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林骥。
我的女儿正在上小学,为了提升她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我参考《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中的方法,尝试把学习的过程故事化和游戏化。
比如,我问女儿:你学过分数了吗?
她说:学过了。
我继续问:除了分数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些种类的数?
她说:我知道还有整数、负数、单数、双数、小数。
我告诉她:数的种类远不止这些,有些数在小学阶段还学不到,你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可以了,将来上中学和大学的时候会学到的。
我画了一张思维导图,列举了一些数的种类:
我们常见的 0、1、2、3 …… 叫自然数,大于 1 的自然数有质数和合数。
其中质数也叫素数,是指在大于 1 的自然数中,除了 1 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数整除。比如,2、3、5、7、11 等都是质数,像这样的质数有无穷多个。
给你讲一个关于质数的故事,在 200 多年以前,德国有个叫哥德巴赫的人,出生于 1690 年,他是一个富家子弟,对数学非常感兴趣,不顾家人的反对,跑去当一名中学老师,喜欢结交一些数学家。
1742 年,52 岁的哥德巴赫给数学家欧拉写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任何大于 2 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当时 1 属于质数,但现代数学约定 1 不是质数,所以该猜想的现代表述是:任何大于5 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欧拉无法证明这个猜想,但他提出了另一个等价的版本,即:任何大于 2 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人们通常称之为:「1+1」,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是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另外两个难题是费马大定理和四色定理,它们是已经被证明了的猜想,所以叫定理,只有哥德巴赫猜想至今还没有被完全证明。
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 1966 年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最多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据说,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连走路的时候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次,他以为自己撞到一个人,赶紧道歉,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撞到的是一棵树。
数学是个很有趣的世界,我陪女儿玩了一个制作数字迷宫图的游戏,在 3x3 的方格中,分别填入 1~9 之间的数字,让它们横着、竖着、斜着相加的和都相等。
她做出的一种数字迷宫如下: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其中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我希望通过故事化和游戏化的方式,能够让女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不是压力。
延伸学习:
《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野口哲典,2014年6月,ISBN:978755610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