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海椒市的念头已经存在很久了,某天编辑部一行人在海椒市走街串巷,被一条藏在居民楼背后的巷子市场所吸引。市场上一个摊位老板一边卖着农副产品,一边晾晒着咸菜,豆沙偷吃咸菜的时候,我和小夫、雨辰从其中一条小道穿进了另一条巷子,在被老居民楼包围的坝坝里,逢见了张孃和她的茶铺。利用家门口的空地,用几根竹竿撑起雨棚,牵几根电线,通自然风,照太阳光,摆几张桌椅、几幅麻将,收点茶位费,这就是张孃的坝坝茶铺。张孃一家人是“农转非”迁到海椒市来的,分的房子就是茶铺旁边一楼的屋子。一扇写满字的黄色小门,里面是一家人的生活,外面的小坝子用来支撑生活。最早以一元收取茶位费,“一元店”的名字便被大家叫开了;后来许多住在附近的哑巴成了茶铺的常客,所以很多人又叫它“哑巴茶铺”;当然,“张孃茶铺”的名字,从张孃开起茶铺那天,便一直被叫到现在。我们问张孃自己有给茶铺起过名字吗,张孃说:“我想过叫双喜店,或者叫龙凤店,因为我有一儿一女。”上午10点过,张孃就开始张罗茶铺的营业了。摆好桌椅、清扫地面、给水壶注满开水、插好电灯……茶铺虽小,但每天都被张孃打理得干干净净,准备工作也妥当。“客人来了也要舒舒服服的嘛。”不得不说,“用户体验”这回事,张孃门儿清。
除了摆出来的几张机麻桌,被“淘汰”的方桌竹椅有的继续作茶桌,剩下的都堆积在一边。“去年换的机麻,现在都打机麻,再不换都没人来打手搓了。”这个小坝子里“土生土长”的茶铺,为求存活,也在努力地“与时俱进”。午饭后客人陆陆续续来了,打麻将和喝茶的客人都像回自己家一样,找座位坐好后,翘起二郎腿就开始点茶,一边和老搭子们寒暄起来。
提前过来付钱把茶点上,然后将泡好茶的茶杯放在想坐的椅子上,这样就可以不慌不忙地吃完午饭,再慢悠悠地来享受下午时光——这是老茶客们的占座方式。
“本店来的同志,求你们不要围到打麻将的人和桌子,喝茶的人找椅坐,不喝水的人另找地方耍。谢绝围桌子和掺言,请不要挡麻将人的风。”各种混入不少错别字的手写牌子,是张孃茶铺的一道重要风景线。每个牌子的内容都是有来源的,“客人手气不好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围桌,挡光线,也挡了手气,我就写这儿了。”浏览一遍张孃的“作品”,便可以揣摩出她的茶铺经营之路,积累问题、总结规则、以牌示人,是个干实业的老板没错了。跟张孃茶铺为邻的,是海椒市的美食老炮——嗨抄手、前任攻略冷串串……地道的市井生活、资格的特色美味,都被这一巷牵了。中午在隔壁端盘钵钵鸡,到「嗨抄手」整碗竹荪鸡汤抄手,下午去张孃茶铺喝杯三块钱的茶再摆会儿悬龙门阵。如果还有时间,出巷子左转,在「落舌」点一碗麻辣浓香的冒菜,完了记得去「晶晶友味」买几个包子馒头当明天的早餐。果子说:“这样的茶铺,不知道哪一天就消失在这座城市了。”对呀,这个野蛮生长的坝子茶铺,刻画也记录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模样,不知道哪一天就消失在这座城市了,我们能做的,便是以这些图片和文字将它留下。无论是自己一个人还是带上朋友三四,来这条巷子生活一会儿,细嗅城市土壤的本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