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林骥。
这里记录我认为值得学习的内容,每周二 8 点发布。
听书
1、《幸福的陷阱》| 哈希解读
很多时候,我们越是努力追求幸福,反而越容易让自己感觉不幸。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是因为追求幸福的动机不对,而是因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对。
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不要试图去控制它们,比如:越是让你「别想蓝色的大象」,你反而越会不自觉地去想那只大象;越是想要摆脱消极情绪,问题反而会越严重。
而对于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要学会采取适度、有效的控制策略,比如:出门散散步,或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样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对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和摆脱消极情绪会很有帮助。
书中介绍的「接纳承诺疗法」,我感觉有点类似于斯多葛派哲学中的「控制的两分法」——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分以上两类事。
「接纳」是指先接纳自己的想法,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认知解离,去自我观察。
「承诺」是指明确自己的价值方向,然后遵循这个价值方向,去付诸行动。
盯着自己的价值方向,去设定和完成相应的目标,包括:即刻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享受这个追求目标的过程。
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那些单纯的快乐感受,而是来自创造生命价值的过程。
2、《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 李方圆解读
最近,我通过节食来减肥(主要是想减掉肚子上的赘肉),虽然体重减少了 6 斤多,但是挨饿的感觉真不好受,而且我还担心因此变成易胖体质,所以想要找到一种更加自然、健康的方法。
听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选择聆听自己身体的感受,与食物达成合作的关系。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做法:
(1)感受吃饱感:每餐差不多吃到 7 分饱。
(2)有意识进食:细致地品味眼前的美食。
(3)有意识停止:用一些仪式感提醒自己。
作者说,当我们逐渐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饮食风格,与食物构建起一种稳固的和平关系时,我们会感到身心无比的平衡、放松、自由。
对于运动,秉持的原则依然是与身体合作,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运动,把注意力转移到运动时的愉快感觉,顺应自己身体的感受,而不是选择对抗或强迫自己。
希望通过调节饮食和运动的方式,我们最终都能成为更健康、更幸福、更放松的人。
看书
1、《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2007 年)
继续学习《幸福的方法》的第 7 章:开心工作。
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快乐和意义之上。
周末陪家人看电影《熊出没·逆转时空》,其中有一台词打动了我:
我们都活在别人定义的成功里,又有多少人真正想过,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生活而必须工作,但就算生活没有问题,实现了财务自由,为了追求幸福,仍然得去工作。
人们对待工作有 3 种不同的态度:工作、事业和使命。
如果把工作只是当成一种任务和赚钱的手段,是别人要求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很难从中获得快乐和意义。
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就能增加工作的动力。
如果把工作看成一种使命,对工作本身充满热情,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想起三个泥瓦匠的故事,第一个泥瓦匠认为自己在垒砖头,第二个泥瓦匠认为自己在砌一堵墙,而第三个泥瓦匠则认为自己在建一座宏伟的建筑。
对于同样一份工作,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它,心情会完全不一样,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找到一份自己热爱且擅长的工作,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在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比如,我把数据分析当成自己的使命,因为我喜欢用数据化解难题,也擅长学习和运用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只要给工作赋予更多的意义,并从其中发现快乐,就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2、《小数决策》(克里斯托弗·弗兰克,2024 年)
继续学习《小数决策》的第三部分:做出决策,交付决策,打造定量直觉组织。
作者介绍了敏捷决策的 7 个策略:
为决策寻找理由
界定结果
决策分类
缩小决策范围
适当调整决策者人数
对决策进行压力测试
寻求同意而不是共识
这些策略不需要按照顺序来使用,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意进行跳转,就像爵士乐一样,而不是像瀑布一样。
从本质上讲,决策意味着「改变」。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围绕决策,提供数据的背景,并综合得出有效的信息。
这本书的后记中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
最好的决策将是照亮前进道路的决策,它们可能并不完美,但可以使你前进,关键是要乐于试错和学习,不断纠正路线,就像水手在航行过程中不断适应风的变化一样。
文章
1、资深初学者的困境
学习通常包括几个阶段:新手、高级初学者、胜任、熟练、专家。
但 DaedTech 的创始人 Erik Dietrich 认为,在高级初学者阶段,有些人会走上另一条分支,成为「资深初学者」。
所谓「资深初学者」,是指在掌握基础技能后,由于缺乏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理解而停滞不前的人。他们往往因为获得了一些初步的成功和正面反馈,而误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优秀,导致逐渐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想要突破「资深初学者」的困境,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不仅要主观上避免过早自满,还要警惕客观环境中是否缺乏挑战。
成为专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不要妄想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而要懂得应该舍弃哪些领域,以便能在真正重要的领域成为专家。
2、没有感情的 AI 主播被解雇
快刀广播站第 317 期讲了一个新闻:两个毫无感情的 AI 男女新闻主播,因差评被火线解雇。
如果我看到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完全是用 AI 生成的,其中完全没有人情味,我就会选择马上关掉,除非是我主动询问的知识性内容。
所以,我认为在某些领域,目前的 AI 还很难完全替代人类,因为人到底是一种情感动物,除非沟通的场景不要有情感。
比如,英国电信公司推出 AI 奶奶黛西,专为浪费电话骗子的时间,能和骗子聊够 40 分钟。
再比如,我在手机上启用了 AI 通话助手功能,让 AI 帮我接听一些骚扰电话:
看到 AI 不厌其烦地听着对方的推销话术,之后煞有其事地问道: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我不禁会心一笑……
AI
本周新增一个 AI 板块,记录我学习和应用 AI 的过程和一些思考。
1、用 AI 升级改造公司网站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开发人员,但是在公司负责技术研发部,带领团队开发了公司的 OA 等软件产品。
回想几年前,为了让公司的 CRM 系统与银行的 API 进行对接,我花了几个通宵才攻克其中的难题。假如放在今天,借助 AI 工具,应该很快就能搞定。
最近,我在团队中举行 AI 学习打卡活动,请团队成员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 AI 产品进行体验,30 天后分享自己的使用经验。
我选择的 AI 工具是 Kimi,其中有一个智能体叫 IT 百事通,我问了一些关于网站建设的相关问题,用来对公司网站进行升级改造,比如优化招聘等功能。
另外,我还体验了一下 Kimi 数学版,给 k0-math 模型发送 1+1,结果回答如下:
当我看这个数学模型回答问题的过程,感觉就像一个真人在「思考」,先是不断自我怀疑(大胆假设),然后再不断进行验证(小心求证),最终自信地给出答案。
在使用 AI 升级改造公司网站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先是发现一条路走不通,然后就尝试另外一条路线,通过不断试错,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2、在个人电脑上部署本地大模型
在「数据化分析案例库」中,我分享了在个人电脑上部署本地大模型的详细操作步骤。
言论
1、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
——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
2、 只有那些明确自己为何而活的人,才能去承受任何事情。
——尼采
3、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
——亚伯拉罕·马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