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小时候的家就在一大片竹林边上,她和哥哥们是在竹林里跑大的,一年四季竹林总在落叶,掉落的竹叶变成土壤的肥料,鸡纵菌经常从被滋养的土壤里冒出,大鱼便和哥哥们去竹林里找鸡纵菌,带回家给大人烧汤。在她的记忆里,家里基本的生活用物,竹子几乎都是原材料。家里要用簸箕,大鱼爷爷便破篾、劈篾,按照平常的生活经验做一个,还有洗锅的竹刷、装东西的背篓……后来大鱼去县里读书,偶尔回老家时仍然会穿过那片大大的竹林,茂盛的竹叶连接成绿色天幕,越往前走,透过树干能看到冒着白烟的瓦房,那是家里正在生火做饭的信号,走过竹林旁边一定会有一片池塘,再拐进去,看见土墙青瓦就到家了。她再大一些的时候,随着村子的发展,竹林和老家都被推了,她才知道一座座土墙青瓦房仍然是由用竹子搭成框架,再敷土加了麦壳的黄泥而砌成的。
“看到竹子就觉得很亲切,我喜欢竹子的韧性,还有绿色、脆脆的感觉,它总会勾起我很多对家乡的记忆。“ “竹子”从生活原材料发展成为艺术原材料,“竹编工艺”这个村民的原始生存技能,也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子不是难见的植被,放眼整个川蜀,针对不同生态规模的竹林,地方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自然保护和文化建设,其中颇值得一说的,便有崇州重庆路边的竹艺村。
01.
道明镇上,“三竹共立”
时间退回到2016年,彼时,传统的道明竹编还停留在较为粗放的农用器具的编织和一些小商品的售卖上,竹林区村户仍处于大户不大、散户很散的状态。位于重庆路沿线,作为崇州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竹艺”的区域,依托地理位置和竹文化基因两个绝佳优势,让建设的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
很快,一座饱含艺术色彩、文化气韵的「竹里」拔地而起,成为崇州的一张现象级城市名片。
「竹里」带来的热度一直在持续,一个建筑难以承载游客的停车、吃饭、购物等问题,所以,以“竹”为主题的建筑生成后,“竹文化”的发展落在了生活方式和乡村建设上,紧接着,「竹艺村」在四周落成。这个非行政规划村并没有具体的范围与边界,聚集起86户村民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招商、运营,让专业的设计团队对整个片区进行风貌导则的梳理,根据每家每户实际的院落地址、朝向视野去做调整,有些村舍调整后提供公共服务设施,有些则提供基础商业运营或者招商……除了建筑设计的表达,还以竹的外形或其它特性进行“建筑复原”,让川西民居的传统风貌在这里得以留存。
「竹艺村」开园后,村民的返乡就业率开始升高,竹编的从业人员聚集起来以后,竹编开始进入城市建设:从小型空间装饰到大型街边装置,多维作品形态将“道明竹编”带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了解“竹编”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
围绕着“竹文化”,如果用一个词语去贯穿这些打造,便是“延续未来”——不管是以建筑去表达,还是以生活方式去表达,通过竹文化应用的不断加深,一层一层延续未来。
今年,这场延续未来的旅程来到新的站点,以景区的打造加码竹文化宣传,紧邻「竹里」和「竹艺村」,一个融合了竹文化、竹生态、竹景观、竹旅游、竹产业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竹艺公园」即将于今年国庆节到来。
道明镇上,“三竹共立”的格局初具规模。
集休闲、康养、旅居、度假为一体,竹艺公园整体面积2.04平方公里,规划“一心·四区·一集群”的总体格局:一心为竹艺村非遗文化交流中心,四区为道明竹里人文旅居区、无根山康体运动休闲区、百竹园自然科普区、竹林康养度假区,一集群为藏马沟民宿产业集群。一期包含熊猫餐厅、竹文化体验馆、青云栈道等二十多个核心项目,二期建设内容主要为轻奢酒店、米其林餐厅、度假民宿、会议展览及多种游乐项目。目前竹艺公园一期核心区域——百竹园自然教育研学区的户外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利用无根山的山形地貌、竹林、自然溪谷等资源,为亲子游和青少年研学教育游提供自然观光、艺术景观、竹文化主题博览、智慧研学、游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多元服务内容。
熊猫餐厅
这个崇州美食文化体验空间,以“洞穴”感的内部空间搭配“隐匿”风的外立面设计,空间设计摈弃花哨元素,充分利用竹子元素,完全开放地、和谐地与大自然相融。
整个餐厅分为三层,除了叶儿粑、荞面、牙签等民间美食之外,还可品尝到从陆游诗中演变而来的思蜀宴和竹筒宴等特色文化宴席。步入餐厅,浓浓的现代美学与竹林风情完美融合,空间垂直连贯,产生强大的交互感。与熊猫餐厅并列为“双子建筑”的全域活态竹文化体验馆颇具意趣,馆内设置“识竹”“悟竹”“用竹”“乐竹”“追竹”五大空间,实现互动、参与、体验、教育等目的,是一座可以让参观者体验到科技、艺术、文化于一身的现代化科技展馆。
各类先进、有趣的交互体验消解了竹子本身,将“竹”幻化成文化内核掩藏在所有展陈之后,达到一种精神共鸣和认知契合。
全长400余米的幽径预计引进100多种竹子(目前已搜集70余种),通过专业移栽将世界上一些稀有、珍贵和濒危的竹种类展现在大家眼前,建成后,将成为有着丰富竹品种、品类的竹文化植物园。除此之外,整个百竹幽径的景观节点也将竹与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结合,其中的景观节点,如竹音台、空山烟火、寒青小径、青韵松涛、紫玉烟霞等,连接起明清的造园思想与千年竹文化,一段清新惬意的历史演变跃然眼前。拥有50余种玩法的无动力乐园从现状地形的利用、儿童游乐空间的探索、以及结合无动力游乐设施与崇州竹文化的融合等角度出发,将竹文化融入于设计之中,打造出集三个游乐区域于一体的儿童游戏绿色空间——第一个区域是以竹林自然元素为主题的科普探险世界,第二个区域为欢乐戏水区,第三个区域则设有大型攀爬装置“彩虹竹林”。多元项目相互融合,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全方位地探索自然。
青云栈道
飞跨于山林沟壑之上,脚下伴随着林间苍松翠竹,宛如行走于青云之上,以此命名的青云栈道包含着“百折不挠扭转乾坤,平步青云同辉日月,淡薄名利游刃有余”的寓意与象征,亦有祝福游客们前程似锦、飞黄腾达的美意。
在不同的段落,栈道所呈现的景色皆有不同,一步一景,景随人移。
彩云追月
为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陆游曾先后造访了翠围院、白塔院、大明寺等地,愈发爱上了这块天府之地。据传陆游曾与挚友张演(南宋文人)夜宿无根山草庐驿站,当晚皓月当空,二人登高望月,触景生情,一边举杯与月对饮,一边寄情于诗词,为还原当年的场景,便在竹艺公园打造出这幅大地景观。“谁道文人总相轻,陆游张演结同心。相勉相箴(zhēn)成知己,生死白头总关情”。陆游和张演曾共事于抗金前线,两人主张相同,思想相通,遂成志同道合的朋友,40多年的悲欢离合铸就了他们的莫逆之交,为了纪念两人的友谊,当地人便把二人同游无根山时登高观景处的观景亭命名为“同心亭”。为再现当时陆游、张演登高观景、同游蜀州的场景,无根山的同心亭得以重塑,让两人的友谊在千年后的竹艺公园里延续下去。在竹艺公园中,古蜀八景独占其三——前村牧笛、岷山晴雪、白塔斜阳。在白塔斜阳观景台,可以遥看矗立的千年白塔,丽云映夕阳,高塔插云层。站在岷山晴雪观景台上遥望西北部,近可观六顶山、令牌山、大坪山,远可见贡嘎神山、四姑娘山等,山顶终年积雪,巍峨壮观。作为蜀州八景之一,有诗句曾这样形容岷山晴雪:岷山晴雪无今古,烟雨楼台成玉宇。一色皤然天地春,摇摇露出霜林树。 一线天-登云小火车
全长约1公里,作为西南地区第一条大坡度(超过50%的坡度)齿轨登山观光专线,一线天-登云小火车是串联云朵书吧、青云栈道及未来的方仓酒店的主要景观通道及交通工具。乘车上道,游客可以多角度欣赏竹艺公园的美景,鸟瞰崇州。
“绿树暗村墟,青山绕草庐”,陆游用简单几笔描绘出夏末秋初时节无根山村的清雅静谧景色,而今半山草庐从平平无奇山村小草庐摇身一变,成为一处结合了现代化建筑风格与古风雅韵,集旅游消费、产品展示、手工体验、游客休息为一体、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空间。
位于竹文化体验馆一层,以“熊猫传奇”为主题,由古熊猫科普展厅、熊猫剧场、文创咖啡三大主要功能厅构成的崇州古熊猫博物馆,打造有大熊猫科普展览、网红艺术装置、艺术壁画、萌宝雕塑、摄影展览、科普讲座,大家可以自由参与熊猫舞台剧、科普讲堂互动,品味古熊猫文创咖啡。
国庆开业在即,竹艺公园也将带着各种有趣的活动一起亮相:10月1日-10月7日,竹艺公园内每天都有熊猫玩偶等你来偶遇。10月1日-10月7日,园区内将空降一整个小丑家族,全天全场大巡游,并在既定的路线为大家送上可爱气球。
知名曲艺社也将来到竹艺公园进行表演相声、评书、快板等,大家可以在竹林里品茶听曲,感受惬意。在竹艺公园的竹林间,古筝老师讲全天弹奏;同时,在非遗老师的带领下,现场还有竹编DIY活动。
10月1日-10月4日,专业的手工老师将带领大家制作手工书签、微盆景、植物拓印、手工黏土、趣味纸箱等。
流行乐队带来的小型音乐演出也将在现场呈现,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派对期待大家奔赴。阳光下、田野间,搭上帐篷,摆上桌椅,在园区追风休闲营地来一场精致露营,享受别致的秋天也是不错的体验。竹艺公园带动的既有区域的经济营收,更有乡村建设和发展。它不仅给当地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并通过土地租赁让村民的土地长期、有效地流转,从而再次增加村民的收入;大环境和配套建设成型会带来更多游客,村民便可以自己做一些经营类、服务类的小本生意。同时,审美意识的提升,也督促着村民在打造空间时兼顾起消费场景和所在地的文化,一别过去常规的农家乐,带来具有品牌识别度的竹文化综合场域。
“三竹”区域没有强势的生态规模,也没有规模化的生产工业,但它紧邻成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距离优势,并从文化脉络和文化内涵上深挖竹艺,在自己的轨道上充分发力。如果说「竹里」是以建筑点亮了乡村,「竹艺村」是以艺术点亮了乡村,那么「竹艺公园」的落成让三者连接成为了“向往的乡村”。纵观三个项目的打造,关于“延续未来”,我们的确还有无限遐想空间,期待更多项目在重庆路沿线这隅生长出来,带领竹文化浸入更多人的生活与生命。竹艺,从最质朴生活里生长出的文化和艺术。当村子的自然生态变成了家乡特有的文化基因,在社会的推进中维护、引领了本村的长远发展,村民的生存技能也成为了一种具有艺术属性的吃饭手艺。像崇州竹艺村一样围绕着“竹子”进行自然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地域还有很多,穿过大大小小的竹林,览过那些村落如今的模样,我们看到老旧的生存模式从未被落下——在时代的进程中,“竹子”的再生长也让许许多多依竹长大的村民给予着自己更多生活的尊严感,天地之大,在生活里前行,不必走出那片竹林。国庆期间可免费预约门票,关注竹艺公园公众号,进入小程序即可预约。
有点编辑部出品
总编 | 豆沙
编辑 | 蛮牛
设计 | 果子
摄影|小夫
本文素材为有点编辑部原创出品
部分素材由客户提供
如需引用请后台私信获取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