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艺】纵华:远事并不遥远——读田蓉红《口述:新疆远事》

文摘   2024-10-20 19:00   新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口述:新疆远事》(以下简称《远事》)是青年作家田蓉红今年(20246月出版的一本非虚构散文集。远事并不遥远,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最早的也就发生在民国时期。阅读此书,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万千。


我是在国庆75周年长假期间读完《远事》的。书中有一句平淡的话,说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历史事实。《遭遇兵乱》一文中,88岁的唐月珍说:“以前养儿女是沙里澄(沉淀)金的呢,养上十个八个就活上一两个,不像现在十全十美的都能活。”唐月珍是2013年接受采访的,她说的“以前”也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候,农村医疗条件极差,人们更没有优生优育的观念,不明不白夭折的婴儿真是无法统计也无人统计。一个政权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更替,但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沙里澄金”的事,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存在。看看现在的孩子,真是要什么有什么,远不止“十全十美的都能活”这么简单了。


《远事》中,作者记录了诸如挨饿、逃难、打柴、挖煤、土法接生等故事。这些貌似遥远的故事就发生在几十年前。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十年的光阴是短暂一瞬。就在这几十年间,中国人的生活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就是好制度。从这一角度,说《远事》是一本爱国主义教材并不为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是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远事》记录了哈萨克族猎人的口述,让读者知道了他们怎样捉狼、怎样驯鹰,知道了他们的睿智勇敢和坚韧。勤劳善良的各民族中华儿女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历来和睦相处。《远事》记述,邹福一家原来住在巴里坤,1934年闹土匪,一家人逃难到了山南二堡,是二堡的维吾尔族乡亲收留了他们一家,5岁的邹福在这里吃饱了肚子。《远事》中,陈志奇老人回忆:“我爷叫陈国真,打小(从小)就跟上太爷跑蒙古,说的一口蒙古话。镇西以前有个蒙古族人叫冈冈久,是放牧的,给我们家代牧。我爷有时候把我放在马鞍子前头,领上我到他们家串门子,从下马开始就和那一家人喧谎(聊天),说的全是蒙古话。”可以说,《远事》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意义。



巴里坤有“教育甲全疆”的美誉。19383月,镇西县办起了新疆第一所女子学校。在《远事》中,当年的第一批女生田秀兰回忆:“我上了6年女校,又上了2年中学,一共8年。”她感激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当时比较开明,小时候女孩子都要裹脚,白天我妈给我裹了脚,看我实在疼得不行,晚上我父亲就偷着帮我解开了。”真实的历史,往往藏在细节里。《远事》记录了生活的细节,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在这本书中,当事人证实,巴里坤人再苦再累也要送孩子上学。牛炜老人回忆,他10岁前后,“日常家务如挑水、劈柴、推磨、喂马等我都得干,冬天拾牛粪,夏天上山背柴也都是我的活计,只是在闲暇时才去上学。”远事并不遥远,《远事》中的故事,今天仍在上演。巴里坤人一如既往重视子女教育。哈密二中是自治区重点高中,曾有巴里坤人为陪孩子读哈密二中,毅然辞去公职。愿以自己一生的事业为代价去换取孩子未来,对子女的教育是何等重视!



《远事》还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创业细节和新疆人的博大胸怀。第一代兽医怎样防治凶恶的布鲁氏杆菌病?最早的广播人怎样传播新闻?岔哈泉的乡亲收留了“母亲”一家包括她的前夫,西涝湾的沃土让背乡离井者得以安身立命……《远事》全书不到20万字,共收录48段口述,最长的篇目5000多字,短的只有400多字。每段口述都是当事人的传奇经历。作者田蓉红文笔细腻生动,而且保留不少巴里坤方言。读罢这些故事,当时的场景和人物表情都自然呈现在脑海里,让人不由想起毛阿敏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唱的那首歌:“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作者简介


纵华:《哈密广播电视报》前总编。







编辑:高黎

责编:管仕红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丝路文艺
《丝路文艺》是一本由哈密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网刊,这里有诗和远方,期待您的关注与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