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后孩子太需要这样的书了,因为有些心事没法讲给父母听

教育   2024-09-23 08:04   四川  


大家好,我是千妈。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10岁后的孩子,有时你看他跟同龄人玩耍,会觉得还是一副小屁孩模样。但他偶尔的沉默,和冷不丁冒出深沉的话,又会让你有点恍惚,眼前这个小屁孩,好像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简单快乐的小屁孩。


10岁是个特别的时间节点。


10岁前,仿若新手保护期,自我意识有一些,但不多,孩子闭着双眼,环境也披着友好的外衣,各自安好。


10岁后,自我意识变强,孩子睁开双眼,突然发现小小的自己站在一个宏大的世界里。这世界不再似幼时那般友好,学校的规训、老师的教化、同伴的关系随时都会扰乱那颗还不够强大的心。


没办法,与集体、他人建立连接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自己渺小性的过程,个性与共性不断碰撞,人的孤独感便由此而生。


本来这时候,父母是疏导“少年维特式烦恼”的最佳人选,但可悲的是父母往往靠不住。


一些父母已经工具化,满脑子都是分数成绩,根本不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孩子又不傻,不会跟一个每天见面只问学习的人聊心事。


一些父母很自大,觉得自己工作上那点破事才是事关家庭财富积累命运走向的大事,听小孩聊自己的烦恼,只觉得烦躁,


“被老师要求写检查?跟某某闹掰了?被同学取外号?都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的事。”


孩子很敏感,多几次烦躁和打断,就明白了,说了白说,不如不说。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事。


有天早上我起晚了,匆匆忙忙赶到校门口,才发现忘戴红领巾。


一想到进校门就会被纪律委员逮,那个满脸正气的三道杠肯定会用他惯常那种得意又轻蔑的眼神杀死我,再在小本本上记下我的班级和名字。然后老师会在班会上念名字,说今天班级分被扣全都是因为我,全班同学会像看罪魁祸首一样鄙视地看着我,我的心脏就砰砰乱跳。


我无比懊恼为什么早上好死不活多睡了三分钟,而当下的无计可施又让我感到十分恐惧。


不敢进学校的我抱着书包,躲在学校附近小花坛后边逃避现实。


换成今天的我,可能会觉得很好笑,忘戴红领巾而已,门口小摊现买一条就好了,不买也没关系,扣点分又不会死。


但那时候,真觉得是天大的事。


就在我满心都是即将被集体抛弃的孤独感时,遇到了不走寻常路的校长。问清楚情况后,乐了,把我带到办公室,说了一段话,我至今都记得特别清楚。


“偶尔忘记戴红领巾没有关系,下次记得就好了。很多事情,经历过后再回头看,你会发现它很小。当你感觉很困扰很难受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逃避,要记住,那些让你觉得困扰难受的人和事,并不是你人生的全部,它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剪影,有时候,连剪影都算不上。”


他拍拍我的脑袋,笑着说:


“有更广阔的世界在等你。”


这句话对我影响巨大,后来很多时候,我都会去认真思考它。


它让我从一个胆怯听话的乖乖女,变成敢于尝试的“野丫头”,自我意识在蓬勃生长,而我变得更加勇敢和具有力量,当然,这其中离不开校长特权庇护的因素。


如今回头看,我才意识到那次遇见,那段被支持的时光,对我的整个人生而言是多么重要。


正常情况下,我更可能遭遇和大部分孩子一样的结果。


我的逃避只会被父母视为不受规矩的表现,换来一顿臭骂。


我的孤独,不会有任何人看见。


我不会懂得什么更广阔的世界,我只会在惶恐之后变得更加谨慎听话,同时也变得更加弱小。


长大后的我会跟小时候一样,小心翼翼地活着,不敢犯一点错,每天压力山大,拼命努力只为获得集体和他人的一点认可。


我没有自己,也不敢有自己。


这就是孤独带来的结果。


所以,成为母亲后,我就暗自在心里想,一定要像当年保护我的校长一样,做个让孩子知道“还有更广阔世界”的人。


要克制成年人的自大,人总是活在自己认知的当下,而不肯换位思考,但一个成熟的大人,需要学会站在孩子所处的纬度,去理解他的烦恼,不要让他那么孤独,伸手拉孩子一把,也是拉“曾经的自己”。


如果从自身沟通上很难做到,至少也该给孩子提供一些关注内心世界,能帮助疏导孤独感的书,比如艾琳.恩瑞达.凯莉的《不爱说话的十一岁》。

来源:当当

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适读年龄:10岁+


这部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作品,少有地将关注点聚焦在少年身上,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去描绘孩子的内心世界。


就像作者在采访时说的那样:


“在十一岁的年纪,言语的沉默不代表心灵的寂静,那些未说出口的话,都在心底翻涌。不爱说话的十一岁,是成长的迷茫与探索交织的年纪,每一次欲言又止,都是对世界小心翼翼的触碰。”


她希望彷徨的少年在阅读这本书时,能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并且能从中获得力量,去构建自己的世界观。


我很喜欢书里面那个内向害羞的“乌龟小子”维吉尔,他走起路来轻盈而谨慎,似乎每一步都在思考着下一步的方向,在人群中,往往不是最显眼的那一个,但一旦你注意到他,就会被他那股独特的安静气质所吸引。


也喜欢那个教会维吉尔保持自我的聋哑女孩,在维吉尔苦恼于没有朋友时,她告诉他,人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朋友。


她的坚定,总是让我想起贝克特的戏剧《跌倒的人》:


“一个名叫丹鲁尼的人,是个盲人,但他并不感到懊悔,因为看不见,这让他的生活更好,甚至有一天他想如果自己变成了聋哑人,那他的生活会不会更像生活,一种纯粹的生活,一种只有生活的生活。”


还有校园恶霸切特,虽然经常欺负维吉尔,但读到后面,你会发现他内心的自卑和懦弱,如何学会不再用欺凌掩盖自己的不安感,是这个男孩要面对的成长课题。


我想我喜欢凯莉塑造的这些角色,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普通,甚至有些身体心理小缺陷的孩子。


但他们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又提醒着我,在那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外表下,藏着丰富的灵魂,它们在等待被看见。


这是我作为成人,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阅读视角。


千寻的视角,则更多体现在同伴共鸣上。


她内心有一些关于友谊的复杂情绪,那些很难讲给我听的微妙的人际关系,在这本书里倒是可以找到参照,比如她会感慨,也许今天特别看重一个朋友,只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更多有意思的朋友。


我很高兴她能够借助文字的力量,看见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这很重要。


只有意识到“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才能了解自己所遭遇的烦恼、孤独、痛苦不过是“杯中风暴”。


如果将学校当作全部,那么,在学校这个共同体中被霸凌或者成绩不好,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对待,失去同伴的友谊等等,都会让孩子丧失归属感,变得弱小。


但只要跳出杯子,杯子里再猛烈的风暴也不过是微风而已。


当你知道还有更大的共同体,去倾听更广阔世界的声音,眼下这个共同体,这个“杯子”就不会那么重要。


“没那么重要,我可以前行”,是一个人从弱小变得强大的心理路径,我们之所以要付出一些努力,避免孩子陷入孤独无援的处境,就是为了帮助他深刻理解这两句话。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可以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下期“和千寻一起读童书”准备解读弗兰兹.卡夫卡的经典作品《变形记》,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网络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约直播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即可提前预约直播

 

本周在团

东西儿童教育
地道的美国教育理念,靠谱的国内育儿实践,一群行走于中美两地的家长,只分享最走心的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