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砸洋镐的日子
作者:张浩
都怪我从小不爱学习,上班只能砸洋镐。那一年,我没有考上大学,也许命中就不该拥有,高中毕业后,二十好几的我只能从爹的手里接过洋镐,开始了抡镐之日。
父亲是个大老粗,每次领工资,他都会认认真真签上歪歪扭扭的名字,这三个字就是他认识的所有字了。我的印象中,父亲一年之中很少在家,每次回到家,看到他黑黢黢饱经风霜的面孔,心里总是酸楚楚的。
爹是一个老实人,在自然灾害那年,他同本村的几个伙伴偷了家里半个月的口粮,跑到大西北寻找生活的新希望,随着兰新铁路线的延伸,爹也离家越来越远,当铁路修到哈密后,他就被这块绿洲所吸引,后来,终于下决心在此扎根,我们一家就这样和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父亲手里接过洋镐,一干就是二十年。我接班的地点是父亲曾经工作一辈子的偏远区间小站,我知道,他是想让他的徒弟对我多照顾。
这个小站真是荒凉极了,每次出工,我们都要沿着铁路线,走很长的路,除了两条腿走路之外,就是乘坐唯一的交通工具——小慢车。不知不觉我练成了“飞毛腿”,因为小慢车每天只跑下午一趟,如果坐不上只能明天回。
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曾多次教导我们:“不好好学习你就砸洋镐去。”结果老师的话语在我身上应验了。其实砸洋镐的日子有苦也有甜,清一色的小伙子每天迎着朝阳,吼着不着调的曲子,在两条永远不相交的轨道上行走,而且走得气宇轩昂,这倒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砸洋镐是件既高兴又辛苦的事情,分到好的地方两人以极快的速度干完,躺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看着自己的同伴撅着屁股干,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特别是夕阳即将落下的时候,飞舞的洋镐,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天鹅,甚是好看。
初来乍到,老师傅们经常开玩笑:小伙子们,好好干吧,铁路道下有黄金!后来我才明白,这句话是他们“忽悠”我们干好工作的鼓励话。
工作后的情形和父亲一样,回家的日子极少,难免妻子抱怨家里有事什么也靠不住。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洋镐几乎不用了,前几年进了几批“新式武器”——“摇头疯”,这玩意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嗡嗡声太大,叫人实在受不了。后来又引进了叫做“维克”的凿石机,就是太笨,一人操作不了,需要两人合作,每天干完活,大腿肌肉酸疼不宜,现在的工作环境更不用说了,换成了省时省力更先进的设备工具。
回想起来砸洋镐的日子,总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现在退休在家,偶尔翻翻照片,眼前总有一幕幕情景滑过。
作者简介
END
编辑:张芳
责编:邢宝玉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