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6日见刊的一篇论文中,这种神秘的洞穴鱼得到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其实不是结鱼更不是黄鳍结鱼,而是一种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与它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墨脱新光唇鱼(N. hexagonolepis)和六列新光唇鱼(N. hexastichus),因此它被命名为帕纳尔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pnar),种加词pnar取自当地的帕纳尔族。
体长四十厘米的帕纳尔新光唇鱼是洞穴鱼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新光唇鱼属是凶残的掠食性鱼类,穴居化的新光唇鱼体型之壮硕伟岸是其他所有洞穴鱼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贫瘠的洞穴生境限制了鱼的体型,因此大部分洞穴鱼的体型都不大,平均尺寸只有区区8.5厘米。在帕纳尔新光唇鱼之前,人类已知最大的洞穴鱼是澳大利亚的白蛇胸鳝(Ophisternon candidum)。白蛇胸鳝体长可达38.2厘米,其实与帕纳尔新光唇鱼相差无几,但作为黄鳝的近亲,面条一样的蛇胸鳝在体重显然吃了大亏。
帕纳尔新光唇鱼不是唯一的穴居新光唇鱼,早在2003年,东南亚的学者就描述了一种生活在泰国谭帕旺登/和尚洞窟(Tham Phra Wang Daeng cave)的穴居新光唇鱼:穴栖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subterraneus)。不过,穴栖新光唇鱼的体型比帕纳尔新光唇鱼小很多,只有22.5厘米长,它们的洞穴化程度也不及后者。虽然在幼鱼时仍存在小小的眼睛,但帕纳尔新光唇鱼的成鱼已没有眼睛,而在穴栖新光唇鱼身上,眼睛终生保留。
远比其他洞穴鱼更加庞大的帕纳尔新光唇鱼是如何在这样的逆境中延续下来的?直觉告诉我们,这么大的鱼可能是吃蝙蝠屎的,成群的蝙蝠在洞外觅食又回到洞穴排便,它们从外界带回的养料或许足以养活四十厘米长的大鱼。然而事实是在帕纳尔新光唇鱼生活的洞穴中目前还未发现明显的蝙蝠屎,这几个洞里的无脊椎动物丰度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要想支撑起四十厘米长的鱼类种群颇有难度。研究者推测,也许是季节性洪水带来的生物碎片养育了皮纳新光唇鱼的壮硕身躯,令它们得以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世代延续。
原生环境下游曳的帕纳尔新光唇鱼
Dahanukar N, Sundar RL, Rangad D, Proudlove G, Raghavan R (2023) The world’s largest cave fish from Meghalaya, Northeast India, is a new species, Neolissochilus pnar (Cyprinidae: Torinae). Vertebrate Zoology 73 141–152. https://doi.org/10.3897/vz.73.e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