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艺】赵瑛:护瓜使者

文摘   2024-10-27 18:07   福建  


点击
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护瓜使者


作者:赵瑛


对于哈密人来说,哈密瓜不仅仅是一种香甜可口的水果,也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300多年前,由于康熙大帝的赞赏和赐名,哈密瓜就已经誉满全国。如今,经过世世代代的耕耘和传承,哈密瓜就像一根无形而牢固的纽带,把天山南北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你生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你属于地方、兵团抑或铁路;无论你是哪个民族,当你身处异地有陌生的朋友问你来自何方,这时,我敢打赌,你一定会敞亮而自豪地回答:哈密!假如对方还不大明白,你只需再轻轻吐出三个字:哈密瓜,所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而且你很可能会因此又多了一个知己。——我想,这就是被我们司空见惯乃至无暇顾及的哈密瓜文化价值的一种体现。


在一切都可以用金钱量化的当下,没有人能估出哈密瓜的品牌价值,也没有人敢去做这种尝试。但有一个令人揪心的事实,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哈密瓜的品牌价值正在一点点缩水打折。如果有一天,哈密瓜因为品质衰退而无人问津走向了消亡;如果有一天哈密人销售哈密瓜,反而要向其他地州的某个机构缴纳莫名其妙的商标使用费,那么,作为未来哈密人祖辈的我们,岂不罪莫大焉?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在哈密已引起高度重视,许多民间有志之士也为此自发地做着工作。在此,我要向读者朋友介绍其中两位佼佼者。他们都是古稀老者,其中一个人务虚,为了哈密瓜的名分大声疾呼;另一位务实,为了提高哈密瓜的品质耗尽大半生,并准备继续耗下去。
为哈密瓜的名分慷而慨之的老者叫张仁幹,他体形敦厚壮实,肤色略深,粗大的手掌下流淌出来的文字却优美而细腻,人们诧异之余不由得心生敬意。作为他当年的部下,我深知他取得这样瞩目成就的艰辛和不易。


记得数年前,为了地方经济利益,全国各地抢注名牌、抢认历史名人的现象层出不穷。有人撰文,声称哈密瓜的故乡并非哈密,并在文中列举了大量所谓的事实。本该享受轻松退休生活的张老先生此时急了,坐不住了,率先站出来为哈密人鸣不平。诚然,哈密人慷慨大方,哈密精神万岁,但也不能让别人把家里的锅端了去啊。张老先生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查阅大量的地情和历史资料,连续在多种刊物上发文,一一澄清了那些论哈密瓜原产地不在哈密的所谓事实,为上级政府调解和制止此事提供了依据,功不可没。
另一位呵护哈密瓜的老者叫郭瑞民,说来他也不简单呢。20世纪60年代,年轻的郭瑞民就和哈密瓜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哈密瓜屈指可数的栽培专家。“红心脆”“含笑”“皇后”……数十种哈密瓜的形态特征,技术参数,都清晰地刻在他的脑子里。为了哈密瓜的种植和品质,当年身为农业局副局长的他长年累月坚守在田间地头,做试验,克难题,可谓不顾小家只为瓜;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哈密瓜栽培规程,向各社(场)推广,为哈密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品质的提高及病虫害的防治做出了贡献。


退休后,他对哈密瓜钟情依旧。恕我不恭,他的话多了,爱絮叨了,不过,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哈密瓜。我听得出来,他既为哈密瓜种植业的发展感到高兴,也为那些古老品种的逐渐消亡而痛心。在他看来,古老品种的哈密瓜,最能体现哈密瓜的文化价值。为了将这些古老品种的哈密瓜流传于世,郭老先生竟做了一件让我们惊讶万分的事。


在我协助《哈密瓜志》编辑期间,曾经拜访过郭老先生,向他请教有关哈密瓜的几个问题。第一次走进他家的瞬间,我傻眼了,以为走进了哈密瓜博物馆。满头银发的郭老先生指着桌子上、茶几上、窗台上摆放的鲜美漂亮的哈密瓜,介绍道:这是加格达,这是拜鲜可奇,这是波斯特皮亚孜……这些都是古老而少见的哈密瓜品种,他从哪儿搞到的?何况现在并不是收获的季节啊!见我依然满头雾水,郭老先生哈哈大笑道:这些都是仿制品,我做的。我用手一触,果然是仿制品,但其形状、花纹和颜色惟妙惟肖,足以乱真,我不由得感叹道:这可真是个为瓜痴狂的老人。
所以,称张仁幹、郭瑞民两位老先生为“护瓜使者”实至名归!



作者简介

赵瑛,笔名兰儿,副编审,山东济南人。哈密市作协会员,伊州区作协理事,2020年退休前在伊州区党史和文献研究室长期从事史志编纂工作。先后在《新疆党史》《新疆地方志》《新疆日报》《哈密日报》《哈密广播电视报》《同舟》《哈密市文史资料》等刊物发表论文、散文、随笔、评论、人物传记等文章近百篇,并多次获奖。‍


END


编辑:张芳

责编:管仕红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丝路文艺
《丝路文艺》是一本由哈密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网刊,这里有诗和远方,期待您的关注与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