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有思想的好课文不用等到高中,小学和初中生就可以读

教育   2024-10-14 08:03   四川  


大家好,我是千妈。


前段时间辅导六年级小朋友写了两篇作文,一篇《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得了满分,全校范文级水准,一篇《我变成了气球》只得了A,离班级范文A+都还差个档次。


我让千寻把两篇做个对比,然后告诉我哪篇好。


她歪着脑袋问:讲真话?


我说当然。


她想了想说,老师觉得第一篇好,但我自己更喜欢第二篇。


我说嗯,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更喜欢第二篇。


第一篇我们用了些技巧,优美生动的描写、对仗工整的排比,还有最后上价值的画龙点睛式总结,都长在老师的审美点上。(其实就是高级八股文)


把这些技巧教给千寻的同时,我也明确告诉她,这些只是用来应付考试的,他们要什么,你就提供什么,但你自己心里要清楚,这是考试能拿分的写作,不是真正好的写作,也不是市场认可的写作。


真正好的写作,是《我变成了气球》这种,没有画蛇添足的形容,整篇文字干净利落,最重要是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


我尤其喜欢这段,从向往气球飘在空中的自由,到真正变成气球后,发现失去了家人的保护朋友的陪伴,失去了根基,那种孤独和自由之间,人应该如何做选择的思考,特别好。


这段思考的灵感,就来自待会要分享的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


千寻这篇“气球”是六上语文的单元习作,这个单元所有课文都是围绕“变形”主题展开,单元末要求小朋友根据自己想象完成习作《我变成了....》。


看完整个单元的课文,我就有点疑惑,既然都讲到变形了,为什么不把最具思辨性的《变形记》选进去?


所有选进去的课文,都只讲表层的东西,太局限了。


其实现在小孩没那么幼稚,有点深度的作品不用等到高中才接触,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就可以读一读。


于是我找来《变形记》给千寻做延伸,共读讨论完孩子很有感触,然后就写了篇有思想但没得A+的作文。


来源:当当

推荐版本:中小学课外阅读未删减全译本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适读年龄:9岁+


“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一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一只硕大的虫子。”


这是《变形记》开头第一句话,很多评论家说这是20世纪最让人胆战心惊的小说开头。


我第一次看评论还不太理解,不就是写一个人变成了一只虫嘛,有什么胆战心惊呢,直到把《变形记》又读了好几遍,才发自内心感受到为什么胆战心惊。


《变形记》是部中篇小说,故事非常简短。


主角格里高尔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靠自己努力工作,支撑起父母和未成年妹妹整个家的经济开支。


一天早上醒来,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而丑陋的虫子,他失去了工作和生活能力,只能待在房间里,接受家人的投喂。


一开始,妹妹和母亲对格里高尔还是很关心的,妹妹每天会拿食物进去给他吃,还会关心他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变着花样给他喂食,母亲也常常关心他是否有好好吃饭。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没了经济来源的家人都被迫外出干活,他们对格里高尔的耐心就逐渐减少了,觉得这只大虫子不仅毫无用处,还会妨碍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大家工作已经够累了,还要照顾一只没什么用的虫子。


慢慢,妹妹不再关心格里高尔爱吃什么,把残羹剩菜往房间一倒了事,父亲甚至会因为小误会用苹果扔他,这重伤了格里高尔脆弱的身体,也为他最后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再后来,家人们为了多点收入,把家中多余的房间租给三个房客。


某天,三个房客坐在客厅听妹妹拉小提琴,但妹妹拉得并不好,他们不喜欢听,躲在暗处的格里高尔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很不开心妹妹的音乐被如此嫌弃,那一瞬间他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只虫子,忘我地爬向妹妹身边。


格里高尔的出现把房客们吓坏了,纷纷提出退租。


面对这个局面,父母和妹妹都陷入沉默,房间里久久无言。


但三人心中都已经开始酝酿一个想法,片刻之后,竟然是妹妹最先开口,她说:


“它必须离开!如果它是格里高尔,他老早就会明白,人和这样一只动物是不可能共同生活的,他就会自动走掉;但是像现在这样,这只动物追踪我们,赶走房客,显然想霸占整套房子,让我们在巷子里过夜。”


格里高尔有什么错呢?他只是想表达对妹妹的疼爱而已,但偏偏是他最疼爱的妹妹,率先喊出了“他必须离开!”这样的话,并且毫不留情地把他称为“怪物”。


格里高尔听到后什么都没有想,也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默默转身,慢慢爬回了自己房间。


第二天早上,仿佛是为了回应妹妹的愿望一样,家人打开格里高尔的门时,他已经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死了,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来源:书内插画


看完这段概述,你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个普通的奇幻故事。


但其实和孩子的共读过程中会萌生很多思考、感触,因为小说里,卡夫卡把大量篇幅都放在了格里高尔和他家人的关系变化上。


这些细节描述,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为格里高尔感到难过,为其家人的行为感到愤怒又很无奈,不禁想问:


“站在格里高尔家人的角度,好像很难完全去指责他们,毕竟长期照顾一只巨大丑陋的虫子,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站在格里高尔的角度,即便变成虫子,还在费尽心力为家人着想的他,更是没有可被指责的地方。


那么,导致这个悲剧的究竟是谁呢?”


千寻的思考是人不该因为失去生产能力,就被无情抛弃。


如果用社会价值来判断人,岂不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就不值得父母爱,因为疾病、衰老等原因失去工作能力的父母也活该被遗忘?


我觉得她触碰到了小说想表达的第一层。


变成虫子是荒诞文学的写作手法,我们可以把“变虫子”理解为患重病、突然的事故、身体的残缺、年老的身躯等等现实因素,当一个人失去创造价值的能力,长期、持久的爱的确会变成重大的人性考验。


但卡夫卡作为现代社会的先知,思想深度远超想象,我们还可以再往深处探一探。


来源:书内插画


《变形记》其实是用荒诞的形式,探讨对个体属性的发现。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就是社会价值,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角色,不同人给你的标签和身份认知。在父母那里你是儿女,在丈夫那里你是妻子,在妻子眼里你是丈夫,在公司眼里你是职员,在职员眼里你是老板。


所有这些关系,构成日常中的你,但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建构,这些身份不是你本身,却时时刻刻都想代替你。


自然属性的你,才是真正的你,这里面有动物性有人性,有欲望还有精神追求。


自然属性层面的你,是可以无所求于社会而自足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它不能变现成社会价值,从而也就得不到社会评判,不能体现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感。


因此这个自然的你即使丢掉了,也未必会被你发觉。


变形记里的主人公,就是个极端表现。


这个极端,表现在此前格里高尔一直生存于一种忘我的状态之下,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履行着社会属性层面的每一个身份,是一种完全的社会人的形象。


哪怕变成虫子,他的第一反应也是千万不能迟到,因为五年来他在公司从来没迟到过一次,没请过一次病假。


在家里,他是备受重视和尊敬的儿子、兄长,是全家的经济支柱。在公司,他是本分、勤勉的优秀员工,份内工作做得很好,工作态度也非常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变成虫子后,他这些社会身份全没了,只剩下自己的精神,被装在一个虫子的身体里。


如果不是突然变成虫,格里高尔就是个无比正常的人,他的世界是庸常自洽的,日复一日,分分秒秒,循环于一种有序的假象中,仿佛可以就此天长地久。


果真如此吗?并不是。


格里高尔自然属性层面的东西,也就是他作为个体的意义,其实是无法被这个“正常运转”的社会所评估出来的,没有人关心个体精神层面的得失,连他自己也在刻意压抑。


读完小说你再回想,会发现,除了顺从温和,格里高尔几乎是个没什么性格的人。他的“个体精神”,仿佛因为不适应于社会需要,早就被“优胜劣汰”掉了。


但恰恰是“个体精神”,这个被丢掉的部分,最为重要,这些无价值之物,这些个性,不能用之盈利,不能卖个三瓜两枣,却可以让我们成为人,成为自己。


格里高尔变成虫,其实就是一个痛苦的,褪掉社会属性的过程。


他变成了一只招人嫌弃给人带来麻烦的虫子。


之所以招人嫌弃,并不只是因为外表的丑陋,而是因为他在履行社会身份意义上的失能,因为他社会属性的失落。


他不再是个好儿子,也不再是个好职员,他变得“不称职”起来。


因为这个不称职,他就像货品一样,被社会给退了,被退还给了自己。


因此,恰恰是变成虫子,让格里高尔开始回归到“人”。


换句话讲,正是因为他“失去”了社会属性,才再度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小说里,变成虫后,格里高尔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官知觉、身体欲望,他会疼、会饿,会思考、联想,此时他的所有活动,无不是围绕着那个失落的“个体”而展开。


来源:书内插画


所以,《变形记》更深层次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非常可怕,人们却安之若素的生存状态。


这种生存状态的可怕不在于大活人变成甲壳虫,而是很多人连变成甲壳虫的福气都没有,只拥有一个社会属性的空壳子。


这个故事如果真的有所批判,也并非批判格里高尔家人的冷漠。


这么想你就把卡夫卡看轻了,他批判的恰恰是格里高尔本人。


他代表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处境,不只是变成虫子,还有变成虫子之前。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可以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下期“和千寻一起读童书”准备解读皮埃尔.佩利西耶经典作品《我就是你啊》,这本用寓言故事讲述沟通方式的好书也很适合家长共读,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变形记》内页插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约直播


孩子聪明但坐不住,如何提高TA的专注力?明早8:30来直播间,逃妈和小半爸给大家分享经验。



本周在团


东西儿童教育
地道的美国教育理念,靠谱的国内育儿实践,一群行走于中美两地的家长,只分享最走心的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