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1968年2月生,河北省成安县人,文学创作一级,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岁》,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摇着轮椅上北大》等38部,中短篇报告文学《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和《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等200余篇。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
结构是骨骼
◎李春雷
一部好作品,就好比是一个俊男或一个美女。之所以俊,之所以靓,最主要是因为有一个标准身形,符合大家共同的审美。这就是骨骼,也就是结构。
“结构”一词,最早应该来源于建筑。无论如何漂亮的建筑,我们看到的只是外表,但支撑漂亮外表的肯定是内部结构。对于文学作品而言,结构同样重要。然而,不少写作者总是随意写作,结构意识不够明确。虽然表面看起来文字也漂亮、情节也感人,但阅读的感觉不通畅、不丰满、不芳香。
为什么?
缺少架构的支撑。
为此,我有一个比喻,好作品就像春天来了百花开,青枝绿叶、姹紫嫣红。但是,操纵百花盛开的是时令,是日月运行,是春夏秋冬。这一切,虽然看不见,却是根本的大结构。结构,无处不在。即使是最简单的叙述,也需要结构意识,也需要前后协调、首尾相顾。比如高手下棋,棋子越来越少,虽然看似散乱,但棋子之间相互给力,形成一个强劲的大结构,以此强势,抵御对方。
比如,散文追求自然,但如果没有一个精致和谐的结构,作品就缺少美感,表现出一种坍塌松散,可能一地鸡毛。
我们需要的结构,好比是一棵树,一棵美观的、挺直的、壮实的、蓊蓊郁郁的树。而有些作品,只是灌木,毛毛蓬蓬,浑身爬满藤萝,虽然也花花绿绿,也开碎花,也有香气,但不能成材,也没有果实。
作为叙事为主的报告文学,更需要结构意识。科学的结构,能使叙述更饱满,更具张力,也更具可读性。但是,精妙的结构又往往隐藏在文字背后,不易发现,需要细细琢磨。有了结构意识,你的作品才更具有专业性。作品结构,其实就是一种从头到尾的精心布局。这种布局,相互之间是和谐的、呼应的,前后左右是相得益彰、相互给力的,是抱团的。否则,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鸡毛蒜皮满天飞,眉毛胡子一把抓,怎么能得道入法呢?
(刊于《民族文学》汉文版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