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买还是不买︱从房地产业看经济形势

企业   2024-10-30 17:12   广东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大、牵涉面广,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系统性影响。近二十余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起步、蓬勃增长、调整、筑底等多个阶段,政策调控在这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4年以来,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前三季度成绩单与预期目标尚有差距,多方利好政策聚焦房地产业持续发力,未来会怎样?当下该如何?不经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经科学分析就不能得出理性判断。


从数据看形势


1. 房地产历史数据


2024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房地产销售价格都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房地产库存量增长,行业持续低迷。从新房待售面积和现房年销售面积对比分析,现房去化周期已接近3年,消化存量成为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逐年缩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房地产关联数据


房地产业具有高度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其流动性危机传导至金融系统,加大金融风险;其财富效应传导至实体经济,抑制居民消费;其产业链危机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在经济系统中,房地产的传导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通过无限反馈,循环加强。


(1) 地方财政困境


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增量阶段,土地财政在补充地方财力、推动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公共基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的核心组成,直接贡献财政收入逾四成。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高达8.7万亿元,随着房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土地市场持续低迷,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1-8月份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下降23.13%、11.22%和25.4%。“土地财政”光辉不在,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偿债压力增大、政府拖欠企业工程款大幅上升、基础设施建设放缓、部分地区工资社保面临发放困难、非税收入大幅上升、营商环境严重恶化等。


资料来源:财政部,泽平宏观


(2) 产业传导困境


房地产业的发展态势直接影响上下游产业的情况。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建筑材料需求由原来的高增到放缓,行业格局加速整合。根据《2024年8月建筑材料行业运行情况简报》,目前(截至2024年8月)我国建材生产依然偏弱,部分产品产量环比增长,建材产品出厂价格低位趋稳,主要出口商品量增价跌,行业效益同比回落。2024年1-8月,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较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从产业链下游来看,家装行业增速低于整体消费复苏速度。国家统计局披露的国民经济数据显示,与家装消费相关的家用电器、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三类商品2023年1-12月同比增长0.5%、2.8%、-7.8%。


房地产业的颓势不止于上下游产业链中传导,更通过其金融属性、财富属性传导至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0.3%,9月份同比上涨0.4%,环比持平;前三季度PPI同比下降2.0%,9月份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6%。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因素外,需求不足的信号较为明显。


从政策看形势


1. 2024上半年: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


(1) 稳市场: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对于经济的稳步运行至关重要。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已形成量价下行的负反馈循环。今年以来,供需两端房地产政策陆续推出。在需求端,主要是支持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5月17日,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一揽子房地产新政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系列文件,明确下调首付比例、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但是,政策效果也存在边际递减的现象,在“517新政”之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市推出“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降低购房首付比例”等政策,在房地产经济下行的发展态势下,大多居民仍持观望态度,购房意愿并未得到很大程度的强化,对行业的提振效果或许有待考量。供给端,主要是支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212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800亿元,并统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666万套,用于满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新市民还有青年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也支持各地积极稳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16万个、惠及居民2725万户,支持棚户区、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420万户,发挥了稳投资、促消费和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2) 防风险: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去库存”举措逐渐落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


5.17房地产“一揽子”新政明确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收购企业已建成未售商品房,随后多城市均发布“国企收储未售新房”的相关公告。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为现房库存去化提供了支持,且央行在此次的发布会上强调再贷款最终的收益项目,回笼资金要优先用于在建项目续建、改善资金状况,最终使保障房再贷款计划,能助力保交房,实现保障房-保交房的有效内循环。资金的闭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银行投放前对风险的担忧。


(3) 促转型:完善房地产机制和制度,探索发展新模式


要素联动机制转型:2024年以来,各地响应《关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的意见》《关于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提出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坚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城市政府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产业布局、住房供需等方面情况,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政府为主保障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2024年7月15日-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房产税再次被提及,即“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自2006年“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被正式写入“十一五”规划中,至今已有18年。虽多次被提及,但截至目前仍仅有重庆、上海等少量地市进行试点。在当前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土地流拍率也重回20%以上的形势下,此时房地产税的再次亮相仿佛是一剂新的“救市药方”。房地产税税基大,税种丰富,且相对稳定,看似为解决问题的“较佳方案”,但从开发商、建造者和购房者角度分析,此举将增加房地产开发成本、居民购房成本,由此是否会导致地产开发商纷纷退场、居民抛售所持房产也不得而知。


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从来都不是某项税收的单一作用,而是货币政策、经济形势、人口周期的综合发展效果。当产业链上创造的就业需求坍塌之后,对国民经济和居民来说同样是灾难的再一次侵袭。“房”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城”。各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推行都具有时滞,当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应以“稳”为总基调。没有哪一项政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市场问题,通过一次次探索打开新的突破口,才能继而攻下楼市高质量发展的阵地。


推动房企转型多元化发展:引导房地产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开发、融资和销售方式,积极向城市更新、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拓展,向高品质生活的城市运营商服务商转型。


2. 2024下半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工作的最新部署。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明确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并且财政部提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10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主要举措包含“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2024年关于房地产政策的会议情况


2024.10.17

国务院新闻发布会

“四个取消”: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标准;

“四个降低”: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

“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


2024.9.26

中央政治局会议

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4.7.15-7.18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决定》再次提及“因城施策”,从政策、制度、供给和需求等角度,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4.6.7

国常会

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相关基础性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4.5.17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一揽子房地产新政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下调首付比例、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房贷利率下限。


2024.4.30

中央政治局会议

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2024.3.22

国常会

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进一步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4.3.5

政府工作报告

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

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从效果看形势


随着房地产存量政策有效落实和增量政策加快推出,9月份以来市场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各项指标逐显向好趋势。


1. 楼市指标整体向好


(1)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实现同比降幅收窄:9月单月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1.0%和16.3%,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了1.6和0.9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相比1-8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市场正在逐步筑底。


(2) 新房库存量环比下降: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177万平方米,较上月减少606万平方米,表明库存量正在减少,去化周期缩短。


(3) 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提升:9月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一手房的看房量、到访量、签约量明显增加,二手房的交易量持续上升。


(4) 房企到位资金情况有所改善:虽然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特别是自筹资金比例的提高,显示了行业金融政策支持下,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比例不断提高。


2. 一线有望“止跌回稳”


据市场的统计数据,北京10月1-20日二手房网签量已达8300套,10月份的总成交量预计将超过2.2万套,而以往北京每个月的二手房成交量仅有1.3-1.5万套左右。上海10月1-20日的二手房网签量为14385套,国庆期间同比去年的成交量翻倍。广州10月1-20日的二手房累计成交量为11110套,另据广州住建局公布的数据,10月1-21日全市新房成交7680套,相比9月全月的一手住宅网签总量(5164套)增长了接近50%。据深圳中原的监测数据,深圳10月份1-15号的新房认购超过了4000套,预计全月新房认购量逾8000套,重新回到2021年的高峰期水平。


形势分析


1.“保民生”而不是“保房企”


多措并举,增加房企流动性,通过房地产业链纾困,系统解决“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问题。


(1) 源头活水:为做好房地产项目融资,保障房屋建成交付,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机制不断完善,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2) 增收减负:通过降低首付、利率、税费等政策,降低购(换)房门槛,变现有效需求;从资金端(专项债、银行贷款)支持政府收购存量房及存量土地,改善房企资产质量;聚焦增值税、土增税,从政策层面进行优化,减轻房企负担。房企健康的流动性是产业链稳定的基础。


(3) 有破有立:对于资不抵债项目,加快破产重整或者清算;政府带头建健康、节能、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以上为房企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2.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


九月份以来楼市整体向好,特别是一线及准二线城市在黄金周期间的喜人数据,似乎是市场止跌回稳的证明。诸多利好政策于楼市而言,是强心针,更是催化剂。市场决定价格是判断当前形势的基本逻辑。


(1) 供求关系:楼市整体天量库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居民对未来可支配收入的预期短期内难以改善,供给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2) 政策导向:“国家队带资进场”并未改变“房住不炒”的主基调,通过政策引导及政府投资的示范作用,在“保民生”的同时,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才是长久之计。


(3) 要买房吗?对于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潜在需求转为有效需求可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顺利破壁,楼市企稳在即;对于人口净流出城市,存量出清将历时很久,且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投放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供求失衡的局面。


3.地方政府进入化债新阶段


地方化债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强调削减债务存量,严控各类新增隐性债务;第二阶段是“兼顾经济增长”的化债阶段。财政部在10月12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由此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政府化债正式进入“兼顾经济增长”新阶段,这对于扭转市场预期具有重大意义。


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三大工程”被认为是落实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也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和重要切入点。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要实现5%的增长目标,最后一季度冲刺压力不小。


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之时,宏观调控短期内聚焦于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通过化债、增加流动性和政策引导完成投资目标。长期来看,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是市场活力的真实反映,且会发生螺旋式循环效应。9月份以来的一揽子政策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传导,作用于居民和企业端,具有稳定资产价格和减轻负债压力的效果。无论是居民、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其消费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均与债务负担及未来预期密切相关。


轻装上阵加之良好的预期,才会一往无前;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方能活在当下!所以,买不买房,你有答案了吗?



往期精选

董事长受邀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调解员授课

董事长受邀为造价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专题分享

请问悟空,数据怎么变资产?



中量+
广东省工程造价协会第二、第三届会长单位, 广东省首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单位之一, 广州市建筑业链长制首批示范企业, 全国建筑业“最具影响力”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