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丝路文艺】纵华:远事并不遥远——读田蓉红《口述:新疆远事》
文摘
2024-10-20 19:00
新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口述:新疆远事》(以下简称《远事》)是青年作家田蓉红今年(
2024
)
6
月出版的一本非虚构散文集。远事并不遥远,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最早的也就发生在民国时期。阅读此书,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万千。
我是在国庆
75
周年长假期间读完《远事》的。书中有一句平淡的话,说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历史事实。《遭遇兵乱》一文中,
88
岁的唐月珍说:“以前养儿女是沙里澄(沉淀)金的呢,养上十个八个就活上一两个,不像现在十全十美的都能活。”唐月珍是
2013
年接受采访的,她说的“以前”也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候,农村医疗条件极差,人们更没有优生优育的观念,不明不白夭折的婴儿真是无法统计也无人统计。一个政权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更替,但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沙里澄金”的事,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存在。看看现在的孩子,真是要什么有什么,远不止“十全十美的都能活”这么简单了。
《远事》中,作者记录了诸如挨饿、逃难、打柴、挖煤、土法接生等故事。这些貌似遥远的故事就发生在几十年前。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十年的光阴是短暂一瞬。就在这几十年间,中国人的生活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就是好制度。从这一角度,说《远事》是一本爱国主义教材并不为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是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远事》记录了哈萨克族猎人的口述,让读者知道了他们怎样捉狼、怎样驯鹰,知道了他们的睿智勇敢和坚韧。勤劳善良的各民族中华儿女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历来和睦相处。《远事》记述,邹福一家原来住在巴里坤,
1934
年闹土匪,一家人逃难到了山南二堡,是二堡的维吾尔族乡亲收留了他们一家,
5
岁的邹福在这里吃饱了肚子。《远事》中,陈志奇老人回忆:“我爷叫陈国真,打小(从小)就跟上太爷跑蒙古,说的一口蒙古话。镇西以前有个蒙古族人叫冈冈久,是放牧的,给我们家代牧。我爷有时候把我放在马鞍子前头,领上我到他们家串门子,从下马开始就和那一家人喧谎(聊天),说的全是蒙古话。”可以说,《远事》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意义。
巴里坤有“教育甲全疆”的美誉。
1938
年
3
月,镇西县办起了新疆第一所女子学校。在《远事》中,当年的第一批女生田秀兰回忆:“我上了
6
年女校,又上了
2
年中学,一共
8
年。”她感激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当时比较开明,小时候女孩子都要裹脚,白天我妈给我裹了脚,看我实在疼得不行,晚上我父亲就偷着帮我解开了。”真实的历史,往往藏在细节里。《远事》记录了生活的细节,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在这本书中,当事人证实,巴里坤人再苦再累也要送孩子上学。牛炜老人回忆,他
10
岁前后,“日常家务如挑水、劈柴、推磨、喂马等我都得干,冬天拾牛粪,夏天上山背柴也都是我的活计,只是在闲暇时才去上学。”远事并不遥远,《远事》中的故事,今天仍在上演。巴里坤人一如既往重视子女教育。哈密二中是自治区重点高中,曾有巴里坤人为陪孩子读哈密二中,毅然辞去公职。愿以自己一生的事业为代价去换取孩子未来,对子女的教育是何等重视!
《远事》还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创业细节和新疆人的博大胸怀。第一代兽医怎样防治凶恶的布鲁氏杆菌病?最早的广播人怎样传播新闻?岔哈泉的乡亲收留了“母亲”一家包括她的前夫,西涝湾的沃土让背乡离井者得以安身立命……《远事》全书不到
20
万字,共收录
48
段口述,最长的篇目
5000
多字,短的只有
400
多字。每段口述都是当事人的传奇经历。作者田蓉红文笔细腻生动,而且保留不少巴里坤方言。读罢这些故事,当时的场景和人物表情都自然呈现在脑海里,让人不由想起毛阿敏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唱的那首歌:“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作者简介
纵华:《哈密广播电视报》前总编。
编辑:高黎
责编:管仕红
图片由作者提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OTEyMzQ3MA==&mid=2247500775&idx=1&sn=1192716b5c8789c6c0c01694cb5e8d39
丝路文艺
《丝路文艺》是一本由哈密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网刊,这里有诗和远方,期待您的关注与投稿!
最新文章
【丝路文艺】侯光英:参加文学周活动,再赴写作新征程
【丝路文艺】许小立:土火锅的记忆
【丝路文艺】张囡囡:闲话牛肉面
【丝路文艺】苑新芳:这个秋天很唯美
【丝路文艺】陈晓燕:讲讲我的故事
【丝路文艺】张浩:砸洋镐的日子
【丝路文艺】李娜:戴花冠的小女孩
【丝路文艺】李木子:爱书
【丝路文艺】张囡囡:辈分里的人情世故
【丝路文艺】丁素红:我是新疆最靓的仔
【丝路文艺】梁永法:故乡,安抚灵魂的地方
【丝路文艺】孙艳云:老味道
【丝路文艺】赵瑛:护瓜使者
【丝路文艺】李小英:离别的秋天(外二首)
【丝路文艺】纵华:远事并不遥远——读田蓉红《口述:新疆远事》
【丝路文艺】侯光英:小艾印象
【丝路文艺】曹丽红:秋天的第一次远行
【丝路文艺】许建忠:十月的田野
【丝路文艺】郑博:新疆味道,手抓肉
【丝路文艺】朱锦慧:一路向西(组诗)
【丝路文艺】梁永法:话题的变迁
【丝路文艺】李修平:秋天,赴一场视觉盛宴
【丝路文艺】丁建新:写给十月(组诗)
【丝路文艺】王忠锋:生逢盛世之中华何其幸也
【丝路文艺】柳莹:祖国,我想对你说
【丝路文艺】雪山飞虎:告别九月
【丝路文艺 】文学动态:远事里的回望
【丝路文艺】刘建国:那年那月·上学记
【丝路文艺】张建华:九月的诗歌(组诗)
【丝路文艺】管仕红:人间至味是团圆
【丝路文艺】王淑卫:彩色的中秋
【丝路文艺】李小英、常玉国、尹瑞飞:中秋节组诗
【丝路文艺】孙国强:秋之韵
【丝路文艺】春华秋实:拥抱不同的你
【丝路文艺】张芳:秋日随笔
【丝路文艺】尹焕兰:组诗三首
【丝路文艺】曹丽红:被风鼓起的思念
【丝路文艺】高黎:天池泛舟
【丝路文艺】郑博:巴里坤的秋色
【丝路文艺】陈晓燕:高家湖的变化
【丝路文艺】梁永法:无果不秋天
【丝路文艺】柳莹:秋之韵
【丝路文艺】李修平:且携一袖香走
【“走进美丽天山乡——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专栏】田蓉红:天山深处有人家
【“走进美丽天山乡——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专栏】苑新芳:游野人谷
【“走进美丽天山乡——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专栏】崔凡: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天山乡(外一首)
《“走进美丽天山乡—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专栏》梁永法:你,是我的恋人
《“走进美丽天山乡—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专栏》张元成:东天山下口子村
《“走进美丽天山乡—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专栏》丁素红:野人谷记
【“走进美丽天山乡——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专栏】孙国强:口子村如此多娇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