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洋,壮族,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广西来宾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等,系来宾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著有 6 部作品,含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唇齿殇》获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
向海!向海!向海!从南宁平塘江口,顺流南下,打通长达134.2公里的河道,挺进蔚蓝的北部湾。全线近两万名建设者正在为这项世纪工程倾注全力!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2026年建成后它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一河通,百业兴。北部湾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自汉代起便是广西拥抱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海路通道。除了辽阔的海洋,广西还有奔腾的江河。既临海,又沿江,独特的区位优势,带给这片土地无限梦想……
通江达海,向海图强
展开广西水系图,可以看到纵横交织的河流,如同一棵大树的根须。这些根须在交融汇聚中,共同指向一个目标——西江。珠江一级支流的西江,仿佛巨龙穿越一道道山脉,横贯西东奔腾而去,自古就是中国西南腹地各省区寻路出海的大通道。
有没有更为便捷的出海通道呢?其实广西古代早已发现并利用了这条便捷通道。400多年前的徐霞客,乘船路过横州郁江河道时就记述:“舟西南行三十里,江口有小水自江南岸入,江名南江。舟转北行,又十里抵陈步江,在江南岸,通小舟……钦州盐俱从此出。”
由此可见,当时北部湾所产食盐,是用船走水路运送到钦江上游的陆屋镇,再换陆路从横州进入西江南岸码头,然后溯流而上抵达南宁以及左右两江,再输送至西南。
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北部湾优良的港口,却始终无法充分发挥优势。事实上,西江航运干线最后一个梯级枢纽、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通过量至少连续两年超过长江三峡枢纽,但航道却也严重超负荷。行船多年的船老大抱怨“船堵很久,经常要堵个把星期”。
有人把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港口喻为广西发展的“任督二脉”,西江与海虽近,却一直无法实现贯通。
江海联动、向海图强。2022年7月,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一个多月后的8月28日,平陆运河正式开工。
青年的激情与速度
通江达海,只争朝夕。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是国内在建最大互灌互泄型式省水船闸。可青年枢纽的名字从何而来?它和青年到底有什么关系?
时间倒回到65年前。那时,钦州市区由于海水涨潮时,海水会不断上溯,上游的淡水会受到影响,日常饮用水和灌溉水都因此告急。1959年,7000多名青年请愿动工修建水闸,他们手抬肩扛辛劳一年,筑成水闸,润泽钦州市民。为纪念这群“改天换地”的青年人,大家就把这个水闸叫作“青年水闸”。
老一代青年人奋斗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新的建设者。
中交四航局青年枢纽项目部在筑闸精神的感召下,成立了攻坚青年突击队,50余名技术骨干分组认领施工区域,掀起了建设热潮。为完成重要节点任务,队员拿出“等不起、慢不得”的执行力,开启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凌晨时分,施工报检微信群依然活跃,不停更新着报检动态。接到验收“订单”,质检部陈志林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这是他当天晚上的第八个验收工作。每天晚上他都有十几个点要验收,几点干完就几点报验,不留一丝间隙。
“这车混凝土慢了5分钟,要快!”工程部韦唯在施工现场脚步匆匆,紧盯项目进度,“我们把晚上当成白天干,才能将‘不可能’变为‘一定能’。”
泄洪闸建设初期,施工挑战接踵而至,材料采购量大、交叉作业多、安全风险高。然而时间仅剩两个月,仍有近10万立方米混凝土尚未浇筑,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要浇筑超2000立方米才能完成任务,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
远眺施工现场,近3万平方米的施工区域圈起了一块“作战区”——作业的工点超20个,300余台(套)机械设备和2000多名作业人员在集中施工。施工场面错综复杂,副总工张芮反复研究,决定把“硬拼”变为“智取”。他组织团队自主研发工程进度可视化管理系统,将泄洪闸建设迅速驶入施工“快车道”。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24万立方米土石方开挖和1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让泄洪闸顺利建成通水。
从青年水闸到青年枢纽,时代在变,不变的是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八月的广西,灼热高温。马道枢纽仍通宵达旦在建设。
“大钩下降、大钩下降。”近100名起重信号工身穿蓝色工装,手持对讲机,抬头紧盯上方塔吊吊钩移动的位置缓缓起降。
“嚯,真壮观!”这是每个人看到施工现场的第一反应。看高空,塔吊林立;望中间,梭式布料机横亘全场,穿“针”引“线”;盯低处,履带吊、汽车吊、随车吊琳琅满目。但要管好这些“重器”是一大挑战。
“这是我职业生涯第一次管理如此多大型设备。”从事设备管理工作19年的设备部部长李俊说,以塔吊为例,船闸主体施工现场计划摆放15台塔吊,要计算好其回旋半径和高差,才能确保各塔吊的大臂不会“打架”。可这里的塔吊全都是“私人定制”,性能虽远超市面上的塔吊,操作和管理却是难上加难。
“刚开始,我腿都跑细了,嘴皮子也磨烂了。”设备部起重指挥专员孙仕伟无奈说起。“我们还要吊钢筋。”钢筋班组起重工守在塔吊边,不让其他班组使用。“你们的钢筋还没到,先给我们吊模板!”木工班组也不退让,模板已在卸车,却未能及时吊装。
为提高工效,孙仕伟每天不停地协调,工作群里经常争吵不休。问题还不止于此,班组起重工往往由班组长兼任,他们往往一边指挥吊装材料,一边还要指挥工人干活儿。而起重工口音“五湖四海”,也让吊车驾驶员头疼不已。
“请起重信号工来统领!”孙仕伟的建议被采纳。近百名信号工进场后,他负责考核每一名新进信号工的指挥操作,一旦发现不熟练,便要求退场,普通话也是考核项目。
起重信号工班组长杨照敏是个女将,干活儿心细如针。“你们必须使用钢丝绳绑扎才能吊装。”有一次,她的这个决定竟遭到破口大骂,面对几个彪形大汉,她坚持原则,一声不吭。“一定不能冒安全风险去指挥塔吊!”
她手下管理着92名起重信号工。大家听说这件事后,都忍不住张大嘴巴问她:“不怕吗?小姑娘你多大了?”
“我刚过31岁的生日。”杨照敏捂嘴笑,像一个青涩害羞的女孩,“我18岁从学校毕业就开始干这行。大大小小的项目已干过五六个了。”谁能想到她居然是有着13年工作经验的“老起重”呢。
和杨照敏一样,工地上大多是年轻人。“能有机会为世纪工程出力,是一种荣幸。”炽阳下,他们皮肤晒得黑亮,额头淌下的汗水和背后的高大塔机,构成了一幅朝气蓬勃的画卷。
与自然和谐共处
“嘟——嘟——”2024年初夏,中国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鲸号”完成了平陆运河建设使命,缓缓驶出茅尾海。与此同时,另一大型绞吸挖泥船“天骅”船千里驶来。两船都具备高效的疏浚能力与较强的吹填能力,但“天骅”船对高抗压强度岩石和密集分布的红树林,更能提高工效和安全环保能力。
只见“天鲸号”的绞刀潜入海中,飞速运转,绞碎的泥沙碎岩经排泥管,由泥泵输送到1200米以外的临时消纳场。与航道热火朝天场面形成对比的是,岸边延绵数百米的红树林静静生长,并未受到过多“惊扰”。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独特生态系统,它既是守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的“绿色长城”,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在运河入海口,分布有大量红树林。成千上万只白鹭栖息在这里,攀缘飞翔。此时正值孵化季节,一对对白鹭在潜心孵卵,准备迎接新的生命。这里的施工者在忠实地守护红树林,也守护着白鹭。
平陆运河建设还有一项不同寻常的工程:为这片流域的“原住民”——鱼类——搭建一条中断了60多年的“回家之路”。“瞧,鱼可以回家了!”青年水闸拆旧建新后,我们目睹了这样的场景:总长480米迂回而建的鱼道里,鱼成群结队,摇头摆尾,奋力洄游,尽展生命活力。
……
(阅读全文,请见《民族文学》汉文版2024年第12期)
专辑责任编辑 张金秋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
三种方式订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