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 · 卷一

文摘   科学   2023-12-26 20:42   山东  

      一部好的图鉴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能引导读者自主地走进厚重知识背后他们所未曾涉足的世界;一部好的图鉴亦是向读者打开的探索之窗,以一个小小的剖面,展示图鉴背后广阔的知识天地。

       在海洋生物图鉴领域,2023年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年。下半年至今,已有数本优秀的海洋生物图鉴问世,涵盖各主要的海洋生物类群,而其中最优秀的鱼类图鉴当推《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卷一》。这部大作可谓华实兼备,其精美的排版、极高的图片质量及科学的技术,令它成为一部无与伦比的鱼类图鉴。

      和本书的主编之一陈伟峰陈大师(微博@千岛湖拒签钓手)及副主编之一刘攀(微博@刘氏子攀)都是多年的老熟人了,于是我也很有幸地得到了一份签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高中生时,阿攀作为渔业观察员在远洋渔船上所拍摄的那些鱼类证件照便深深吸引了我,它们是引领我探索远洋的敲门砖,我时常想着这些图片应当是制作图鉴的绝佳素材,多年之后图鉴果真面世,当然,鱼大概不是同一批鱼了。

      《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将有两卷,单是卷一就已涵盖了2纲22目(传统分类)230个物种,大部分在浙江南部常见的鱼类都在本卷中列出。本书的一大亮点是高质量的图片,每一种鱼类都经过细心的整姿,展开了鳍与须。展鳍、展须一方面能让鱼的姿态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展示鳍与须上的特征。国内的鱼类图鉴很多,但其图片质量参差不齐,大多都有着不整姿、图片模糊、色彩失真(部分与打光有关)等问题,鱼的特征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还有些图鉴在实拍间穿插手绘,而质量不高的手绘与其他种质量不高的实拍并列出现时只会模糊二者的区别。如上的这些问题,会使检索变成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我们不得不在检索时多做参考,找到疑似的选项后还得上网查图,否则光靠单一的一本图鉴,实际上很难将一些外观相近的物种区分开来,很可能落入看什么都像或看什么都不像的尴尬境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图片质量之高显得尤为珍贵,不仅展鳍,而且少有展鳍后常有的鳍边失水现象,也记录了各标本的体长。鱼类展鳍常用大头针撑开鱼鳍,然后再喷涂酒精或甲醛而使之定型,如果未能把握好时间,鱼鳍便会自外向内迅速干燥皱缩,失去本来的面貌。体型过小的鱼类展鳍不易,稍有不慎,针头撕裂鳍膜,已展开的鱼鳍再次倒伏,其上亦新增一个豁口。鳍膜撕裂后留下的软鳍条是脆弱的,无法单独拉起鳍的其他部分,只能在其他鳍条间的鳍膜上再扎针,如果失误过多、所有鳍膜都被破坏,鳍条间失去了鳍膜的牵引,鳍也就很难再被很好地展开。除此之外,书中的照片使用朴素的灰底,以更好地与鱼本身的体色相匹配。如何给鱼拍好证件照,这是我们常在群里一起讨论的内容,而本书中所使用的拍摄手法,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

高清的照片免去许多查阅检索表的繁琐,许多时候只需要一张照片便可确定鱼的身份

      本书的鉴别要点与其他部分是书中的另一亮点,在这里,作者指出近缘物种间的差异,并对现行分类观点进行简单探讨。两种相近的鱼类间可能有许多差别,哪些最重要、哪些最稳定?这便是这一部分所涉及的内容。以刀鲚和凤鲚为例,这两种鲚看多了不难区分,凤鲚体型稍短、体色偏黄,而刀鲚体型更修长、体色更偏银白,即所谓的“气质不同”,然而这受个体差异和个人经验的影响。在本书的鉴别要点部分,作者列出了二者的决定性差异:刀鲚臀鳍鳍条数91~115,纵列鳞数70~81;凤鲚臀鳍鳍条数73~86,纵列鳞数53~65,其实也就是体型长短的问题,但这样的量化使得二者的界限更加分明,不仅消除了气质定种时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差,也有利于初学者的鉴定。

《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关于凤鲚(Coilia mystus)的描述

       毫无疑问,《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是我国鱼类图鉴中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新星,它以卓越的图片质量、准确程度、专业性和实用性令许多同类的图鉴相形见绌。如今,《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 · 卷二》亦在创作之中,希望这一系列图鉴将成为我国鱼类图鉴界划时代的巨著,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图鉴的发展;我们也期待在未来能看见更多与之类似乃至更好的优质图鉴问世,为更多的人们提供了解海洋、探索海洋的入口。

《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中的图片极好地复现了鱼体固有的体色

      如今,我国的分类学家正面临着断代的窘境,分类学著作受众不多,许多图鉴在发行后只能堆在仓库生灰。令人惊喜的是,《浙江南部海洋鱼类图鉴 · 卷一》第一批印刷700册,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便被几乎抢购一空,这样的热度在我国的生物图鉴中是少见的。

      陈大师与阿攀不仅是鱼类分类学工作者,亦是鱼类爱好者,双重的身份令他们在创作图鉴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即使在面对浙江南部共计四百余种海洋鱼类时也显得游刃有余。鱼类爱好者对鱼类分类学常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尽管分类学因相对枯燥、难发大文章而少人问津,但我国的鱼类爱好者群体对鱼类分类学仍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己所遇见的鱼类,想知道其分类归属,不知不觉间便触及鱼类分类学的边缘,四处买鱼采鱼的兴趣令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类群见闻,许多爱好者在这一路途上继续前进,最终也就成为新一代的鱼类分类学者。

      本书由著名鱼类分类学家倪勇先生审校并作序,但先生已于2023年1月辞世,未能看到书的出版。“做鱼没什么效益,但是我一辈子就在做鱼,希望你能坚持。分类工作是靠积累(标本,文献,积少成多,一代一代人)这是朱老的教诲,你会懂我的话。”,这是倪勇先生2021年赠予作者的话。如今我国的鱼类分类学多少有些曲高和寡,但作为认识鱼类的基础,其在鱼类学研究中的地位是不言而明的。在这里,我们也希望更多的鱼类爱好者能走上鱼类分类学的道路,为这一渐趋冷门的学科注入新鲜的血液。

东海的鱼类群落是南北方鱼类的混合,因此这部图鉴不仅适用于东海海域,在热带的南海及温带的黄渤海亦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本书目前在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均已上架,欢迎大家购买。

达达的水族馆
鱼类科普及水族交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