是三次。场面宏大,军队、仪仗、百官多达几十万之众,围立于坛边。
明时永乐帝定都北京,即在北京南郊的天坛祭天。天坛修筑于永乐十八年(1420),总面积272万平方米,气势壮阔,是一巨型园苑。中有圜丘坛、皇穹宇殿、祈年殿等建筑。从天坛南门入内,为一条甬道,尽头便是圜丘坛、皇帝祭天的所在。这是古代最神圣的用于祭天的祭坛。远古人大概是为了接近上天,总要修起高高的祭坛,在坛上举行祭祀活动。这一座气势不凡的圜丘坛上承史前文明,作为留存至今的完整祭天坛原址,实堪宝贵。圜丘上圆底方,象征天圆地方。以两道矮墙围住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石台,石台的台阶、直径都是阳数,代表着天(天属阳)。
圜丘坛往北,有一圆墙院落,中有皇穹宇殿,安放祭天时要摆设的各种天地神灵牌位。皇穹宇北边为天坛中最引人瞩目的祈年殿,也叫祈谷殿,是一座蓝瓦红柱的三层重檐的圆形大殿,也寓天圆之意,蓝瓦象征天的颜色。大殿坐落于三层汉白玉圆台基上(祈谷坛)。殿顶是个雕龙藻井,下有一块圆形大石板,呈现天然龙凤图案,叫作龙凤石。祭天祈年时皇帝就跪在此石上祈求丰收。殿内四周有二十四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外、中层的屋檐,分别象征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还有支撑最高层屋檐的四根大金柱,象征一年四季,二十八根柱子又寓意二十八宿,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象征三十六天罡。这是隐喻着祈年殿有敬天、通宇宙神灵、求一年丰收的功能。
祈年殿
天坛东北角又有“牺牲所”,养牛羊猪鹿等,养肥了就用来祭神。天坛西边则是斋宫,内有五间正殿,供皇帝祭天时住宿。四边围水池以保护皇帝。
明清时,天坛内举行的大祀祭每年三次,主要围绕着农业生产进行,体现以农立国的特色。三次大祀统称郊祀。在正月上辛日,皇帝至祈年殿行祈谷礼,祈祷皇天上帝与先祖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至圜丘坛行雩礼,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至圜丘坛行告祀礼,告禀百谷已丰登。大祭时,主祭皇天上帝,配祭皇帝的列祖列宗以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之神。
皇天上帝神位
在圜丘坛、祈谷坛上,都设有绿色琉璃砖砌成的燔炉、瘗坎以及多个大铁燎炉,供祭天时用。圜丘坛、祈谷坛是真正的祭天坛,其他都是附属建筑而已。根据明代《天府广记》等书记载,祭天礼仪大致如下:
圜丘坛
祭天前一日皇帝入斋宫斋宿。天坛内的“牺牲”用黄绒绳牵着,用盆子盛着活鱼,击鼓奏乐,入宰牲亭宰好,并制作供馔、糕等。
冬至日,供设祭品,摆好天帝及诸神、先祖的牌位,道士奏古乐舞,皇帝出斋宫,上祭祀台祭祀。此时还在黎明之前,所以要在坛边的望灯台上树起大灯笼(灯中插蟠龙宝蜡,可燃通宵)。皇帝祭拜行礼罢,侍卫点燃燎炉上的柴草,焚烧祭品、祝板(祀文)、祝帛(蓝色绸制),燔炉中又焚烧松柏枝,以示宴享天帝,让天帝听取下方祝告。祭典完成后,将牛毛牛血牛尾等瘗埋入瘗坎,以喻不望祭地神,“祭地则瘗血”,或说还比喻古代人类茹毛饮血之意。天高在上,所以燎烧;地在下,所以以血瘗而下。
斋宫寝宫
冬至祭祖、祭神
冬至还有祭祖先的习俗,《东京梦华录》即有记载。至今有的地区还有,如福建泉州人在冬至要归乡祭祖。个别地区还去坟上烧纸、送寒衣。但多数是在家中或在祖祠中祭祀。此风也源于古代祭天兼祭祖灵之礼。早在殷代,十一月冬至便往庙中祭祀祖妣,民间相承成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汉代民间百姓冬至已经不祭天了,但还祭祖。冬至要用黍糕祭祀冬神兼水神玄冥(也叫禺强)和祖先,并拜贺尊长,如正月初一一般。南宋《武林旧事》记载当时过冬至:“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bótuō,古代一种类似煮面片的面食)’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清嘉录》载清代苏州:“(冬至)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菜果、豇豆沙、芦菔丝等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帝京岁时记胜》也载北京有用细肉馅包“角儿”与羹饭奉于祖先的。至今,两广也仍做冬至糍祭祖。泉州等处也有“冬至圆”,并传到台湾等地。
过去在冬至,河南还有祭孔活动,奉上牲礼,拜祈以求文运昌隆。
在广东东莞,则于冬至逛城隍庙会,拜十二娘神求子。无子妇人在庙中取一把线香,点着后分插于十二娘神像的香炉前,周而复始。插完线香,看最后一支香是否插在抱着童子的女神像前,以卜得子与否。广东潮州还祭祀司命帝君。各地冬至还有祭祀灶神的。当然,如今这些习俗较少见了。
先秦时祭天含有求福、祛不祥之目的,后世也相沿有祛禳之俗。
拜冬致贺、冬节饮食
由于古代以冬至为岁首,所以古人过冬至节很隆重,宋代冬至节庆贺之风最盛,《东京梦华录》说:“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杭州人过冬至节亦大略类似。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也载:“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大率多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
清代北京及苏杭等地仍注重冬节,“肥冬瘦年”,即宁愿过年时节俭,也不能在冬至虚度之意。民间或用各种食物互赠,叫“冬至盘”,并互相庆贺,叫作拜冬。
至今,江浙、闽台、两广民间仍盛行过冬至节,在此节祭祖、吃糯米制品以及聚宴等,其中有不少很有意思的饮食活动。
当然,冬至圆应是源于古人用农作物祭祖、祭神之习。北方用麦粉制馄饨,南方缺麦,就用糯米粉代替了。《清嘉录》说的“比户磨粉为团”的冬至团,以“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即较早的记载。
冬天吃蔬菜困难,人们多在冬至前准备一些盐腌蔬菜佐食,这也是源于先秦古俗。《诗经·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朱熹《集传》:“言我之所以蓄聚美菜者,盖欲以御冬月乏无之时。”《礼记·月令》载冬天制咸菜,古称为菹(zū)。民间腌菜主要有密封法:把雪里蕻、芥蓝、蔓菁、芥菜头等可以久藏的菜洗净摘好,用大缸盛放,撒一层盐,放一层菜,加上花椒、茴香、八角等,压实盖严,腌制上半月后才可食用。而大白菜、黄瓜、红白萝卜等用盐腌一下就可以吃了。还可以将白菜用盐腌个把月,控干水分,切成丝与肉煮火锅吃,风味极佳。
冬至敬老、救济
冬至还有敬老活动,这在汉代后的冬至节俗中很流行。先秦时已经崇敬老人,《史记·孝武本纪》载有汉武帝时方士造说的黄帝于冬至日“仙登于天”,汉武帝求仙祈寿,也很尊敬老人,有“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的举动。汉代还赐予老人鸠杖,作为优待老人的象征。鸠是一种神鸟,为了祝愿老人饮食不噎、顺达,长寿,就用它装饰杖。
《四民月令》记冬至日要拜贺长辈、耆老。《中华古今注》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后世便有媳妇或儿女辈给公婆送鞋袜之俗,表祝福、迎祥、愿长寿之意。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保存这一古老的良风美俗。我国传统婚俗中还有新媳妇过门后向公婆献上新鞋之俗,也源于此,此俗也流传至今。
有的地方在冬至日吃冬至面,也叫长寿面,祝愿长辈长寿。这些习俗至今仍宜于弘扬。
冬天是寒冷的日子,贫苦人民在此时饥寒交迫,难以活命,因而古代又有冬令救济之俗。如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富人乐善好施,于冬令进行救济:“或遇大雪,路无行径长幼啼号,口无饮食,身无衣盖,冻饿于道者,富家沿门亲察其孤苦艰难,遇夜以碎金银或钱会插于门缝,以周其苦,俾侵晨展户得之,如自天降。或散以绵被、絮袄与贫丐者,使暖其体。”当时政府也有救济活动,而佛寺则于腊八时熬粥济贫。
冬令的娱乐
冬天里有多种季节性很强的娱乐,如赏雪即一项。赏雪还往往与赏雪中梅花结合起来,如唐代孟浩然踏雪寻梅之佳话是传统绘画中的重要表现题材。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载,为了更好地赏雪中梅花,他发明了看花居,取纸竹扎成小屋,中燃炭火,或用帐篷,宿在梅花丛中,真令人赞叹!至于《红楼梦》中在芦雪庵里咏雪联句,雪中寻梅之描写,更是脍炙人口。冬赏茶、花、竹、松等也是雅事。
至于在冰雪中的游戏,则有打雪仗,筑起冰雪城堡互相攻打。还有堆雪狮子、雪人、雪山等,这是儿童们最喜爱的。堆雪塑在儿童手里不是用盆子盛着的小工艺品,而是在雪地中扫雪聚拢,塑成大型的狮子、罗汉、雪山等。清代画家余芝生画的《百子图》,就有几个孩子在庭院中堆聚雪狮子的情景。
雪灯,是以冰雪冻成灯给人玩赏,在东北如今已经发展为大型的冰灯会。
在北方还有打滑挞、溜冰、爬犁等。打滑挞是汲水冻成高三四丈的冰山,由人爬上去滑滚而下,做出种种花样,在北京尤盛。溜冰,是使用冰鞋,鞋底嵌一铁条,在冰上滑行,与今天溜冰相似。爬犁,也叫冰床,以木板做架子,下钉横带,嵌铁条,由人推、拉或用铁钎撑冰作为动力,在冰上穿梭滑行,或把二尺见方的爬犁放在山坡冰道上,一人坐于上,顺坡下滑,类似近代冰橇运动,或用群犬牵引爬犁而行。
古代还有盛大的冰嬉活动,由宫廷组织举行。《宋史》中即有帝王“幸后苑,观冰嬉”之记载。清代也有冰嬉。
冬至量日影、九九消寒图、九九歌
古代确定一年的历法,是以观测太阳照射下物体的影子有规律的方向、长短变化来确定的。最初的测量仪器叫作圭表,圭是平放的刻板,表是树立的竿子或石柱,人们用它们来确定东南西北方向,确定四季的二十四节气、一日之中的时辰等。
早在《尚书·尧典》里就记载着一年的长短、四季的划分,说明当时已经有较精密的历法。
冬至之后即进入九九天,一九直至九九叫“数九”,此说法在《荆楚岁时记》就有了。在这九九八十一日中多是冬季寒冷之日,须过了八十一天才迎来明媚春光。按传统说法,其中最冷的是三九、四九。一般过了四九,天气便慢慢转暖了。其实,气候寒冷与否是不断变化的。不过九九天是按天文学太阳之照射长短原理来编排的,也有其合理之处。
古代因数九而产生一种《九九消寒图》,亦是辞冬迎春之意。既可计算时间、做日历、物候历,又是优美的装饰画,故而流传不衰,不论宫廷民间都采用作冬日的文娱活动。
九九消寒图有好多种形式。如文字九九消寒图。人们从冬至开始计算时间时,每过一日就在一画上染涂红色,涂尽九字后春光已至,全图皆是红色字。还可在笔画内外记录每一日的风雪阴晴等天气状况,是很好的天气记录图。
又有梅花九九消寒图,是在纸上画一枝梅花,有八十一瓣,每天画一瓣,素梅变红成为杏花,就出九了。
此外,还有鱼形消寒图、钱纹消寒图、葫芦消寒图、孩儿消寒图等。消寒图多附以《九九歌》,是人们普及气象知识、宣传物候而编出来的,如宋代陆咏《吴下田家志》中载一首。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也载:“一九二九,召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风刮篱笆哗哗直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晚上屋内冷得像露宿一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清代《清嘉录》载替穷汉子诉苦的一首《九九歌》,显由上首变化而来:“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猪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獦蚤出。”
文字摘自《岁时节俗知多少》
图片摘自《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
原点阅读入驻小红书啦!
每天更新科普小知识
↓ 识别二维码直达主页 ↓
点个关注哟!
欢迎加入清华原点阅读和小伙伴们微信读者群
请联系微信mashuo577044(添加时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