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今天想给大家推荐《十三邀》林小英教授访谈这期。
▲来源:豆瓣海报
这期节目网上评论“尺度太大”,很多话题直击教育核心痛点,教育者和家长憋了很久不敢说的话,也都在屏幕上大大方方讲出来了,诸如:
▲来源:《十三邀》视频截图
弹幕上很多人刷,这期能播出就是胜利,好敢说,好怕她被封杀。
既然担心下架,那就趁没下架前来聊聊吧。
不过,我要聊的内容,可能会让高度认同林小英观点的家长略感失望。
看完节目,我并没有激动地认为,教育可以往“个性化”方向走,不是因材施教错了,因材施教是个很好的目标,但它是理想化的,至少,目前是理想化的。
基于现实状况,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很难在公共领域实现林小英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我自己就是林小英教授谈到的“县中的孩子”,但我对县中,以及以县中为切面扩展到整个“内卷化教育”的理解,也是直到现在才完成。
在这期《十三邀》里,有段情节很打动我。
2003年冬天,林小英回到老家,一天晚上,去树林里背树。
她打着手电筒,看到一株映山红长得像一棵树那么高,炸裂式的开放。
她很惊讶,在植物学家的定义里,乔木、灌木、草,是一层高过一层的,但映山红这个灌木,居然高过了乔木。
你看,谁说它们只能按植物学的定义来生长?每种植物都寂静无言,但它们都在努力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林小英想,人也一样,谁说我就必须按照什么预定的路线成长,按自己心性来就好了。
那一刻,她觉得人生豁然开朗。
▲来源:《十三邀》视频截图
这种感受,我童年时也有过。
我们学校后面就有座山,没事我就跑到山上去,看不同的植物,想还好它们长得都不一样,映山红有映山红的美,桐子花有桐子花的美,如果这些植物按照某种定义长成一个样,那生命该多么无趣。
▲来源:小红书
我的想象力,在当时那种自由的空间里得到了充分释放。
现在看来,非常宝贵,可以说,正是这些自由意识构成了我的天赋,天赋又为今天的我带来很多物质和精神财富。
但这样的人生经历,也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自负”状态,写了很多文章,甚至出了本书,来讲个性化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好处。
今天看来,这些理念是对的,也是美好的,但还不够包容。
因为,当我用更成熟的心态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我并非普遍,而是一个“特例”。
我的整个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是在庇护中度过的。
小学,在校长的庇护下,我是全校自由度最高的孩子。
中学,我是全校唯一语文课可以不来教室上课的学生,也是唯一敢写小作文抗议校长搞形象工程,实验室只在上级检查时开放,平时不给学生用的人。
还记得校长笑着说,这丫头是有五百斤反骨在身上的,不过,小作文写得不错,有理有据。
之后,实验室真为学生开放了,我则“被迫”担负起实验室管理员的重任,每次看到在实验室收拾残局累成狗的我,校长就很得意。
毕业时,他给我写寄语:
五百斤反骨的小管理员,愿你继续坚持自己,海阔天空。
我也没客气,给他回:
报告老校长,你的实验室今日安好。温馨提醒,它不只是你的,更是我们大家的。
后边还画个吐舌头的鬼脸。
写这些小插曲时,我内心其实都有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幸运感,因为后来我发现,我所拥有的教育经历并非常态。
更多我的同龄同学,和林小英教授讲的一样,度过了漫长而苦闷的刷题岁月。在他们的经历里,有严苛的要求,有对未来的不安,有不得不卷的痛苦,唯独没有对个性的包容。
▲来源:《高考》视频截图
我讲这些不是跟大家凡尔赛,而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表达观点时要客观,理解不一样的家庭,理解现实。
比如,哪怕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把我的经历复制到我女儿身上。
她也是个性很强的孩子,但一路经历的学校、老师就更卷更严苛。
你要说这种模式是不是完全不好,也不见得。
客观来看,“卷”在她身上也留下了一些好的痕迹。
比如,做题做人都更严谨,对竞争的接受度更高,抗压力也不错,愿意一步步去解决问题。
但如果教育里只有“卷”,对孩子成长肯定是不好的。
所以,我选择在家庭教育中“松”,自己做孩子个性的庇护者,以达到一种平衡,目前来看,这种方式效果还可以。
接着,再结合节目的访谈内容聊两点感受和思考,供大家探讨。
关于教育
林小英这期谈的话题比较沉重,很多家长都是一集分几次才看完,哭了好几回,为县中的孩子们哭,也为自己上学时一些不美好的经历哭。
当一名学生问: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
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
▲来源:网络截图
她还对当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
“现在的教育系统只是在为升学做预备。”
“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
“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她说的这些基本都对,但大部分家长,在现实中是不会接受的。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这个观点几千年前的教育家就已经这样认为了,因材施教这个词不是今天才有的。
但家长们会面临一个问题:
我怎么知道孩子是花还是树?
林小英说,你看夕阳多么美,这个时光你拿去做题,没感受到美,是很遗憾的。我很认可,我不仅觉得夕阳美,我觉得星空也美,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
所以我周末会带小朋友出去,体会不同季节的风光,比如最近我们去古寺看了千年银杏,在大自然里感受秋色,就比光读课文好。
我一直告诉孩子,学习很重要,感受这个世界同样重要。
然而,大部分人对未来是不可窥见的,当时的选择,取决于人当时的见识和过往的经历。
音乐巨匠陈其钢在书里写过自己的求学、事业生涯,当他回顾过去,意识到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不顾一切地拼,这跟他后来身体垮掉有直接关系。
但他也承认,即使回到当初,以当时他的性格、认知,依然会不顾一切去拼。
人,往往是经历过,才能有认知。
这是很悲哀又无奈的,对很多家长来说,他不确定未来什么样,过往经历又在不断强化必须卷的认知。这就导致了,家长也知道要“让花成花,让树成树”,但落到现实中,还是忍不住卷。
▲来源:网络
为什么我反对只有卷的教育,不是说学习不重要,而是当你经历很多后,你会意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让人成为人本身。
学习知识重要,热爱世界也重要,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自洽同样重要。
世界上重要的事很多,并不局限于课本学习这一项。
但以前有人问张朝阳,怎么才能让孩子考上名校。
张朝阳说你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上名校?差不多的学校可以了。
家长就会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自己上名校,别人孩子要上,你就说无所谓。
所以,我的看法相对悲观。
林小英不是第一个呼吁不要一切围着成绩转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完全放弃卷,目前的学校教育还做不到,大部分家长也不支持。
只能说,在卷的同时,希望更多家长通过家庭教育,有意识地去帮助孩子保持平衡。科学地卷,高效地卷,拿出更多时间,让孩子去阅读、运动、玩耍,接触自然接触世界,不要为了卷而卷。
关于幸福
访谈里还有个点我比较触动。
林小英谈到很多学生,在筛选式教育下变得越来越功利,被塑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比如,他们会问林小英:
“跟你聊天,我有好处吗?”
林小英感叹:
“那么年轻就有做交易的意识,其实很可怕,他就会止步于很多眼前看起来没什么好处的事情,你说唱歌有好处吗?听音乐有好处吗?但这些都是有价值的。”
这种情况在高三尤为明显,高一学生的精神状态还比较正常,短短三年,人如此轻易地被塑造,被异化,生命力在慢慢萎缩。
▲来源:《十三邀》视频截图
这点我有切身感受,不要说高中,小学孩子都已经有“功利化”倾向,因为整个环境在引导他们往那个方向走。
比如,我女儿有次回家讲,社区有个志愿者活动,她想报名参加,但老师和其它同学都说没什么意思,参加这个活动不会得奖章,也不增加班级积分,还耽误延时课完成作业。
我说你要真有兴趣,还是应该去参加。
之后我们借这个话题,做了些讨论。
我很真诚地跟她交流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早年,我做很多工作,的确是出于比较明确的功利目标,想赚更多钱,然后用这些钱构建更有质量的生活,让自己获得更多自由度。
但物质积累到一定点后,就觉得很没意思。
生活的精致度并不会转化为人的幸福感,工作也是,如果只局限在功利性目标上,会给自己成长、发展带来很大瓶颈。
我现在业余时间尝试创作一些莫泊桑短篇式的小说,把观察到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变迁中被影响的个体,融入到一个个故事里。
为了这些写作,我放弃了很多。
从功利角度考虑,不论给杂志社写时评,还是给朋友的影视公司写短剧本,每样都更赚钱。之所以放弃,是因为当赚钱变成简单的数字累加游戏,人能够从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度变得非常有限,缺乏成长和挑战,反而有种停滞感。
停滞,是我不太能接受的。
而当我纯粹地写作,我在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里获得了成长和快乐,这些成稿也许有一天会出版,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出版,结果我并不在意。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自己构建一个世界的快乐,一点点打磨思考有所得的成就感,这种不需要外界认同就能源源不断涌现的幸福感,是金钱无法比拟的。
像孩子说的社区工作,我就觉得比延时课完成作业,争取荣誉更有意义。
金钱也好,荣誉也好,权力也好,如果只聚集在个人身上,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感。用阿德勒的话说,幸福是需要把自己投身于社会,为其他人做点什么。
仔细想想,我们努力学习、工作,最终也是为了获得幸福。
如果做任何事都想着要有用,要换取名利,很多时候不但得不到名利,还会失去本可以获得的幸福感受,这样的人生是得不偿失的。
▲来源:《十三邀》视频截图
今天文章写得比较随性,但都是我看完节目后的一些真实体会。
我很认同林小英“把自己脱嵌出来”的观点:
“让自己内嵌于这个世界与他人广泛共鸣,又让自己脱嵌于这个世界与自我独立相伴,大概是我们此生的进退应对之道。”
作为群体动物,我们无法脱离社会、他人而存在,环境注定要对个体施加影响。当环境竞争加剧,身处其中今天的孩子肯定会比我们当年“卷”,面临的压力也比我们当年大,这是无可逃避的现实,也是我们在谈理想、谈美好时,需要正视的客观事实。
但不论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孩子,都需要一些脱嵌于社会的独立,不要被社会过度裹挟,要保持自我探索,感知幸福的能力。
就像访谈快结束时,林小英和许知远那段对话。
林小英:富士康的工人主要来自中部省份的县域,我当时去带了些纪念品,他们最感动的一个礼物竟然是一副耳机,就是很便宜的那种耳机。
许知远:耳机是个象征,代表了一个暂时脱离社会,自我的世界,我们需要“它”。
资源获取
👇👇👇
帮大家找到了观看资源,你只需要点亮“赞和在看”,然后在微信对话框回复“林小英”即可获取。
文章封面:《十三邀》电影截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按钮预约直播!
👇👇👇
普娃更要学奥数,关键得看怎么学...下周二上午8:30,小半爸和逃妈在直播间一一讲解!
本周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