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淘|是慈善商店,也是每个人的“解忧杂货店”

乐活   2022-12-04 18:51  



作为清华大学特奖的获得者,在大多数眼里,抒洁应该是金领生活的轻松拥有者,但对抒洁来说,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在重新认识自己,也在重新理解“优秀”这个词语。

从事管理咨询工作数年后,因为看见母婴行业服务的乱象问题,抒洁开启了第一次创业,种种原因让这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心情沮丧的抒洁却收到服务对象这样一句话:虽然事情本身失败了,但你们在创业过程中为这个行业建立的标杆和标准影响了行业里很多人。

所以,2017年走向“公益”这条路,与其说是一种人生选择,或许,这更像抒洁通过生命经历累积“视角”,再给予自己的一份关乎人生价值的答案——她深深意识到,真正的价值不一定是个人成败、个人得失或者个人目标的实现,即使这些也很重要,但当人们去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从而影响了更多人,那这件事情、这个人一定是有价值的。

 

当抒洁决定做善淘的时候,她全力聚集当下的路,循环经济、全纳就业、社会融合,善淘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利他性”,抒洁说:“慈善商店,我做对了。”


 


01.

慈善商店,售卖温暖上百年 

在全世界发展已上百年的慈善商店,是一种极具能量和生命力的公益模式。商店接受、处理和销售市民捐赠的闲置物,并通过义卖这些物资得到的善款为残疾人、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兴办各种类型的福利工厂、提供职业培训和安置就业场所。

 


美国最大的慈善商店品牌Goodwill最早起源于一对老夫妻,老夫妻想帮助美国许许多多无家可归的人,但又不想以直接赠与的方式,在他们看来,这是无法真正帮助他们实现自力更生的,于是老夫妻带着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去收捐别人家门口的废弃家具、废品,再集中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售卖,并且售卖的对象也是那些经济较为困难的人。


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产生了可持续现金,又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找到了工作。如今,Goodwill的员工主要由残障人士、非法移民、难民、退伍军人以及缺乏教育或工作经验的人构成,在11多万名员工中有3万名是残障人士。


正如Goodwill创始人那句“a hand up not a hand out” ,这种经营模式让更多特殊群体通过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

 

历经百年探索发展,Goodwill在美加地区已共拥有165家Goodwill地区公司,超过3300家各类慈善商店,其销售额占北美二手零售行业的1/3,并持续进行多种定位创新以精进品牌宣传和募集方式。甚至,美国的法律规定,捐赠货物的价值可由接收方开具收据,让捐赠者用于税收抵扣。



当然,也有些慈善商店依托于救助儿童、癌症研究等不同类型的慈善组织及基金会,销售所得为对应的项目提供支持。


在英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的「 Oxfam乐施会 」,便来源于二战时为希腊战区挨饿的妇女和儿童提供食品的“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这个组织不仅解救过阿富汗战场上的老百姓,也赞助过塞拉利昂实现5岁以下儿童的免费医疗,直到今天,「 Oxfam乐施会 」仍在为公平贸易、全球扶贫做斗争。


「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同样生长于英国,这个著名的关爱心脏病患者的慈善基金会在1961年由一群医生倡导成立,就连它线下的慈善商店大多也用爱心作装饰。


不同于美国的一家独大,在英国,慈善商店品牌呈全面开花式发展。

 


如果说最早人们去往慈善商店的动力是淘便宜货,今天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大部分以慈善商店为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把旧物或者闲置物捐出去是一种绿色环保行为,同时,许多生存状态非常良好的人也乐于去慈善商店淘东西,甚至异地游客去到新的城市,也希望能在慈善商店淘到一些如古着、写着别人笔记的旧书等稀奇古怪的工艺品。

 

在中国,慈善商店并不算新鲜事物,早在2007年左右,中国政府便开始主导在街道打造慈善商店,但多年过去慈善商店的经营始终欠缺活力,直到2017年左右,上海市政府便打开思路,决定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来经营慈善商店。

 


善淘石门二路街道慈善商店是上海新政策出来后开办的由社会组织运营的慈善商店的第一家,同时也是善淘品牌的第一家实体店,在这之前,善淘一直以线上商店的形式存在。


2010年,善淘创始人从英国回来看到了互联网的发展,她便想把国外的慈善商店搬到中国线上,但线上商店始终有局限性,一是概念的推广不够利于传播,二是运营成本也非常高。网店团队萎缩时,2017年的善淘落地线下,迎来“二次创业”,也是这个时候,抒洁加入善淘,后来成为品牌主理人之一。



起初,抒洁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善淘,在过去做管理咨询的习惯驱使下,抒洁开始做调研和分析,全面了解世界慈善商店的发展,她发现,这个公益模式竟有上百年历史,可持续的公益模式能存在百年之久实属少见,这种活力与生命力让她觉得颇有意思。


在美国就读公共管理专业,在联合国、非洲公益机构均实习过,各种生命经验的累积下,抒洁一直以来都格外关注国际发展和非营利机构管理,尤其是以可持续方法做公益,再加上她本身的商业背景,以及被善淘伙伴多年来无论境遇如何都在坚持公益的韧性打动,综合考虑后,抒洁觉得这是一个能把自己之前各种技能结合在一起好机会,也是雪中送炭之举。



如若她能成为在中国把慈善商店做到未来的其中一名奠基者,这将是这一辈子都值得的一件事,终于,她全职加入了善淘。

 

 


02.

在社区里的“解忧杂货铺”
一个走进去,就改变世界的地方



如果用一句话简单阐述善淘的选品标准,那就是“这个东西是你可以得体地赠送给朋友的”。


作为慈善商店,善淘对产品力的把控一直较为稳定,店里的产品主要由电子品牌的展陈样品、贸易公司的样品或检测品、平台型枢纽型电商的检测品、公关礼品、企业闲置等组成。产品到位后先分拣消毒,再设置价格,价格的大致标准为市场价的3~7折,具体会根据产品的新旧程度、品牌势能进行判断定价。

 


善淘的慈善项目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助残就业、营造活动、直接赠予。

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就社会投资回报为善淘做过测算,如果将善淘的低碳部分、助残部分、捐赠部分算成货币价值,那么每投入善淘1元可以产生1.7元的社会影响的回报。


善淘有着和Goodwill相似的一部分,品牌员工40%为残障人士;同时,又结合了上海与英国相似的地域特色,将英国小而美的街边商店的模式借鉴引用,陆陆续续地,善淘在上海生根发芽,已经于不同社区开设了14家公益商店。

 


在善淘的透明度报告上,善淘的收入比例中一大部分用以全纳就业项目,这就是给残健融合团队工资部分,善淘创造的,是残障人士和健全伙伴一起工作的机会。

 

“产品上新图是听障员工拍的,他拍的照片很有调调;早上我看见一个刚收捐的星巴克二手杯子,残障伙伴在清洗,如果你没有机会跟他一起工作,你不会了解他有多么细腻……”


抒洁几乎可以一一例举善淘每位残障员工(后文称为“特殊伙伴”)的“特异功能”,这40%的特殊伙伴在抒洁眼里更像宝藏盲盒,能挖掘出什么样的才能不可预知,但始终让人充满期待。



善淘的行政主管是一位听障伙伴,正因她从不会被噪音打扰,所以工作时更加专注,做行政工作效率很高,几乎不会出错。某期透明度报告上有个数字出了错,财务、运营负责人和他同时重新开始验算,最后,这位听障伙伴的答案是最准确的。在抒洁看来,听障伙伴有时会略显刻板,比如不常自主调整工作思路、灵活处理问题,但她非常缜密并且非常公平,在机构的建设中,这样的伙伴显然有他不可替代的优势。

 

你用他的优势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情,你就会接纳他,他身上有可以被接纳的缺憾,但他的优势是完全可以为团队的成长做出很好的贡献。

——善淘主理人 抒洁



“挖掘才能”是善淘一直聚焦在特殊伙伴身上的命题——来自特殊伙伴辅读学校的白化病姐妹,一位有社交牛X症,于是开启了视频带货路,另一位非常稳健,则担任起店长的职位;听障姐姐心思缜密,行政主管最适合不过;豪波哥哥是高能者,可以拼搭零散积木再用以售卖,创造价值;公益影响力部门负责人曾因强直性脊柱炎而大半年卧床不起,通过一次又一次突破将自己的世界逐步扩大,甚至做上了“远方计划”的统筹……

 

被挖掘出的才能犹如特殊伙伴人生中的无数个小窗小门,多开上几个,生命就更亮堂了。最重要的是,享有与常人同样的工作机会,拥有被正常对待的权利,才是真正被给予平等的身份认同。而善淘最大的壁垒,正是创造出了这份真实的体验。

 

如果弱势群体没服务好,这个社会就会乱掉,其他人也将得不到很稳定的生活。你看着只是服务了弱者,但其实它是对所有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的,那些未成年人、那些毒瘾少年、那些没有被照顾好的留守儿童,如果他们没有被照顾好,未来也许会成为社会的隐患,这样整个社会都是不安的。

——善淘主理人 抒洁

 


在善淘,还存在着另一个人性化的组织体系——志愿者,如果进入职场一段时间后产生了迷茫困惑,可以在善淘体验“生活在别处”。据抒洁观察,很多志愿者都有着不同的困境,失业、工作不快乐或者不得志,当自己揣着没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别人或许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


志愿者来帮助品牌发展,不知不觉中,这趟旅行也滋养了他们,一个“相互成就”的格局在善淘慢慢成型。

 


在“助残”与“低碳”之外,善淘也会做乡村援建、公益课程这类“直接赠与”的公益项目。


除了钱善淘会捐赠大量物资,在物资收集前期,内部人员对物资进行分析,能卖就卖,能改造就改造,能捐就捐,但捐赠方向一定会准确评估,比如为复旦附属儿科医院的重症病患儿捐赠睡袋,给乡村学校捐赠冬衣以作校服,为社区孤残老人包实用的物资礼包……

 


左手售卖、右手捐赠是较为简单的公益模式,但善淘并未大量投入这个捷径,反而选择了更加复杂和费劲的公益方式:把闲置物品变成钱,再用钱从教育市场的角度进行发挥,即“社区营造”。


每年,善淘通过百场以上的营造活动跟居民分享旧物改造、闲置购买以及向孩子们进行公益通识教育,或者创造跟残疾人一起做活动的机会……以此帮助人们认识特殊人士和绿色消费,让更多人愿意加入慈善生活,从底层出发为社会注入更多公益DNA。

 


随着每年销售总额的提升、捐赠物品的公司企业规模的扩大、捐赠物品数量的提升、自主到访的公司企业的数量上升,不难看出善淘的品牌性也在稳中持续变强。善淘给大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一定是在真实去到后才能体会到的——当购买闲置成为我们的习惯,伴随变化的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大环境的秩序和氛围。


当和特殊伙伴的接触让优势视角转换成了平等视角,将与残疾人相处这件事“去特殊化”看待后,我们与人们相处的态度也就发生了改变。善淘,确实是一个“走进去就可以改变世界”的地方。



 “改变世界”这件事情我们通过两个触角去做到,就是通过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改变大家的公民态度,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开很多很多很多店,让很多很多人都变成这样,然后我们就改变了世界,这就是我们的逻辑。

 

——善淘主理人 抒洁




03.


迈进国内第二座城市
善淘慈善商店落地成都



这个夏天,善淘跨出了崭新的一步,在北京接力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迈进国内第二座城市,把慈善商店带来了成都。成都本身的包容性和近几年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度、友好度深深吸引着善淘团队,上个月,接力公益X善淘Buy42成都一店落址二仙桥邻里月台,二店落址天府社创中心。

 


由于仓库在上海,成都店的打造暂时无法解决杂货多、陈列困难的问题,于是时地建筑主理人李烨亲自操刀,为善淘设计了一套环保又实用的陈列架,不仅极大程度解决了善淘的货物堆积问题,还增强了空间的质感与舒适感。


抒洁说,接下来善淘所有商店会逐步更换这套设计产品,过程中搭建起善淘实体店的视觉体系。

 

‍‍‍‍‍‍‍‍‍‍‍‍‍‍‍‍‍‍‍‍‍‍‍‍‍‍‍‍‍‍‍‍‍‍‍‍‍‍‍‍


“让有温度的慈善商店走进中国的每一个社区”是善淘的短期使命,为此,抒洁计划下一步在上海和成都继续拓店,希望有越来越多社区和企业都能看到善淘,看到慈善商店这个可持续的公益存在,给予更多社区空间来造福社会,捐赠更多闲置物资去帮助更需要它们的人,又或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这份温暖事业。

 

同时,善淘的城市征程也会继续,虽然慈善商店的落地对社区文化和大众的包容开放程度要求相对较高,但善淘团队始终相信自己的价值所在,相信慈善商店从长远计算的经济效益和精神效益。

 


作为创新性的社会组织,善淘从未停止过想象,积极开发新的公益项目。


零售慈善商店是善淘的生存之本,接下来可以通过零售+的模式孵化出更多功能;社区是善淘的立足点,也许未来还能通过社区+的模式辐射更大空间和更多人。



善淘已经开始为企业提供公益服务和公益团建,在推动商店经营的同时给企业带去了更多颇具意义的团队体验,同时还能加大慈善商店的传播与大众认知。抒洁还有关于“收纳师”的创想,特殊伙伴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相同收纳服务,在收纳完毕后还能鼓励客户把闲置物品捐出,以此完成一条龙的服务……

 

我在创造更多的职业点,因为我们能容纳的人是有限的,我在店里只能雇这么多人,一个店只能养活这么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我们要不断思考,持续创新。

 

——善淘主理人 抒洁

 


END

 


如果用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底层的逻辑去看待公益,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人们的爱心、慈悲之心以及个人投射,不能全凭对弱者本能的同情与爱护去完成。

 

无论是从实质上帮助弱势群体以维持社会秩序,还是环保、可循环等理念的发散,善淘的可持续商业运作模式让我们深入理解了公益“让大多数人受益”这个底层使命,让我们看到社会最底层的人,看到弱者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以及帮助弱者能给社会带来的福利。

 

于特殊伙伴而言,善淘是自己与社会平等共处的平台;于志愿者而言,善淘是重新认识自我的家园;于社区居民而言,善淘是自家的living room ……善淘的角色早已不仅仅是慈善商店,它更是属于每个人的“解忧杂货店”。最重要的是,一个更平等、自由的公益方式正在融入日常,成为我们生活里的一部分。

 

我做慈善最核心的驱动力是想要做成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一个人你得找到一个最后define你自己东西,你是谁?过完这一生能够定义你是谁的不是有多少钱、坐在哪个位置,而是你做了什么选择、做成了什么事。

——善淘主理人 抒洁

 

做善淘到现在,在与不同伙伴、不同人生的交往中,抒洁对“优秀”已然有了全新的定义——在她看来,人生不一定要追逐什么东西,而是对自己真诚,发自内心认可自己手里事情的价值,一旦确定了,只要全力以赴创造出真正的价值,如此任何一段人生经历都不会浪费,都优秀且珍贵。




————

 有点编辑部出品 
总编 | 豆沙
编辑 | 蛮牛
设计 | 果子

摄影|小夫、阿悦


本文素材为有点编辑部原创出品

部分素材由品牌方提供

如需引用请后台私信获取许可





成都生活部落
在成都打拼多年,因为部落熟悉了可爱的你们,彼此陪伴,走过很多个充满回忆的美好瞬间......部落在、你们在足矣——此刻心里很暖的大V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