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鱼记】广东珠三角地区市场常见鱼类 · 一

文摘   2024-08-08 00:13   广东  

       珠江三角洲地处广东省南部、南海北缘,是一片位于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这里是中国第二大三角洲,自汉代以来此处就是重要的经济枢纽,如今它更是华南的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发展迅速。在珠江三角洲,珠海、中山、江门、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深圳、惠州围绕珠江口分布,并与临近的香港、澳门组成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三角洲,有河亦有海。中国第二大河——珠江在这里汇入南海,造就了纵横交错的水网,而珠江口外即是广袤的南海,数百种热带及亚热带海洋鱼类栖息于此,这里的渔船入海更是可直达三沙,为食客们带来那些来自远方的珍奇鱼类。这样河海兼备的地理环境使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俨然成为一座水族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毗邻水系,珠三角居民的餐桌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水产品,而诸如石斑鱼、龙虾这样的名贵水产,更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珍馐。

       我是广东本地人,从小在珠三角长大,按理来说我对这里的市场鱼类应该很熟悉,是吧?但另一方面,面对这里的鱼我总是十足谨慎,在鉴定时其实远没有在北方时那么有把握。南方鱼类多样性极高,近似种也更多,看起来一样的鱼未必就是一种,这样一来,鉴定就成了一件苦差事。以前见识少,往往是看到什么鱼就把它套到同类型最常见的种上去,结果翻车是常态,遭遇类似打击无数次之后,现在在南方市场上碰见一条鱼都经常不敢妄下定论、现场定种了。

       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东南沿海海鲜市场都是恐怖的鉴鱼黑洞,但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多样性,珠三角一带很适合做市场鱼类图鉴,要搞它一百多种简直信手拈来!就如去年在青岛拍鱼一样,我在深圳拍了三四年的菜鱼证件照,但到现在也就只凑到了本地菜鱼的一小部分而已,然而加上青岛的一些南方也有的鱼也已经有两百多种,足够两期新的【百鱼记】了!在这里,本文先选出一百种珠三角市场鱼类,显然不全,但可供大家翻阅、参考,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尚未包括海洋棘鳍鱼类最主要的四个目:广义的刺尾鱼目(Acanthuriformes)、单鳍鱼目(Pempheriformes)、太阳鱼目(Centrarchiformes)和鲈形目(Perciformes),这其中包括石斑鱼、大眼鲷、金线鱼等珠三角地区最重要的食用鱼,但这里实在是塞不下了,它们将出现在随后的第二期珠三角图鉴中。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新鲨类 Neoselachii

鲨亚类 Selachii

真鲨目 Carcharhiniformes

  1. 大吻斜齿鲨 Scoliodon macrorhynchos (Bleeker 1852)
=尖头斜齿鲨 Scoliodon laticaudus (Müller & Henle, 1838)(错误鉴定)
分类:真鲨目-真鲨科-斜齿鲨属
俗名鲨鱼、沙鱼、小白鲨
种加词词源:macro,大的;rhynchos,吻部。指本种的吻部长而扁平。
体长:80cm
描述:小型的真鲨,通常体长50cm以内。体细长;吻尖锐,长而扁平;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鳃裂5对,位于头侧面。口下位。体被盾鳞,触摸质感如砂纸。背鳍2个,三角形;第一背鳍远大于第二背鳍。歪尾。胎生,雄性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体银灰色,腹面白色。本种是东南沿海最常见的食用鲨鱼,产量大而价格低廉。
大吻斜齿鲨 深圳蛇口市场
2.梅花鲨 Halaelurus buergeri (Müller & Henle 1838)
=豹鲛(台)、伯氏豹鲨(台)
分类:真鲨目-单鳍猫鲨科-梅花鲨属
俗名鲨鱼、沙鱼、沙条、狗鲨
种加词词源:纪念正模标本采集者、德国生理生物学家Bürger(1804–1858)
体长:49cm
描述:中等大小的猫鲨。体细长,近圆柱形,腹面扁平;头短而宽扁;尾细长。口下位,宽大,齿3-5尖;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鳃裂5对,位于头腹面。歪尾;背鳍2个,大小相似;雄鱼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臀鳍小,远离尾鳍下叶。体淡褐色,夹杂有黑色斑点及暗色横带。本种通常见于较深海域。
分类变动:本属曾置于猫鲨科(Scyliorhinidae),现移至单鳍猫鲨科(Pentanchidae)。

梅花鲨 深圳福永市场

须鲨目 Orectolobiformes

3.条纹斑竹鲨 Chiloscyllium plagiosum (Anonymous [Bennett]  1830)
=条纹狗鲨(台)
分类:须鲨目-长尾须鲨科-斑竹鲨属
俗名鲨鱼、沙鱼、沙条、狗鲨
种加词词源:–osum,丰富的;plaga,条纹。指本种体侧分布的暗色条带。
体长:95cm

描述:中等大小的斑竹鲨。体细长,近圆柱形,腹面扁平;头短而宽扁;尾细长。口下位,口裂小而近平直;上颌边缘有1对短须;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鳃裂5对,位于头腹面,第4及第5对鳃裂重叠。歪尾;背鳍2个,大小相似,钝圆;雄鱼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臀鳍小,与尾鳍下叶以一缺刻分隔。体灰褐色,夹杂有黑色横带及浅色斑点。生命力顽强,可在水外短期存活。本种是东南沿海最常见的食用鲨鱼,产量大而价格低廉。

鉴别依据:条纹斑竹鲨以成体具斑点而区分于点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unctatum),后者在珠三角市场少见。

条纹斑竹鲨 深圳蛇口市场

鳐亚类 Batoidea

鳐目 Rajiformes

4.鲍氏甕鳐 Okamejei boesemani (Ishihara 1987) 
=鲍氏瓮鳐
=鲍氏鳐 Raja boesemani (Ishihara 1987) 
分类:鳐形目-鳐科-甕鳐属
别名:魔鬼鱼、鲂仔、尿骚鲂
种加词词源:纪念荷兰鱼类学家Boeseman(1916–2006)。
体长:55cm

描述:中等大小的鳐。体扁平,盘状,菱形;吻长而突出。背面具许多小刺。尾长而粗壮;幼鱼尾部具1列刺,雌鱼尾部具5列刺,雄鱼尾部具3列刺。口下位;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吻区具小刺。鳃裂5对,位于头腹面;眼后方有1对发达的喷水孔。背鳍2个,大小相仿,两背鳍间距短于第一背鳍基底长;胸鳍极宽大,前缘不与头侧愈合;尾鳍小,歪尾。雄鱼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吻部半透明;体背部具褐色小斑点,排列为左右对称的蔷薇花状;胸鳍腋部具与眼径等大的环状暗斑。

分类变动:鲍氏甕鳐原属鳐属(Raja),现移至甕鳐属。

鲍氏甕鳐 深圳蛇口市场

鲼形目 Myliobatiformes

5.黄魟 Hemitrygon bennetti (Müller & Henle 1841)
=黄土魟
=Dasyatis bennetti (Müller & Henle 1841) 
分类:鲼形目-魟科-半魟属
别名:魔鬼鱼、红鲂、牛尾鲂
种加词词源:可能是为了纪念英国动物学家Edward Turner Bennett(1797-1836)。
体宽:61cm

描述:中等大小的魟。体扁平,盘状,菱形;吻短而突出。背面正中具1纵行结刺,在尾部者较大;肩区两侧具1短列小棘。尾极细长,鞭状,尾长约为体盘宽1-1.6倍;尾的上方具皮膜,下方无皮膜;尾上方有1枚盾鳞特化而成的毒刺;尾刺前方无宽大盾形结刺。口下位,口裂小;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鳃裂5对,位于头腹面;眼后方有1对发达的喷水孔。无尾鳍;胸鳍极宽大,前缘与头侧愈合。雄鱼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体背面黄褐色或灰褐色,有时具云状暗色斑块。体盘边缘白色,黄褐色。

鉴别依据:黄魟以尾上方无皮膜、尾长约为体盘宽2.3-2.6倍而区分于赤魟(H. akajei,尾上下均具皮膜,尾长为体盘长1-1.6倍)。

分类变动:黄魟原属魟属(Dasyatis),现移至半魟属。
附注:黄魟历史上于西江流域曾有淡水陆封种群,该种群曾被鉴定为赤魟,但现已灭绝。2021年,已灭绝的黄魟陆封种群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黄魟 深圳蛇口市场

6.尖嘴矛魟 Telatrygon zugei (Müller & Henle 1841)
=尖嘴魟、尖嘴土魟
=Dasyatis zugei (Müller & Henle 1841)
分类:鲼形目-魟科-矛魟属
别名:魔鬼鱼、鲂仔
种加词词源:zugu-ei,本种在日语中的俗称。
体宽:29cm

描述:体扁平,盘状,菱形;吻延长而突出成三角形。尾极细长,鞭状;尾上方尾刺末端至尾中部具隆起脊;尾下方皮膜延长,几乎伸达尾的后端,且前部很宽高;尾上方有1枚盾鳞特化而成的毒刺。口下位,口裂小;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鳃裂5对,位于头腹面;眼后方有1对发达的喷水孔。无尾鳍;胸鳍极宽大,前缘与头侧愈合。雄鱼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体背面赤褐色;腹面白色。幼体体表光滑,随生长于背面正中出现平扁结节,成鱼背中线具一列棘;背面赤褐或灰褐色,边缘颜色较淡;腹面白色,边缘灰褐色。

分类变动:尖嘴魟原属魟属(Dasyatis),Last, Naylor & Manjaji-Matsumoto(2016)将本种移至矛魟属。
尖吻矛魟 深圳蛇口市场
7.花尾燕魟 Gymnura poecilura (Shaw 1804)
分类:鲼形目-燕魟科-燕魟属
别名:魔鬼鱼、鲂仔
种加词词源:poecilio-,多种颜色的;ourá,尾部。指本种尾部黑白相间的环带。
体宽:104cm

描述:体扁平,盘状,菱形;吻短而略突出。尾纤细而短小,鞭状,长度几乎与体盘长相等尾上方有1枚盾鳞特化而成的毒刺。口下位,口裂小;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鳃裂5对,位于头腹面;眼后方有1对发达的喷水孔。无尾鳍;胸鳍极宽大,前缘与头侧愈合;无背鳍;雄鱼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体背面暗褐色,散布白色小斑点;腹面外缘橙黄色,内侧白色;尾具黑色横纹,黑白相间。

花尾燕魟 深圳蛇口市场

8.日本燕魟 Gymnura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50) 
=日本鸢魟
=双斑燕魟/繁星鸢魟 Gymnura bimaculata (Norman 1925)
分类:鲼形目-燕魟科-燕魟属
别名:魔鬼鱼、鲂仔
种加词词源:日本的,指本种模式产地位于日本
体宽:145cm

描述:体扁平,盘状,菱形;吻短,雌鱼略突出。尾纤细而短小,鞭状,长度约为体盘长一半;尾上方有1枚盾鳞特化而成的毒刺。口下位,口裂小;吻腹面具发达的洛仑兹壶腹。鳃裂5对,位于头腹面;眼后方有1对发达的喷水孔。无尾鳍;胸鳍极宽大,前缘与头侧愈合;无背鳍;雄鱼腹鳍特化为1对鳍脚,为外生殖器。体背面灰褐色或青褐色,散布暗色小斑点及近乎左右对称的大型斑块,眼后外侧有时具1-2个白色斑块;腹面白色,边缘灰褐色;尾具黑色横纹,在尾刺前方呈合并现象,在尾刺后具6-7条,最后的2-3条围成环纹,有时黑纹间的白纹上具1个小黑斑。

日本燕魟 深圳蛇口市场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鳗鲡目 Anguilliformes

9.海鳗 Muraenesox cinereus (Forsskål 775)
=灰海鳗
分类:鳗鲡目-海鳗科-海鳗属
别名:海鳗、即勾鱼
种加词词源:cinereus,灰色,指本种体色。
体长:220cm
描述:体鳗形,光滑无鳞。吻尖;口裂大;上颌齿4-5行,下颌齿3行;犁骨齿3行,中间行犁骨齿刀片状,三尖型。鳔管位于鳔左侧。侧线孔140-153个,肛前侧线孔40-44个,总脊椎骨数159-155,头长为两眼间距6-9倍。背鳍、尾鳍、臀鳍连为一体。体银灰色,腹面白色;奇鳍边缘黑色。
鉴别依据:本种以鳔管位于鳔左侧、侧线孔数140-153、肛门前侧线孔数40-46、肛门前鳍条数66-80、总脊椎骨数149-155、头长为两眼间距6-9倍而区别于百吉海鳗(M. bagio),后者鳔管位于鳔前上位、侧线孔数126-135个、肛门前侧线孔数35-37、肛门前鳍条数50-54、总脊椎骨数137-188、头长为两眼间距10-11倍。
海鳗 青岛团岛市场
10.食蟹豆齿鳗 Pisodonophis cancrivorus (Richardson 1848)
=食蟹豆齿蛇鳗
=食蟹荳齿蛇鳗(台)
分类:鳗鲡目-蛇鳗科-豆齿鳗属
别名:土龙、硬骨鳝、青骨、鼓头钻
种加词词源:cancer,螃蟹;vorus,吃。指本种以蟹类为食。
体长:108cm
描述:体鳗形,圆筒状,向后渐侧扁。头大;吻短而稍尖;上颌略长于下颌;上唇缘有2个肉质突起;眼小,口裂远超过眼下方;前鼻孔短管状;齿颗粒状。光滑无鳞,粘液腺发达。胸鳍末端超过背鳍起点;无腹鳍;背鳍与臀鳍不相连;无尾鳍,尾部特化,裸露、尖锐而坚硬。鱼体僵硬而不如其他鳗鱼灵活。体灰褐至黄褐色,腹部淡黄色;背鳍与臀鳍带有黑缘。常迅速后退,以尖锐的尾端挖掘泥沙,也能以同样的方式穿破塑料袋。
鉴别依据:本种以胸鳍末端超过背鳍起点而区分于杂食豆齿鳗(Pisodonophis boro),后者胸鳍末端在背鳍起点之前。
食蟹豆齿鳗 深圳蛇口市场
11.中华须鳗 Cirrhimuraena chinensis(Kaup 1856)
=中华须蛇鳗(台)
分类:鳗鲡目-蛇鳗科-须鳗属
别名:油鳝、油筷
种加词词源:chinensis,产自中国的,指本种分布于中国沿海。
体长:29.5cm
描述:细小的鳗类。体鳗形,圆筒状,向后渐侧扁。头小,吻部尖锐;上颌略长于下颌;上唇缘具发达的唇须;口裂超过眼下方;齿小而呈圆锥状。光滑无鳞,粘液腺发达。胸鳍发达、尖长;无腹鳍;背鳍与臀鳍不相连;无尾鳍。体灰褐色,腹面颜色稍浅。以头部朝前的方式钻入泥沙。珠三角地区习惯将本种整条油炸食用。
中华须鳗 深圳福永市场
11.匀斑裸胸鳝 Gymnothorax reevesii (Richardson 1845) 
=雷褔氏裸胸鯙(台)
分类:鳗鲡目-海鳝科-裸胸鳝属
别名:油锥、油槌、钱鳗、虎鳗、薯鳗
种加词词源:纪念John Reeves(1774–1856),他在中国时委托中国画家绘制了一系列鱼类绘画,其中包括Richardson描述此种时所依据的图版。
体长:70cm
描述:体粗壮,鳗形,前端略呈圆柱状,向后渐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口裂大;颌齿单列,圆锥形;颌间齿为2-3枚可倒伏的尖牙;前鼻孔管状。具咽颌,能伸出控制猎物。体无鳞,粘液腺发达。无胸鳍和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连为一体。体黄褐色至红褐色,体侧有2-4列较杂乱的褐斑;背、臀鳍上各有一排梳状褐斑;大斑点间有许多褐色小斑点。本种是珠三角最常见的裸胸鳝。
匀斑裸胸鳝 深圳蛇口市场
12.黄边裸胸鳝 Gymnothorax flavimarginatus (Rüppell 1830) 
=黄边鳍裸胸鯙(台)
分类:鳗鲡目-海鳝科-裸胸鳝属
别名:油锥、油槌、钱鳗、虎鳗、薯鳗
种加词词源:flavus,黄色;marginatus,边缘。指本种奇鳍具黄边。
体长:100cm
描述:体粗壮,鳗形,前端略呈圆柱状,向后渐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口裂大;颌齿单列,圆锥形;锄骨齿单列;前鼻孔管状。具咽颌,能伸出控制猎物。体无鳞,粘液腺发达。无胸鳍和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连为一体。鱼体黄褐色,有极为密集的暗褐色圆形小斑点;鳃孔黑色;奇鳍边缘黄绿色;瞳孔黄褐色。
黄边裸胸鳝 深圳蛇口市场

鲱形目 Clupeiformes

13.斑鰶 Konosirus punct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窝斑鰶
分类:鲱形目-科-斑鰶属
别名:黄鱼、三黎、海鲥鱼、古眼
种加词词源:punctatus,斑点,指本种鳃盖后方的黑斑。
体长:32cm
描述:体侧扁,长椭圆形,被圆鳞,腹棱处有一排锋利的棱鳞,无侧线。尾鳍浅黄色,背鳍最末一根鳍条延长呈丝状。背鳍前无中线棱鳞;胸鳍基及腹鳍基具短腋鳞。鳃盖后方有1黑色斑点,体侧上方有8-9行绿色小点。本种是珠三角海域常见鱼类,在港湾等水流平缓处可见大群游动,也常进入河口半咸水域。
分类变动:本种原属鲱科(Clupeidae)鰶亚科(Dorosomatinae),依据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鰶亚科提升为鰶科(Dorosomatidae)。
附注:“三黎”原指鲥(Tenualosa reevesii),鲥从珠江流域灭绝后,今天的三黎多指斑鰶。
斑鰶 青岛小港码头
14.花鰶 Clupanodon thrissa (Linnaeus 1758)
=盾齿鰶
分类:鲱形目-科-花鰶属
别名:黄鱼
种加词词源:punctatus,斑点,指本种鳃盖后方的黑斑。
体长:26cm
描述:体侧扁,长椭圆形,被圆鳞,腹棱处有一排锋利的棱鳞,无侧线。背鳍最末一根鳍条延长呈丝状;背鳍前具一行中线棱鳞;胸鳍基及腹鳍基具腋鳞。体背部绿色,腹侧银白色。鳃盖后方体侧有一系列垂直于体轴的黑色斑点,但除第一个最大的斑点外,其余斑点在死后常褪色。广盐性鱼类,常溯入低盐度的河川下游。
分类变动:本种原属鲱科(Clupeidae)鰶亚科(Dorosomatinae),依据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鰶亚科提升为鰶科(Dorosomatidae)。
花鰶 深圳蛇口市场
15.圆吻海鰶 Nematalosa nasus (Bloch 1795) 
=高鼻海鰶
分类:鲱形目-科-海鰶属
别名:黄鱼
种加词词源:nasus,鼻子,指本种吻部圆润。
体长:22cm
描述:体侧扁,长椭圆形,被圆鳞,腹棱处有一排锋利的棱鳞,无侧线。背鳍最末一根鳍条延长呈丝状;背鳍前无中线棱鳞;胸鳍基及腹鳍基具短腋鳞。吻部圆润,上颌长于下颌。体背部绿褐色,腹侧银白色;鳃盖后上方具4-9个大型圆形褐斑。
分类变动:本种原属鲱科(Clupeidae)鰶亚科(Dorosomatinae),依据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鰶亚科提升为鰶科(Dorosomatidae)。
圆吻海鰶 深圳蛇口市场
16.金色小沙丁鱼 Sardinella aurita(Valenciennes 1847)
=圆小沙丁鱼
分类:鲱形目-科-小沙丁鱼属
别名:沙丁鱼
种加词词源:aurita,耳朵,可能指本种鳃盖后缘的黑色斑点。
体长:41cm
描述:体长纺锤形,侧扁;背部较平坦。体背圆鳞;无侧线;腹部具棱鳞;背鳍基部有鳞鞘;腹鳍基部具腋鳞;尾鳍基部有2片狭长的鳞片。体背青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具一条金黄色纵带;头背部淡黄绿色;吻端黑色;鳃盖后有一淡黄斑点。
分类变动:本种原属鲱科(Clupeidae)鰶亚科(Dorosomatinae),依据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鰶亚科提升为鰶科(Dorosomatidae)。
金色小沙丁鱼 深圳蛇口市场
17.黄鲫 Setipinna tenuifilis (Valenciennes 1848)
=太的黄鲫 Setipinna taty (Valenciennes 1848)(错误鉴定)
分类:鲱形目-鳀科-黄鲫属
俗名:黄尖子
种加词词源:tenuis,细长的;filis,线状或飘带状的。指本种胸鳍的延长鳍条。
体长:22cm
描述:体侧扁,延长,被圆鳞,鳞大而易于脱落,无侧线。腹棱处有一排锋利的棱鳞,背鳍前方有1棘状圆鳞。体金黄色。口裂很大,向后下方倾斜,上颌骨向后延伸,但不超过鳃盖后缘。臀鳍基部很长,鳍条达50-56枚。胸鳍最外侧1枚鳍条延长为丝状。
黄鲫 青岛南姜码头
18.汉氏棱鳀 Thryssa hamiltonii (Gray 1835)
=高体棱鳀
分类:鲱形目-鳀科-黄鲫属
俗名:突鼻仔、含西
体长:22cm
描述:珠三角地区最常见的棱鳀。体侧扁,体型较其他棱鳀为高;背部略平坦;头略小。吻钝;口窄长,下位,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向后延伸至鳃孔处,末端尖形。体被圆鳞;腹部具发达的棱鳞。背鳍前方有一小刺;胸鳍基和腹鳍基各有1各腋鳞。无侧线。体背部青绿色,体侧白色,靠近鳃盖右上角处有一块黄绿色大斑。背鳍淡黄色,胸鳍和尾鳍黄色,腹鳍和臀鳍白色。
汉氏棱鳀 深圳蛇口市场
19. 康氏侧带小公鱼 Stolephorus commersonnii(Lacepède 1803)
=康氏小公鱼、江口小公鱼
分类:鲱形目-鳀科-小公鱼属
俗名:魩仔
种加词词源:纪念法国博物学家Philibert Commerçon(1727–1773),其对本种的记录为Lacepèd的描述提供了材料。
体长:12.5cm
描述:小型的鳀。体长形,略侧扁;头较小;吻稍突出。口上位,上颌上于下颌。体被圆鳞;无侧线;腹鳍前方腹缘具3-5枚小棱鳞。体白色,半透明,体中央有一条银白色纵带;头背面有“凹”状绿斑;各鳍白色,仅尾鳍后缘淡绿色。
康氏侧带小公鱼 深圳蛇口市场
20.凤鲚 Coilia mystus(Linnaeus 1758)
分类:鲱形目-鳀科-鲚属
俗名:凤尾鱼
体长:21cm
种加词词源:mystus,上唇或胡子,可能指本种延长的上颌骨。
描述:体侧扁,刀状;尾部渐尖细。吻短而圆突。口大,下位,口裂斜行,上颌骨向后延伸至或超过胸鳍基底。体被大圆鳞,纵列鳞60-65;腹部有发达的棱鳞;无侧线。胸鳍上缘具6枚丝状游离鳍条;尾鳍不对称,上叶长于下叶;臀鳍长,与尾鳍下叶相连。体银白色或金黄色(珠江型为金黄色)。广盐性鱼类,具洄游性但不深入淡水,在河口繁殖。
鉴定依据:凤鲚以胸鳍游离鳍条6枚区分于七丝鲚(Coilia grayii,胸鳍游离鳍条7枚),以纵列鳞60-65区分于刀鲚(Coilia nasus,纵列鳞74-80)。分布于珠三角地区的珠江型凤鲚通体呈金黄色,与七丝鲚与刀鲚从体色上皆易于区分。
凤鲚 深圳蛇口市场
21.鳓 Ilisha elongata (Anonymous [Bennett] 1830)
=长鳓
分类:鲱形目-锯腹鳓科-鳓属
俗名:快鱼、鲙鱼、力鱼、白鳞鱼、曹白鱼
种加词词源:elongata,细长的,指本种体较细长。
体长:60cm
描述:体侧扁,刀状,腹面呈弧形,背部略平坦。口裂大,口上位。体被较大的薄圆鳞,易于脱落。腹部具发达的棱鳞形成的腹棱。胸鳍向后伸达腹鳍基;腹鳍甚小,长度小于眼径;臀鳍长,具鳍条58-50枚;背鳍中等大,具鳍条15-17枚,起点位于体中央。体背灰色,体侧及腹面银白色。头背、吻端、背鳍及尾鳍淡黄绿色,背鳍和尾鳍边缘灰黑色。
鰳 青岛团岛市场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22.花鲢 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鳙
分类:鲤形目-鲴科-鲢属
别名:大头鱼、胖头鱼
种加词词源:nobilis,杰出的、著名的,源于John Reeves对此种中文俗名(Tsing yu——这是把鳙鱼和青鱼弄混了?)的翻译。
体长:146cm
描述:淡水鱼。体侧扁,较高;头极大,头长大于头高。体被圆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向下弯曲;腹棱不完全,自腹鳍基部延伸至肛门。左右鳃膜不相连。鳃耙页状排列,具喉褶。口大,端位,口裂倾斜。眼小,位于头中线下方。胸鳍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尾鳍深叉形。背侧微黑,腹侧灰白色;体表分布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各鳍灰色,分布有许多小斑点。
分类变动:本种原属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rinae)或鲢亚科(Hypophthalmichthyinae),依据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鲌亚科并入新提出的鲴科(Xenocyprididae)。

花鲢 武汉野芷湖

23.广东鲂 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 1846)
=三角鲂
=Megalobrama hoffmanni(Herre & Myers 1931)
分类:鲤形目-鲴科-鲂属
别名:鳊鱼、边鱼、海鳊
种加词词源:terminalis,边缘的。来自本种的中文俗名——鳊鱼(边鱼)。
体长:40cm
描述:淡水鱼。体侧扁而高,略呈长菱形。腹部圆;腹棱不完全,从腹鳍基部延伸至肛门。头短,头长远小于体高。口小,端位;口裂倾斜;上颌具新月状角质边缘。体被圆鳞,侧线完全。臀鳍颇长;尾鳍叉形;背鳍具3枚不分支鳍条,第三枚为硬刺,长度大于头长。体银白色,鳞片基部具黑色小斑点。各鳍呈灰色。本种为广盐性鱼类,在珠江口半咸水水域大量存在。
分类变动:本种原属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rinae),依据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鲌亚科并入新提出的鲴科(Xenocyprididae)。
鉴定依据:广东鲂以鳞片基部具黑斑、体高较小而区分于团头鲂(M. amblycephala)和鲂(M. mantschuricus),以腹棱不完全而区分于鳊(Parabramis pekinensis)。
附注: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三角鲂”这一中文名被错误地安置给鲂,但三角鲂之名实际指本种。M. hoffmanni中文正名广东鲂,为三角鲂的次异名,但如今在中文语境中为避免“三角鲂”之名引起歧义,仍常以“广东鲂”称呼本种。

广东鲂 深圳蛇口市场

24.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Yih 1955) 
分类:鲤形目-鲴科-鲂属
别名:鳊鱼、边鱼、武昌鱼
种加词词源:amblýs,钝的;kephalḗ,头部。指本种头部形状
体长:46cm
描述:淡水鱼。体侧扁而高,菱形。腹部圆;腹棱不完全,从腹鳍基部延伸至肛门。头短,头长远小于体高。口小,端位;口裂倾斜;上下颌具狭而薄的角质边缘。体被圆鳞,侧线完全。臀鳍颇长;尾鳍叉形;背鳍具3枚不分支鳍条,第三枚为硬刺,长度约等于头长。体青灰色;鳞片基部浅色,两侧灰黑色;鳍灰色。本种自然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湖泊(梁子湖),在广东地区有养殖。
分类变动:本种原属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rinae),依据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鲌亚科并入新提出的鲴科(Xenocyprididae)。
鉴定依据:团头鲂以背鳍最末一根硬刺与头部长度相仿而区分于鲂(M. mantschuricus,背鳍最末一根硬刺长于头长)。
附注:团头鲂是建国后科学命名的第一种淡水鱼。

团头鲂 武汉野芷湖

鲇形目 Siluriformes
25.低眼无齿𩷶 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 (Sauvage 1878) 
=低眼无齿巨鲇
=低眼巨鲇/低眼𩷶 Pangasius hypophthalmus (Sauvage 1878) 
分类:鲇形目-𩷶科-无齿𩷶属
别名:楂鱼、巴沙鱼、凌波鱼、蓝鲨、淡水蓝鲨
种加词词源:hypo,下方的;phthalmus,眼睛。指本种眼位较低。
体长:130cm
描述:淡水鱼。形似鲨鱼,头部扁平,后部侧扁。体无鳞。腹棱不完全,从腹鳍后方延伸至肛门。背鳍1个,有硬刺1枚;背鳍后方有1小型的脂鳍;尾鳍深叉形;臀鳍基部长;胸鳍具1枚硬刺。须2对,分别为1对颌须和1对颏须,短小。幼鱼蓝黑色,腹部白色,体侧有2条银白色纵带;成鱼无纵带,背部灰黑色,腹侧白色。本种原产东南亚,除进口外,广东、广西及海南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早年主要作为观赏鱼流通,称为“蓝鲨”。
附注:本种于东南亚地区被称为楂鱼(Cá tra),而博氏𩷶(Pangasius bocourti)被称为巴沙鱼(Cá ba sa),二者在我国市场上均以“巴沙鱼”名义流通,但由于养殖成本问题,真正的“巴沙鱼”博氏𩷶在已经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低眼无齿𩷶所取代。

低眼无齿𩷶 广西北海

26.斑真鮰 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 1818) 
=斑点叉尾鮰
分类:鲇形目-鮰科-真鮰属
别名:鮰鱼、叉尾鱼、钳鱼、清江鱼
种加词词源:punctatus,斑点,指本种体表的斑点。
体长:132cm
描述:淡水鱼。鱼体粗壮,头部扁平,后部侧扁。体无鳞。背鳍1个,有硬刺1枚;背鳍后方有1肥厚的脂鳍;尾鳍深叉形;臀鳍基部长,边缘圆润;胸鳍具1枚硬刺。须4对,分别为1对鼻须、1对颌须、2对颏须。背侧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散布有黑色斑点。本种原产北美,我国有养殖。

斑真鮰 朴朴超市

27.大头胡鲇 Clarias macrocephalus (Günther 1864)
=斑点胡子鲇
分类:鲇形目-胡鲇科-胡鲇属
别名:塘虱、塘鲺
种加词词源:macro,大的;cephalus,头部。指本种头部较大。
体长:120cm
描述:淡水鱼。鱼体粗壮,头部扁平,后部侧扁。体无鳞。背鳍1个,基部极长;臀鳍基部长,但短于背鳍;尾鳍圆形;胸鳍具1枚硬刺,有毒。须4对,分别为1对鼻须、1对颌须、2对颏须。具发达的树枝状鳃上器,可呼吸空气。背侧黄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散布有白色斑点。本种原产中南半岛,我国有养殖。

大头胡鲇 朴朴超市

胡瓜鱼目 Osmeriformes
28.池沼公鱼 Hypomesus olidus (Pallas 1814) 
分类:胡瓜鱼目-胡瓜鱼科-公鱼属
别名:公鱼、黄瓜香
种加词词源:olidus,难闻的,指本种的黄瓜气味。(难闻吗?)
体长:20cm
描述:体长纺锤形,略侧扁。体被小圆鳞。头小;吻尖;眼大。尾鳍深叉形(图示个体破损);腹鳍末端游离;有脂鳍,脂鳍大,基底长度大于眼径。本种为一年生鱼类,原产于东北亚,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广泛养殖。得益于物流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珠三角地区也可见此鱼出售,食法类似毛鳞鱼(多春鱼)。
鉴别依据:本种以脂鳍基底长大于眼径而区分于西太公鱼(Hypomesus nipponensis,脂鳍基底长小于眼径)。

池沼公鱼 朴朴超市

仙女鱼目 Aulopiformes
29.长蛇鲻 Saurida elongata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长体蛇鲻
分类:仙女鱼目-合齿鱼科-蛇鲻属
俗名:那哥鱼、那个鱼、香梭鱼
种加词词源:elongata,细长的,指本种体延长。
体长:50cm
描述:体圆筒状,修长,被圆鳞。侧线鳞59-65。口裂大,两颌内具多行细牙。胸鳍短,向后不达腹鳍起点上方。背鳍后方有脂鳍1个。体背侧黄褐色,腹部白色,体表无褐色斑。背鳍、胸鳍、尾鳍灰褐色,尾鳍后部有黑边。臀鳍与腹鳍色浅。

长蛇鲻 青岛小港码头

30.短臂蛇鲻 Saurida micropectoralis(Shindo & Yamada 1972)
分类:仙女鱼目-合齿鱼科-蛇鲻属
别名:那哥鱼、那个鱼
种加词词源:micro-小的;pectoralis,胸部的。指本种胸鳍较小
体长:40cm
描述:体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头大;吻尖;口裂远超过眼下方;两颌内具多行细牙。体被小圆鳞;侧线鳞56-58。胸鳍短,向后不达腹鳍起点;背鳍后具1小脂鳍;尾鳍叉形。体黄褐色,体侧有9-10个灰色斑

短臂蛇鲻 深圳蛇口市场

31.龙头鱼 Harpadon nehereus (Hamilton 1822) 
=印度镰齿鱼
分类:仙女鱼目-合齿鱼科-龙头鱼属
别名:九肚鱼、豆腐鱼、水潺、殿鱼
种加词词源:Nehera,龙头鱼在印度恒河口一带的俗称。
体长:38cm
描述:体延长,极柔软,肌肉含水量甚高。体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头中大;口裂大,远超过眼下方;颌齿部分弯曲,闭嘴时颌齿外露;舌、锄骨、腭骨均具齿。眼小,位于头部前方。体前半部裸露无鳞,后半部被小圆鳞,鳞片易脱落。胸鳍细长;腹鳍大;尾鳍叉形;背鳍单一;具一脂鳍。骨骼酥软。体半透明,乳白色或粉红色,具细小的灰色斑点。各鳍灰黑色,有时腹鳍与臀鳍颜色较淡。

龙头鱼 深圳蛇口市场

鲭形目 Scombriformes
32.康氏马鲛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Lacepède 1800) 
=康氏马加鰆(台)
分类:鲭形目-鲭科-马鲛属
俗名:马鲛鱼
种加词词源:纪念法国博物学家Philibert Commerçon(1727–1773),其对本种的记录为Lacepèd的描述提供了材料。
体长:240cm
描述:体形甚大的马鲛。体延长,侧扁;尾柄细,尾鳍基部具3对隆起脊,以中间一对最大。头中大;吻尖突;眼较小;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颌等长;齿强大,侧扁,三角形。体被细小圆鳞;腹部大部分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在第二背鳍处急剧下降。背鳍2个,第一背鳍黑色;第二背鳍后方有8-11个游离小鳍;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具相同数量的游离小鳍;尾鳍新月形,僵硬。体侧灰绿色,腹部银白色,成鱼体侧具50-60条黑色横带,幼鱼无横带而具斑点。本种是珠三角地区最常见的马鲛。

康氏马鲛(幼鱼) 深圳蛇口市场

33.蓝点马鲛 Scomberomorus niphonius (Cuvier 1832)
=日本马加鰆(台)
分类:鲭形目-鲭科-马鲛属
俗名:马鲛、鲅鱼、川乌
种加词词源:niphoius,日本的,指本种模式产地位于日本。
体长:113cm
描述:体侧扁,被细小鳞片。侧线缓慢下降。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后方各有一行游离小鳍。尾鳍新月形。尾柄处有皮褶形成的三道尾柄侧突。体高小于头长。体背侧蓝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分布有竖行直径大于眼径的褐色斑点。本种在南海无分布,珠三角地区市面可见从外地运来的个体。
蓝点马鲛 青岛团岛市场
34. 朝鲜马鲛 Scomberomorus koreanus (Kishinouye 1915)
=高丽马加鰆(台)
=朝鲜斑点马鲛Scomberomorus guttatus koreanus (Kishinouye, 1915)
分类:鲭形目-鲭科-马鲛属
俗名:白腹马鲛、马鲛、鲅鱼
种加词词源:koreanus,朝鲜的,指本种模式产地位于朝鲜半岛海域。
体长:150cm
描述:体侧扁,被细小鳞片。侧线缓慢下降。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后方各有一行游离小鳍。尾鳍新月形。尾柄处有皮褶形成的三道尾柄侧突。体高大于头长。体背部蓝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有数行直径小于眼径的褐色斑点。
鉴别依据:本种在市面上易被误认作蓝点马鲛,区别在于朝鲜马鲛体高大于头长,而蓝点马鲛体高小于头长。
朝鲜马鲛 青岛团岛市场
35. 中华马鲛 Scomberomorus sinensis (Lacepède 1800) 
=中华马加鰆(台)
分类:鲭形目-鲭科-马鲛属
俗名:笔鲛、马鲛
种加词词源:sinensis,产自中国的,指本种描述自一幅中国绘画。
体长:247cm
描述:最大的马鲛。体延长,侧扁;尾柄细长;尾鳍基部具3对隆起脊,以中间一对最大。头中大,稍侧扁;吻尖突;眼较小;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颌等长。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腹部大部分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在第一背鳍后急剧下降。背鳍2个,第二背鳍三角形,后方具6-7个游离小鳍;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并具相同数量的游离小鳍;尾鳍新月形,僵硬。体侧灰绿色,腹部银白色;成鱼体侧上方具10-12条不明显的不规则黑色窄横带。幼鱼体侧具较大的黑色斑点,胸鳍大而圆且呈黑色十分罕见。本种为广盐性鱼类,曾被记录深入湄公河数百公里。
中华马鲛(幼鱼) 深圳蛇口市场
36. 东方狐鲣 Sarda oriental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东方齿鰆(台)
分类:鲭形目-鲭科-狐鲣属
俗名:烟仔虎、炮弹鱼、掠齿烟
种加词词源:orientalis,产自东方的(指本种模式产地位于日本)。
体长:102cm
描述:体纺锤形,略侧扁,头部尖锐。除侧线和胸甲外,体裸露无鳞。颌齿大型,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后方均有一行游离小鳍。尾柄细短,两侧具一道尾柄侧突,尾鳍基部上下另有两道小型侧突。尾鳍新月形。体背侧蓝灰色,腹侧银白色,体上半部分布有数道平行的黑色纵纹。

东方狐鲣 青岛南姜码头

37. 东方鲔 Euthynnus affinis (Cantor 1849)
=鲔
=巴鲣(台)
分类:鲭形目-鲭科-鲔属
俗名:炮弹鱼
种加词词源:affinis,相近的。本种曾被认为与正鲣(Katsuwonus pelamis)近缘。
体长:100cm
描述:体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头部尖锐,口端位,斜裂,上下颌等长。尾柄细长,两侧均具一道尾柄侧突,尾鳍基部上下另有两道小型侧突。除胸甲和侧线前部被圆鳞外,体表无鳞。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后各具一排游离小鳍。尾鳍新月形。体背侧深蓝色,体背部具黑色斜带,胸鳍基部至腹鳍基部间常有3-4个暗色斑点。

东方鲔 青岛积米崖海鲜市场

38.青干金枪鱼 Thunnus tonggol (Bleeker 1851)
=长腰(台)、小黄鳍鲔(台)
分类:鲭形目-鲭科-金枪鱼属
俗名:金枪鱼
种加词词源:Ikan Tonggol,本种在印尼巴达维亚的马来语俗称。
体长:145cm
描述:小型的金枪鱼类。体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略侧扁,头部尖锐。尾柄细长,两侧均具一道尾柄侧突,尾鳍基部上下另有两道小型侧突。颌齿细小。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后方均有一行8-9个游离小鳍。胸鳍短,短于头长,仅延伸至第一背鳍X-XI棘下方。体背侧蓝黑色,腹侧银白色,腹侧具8-10条银白色点状纵纹。背鳍、胸鳍、腹鳍灰黑色;离鳍黄色而带有灰色边缘;尾鳍灰黑而带有黄绿色边缘。
附注:本种为低价值的金枪鱼类,在市面上一般未经放血处理,肉质不佳。
青干金枪鱼 深圳蛇口市场
39.银鲳 Pampus argenteus (Euphrasen 1788)
=镰鲳  Pampus echinogaster (Basilewsky 1855)
分类:鲭形目-鲳科-鲳属
俗名:白鲳、银鲳、鲳鱼、平鱼
种加词词源:argenteus,银色的,指本种体色。
体长:~25cm
描述:体侧扁,菱形,被细小鳞片,被捕获后鳞片多脱落。上颌突出于下颌之前。胸鳍尖长。无腹鳍。背鳍、臀鳍前部鳍条长,向后延伸,呈镰刀状,后部边缘锯齿状。背鳍IX-XI,44-48;臀鳍VI-VII,43-47背鳍与臀鳍前方有短小的刀片状的鳍棘,为第一背鳍与臀鳍鳍棘的遗存,在大个体中埋于皮下;胸鳍镰刀状;无腹鳍;尾鳍末端延长呈飘带状,被捕获后常脱落。体背侧青灰色,腹侧银白色,各鳍浅色。
分类变动:鲳属(Pampus)至今仍处于非常混乱的阶段,甚至于“银鲳”究竟长哪副模样也有争议。本图所示银鲳为刘静等(2022)所支持的“银鲳”。
银鲳 青岛团岛市场
40.素鲳 Pampus candidus (Cuvier 1833)
分类:鲭形目-鲳科-鲳属
俗名:白鲳、银鲳、鲳鱼、平鱼
种加词词源:candius,闪亮的白色,指本种体色。
体长:~25cm
描述:体侧扁,菱形,被细小鳞片,被捕获后鳞片多脱落。上颌突出于下颌之前。胸鳍尖长。无腹鳍。背鳍、臀鳍前部鳍条长,向后延伸,呈镰刀状,后部边缘锯齿状。背鳍VII-IX,40-42;臀鳍V-VII,36-41背鳍与臀鳍前方有短小的刀片状的鳍棘,为第一背鳍与臀鳍鳍棘的遗存,在大个体中埋于皮下;胸鳍镰刀状;无腹鳍;尾鳍末端延长呈飘带状,被捕获后常脱落。体背侧青灰色,腹侧银白色,各鳍浅色。本种原产于印度洋,我国有进口,珠三角市场常见,市面上常用于冒充银鲳
素鲳 深圳蛇口市场
41. 中国鲳 Pampus chinensis(Euphrasen 1788)
分类:鲭形目-鲳科-鲳属
俗名:斗鲳
种加词词源:chinensis,中国的,指本种模式产地位于中国。
体长:40cm
描述:体侧扁,菱形。体较银鲳更高,被黑色的细小鳞片,捕获后常脱落。吻短,口小,下颌突出于上颌之前。背鳍与臀鳍前端向后延伸,浅凹形,后方无锯齿状边缘,幼鱼背鳍与臀鳍后缘截形。背鳍与臀鳍前方无刀状鳍棘,仅幼鱼仍保有短小、低矮的鳍棘;胸鳍镰刀状;无腹鳍;尾鳍末端圆润。体背侧暗灰色,腹面浅色,各鳍深色。本种体型大,价格高昂,过年期间尤甚。

中国鲳 茂名博贺渔港

42. 中间低鳍鲳 Peprilus medius (Peters 1869)  
分类:鲭形目-鲳科-低鳍鲳属
俗名:南鲳、铁枪鱼
种加词词源:medius,中间。可能指本种许多特征在属内介于中间。
体长:31.6cm
描述:体侧扁,长椭圆形,比鲳属修长。鳞片细小。捕获后常脱落。吻短,口小,端位,上下颌等长,口裂倾斜。背鳍与臀鳍前端向后延伸,背鳍较臀鳍低矮;尾鳍深叉形;胸鳍镰刀状;无腹鳍。体银白色,尾鳍黄色。本种原产东太平洋,国内有进口,市面上常用于冒充银鲳。

中间低鳍鲳 深圳蛇口市场

43. 刺鲳 Psenopsis anomala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有误) 
分类:鲭形目-长鲳科-刺鲳属
俗名:海鲫、肉鲳
种加词词源:anomala,古怪的,不寻常的。可能指本种混合了鲳鲹属和乌鲹属的特征,或指其体侧可看到骨骼的轮廓。
体长:30cm
描述:体侧扁,椭圆形;头部略呈圆形;吻钝;眼中大;中裂中大;上颌略长于下颌。体被圆鳞,极易脱落;体表具黏液;侧线完全。背鳍基底长,前部具分离鳍棘6-7枚;具腹鳍;胸鳍略呈镰刀状;尾鳍叉形。体浅灰蓝色,带有银白色光泽,鳃盖后上方有一模糊黑斑。幼鱼淡褐或灰褐色;各鳍大而圆。

刺鲳 深圳蛇口市场

44. 高鳍带鱼 Trichiurus lepturus (Linnaeus, 1758)
分类:鲭形目-带鱼科-带鱼属
俗名:带鱼、刀鱼
种加词词源:leptos,细;oura,尾部,指本种尾部细长。
体长:234cm
描述:细长,侧扁,呈带状。体表无鳞;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向下弯折。无腹鳍;臀鳍退化为1短棘,埋于皮下;尾部细长,呈鞭状,无尾鳍;背鳍极长。体银白色,背鳍前端黑色。虹膜透明,死后逐渐发黄。本种国内不产,但珠三角地区市面常见。分布于大西洋海域,记录于印度洋的种群可能为独立物种(Hsu et al., 2009)。
鉴别依据:本种以背鳍前端黑色、其余部分无色而区分于南海带鱼(T. nanhaiensis)。
高鳍带鱼 青岛团岛市场
45. 沙带鱼 Lepturacanthus savala (Cuvier 1829) 
分类:鲭形目-带鱼科-沙带鱼属
俗名:带鱼、刀鱼
种加词词源:savala,来自本种在模式产地印度本地治里的俗称na-savallé
体长:100cm
描述:小型的带鱼。体细长,侧扁,呈带状。体表无鳞;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向下弯折。无腹鳍;臀鳍退化为1短棘,不埋于皮下;尾部细长,呈鞭状,无尾鳍;背鳍极长。体银白色,背鳍黄色
沙带鱼 深圳蛇口市场
海龙目 Syngnathiformes
46.黄尾绯鲤 Upeneus sundaicus (Bleeker 1855)  
分类:海龙目-须鲷科-绯鲤属
俗名:红鱼、红娘子
种加词词源:sundaicus,产自巽他的。巽他群岛,本种模式产地。
体长:22cm
描述:体长椭圆形,稍侧扁;背部隆起;腹部略平坦。口下位,上颌长于下颌;下颌有颏须一对。背鳍2个,第一背鳍由8枚鳍棘构成;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型;尾鳍叉形。背侧粉红色;腹侧具不规则的红色斑点;体中轴处具一条红色斑点组成的纵纹;头部自眼部向下具一红色条纹;尾鳍上叶具4条红色纵纹;尾鳍下叶红色。死后花纹悉数退去,鱼体呈紫红色。

黄尾绯鲤 茂名博贺渔港

47.黑斑绯鲤 Upeneus tragula(Richardson 1846)
分类:海龙目-须鲷科-绯鲤属
俗名:秋姑
种加词词源:tragula,矛,标枪。博物学家John Reeves(1774-1856)为大英博物馆赠送本种标本时所报道的土名:海箭(sea arrow)。
体长:25cm
描述:体延长而稍侧扁;背部隆起;腹部略平坦。口下位,上颌长于下颌;下颌有颏须一对。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鳍棘构成;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型;尾鳍叉形。体灰白色;吻端至尾鳍基部具一红褐色或黑色纵纹;纵纹上方体褐色至灰绿色,散布红褐色或黑色小点;纵纹下方体银白色,有数条暗色点带;第一背鳍灰白色,具一暗红色至红色的大斑点,斑点中夹杂有两个至多个黄色小斑点;第二背鳍与腹鳍具2-3条暗红色至黑色条带;尾鳍上叶具4-6条灰黑色或红褐色斜带,下叶具5-8条斜带;须白色或淡黄色。

黑斑绯鲤 深圳蛇口市场

48.双带副绯鲤 Parupeneus biaculeatus (Richardson 1846)  
=双带海绯鲤(台)
分类:海龙目-须鲷科-副绯鲤属
俗名:秋姑
种加词词源:bi,成双的;aculeatus,棘刺。可能指本种具2枚鳃盖棘。
体长:25cm
描述:体延长而稍侧扁;背部隆起;腹部略平坦。口下位,上颌长于下颌;下颌有颏须一对。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鳍棘构成;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型;尾鳍叉形。活体时背侧浅红棕色,腹侧白至粉红色,体表有两道平行的暗红至深黄褐色纵带,二者交汇于上唇基部。两纵带间白色或粉色;下侧纵带下方尚有白色或粉色纵带;上侧纵带上方有黄白色或淡红色纵带。须白色。死后迅速褪色。

双带副绯鲤(死后2h) 深圳蛇口市场

49.弯棘䲗 Callionymus curvispinis (Fricke & Zaiser Brownell 1993)
=弯棘斜棘䲗 Repomucenus curvispinis (Fricke & Zaiser Brownell 1993)  
=李氏䲗 Callionymus richardsoni (Li 1962)
分类:海龙目-鼠䲗科-䲗属
俗名:箭头鱼、鸡腿鱼
种加词词源:curvi,弯曲的;spinis,棘。指本种前鳃盖骨棘弯曲。
体长:17cm
描述:体前部扁平,后部渐侧扁。头部扁平,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伸长呈吸管状。前鳃盖骨棘向上弯曲。背鳍2个,第一背鳍鳍棘4枚,倒伏时触及第二背鳍。体黄褐色;尾鳍上半部分浅色,散布小黑点,下半部分黑色。两性异型。雄鱼颊部具蓝色条纹,腹侧具灰色斜纹;第一背鳍边缘黑色,鳍膜具黄色斑块,第三、第四鳍棘间具一狭窄的长形黑色斑点。雌鱼无蓝色条纹,第一背鳍第三鳍棘、第四鳍棘具一大黑斑
弯棘䲗 深圳蛇口市场
50.南方䲗 Callionymus meridionalis (Suwardji 1965)
分类:海龙目-鼠䲗科-䲗属
俗名:箭头鱼、鸡腿鱼
种加词词源:meridionalis,南方的。本种最初是瓦氏䲗(C. valenciennei)下分布偏南的一个亚种。
体长:15cm
描述:体前部扁平,后部渐侧扁。头部扁平,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伸长呈吸管状。前鳃盖骨棘短,背面、腹面各有1枚棘。背鳍2个,第一背鳍鳍棘4枚,第一枚鳍棘呈丝状延长尾鳍上半部分散布小黑点。体黄褐色,带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两性异型。雄鱼第一背鳍无色,臀鳍几乎全为黑色;雌鱼第一背鳍黑色,臀鳍仅外缘为黑色。

南方䲗 深圳蛇口市场

51.香斜棘䲗 Repomucenus olidus (Günther 1873)
=香䲗 Callionymus olidus (Günther 1873)
分类:海龙目-鼠䲗科-斜棘䲗属
俗名:箭头鱼、鸡腿鱼
种加词词源:olidus,气味,具体指向不明,可能指本种新鲜时散发出的气味。
体长:8cm
描述:小型的䲗。体前部扁平,后部渐侧扁。头部扁平,眼较小,上侧位。口小,伸长呈吸管状。前鳃盖骨棘背面有4-5枚小棘,基底有1枚倒棘。体表粘液腺发达。侧线发达。背鳍2个,第一背鳍短小,仅3枚鳍棘(大部分近似种为3枚),倒伏时不触及第二背鳍。背鳍与臀鳍仅最后一枚鳍条分支。雌鱼第一背鳍纯黑色。体灰褐色,密布暗斑。尾鳍具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为广盐性鱼类,可进入淡水生活。

香斜棘䲗 茂名博贺渔港

虾虎鱼目 Gobiiformes
52.黑体塘鳢 Eleotris melanosoma(Bleeker 1853)
分类:虾虎鱼目-塘鳢科-塘鳢属
种加词词源:melano-黑色的;soma,身体。指本种上体深色至黑绿色。
体长:26cm
描述:体延长,粗壮,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头中大,略隆起;吻短钝,平扁。眼中大,上侧位,上突出。前鼻孔具一短管。体大部被栉鳞,头部、项部、胸鳍基部和腹部被圆鳞;吻部和头腹面无鳞;无侧线。眼下颊部具5条横行感觉乳突线(L1-L5),L2、L3与L4横行感觉乳突西安向下延伸,穿越颊部中央L8的纵行感觉乳突线。背鳍2个,分离;腹鳍小,左右不愈合为吸盘;尾鳍长圆形。体黑褐色,杂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部黄褐色至灰褐色;奇鳍鳍条具褐色斑点。死后迅速褪色。

黑体塘鳢 深圳福永市场

53.髭缟虾虎鱼 Tridentiger barbatus (Günther 1861)
分类:虾虎鱼目-背眼虾虎鱼科-缟虾虎鱼属
俗名:钟馗虾虎鱼、小地主
种加词词源:barbatus,须,指本种头部下方的皮须。
体长:10.4cm
描述:本种是一种非常肥硕、粗短的虾虎鱼,体前部纺锤形,后部略侧扁,头部略扁平。眼小,位于头前部背缘。口裂大,位于吻端,斜裂。除头部被圆鳞外,体被栉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较小。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胸鳍具游离鳍条。下颌、鳃盖周围分布有皮肤延伸而成的小触须。幼鱼体白色,成鱼体淡黄色。体表具褐色横带。为广盐性鱼类,可进入淡水生活。
髭缟虾虎鱼 青岛南姜码头
54. 双带缟虾虎鱼 Tridentiger bifasciatus (Steindachner 1881)
分类:虾虎鱼目-背眼虾虎鱼科-缟虾虎鱼属
俗名:狗母鱼、狗甘仔、甘仔
种加词词源:bi-,成双的;fasciatus,条纹。指本种体侧分布两道黑色纵纹。
体长:12cm
描述:体纺锤形,后部略侧扁。头大而圆钝。体被栉鳞,头部无鳞。背鳍2个,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胸鳍上部无游离鳍条。体色一般为黄棕色至褐色,体中轴线及背侧各有一道黑色纵纹;在应激状态下体色变深,有时形成大块的黑色斑块。头部下方有密集的乳白色斑点,背鳍边缘与臀鳍边缘黄色。胸鳍基部上方有一大型黑斑。为广盐性鱼类,可进入淡水生活。
附注:本种与纹缟虾虎鱼(T. trigonocephalus)相似,可根据胸鳍上部无游离鳍条(vs具游离鳍条)、第二背鳍与臀鳍外缘黄色(vs紫色)、头腹面具密集白色小斑点(vs具少量白色大斑点)而与之区分。此外,二者自然分布区域存在差异,珠三角水系无纹缟虾虎鱼分布。
双带缟虾虎鱼 青岛小港码头
55.蜥形副平牙虾虎鱼 Parapocryptes serperaster (Richardson 1846)  
分类:虾虎鱼目-背眼虾虎鱼科-副平牙虾虎鱼属
俗名:白鸽鱼
种加词词源:serpo-蛇,指本种在命名时在中国的俗称:白蛇鱼。
体长:23cm
描述: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背缘、腹缘几乎平直;尾柄高而短。头中大,圆钝,前部稍平扁,后部侧扁。吻短而圆钝;口大,前位,平裂,上下颌越等长。上颌前侧具尖锐的犬齿,下颌齿平卧,下颌缝合处具一对犬齿。眼小,上侧位,突出。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2个;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尾鳍尖长,长度大于头长。体黄褐色,项部及背侧具马鞍状斑纹,体侧有不明显的暗色斑块。本种与弹涂鱼类近缘,但无法离水生存。
蜥形副平牙虾虎鱼 深圳福永市场
56.孔虾虎鱼 Trypauchen vagina (Bloch & Schneider 1801)  
分类:虾虎鱼目-背眼虾虎鱼科-孔虾虎鱼属
俗名:奶鱼、赤鲨
种加词词源:vagina,刀鞘,指本种鳃盖后缘的椭圆形缺刻。
体长:22cm
描述:体延长,侧扁;背缘、腹缘几乎平直,至尾端逐渐缩窄。头短,侧扁,头后中央具一棱狀嵴。吻短而钝;口前位,斜裂;下颌突出于上颌之前;上下颌各具2-3行齿。眼极小,上侧位,埋于皮下。体被圆鳞;头部裸露无鳞;无侧线。胸鳍小;腹鳍小,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尾鳍尖细;背鳍颇长,连续,分为鳍棘部和鳍条部;背鳍、臀鳍和尾鳍相连。体红色或淡紫红色。
孔虾虎鱼 深圳蛇口市场
57.舌虾虎鱼 Glossogobius giuris (Hamilton 1822) 
=叉舌虾虎鱼(台)、正叉舌虾虎鱼(台)
=恒河阿胡虾虎鱼 Awaous gutum(Hamilton 1822)
分类:虾虎鱼目-虾虎鱼科-舌虾虎鱼属
俗名:狗母鱼、狗甘仔、甘仔
种加词词源:ghiyuri,本种在恒河流域的俗称。
体长:25cm
描述:体修长,前端圆筒形,后部侧扁;头中大,较尖,略扁平;尾柄颇长,长度大于体高。眼背侧位,略突出。体大部被栉鳞,项部、胸部、腹部被小圆鳞;头部除鳃盖上方部分被鳞和眼后项部被鳞外其余部分无鳞;无侧线。背鳍2个;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体黄棕色,背侧暗棕色,腹侧灰白色;体侧沿体中轴有5个黑色斑块和5-6条黑色纵纹;背侧具4-5个褐色斑块;眼下方至上颌具一黑褐色斜纹;颊部具褐色斑块;第二背鳍具2-3条褐色点纹;胸鳍基部具2条灰黑色平行条纹;尾鳍具黑色斑点。
舌虾虎鱼 深圳福永市场
58.斑纹舌虾虎鱼 Glossogobius olivace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点带叉舌虾虎鱼(台)
分类:虾虎鱼目-虾虎鱼科-舌虾虎鱼属
俗名:狗母鱼、狗甘仔、甘仔
种加词词源:olivaceus,榄绿色,指本种主要的颜色。
体长:17cm
描述:体粗壮,前端圆筒形,后部侧扁;头中大,较尖,略扁平。眼背侧位,略突出。体大部被栉鳞,项部、胸部、腹部被小圆鳞;头部除鳃盖上方部分被鳞和眼后项部被鳞外其余部分无鳞;无侧线。背鳍2个;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体淡灰绿色或棕色;体侧中部具4-5个大暗斑;背侧具3-4个暗斑;眼后项部具排成2列的4群小黑点;背鳍前方有2列小黑点;第一背鳍第一、第二鳍棘间有1黑斑;第二背鳍、臀鳍和尾鳍均具深色点纹。
斑纹舌虾虎鱼 深圳福永市场
59.绿斑缰虾虎鱼 Amoya chlorostigmatoides (Bleeker 1849)
=绿斑细棘虾虎鱼 Acentrogobius chlorostigmatoides(Bleeker 1849)
=绿斑纵颊虾虎鱼 Creisson chlorostigmatoidesBleeker 1849
分类:虾虎鱼目-虾虎鱼科-缰虾虎鱼属
俗名:狗母鱼、狗甘仔、甘仔
种加词词源:chloro,绿色;stigma,斑点;指本种体侧的绿色斑点。
体长:25cm
描述:体延长,前部粗壮,近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浅弧形隆起,腹缘稍平直;尾柄较高。头颇大,前部略平扁。口大,前位,斜裂,下颌略突出于上颌。体被栉鳞;无侧线。背鳍2个;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尾鳍后缘圆钝。体黄褐色,散布有金属绿色的小斑点。
绿斑缰虾虎鱼 深圳福永市场
60.长丝犁突虾虎鱼 Myersina filifer (Valenciennes 1837)
=丝鳍犁突虾虎鱼
=丝鳍猴鲨(台)
=长丝丝虾虎鱼 Cryptocentrus filifer (Valenciennes 1837)
分类:虾虎鱼目-虾虎鱼科-犁突虾虎鱼属
种加词词源:filifer,丝状的,指本种第一背鳍具丝状延长鳍条。
体长:13.2cm
描述:体修长,侧扁。头中等大,吻短,圆钝。眼中等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下颌略突出。体被小圆鳞,埋于皮下。背鳍2个,第一背鳍高大,各鳍棘均延长至鳍膜之外,呈丝状延伸。左右腹鳍愈合为1吸盘。尾鳍尖长,长度大于头长。背鳍及尾鳍上半部分布一系列橙色斑点,体侧从头至尾分布数道平行的棕色条纹。第一背鳍前方有1黑色斑点。本种在海中与鼓虾共生。
长丝犁突虾虎鱼 广东湛江

钩头鱼目 Kurtiformes

(或并入虾虎鱼目 Gobiiformes)

61. 细条银口天竺鲷 Jaydia lineata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细条天竺鲷 Apogon line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细条天竺鱼 Apogonichthys linea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分类:钩头鱼目-天竺鲷科-银口天竺鲷属
俗名:九道箍
种加词词源:lineata,线纹,指本种体侧的黑色横纹。
体长:14.8厘米
描述:体侧扁;头大;口裂大,斜裂,下颌略突出于上颌。体被栉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鳍棘组成,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同型。尾鳍后缘圆形。体黄色,分布有黑色横纹。卵由雄鱼口孵。

细条银口天竺鲷 青岛南姜码头

62. 垂带拟天竺鱼 Apogonichthyoides cathetogramma (Tanaka 1917)  
=垂带似天竺鲷
=垂带天竺鲷 Apogon cathetogramma (Tanaka 1917)  
分类:钩头鱼目-天竺鲷科-拟天竺鱼属
俗名:大目侧仔
种加词词源:catheto,垂直的;gramma,线。指本种体表的垂直黑纹。
体长:14厘米
描述:体长圆而侧扁;头大。眼大,口裂大而倾斜。体被栉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鳍棘组成,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同型尾鳍叉形。体灰白色至灰色;第一背鳍与第二背鳍下方各有一条垂直的黑色条纹,第一背鳍下方的黑带包括第一背鳍前三枚鳍棘,第二背鳍下方的暗带包括第二背鳍前部;尾柄处具一黑点;腹鳍棘白色。幼鱼黑白对比更分明。

细条银口天竺鲷 青岛南姜码头

63. 宽条鹦竺鲷 Ostorhinchus fasciatus (White 1790) 
=宽条鹦天竺鲷
=宽条天竺鲷 Apogon fasciatus(White 1790)
=四线鹦竺鲷/四线鹦天竺鲷 Ostorhinchus quinquestriatus (Regan 1908) 
=四线天竺鲷 Apogon quinquestriatus (Regan 1908)
=伊丽莎白鹦竺鲷 Ostorhinchus elizabethae(Jordan & Seale 1905)
分类:钩头鱼目-天竺鲷科-鹦竺鲷属
俗名:沙米、大目侧仔
种加词词源:fasciatus,条纹,指本种体侧的两行纵纹。
体长:14厘米
描述: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大。眼大,口裂大而倾斜。体被栉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鳍棘组成,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同型尾鳍叉形。体浅灰色,体侧具2条纵纹,上方纵纹细弱,延伸至第二背鳍后基;下方纵纹粗宽,从吻端延伸至尾鳍中央;下方纵纹以下的腹侧具13-15条不显著的横纹;第二背鳍与臀鳍近基底部具黑色条纹。卵在雄鱼口中孵化。
鉴别依据:本种以第一背鳍鳍棘7枚区别于中线鹦竺鲷(Ostorhinchus kiensis,第一背鳍鳍棘6枚)。

宽条鹦竺鲷 深圳蛇口市场

64. 黄鹦竺鲷 Ostorhinchus aureus (Lacepède 1802)
=环尾鹦天竺鲷
=黄天竺鲷/环尾天竺鲷 Apogon aureus (Lacepède 1802)
分类:钩头鱼目-天竺鲷科-鹦竺鲷属
俗名:沙米、大目侧仔
种加词词源:aureus,金色,指本种体色。
体长:13厘米
描述: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大。眼大,口裂大而倾斜。体被栉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鳍棘组成,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同型;尾鳍叉形。体橙黄色,成鱼背部和尾柄灰色;侧线处具一列棕色的斑点;头部有一黑色纵纹从吻端延伸至眼部后缘;黑纹上下分别有一道细的蓝纹(在幼鱼中为白色),在鳃盖处变为点纹并随后消失;尾柄有一黑色环纹,环纹在成鱼中常具凹入的边缘。卵在雄鱼口中孵化。
鉴别依据:本种以尾柄黑斑更大且边缘凹入而区分于斑柄鹦竺鲷(Ostorhinchus fleurieu)。

黄鹦竺鲷 广东阳江

合鳃目 Synbranchiformes

65. 大刺鳅 Mastacembelus armatus (Lacepède 1800) 
分类:合鳃目-刺鳅科-刺鳅属
俗名:刀鳅、钢鳅、猪母锯、石锥
种加词词源:指本种体侧的黑色横纹。armatus,武装的,指本种背鳍前方的游离鳍棘。
体长:90厘米
描述:淡水鱼,有时也进入半咸水域。体延长,侧扁;头尖突;吻部向前伸长形成吻突。眼被皮膜覆盖,眼下有1埋于皮下的小刺。体被细小的圆鳞。无腹鳍;背鳍前方有34枚小刺,是鳍棘退化的痕迹;背鳍、尾鳍与臀鳍相连。具两种色型。产自东南亚的种群体表花纹呈网格状分布。产自华南的种群背侧灰褐色,腹部灰黄色;体侧带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纹;胸鳍黄白色;其它各鳍灰黑色,边缘灰白色或淡黄色。

大刺鳅 深圳蛇口市场

颌针鱼目 Beloniformes

66. 斑鱵 Hemiramphus far (Forsskål 1775)
分类:颌针鱼目-鱵科-鱵属
俗名:针鱼、水针
种加词词源:本种的阿拉伯语俗称。
体长:45厘米
描述:体延长,侧扁,背缘平直。口极端上位,上颌短,三角形,下颌延长成针状的喙。腹鳍短小,位于体后半部;背鳍与臀鳍同型;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背浅灰蓝色,腹部白色;体中部有一银白色纵带;鲜活时有时可见银白色纵带上方有一蓝色纵带,蓝色纵带上方有一条浅色的黄色纵带;蓝色纵带的位置上有3-9个垂直暗斑穿过;喙黑色,前端橘红色;背鳍黄色;尾鳍上叶黄色,下叶蓝色,下叶的蓝色延伸至尾鳍上叶后缘。

斑鱵 深圳蛇口市场

67. 瓜氏下鱵 Hyporhamphus quoyi (Valenciennes 1847) 
分类:颌针鱼目-鱵科-下鱵属
俗名:针鱼、水针
种加词词源:纪念博物学家Jean René Constant Quoy (1790-1869),其与Joseph Paul Gaimard (1793-1858)一道采集了本种的模式标本。
体长:31.2厘米
描述:体延长,侧扁,背缘平直。口极端上位,上颌短,三角形,下颌延长成针状的喙。腹鳍短小,位于体后半部;背鳍与臀鳍同型;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背翠绿色,腹面银白色,体侧有一银白色纵带。

斑鱵 深圳蛇口市场

鲻形目 Mugiliformes

68. Mugil cephalus (Linnaeus 1758)
分类:鲻形目-鲻科-鲻属
俗名:乌头、乌鱼
种加词词源:亚里士多德时代对此鱼的称呼kephalos
体长:100cm
描述:体圆筒形,略侧扁。脂眼睑发达,体被大型圆鳞。口前位,唇部发达。鳃耙细密,形成鳃笼。幽门胃特化似鸟类砂囊。背鳍2个,较为短小,相距甚远,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尾鳍叉形,上叶略长于下叶。胸鳍高位,游动时常平展。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具6-7条黑色纵纹。为广盐性鱼类,可进入淡水生活。

鲻 青岛南姜码头

69. 鮻 Planiliza haematocheilus(Temminck & Schlegel 1845)
=平鮻
=Planiliza haematocheil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拼写错误)
=Liza haematocheil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拼写错误)
=龟鮻 Chelon haematocheil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分类:鲻形目-鲻科-鮻属
俗名:梭鱼、赤眼鮻
种加词词源:hematos,血淋淋的;chelia,嘴唇。指本种新鲜时嘴唇呈深紫色。
体长:80cm
描述:体圆筒形,被大型圆鳞,背中线无棱脊口前位,唇部发达。鳃耙细密,形成鳃笼。幽门胃特化似鸟类砂囊。脂眼睑不发达,仅覆盖眼边缘。背鳍2个,较为短小,三角形,相距甚远,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尾鳍浅叉形。胸鳍位高,游动时常向两侧平展。体黄褐色,虹膜上部有1橘红色斑点为广盐性鱼类,可进入淡水生活。本种在北方海域常见,但在珠三角海域较少见。
鮻 青岛大黑石栏
70. 棱鮻 Planiliza affinis(Valenciennes, 1836)
=前鳞鮻 Liza carinata (Valenciennes 1836)
=Chelon carinatus (Valenciennes 1836)(拼写错误)
=前鳞龟鮻 Chelon affinis (Günther 1861)
分类:鲻形目-鲻科-鮻属
种加词词源:affinis,近似的。
体长:24.4cm
描述:体形较小的鮻鲻鱼类。体圆筒形,略侧扁。鳃耙细密,形成鳃笼。幽门胃特化似鸟类砂囊。体被大型圆鳞,背鳍前鳞为一行棱鳞口前位,唇部发达。脂眼睑不发达。背鳍2个,较为短小,三角形,相距甚远,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胸鳍位高。尾鳍叉形。体褐色,腹部色浅。眼上方具一橙红色斑点。
棱鮻 深圳福永市场
71. 佩氏骨鲻 Osteomugil perusii (Valenciennes 1836) 
=佩氏莫鲻 Moolgarda perusii (Valenciennes 1836) 
=硬头骨鲻 Osteomugil stronylophalus(Richardson 1846)
分类:鲻形目-鲻科-骨鲻属
俗名:白蚬鱼、蚬鱼
种加词词源:纪念法国海军军官及探险家Jean-François de Galaup La Pérouse(1741-1788),其船队在本种模式产地瓦尼科罗岛触礁搁浅,无人生还。
体长:30cm
描述:体形较小的鮻鲻鱼类。体圆筒形,略侧扁。鳃耙细密,形成鳃笼。幽门胃特化似鸟类砂囊。体被大型圆鳞。口前位,唇部发达;闭口时主上颌骨不外露。脂眼睑发达,遮盖眼的前后缘1/3以上。背鳍2个,较为短小,三角形,相距甚远,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胸鳍位高。尾鳍叉形。体银白色,胸鳍基部具一黑色斑点
佩氏骨鲻 深圳蛇口市场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72.金带细鲹 Selaroides leptolepis (Cuvier 1833) 
=金带鲹 Caranx leptolepis (Cuvier 1833) 
=墨氏鲹 Caranx mertensii (Cuvier 1833)
分类:鲹形目-鲹科-细鲹属
俗名:木叶鲹
种加词词源:lepto,细的;lepis,鳞。指本种棱鳞细小。
体长:22cm
描述:体侧扁,呈卵圆形。脂眼睑发达。胸鳍镰刀状;背鳍2个,第二背鳍基部长,与臀鳍相对应;尾鳍深叉形。侧线鳞为弱的棱鳞。背侧蓝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中部具一金黄色纵带;鳃盖后方有一黑斑;腹鳍白色或淡色;奇鳍黄色。

金带细鲹 深圳蛇口市场

73.短吻丝鲹 Alectis ciliaris (Bloch 1787)  
分类:鲹形目-鲹科-丝鲹属
种加词词源:ciliaris,长鞭子,指本种发达的延长鳍条。
体长:150cm
描述:体极侧扁;头高,头背部轮廓陡峭。脂眼睑不发达。尾柄细长。棱鳞弱。尾鳍深叉形;胸鳍镰刀型。幼鱼拟态水母,体颇高,呈菱形,腹鳍、背鳍、臀鳍均有发达的丝状延长鳍条,尤以背鳍与臀鳍的延长鳍条可达鱼体数倍之长,体侧具4-5条黑色横带,背鳍前具6-7枚鳍棘。随着鱼体生长,鱼体逐渐拉长,横带与背鳍鳍棘消失,延长鳍条也逐渐缩短。

短吻丝鲹(幼鱼) 深圳蛇口市场

74.乌鲹 Parastromateus niger (Bloch 1795)  
=乌鲳
分类:鲹形目-鲹科-乌鲹属
俗名:黑鲳、三角鲳
种加词词源:niger,黑色,指本种的体色。
体长:75cm
描述:体高而侧扁,卵圆形;背腹轮廓隆起,突出;吻钝圆;眼小,脂眼睑不发达。体被小圆鳞;棱鳞仅存在于尾柄处。幼鱼体菱形;体侧具黑色横带;腹鳍黑色,很长;第一背鳍小;第二背鳍与臀鳍高大。成鱼体银白色至蓝褐色,无横带;第一背鳍与腹鳍消失;第二背鳍与臀鳍弧形。

乌鲹 深圳蛇口市场

75.鲯鳅 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 1758)
=鬼头刀(台)
分类:鲹形目-鲯鳅科-鲯鳅属
俗名:鬼头刀、刀鲅鱼
种加词词源:hippos,马;ouros,尾巴。可能指雄鱼的背鳍。
体长:210cm
描述:体修长,侧扁,前部高大,最高点在腹鳍附近,后端渐尖细。成鱼头部有一骨质凸起,雄鱼尤甚,使头呈方形。体被细小圆鳞,不易脱落。背鳍一个,连续,长而高耸,达55-67枚鳍条;臀鳍鳍条25-30枚;尾鳍深叉形。体呈绿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与体背布满小黑点。活体带有绚烂的蓝绿色结构色,死后即消失。
鲯鳅 青岛积米崖渔港
76.乳香鱼 Lactarius lactari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乳鲭(台)
分类:鲹形目-乳香鱼科-乳香鱼属
种加词词源:lactarius,牛奶般的,来自本种在印度本地治里的俗称pêche-lait(桃子牛奶),指本种新鲜时肉质柔软。
体长:40cm
描述:体延长,侧扁,长椭圆形,形似鲹,但与鲹不同,为乳香鱼科下唯一的物种。头顶有大型的黏液窝和枕骨棱。口大,斜裂,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各有一对小而尖的犬齿。体被中等大小的圆鳞,鳞片易脱落;侧线鳞不形成棱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鳍棘组成,第二背鳍具1鳍棘和19-23枚鳍条。体银灰色,上半部略带红色,下半部银白色;鳃盖后方有一黑色斑点。
乳香鱼 深圳蛇口市场
注:下述3种(77-79)在一些分类系统中归于鲹形系目级地位待定类群,此处为尽可能减少地位待定类群,并维持目的单系性,采用Near & Thacker(2024)的分类法,将其并入一个广义的鲹形目下。
77.四指马鲅 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Shaw 1804)  
分类:鲹形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
俗名马友鱼、午鱼、午笋鱼
种加词词源:tetra,四;dactylum,指头。指本种胸鳍下方具4枚游离鳍条。
体长:200cm
描述:体延长,侧扁。眼较大,位于头前部,具发达的脂眼睑。口大,下位,口裂近水平,上颌突出于下颌之前。体被栉鳞;侧线鳞71-80;背鳍、臀鳍、胸鳍基部具鳞鞘;胸鳍及腹鳍基部具长尖形腋鳞;两腹鳍间具一三角形鳞瓣。胸鳍下方具4枚指状的游离鳍条;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同型;尾鳍深叉形。体背灰色,腹部银白色;背鳍与尾鳍具不明显的黑色边缘;胸鳍鳍膜黄色(大个体为暗黄色);腹鳍前缘黄色;鳍其余部分白色。
附注:伍汉霖、钟俊生主编《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陈大刚、张美昭主编《中国海洋鱼类》均认为国内无此鱼分布,过往记录为多鳞四指马鲅误定。市场调查可知,本种不仅在国内可见且极常见。海水养殖常见种,种源可能来自东南亚。
鉴别依据:本种以胸鳍黄色、侧线鳞71-80而区分于多鳞四指马鲅(下文)。
四指马鲅 深圳蛇口市场
78.多鳞四指马鲅 Eleutheronema rhadinum (Jordan & Evermann 1902) 
分类:鲹形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
俗名马友鱼、午鱼、午笋鱼
种加词词源:rhadinum,尖细的,细长的。
体长:200cm
描述:体延长,侧扁。眼较大,位于头前部,具发达的脂眼睑。口大,下位,口裂近水平,上颌突出于下颌之前。体被栉鳞;侧线鳞82-95;背鳍、臀鳍、胸鳍基部具鳞鞘;胸鳍及腹鳍基部具长尖形腋鳞;两腹鳍间具一三角形鳞瓣。胸鳍下方具4枚指状的游离鳍条;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同型;尾鳍深叉形。体背灰色,腹部银白色;背鳍与尾鳍具明显的黑色边缘;胸鳍黑色,基部上缘有一黑色斑点;腹鳍和臀鳍白色;其余鳍灰色。
多鳞四指马鲅 深圳蛇口市场
79.黑斑多指马鲅 Polydactylus sextari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六指马鲅
分类:鲹形目-马鲅科-多指马鲅属
俗名午仔
种加词词源:sextarius,六,指本种胸鳍下方的6枚游离鳍条。
体长:30cm
描述:体延长,侧扁。眼较大,位于头前部,具发达的脂眼睑。口大,下位,口裂近水平,上颌突出于下颌之前。体被栉鳞;背鳍、臀鳍、胸鳍基部具鳞鞘;胸鳍及腹鳍基部具长尖形腋鳞;两腹鳍间具一三角形鳞瓣。胸鳍下方具6枚指状的游离鳍条;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同型;尾鳍深叉形。体背灰绿色。腹侧银白色;鳃盖后方侧线处具一黑斑;各鳍灰色而略带黄色。
黑斑多指马鲅 深圳蛇口市场
注:下述11种(80-90)在一些分类系统中归于鲽形目,此处为尽可能减少地位待定类群,并维持目的单系性,采用Near & Thacker(2024)的分类法,将鲽形目并入一个广义的鲹形目下,作为一个亚目存在。
80.褐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牙鲆
分类:鲹形目-牙鲆科-牙鲆属
俗名左口鱼鸦片鱼、牙片
种加词词源:olivaceus,榄色的,指本种体色。
体长:103cm
描述:体长椭圆形,侧扁,不对称。两眼均位于鱼体左侧,眼间隔较宽坦。口大,口裂倾斜,两颌齿各一行,呈大犬牙状。尾鳍后缘双截形。体有眼侧被栉鳞,无眼侧被圆鳞,两侧各有侧线一条。体色多变,有眼侧一般为暗灰褐色,散布黑色及白色斑点;侧线中央及前端上、下常各有一与瞳孔等大的亮黑色斑点。无眼侧白色。各鳍淡黄色。
附注:本种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海水养殖对象。
褐牙鲆 青岛大黑石栏
81. 桂皮斑鲆 Pseudorhombus cinnamone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柠檬斑鲆
分类:鲹形-牙鲆科-斑鲆属
俗名青天烂、希毛、花点鲆
种加词词源:cinnamoneus,指本种体色与肉桂相近。
体长:35cm
描述:体侧扁,椭圆形,较宽高,不对称。两眼均位于身体左侧。口裂倾斜,闭口时上下颌平齐,两颌均分布有小牙。体左侧被栉鳞,右侧被圆鳞,两侧各有侧线1根。各鳍发育完善。左胸鳍镰刀状,右胸鳍圆形。有眼侧为泛黄的灰褐色,侧线胸鳍后方及稍后部具1黑褐色斑点,第一个黑斑约与瞳孔等大,周围有金色小点环绕。侧线上下另有若干弧形斑纹。
桂皮斑鲆 青岛团岛市场
82. 大牙斑鲆 Pseudorhombus arsius (Hamilton 1822) 
=大齿斑鲆
分类:鲹形-牙鲆科-斑鲆属
俗名偏口
种加词词源:arsi,本种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俗称。
体长:45cm
描述:体侧扁,椭圆形,较宽高,不对称。两眼均位于身体左侧,下眼略比上眼偏前方。口裂倾斜,延伸至下眼下方;上下颌齿略大而稍密,为中小犬齿状。体左侧被栉鳞,右侧被圆鳞;两侧各有侧线1根。各鳍发育完善;胸鳍短于头长;尾鳍楔形。有眼侧绿色或淡褐色;体表有许多环纹及暗色小点;侧线拐角处具一大眼斑,侧线后部具一较小眼斑。无眼侧灰白色。
大牙斑鲆 深圳蛇口市场
83. 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Linnaeus, 1758)
=瘤棘鲆
分类:鲹形-菱鲆科-菱鲆属
俗名多宝鱼
种加词词源:maximus,最大的,指本种体型极大。
体长:100cm
描述:体菱形,侧扁,不对称。两眼均位于体左侧,略突出。体无鳞,仅有眼侧有少数分散的骨化鳞片。体两侧各有1根侧线。尾鳍圆形。有眼侧灰褐色、灰色或灰白色,生有密集的黑色斑点。无眼侧白色。
附注: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引进海水养殖鱼类,原产地位于北大西洋欧洲沿岸。
大菱鲆 青岛小港市场
84.木叶鲽 Pleuronichthys cornut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角木叶鲽
=日本木叶鲽 Pleuronichthys japonicus (Suzuki, Kawashima & Nakabo 2009)
分类:鲹形-鲽科-木叶鲽属
俗名蚝边、鼓眼
种加词词源:cornutus,具角的,指本种两眼间的角状突起。
体长:30cm
描述:体侧扁,高宽,菱形,不对称。两眼均位于体右侧,大而突出,眼间隔窄。两眼前方各有1短棘,眼间隔两侧均具1坚硬骨质强棘。体两侧被小圆鳞,鳍有鳞。两侧各有侧线1根,直线状。背鳍76-82,第45-47枚鳍条最长;臀鳍54-62。有眼侧红褐色,带有不规则黑色斑点。无眼侧白色。
木叶鲽 青岛连心渔港
85.带纹条鳎 Zebrias zebra (Bloch 1787)
分类:鲹形-鳎科-条鳎属
俗名花猫龙利鱼、花龙利、花舌头
种加词词源:zebra,斑马,指本种体表黑白条纹类似于斑马。
体长:26cm
描述:体侧扁,舌形,不对称。眼小,略突出,两眼均位于身体右侧,两眼间无指状皮突。口歪,至眼下缘。体被栉鳞,侧线鳞为圆鳞,头部一些鳞呈绒毛状;体两侧均具1根侧线。右胸鳍镰刀状,左胸鳍宽短,至多等于眼径;右腹鳍后缘与生殖突相连;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体右侧淡黄褐色,有11~12对黑褐色横带状纹,纹中央细黄纹状。横纹延伸至鳍膜内,鳍棘末端黑色,尾鳍黑色,分布不规则黄色斑点。体左侧白色,仅鳍边缘黑色。
鉴定依据:本种以眼上无指状皮突而区分于峨眉条鳎(Z. quagga),以尾鳍具多个黄色斑点而非位于基部的单一黄色斑块而区分于日本拟鳎(Pseudaesopia japonica)。
带纹条鳎 青岛团岛市场
86.日本钩嘴鳎 Heteromycteri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分类:鲹形-鳎科-钩嘴鳎属
种加词词源:japonicus,产自日本的。指本种模式产地位于日本。
体长:13.5cm
描述:体侧扁,舌形,不对称。眼小,略突出,两眼均位于身体右侧,两眼间无指状皮突。口歪而小,吻向后方延伸呈长钩状;唇发达,左唇较厚,右下唇中央具一向上的圆膜凸起。体被栉鳞,侧线鳞为圆鳞;体两侧均具1根侧线。无胸鳍;右腹鳍与臀相连。有眼侧灰褐色,散布黑色小圆点和褐色小花斑;无眼侧白色;背鳍与臀鳍具黑色横纹和斑点;尾鳍具黑色斑点。
日本钩嘴鳎 茂名博贺渔港
87.焦氏舌鳎 Cynoglossus joyneri (Günther 1878)
=短吻红舌鳎
分类:鲹形目-舌鳎科-舌鳎属
俗名龙利鱼、龙脷鱼、舌头鱼
种加词词源:纪念本种模式标本采集者、英国工程师Henry Batson Joyner。
体长:39.4cm
描述:中等大小的舌鳎。体侧扁,舌状,不对称。眼小,两眼均位于身体左侧,右侧为无眼侧。口歪,吻钩达下眼后缘,下唇平滑。头高大于或等于头长,眼间距略大于眼长。体两侧均被栉鳞,仅左侧具3根侧线,右侧无侧线;上、中侧线间鳞最多12-13纵行;侧线无眼前枝。无胸鳍;腹鳍仅有左侧,并与臀鳍、尾鳍、背鳍连为一体;背鳍106-118;臀鳍83-90。体左侧淡红褐色,左侧白色。
焦氏舌鳎 青岛团岛市场
88. 半滑舌鳎 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 1873)
分类:鲹形目-舌鳎科-舌鳎属
俗名龙利鱼、龙脷鱼、鳎目、舌头鱼、牛舌
种加词词源:semi-,一半的;larvis,光滑的。指本种有眼侧侧线鳞间鳞片光滑,而头部、鳍及侧线外的鳞片则带有强烈锯齿。
体长:80cm
描述:世界上最大的舌鳎。体侧扁,舌形,不对称。眼小,两眼均位于鱼体左侧,双眼突出,有管状眼柄,有眼侧鼻管位于眼柄间。口歪,延伸至眼下缘。有眼侧被强栉鳞;无眼侧被似圆鳞的弱栉鳞,体中央具一纵行圆鳞。头前部鳞短绒毛状。左侧具侧线3根,右侧无侧线。无胸鳍,腹鳍仅有左侧,并与臀鳍、尾鳍、背鳍连为一体;背鳍118-127;臀鳍93-99。左侧淡黄色,右侧白色。
附注:半滑舌鳎为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
半滑舌鳎 青岛南姜码头
89. 斑头舌鳎 Cynoglossus puncticeps (Richardson 1846) 
分类:鲹形目-舌鳎科-舌鳎属
俗名龙利鱼、龙脷鱼、鳎目、舌头鱼、牛舌
种加词词源:puncti,斑点;ceps,头部。指本种头部具许多暗色斑点。
体长:18cm
描述:小型的舌鳎。体侧扁,舌形,不对称。眼小,两眼均位于鱼体左侧,双眼突出。口小而歪,口裂延伸至接近鳃盖后缘;有眼侧无齿,无眼侧具细小的绒毛状齿。两侧均被栉鳞;有眼侧具2行侧线,无眼侧无侧线。无胸鳍,腹鳍仅有左侧,并与臀鳍、尾鳍、背鳍连为一体;背鳍118-127;臀鳍93-99。有眼侧褐色,散布黑色斑点,鳍黄褐色;无眼侧淡色,鳍灰白色;鳍带有黑色条纹。
斑头舌鳎 汕头
90. 长钩须鳎 Paraplagusia bilineata (Bloch 1787) 
=双线须鳎
分类:鲹形目-舌鳎科-须鳎属
俗名龙利鱼、龙脷鱼、鳎目、舌头鱼、牛舌
种加词词源:bi-,成对的;lineata,线。指本种有眼侧具2根侧线。
体长:30cm
描述:体侧扁,舌形,不对称。眼小,两眼均位于鱼体左侧,双眼突出,有管状眼柄;有眼侧具一个管状鼻孔,位于下眼前方;无眼侧具2个鼻孔,前鼻孔管状,后鼻孔孔裂装状口歪而下位,口裂显著呈钩状弯曲,后端超过眼后缘;有眼侧唇缘具触须或穗状物。有眼侧无齿,无眼侧具细小的绒毛状齿。有眼侧被栉鳞,具侧线2条;无眼侧被圆鳞,无侧线。无胸鳍,腹鳍仅有左侧,并与臀鳍、尾鳍、背鳍连为一体。有眼侧褐色,具浅色的不规则圆斑,幼鱼尤其明显;无眼侧白色。
长须钩鳎 茂名博贺渔港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91.蔷薇颈鳍鱼 Iniistius verrens (Jordan & Evermann 1902) 
=蔷薇虹彩鲷(台)
=蔷薇连鳍唇鱼 Xyrichtys verrens (Jordan & Evermann 1902)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颈鳍鱼属
俗名鹦哥
种加词词源:verrens,拖曳的。可能指本种腹鳍末端延伸至臀鳍。
体长:15cm
描述:体侧扁,头部隆起,眼上方只吻部几乎垂直。吻吨;口中大,前位;上下颌各具锥形牙一行,前端各具弯形犬齿一对。体被中大圆鳞。背鳍前两枚鳍棘与后方鳍棘以鳍膜相连,其间具一深缺刻;腹鳍第一枚鳍条延长,末端超过臀鳍起点。体粉红色至淡橘红色;吻端至头背部白色;雄鱼胸鳍上方体侧具紫红色斑点,雌鱼则无;背鳍与臀鳍基部蓝色,边缘粉红色,胸鳍后缘黑色。

蔷薇颈鳍鱼 深圳蛇口市场

92.洛神颈鳍鱼 Iniistius de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红虹彩鲷(台)
=洛神连鳍唇鱼 Xyrichtys de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颈鳍鱼属
俗名鹦哥
种加词词源:dea,神。可能指本种美丽的体色。
体长:30cm
描述:体侧扁,头部隆起,眼上方只吻部几乎垂直。吻吨;口中大,前位;上下颌各具锥形牙一行,前端各具弯形犬齿一对。体被中大圆鳞。背鳍前两枚鳍棘丝状延长,与后方鳍棘以鳍膜相连,其间具一深缺刻。体橙红色;体侧有3条深色横带,通常不明显,但在应激状态下可能显现;臀鳍中部具一淡色纵带;背鳍具暗色纵纹;侧线下鳞常具淡褐色黑点;雌鱼第5-6侧线鳞上方通常具一黑斑。

洛神颈鳍鱼 深圳蛇口市场

93.云斑海猪鱼 Halichoeres nigrescens (Bloch & Schneider 1801)   
=黑带海猪鱼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海猪鱼属
种加词词源:nigrescens,发黑的。指本种鱼体发黑而带有黄色斑点。
体长:14cm
描述:体延长,侧扁;吻延长,尖突。口小,上颌具4枚犬齿,外侧两枚向后方弯曲。体被中大圆鳞;颊部无鳞。体绿褐色;腹部粉红色;体侧具一系列垂直横带;眼至吻端及上颌各有一条粉红色条纹;眼后至鳃盖具黑色斑点;臀鳍具2条粉红色纵带。背鳍具与瞳孔等大的白色圆斑;胸鳍基底处有一三角形黑斑;尾鳍具弧状斑,上下端淡黄色。雌鱼及幼鱼背鳍第4-6枚鳍棘间具黑斑,此黑斑在雄鱼中很小或消失。本种是珠三角地区最常见的海猪鱼类。

云斑海猪鱼 茂名博贺渔港

94.新月锦鱼 Thalassoma lunare (Linnaeus 1758)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锦鱼属
俗名青衣
种加词词源:lunare,月亮,指本种尾鳍具新月状图案。
体长:25cm
描述:体延长,侧扁;上下颌具一系列尖齿,前方各具一对犬齿。体被大型圆鳞。腹鳍尖长,尾鳍琴形,上下缘延长。色彩绚丽,体蓝绿色,具许多暗红色条纹;头部暗红色,具许多与体色相同的斜纹,其中头上半部的斜纹以眼睛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开来;胸鳍红色,外缘具蓝色环纹;背鳍与臀鳍蓝绿色,近基部处具一红色纵带,鳍缘蓝色或黄色;尾鳍前半部蓝绿色,至上下缘暗红色,形成新月状图案,尾鳍后部中央黄色(雄鱼)或淡蓝色(雌鱼)。幼鱼背侧黄绿色,腹侧蓝色,上下两色具明显分界,背鳍与尾鳍基部各具一黑斑。

新月锦鱼 深圳蛇口市场

95.三叶唇鱼 Cheilinus trilobatus (Lacepède 1801)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唇鱼属
俗名彩眉、假苏眉
种加词词源:tri,三;lobatus,叶。指尾鳍中央凸起,形成三叶状。
体长:45cm
描述:体侧扁,卵圆形;头大,在眼后方隆起。口端位或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各具锥型齿一列,前方各具犬齿一对。体被大型圆鳞。腹鳍尖长;尾鳍圆形,成年雄鱼尾鳍上下缘延长,中央向后凸出,呈三叶状。体绿色至褐色;体侧具许多细密的红色横纹及4道不明显的黑色宽横带;头部具许多红色斑点或条纹;背鳍与臀鳍鳍缘及后方延长鳍条红色;尾鳍黑色,鳍缘红色。

三叶唇鱼 深圳蛇口市场

96.绿尾唇鱼 Cheilinus chlorourus (Bloch 1791)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唇鱼属
种加词词源:chloro,绿色;urus,尾巴。指本种发表时的描述及图版均为一条具有绿色尾鳍的鱼(依据一件干制标本)。
体长:45cm
描述:体侧扁,卵圆形;头后方稍隆起;吻部笔直;口中大,端位;上下颌各具锥型齿一列,前方各具犬齿一对。体被大型圆鳞。尾鳍圆形,成鱼上下缘鳍条延长;成鱼腹鳍第一枚鳍条延长,末端可达肛门。体色多变,体褐色至橄榄色,有许多白色至粉红色小点;奇鳍与腹鳍具许多白点;尾鳍基部颜色常较浅;背鳍第一、第二枚鳍棘间具一灰斑。

绿尾唇鱼 深圳蛇口市场

97.波纹唇鱼 Cheilinus undulatus (Rüppell 1835)
=曲纹唇鱼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唇鱼属
俗名苏眉、拿破仑、龙王鲷
种加词词源:undulatus,波浪状的,可能指本种体侧的曲线状条纹。
体长:229cm
描述:最大的隆头鱼类。体卵圆形,延长而侧扁;幼鱼头背部平直,随生长前额逐渐隆起,成鱼前额明显突出,并随体型增加而越发明显。口端位,中大,具有厚而发达的唇;上下颌各具锥型齿一列,两颌前方各具大型犬齿一对。幼鱼体浅绿色,每一鳞片具黑色横纹,背侧与后半身横纹较粗,腹部横纹细密;眼后具2条水平的黑色条纹,吻部具2条斜行的黑色条纹。成鱼体绿色或暗绿色,体侧每一鳞片均具黑色至暗紫色波浪状线纹,后半身鳞片颜色较深,头部具橙黄色与绿色的网状细线,尾鳍后缘黄色。
附注:波纹唇鱼是全球性濒危(EN)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并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无证交易属违法行为。

波纹唇鱼(幼体) 深圳蛇口市场

98.伸口鱼 Epibulus insidiator (Pallas 1770)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伸口鱼属
种加词词源:insidiator,伏击者,潜伏者。早期博物学家相信本种可以如射水鱼一般从延长的吻中射出水柱捕食陆生昆虫,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体长:54cm
描述:高度特化的隆头鱼类。体延长,侧扁,粗壮。头尖,在背鳍前方略隆起,在眼前及眼上方略内凹。口特化,突出;下颌骨向后超越鳃膜,口如同是折叠在头部下方;上下颌可极度向前延伸,使口扩张为管状;上下颌齿各一列,前方各有一对犬齿。被大型圆鳞。成鱼尾鳍上下缘延长为丝状。雄鱼体橄榄绿色或黑褐色,雌鱼体黄色;鳞片边缘深色,形成网格状纹路;背鳍第一、第二枚鳍棘间具一暗色斑,向后形成暗色纵带。幼鱼体褐色,具三条白色细横带,眼具放射状白色细纹。本种在捕食时口迅速向前推出,形成一个管道,将远处的小动物吸入口中。

伸口鱼(雄) 深圳蛇口市场

99.蓝猪齿鱼 Choerodon azurio (Jordan & Snyder 1901)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猪齿鱼属
俗名红衣
种加词词源:azurio,蓝色。可能指本种体侧鳞片上的蓝色斑点或年轻成鱼奇鳍边缘的蓝色。
体长:40cm
描述:体长卵圆形,侧扁;头大,背缘略陡。上下颌突出,前方具4枚大型犬齿,上颌两端具扩大犬齿。体被大型圆鳞。尾鳍圆形。体浅红褐色,胸鳍上方具2道紧邻的斜向背鳍基部的条带,前一条为黑色至暗褐色,向上延伸至背鳍基部;后一条为白色至粉红色,不向上延伸至背鳍基部;鳞片基部具蓝色斑点;臀鳍内侧具蓝色条纹。

蓝猪齿鱼 深圳蛇口市场

100.弧带鹦嘴鱼 Scarus dimidiatus(Bleeker 1859)
=新月鹦嘴鱼
=新月鹦哥鱼(台)
分类:隆头鱼目-隆头鱼科-鹦嘴鱼属
俗名黄衣
种加词词源:dimidiatus,分离。指本种雄鱼前半身颜色明亮,后半身颜色黯淡。
体长:40cm
描述:体延长,侧扁;头背部轮廓成弧形。上、下颌齿均愈合为坚硬的齿板,齿板表面无齿。尾鳍圆形或截形。两性异型。雌鱼背部黄绿色,腹部白色,背侧有3-4条深灰色横带,腹侧有3条白色纵纹,下吻部至胸鳍基部粉红色。雄鱼色彩绚丽而及复杂,通常体青绿色;鳞片边缘紫色,形成网格状纹路;头后背部后上方至背鳍第7枚鳍棘基部及吻部各具一个三角形蓝绿色斑块,后者向后延伸至胸鳍基部;另有一深色的蓝绿色或紫色条纹由额部斜向胸鳍基部,分隔两个蓝绿色斑块,并与下方的一条粉红色弧状斑块相连;胸鳍具三色,自上而下分别为蓝绿色、紫色及无色。

弧带鹦嘴鱼(雌) 深圳蛇口市场



致谢

    与地处北方的黄海相比,珠三角地区所毗邻的南海更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虽然这里的鱼类应当是我从小到大最熟悉的鱼类,但鉴定它们对我来说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南海的鱼实在太多;另一方面,许多鱼之间的区别也非常细微,一不小心忽略了某个特征,鉴定结果就可能变成了另一种鱼,这种现象是具有普遍性的,即使是依据检索表也难以保证次次都认对,幸而在本文写作时得到@洛澜-MegalodonEric@EcoMATA一口蚂獭@一只迭戈及广东海洋大学罗植森等朋友的帮助,解决了一些疑难杂种的鉴定问题,在此特向各位表示感谢。同时,因为南海鱼类鉴定确实不容易,我也很难保证本文毫不出错,如果大家在文中发现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指出,我将在下一篇中进行修正。

达达的水族馆
鱼类科普及水族交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