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周末临时客串了一次青少年心理学讲座,和家长沟通时,触发到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大家普遍觉得孩子随着年纪增长,比如9岁、10岁后,会变得比较叛逆,沟通起来很困难,是不是青春期提前。
现在孩子接受信息量大,思想早熟,青春期提前也是有可能的。
但青春期不是一个可怕的阶段,而是一个过渡阶段,只不过,确实比较考验父母。
我觉得不是考验父母的沟通水平,沟通只是个输出界面,沟通背后是认知,你有怎样的认知,就有怎样的输出,很多父母是因为不理解孩子,不理解青春期的特殊性,才会错误的输出,而错误的输出又给彼此带来了不太好的对抗状态。
比如,现场一个妈妈跟我聊,她上初中的女儿有天回家说,某某男生给自己写了封情书。
妈妈下意识反应,就是提醒女儿不要早恋,因为早恋会影响学习。
没想到,女儿脸瞬间垮下来,一边烦躁地说知道了,知道了,以后有什么事再也不想跟你讲,一边进自己房间,啪,把门给关上了。
妈妈被女儿突如其来的恶劣态度搞得很恼火,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开始青春期叛逆了,该怎么应对。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基于不理解产生的矛盾。
影响学习这个说法,表明父母还是在用对待小孩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孩子,这个说法真实的潜在心理是我已经替你做了判断,现在学习才是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影响学习的事都不对。
问题是孩子并不这么判断,她有她认为重要的事情。
当女孩告诉妈妈,有男生给自己写情书时,她内心真实的状态是很开心的,是在跟妈妈炫耀,你看,我在群体中很受欢迎。
妈妈却说,你不要早恋,早恋会影响学习。
女孩快乐的心情,一下就被泼了冷水。
我想,如果我们真的能体会,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心情的话,最自然的反应,难道不是恭喜吗?
我女儿太棒了,很有魅力。
这才是孩子渴望获得的反馈,是她所在乎的。
当你从这个角度去沟通,你可能就会看到,你的女儿并不是一个没脑子,只想恋爱不想学习,也不知道为自己未来打算的人。
那么,这种不理解是怎么来的呢?
它其实是源自父母的迷茫和不适应。
青春期之前,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那时候孩子也比较听话。
青春期之后,20多岁时,基本就是平等对话了,家长不会觉得自己面对的还是个小孩。
也就是说,青春期之前和青春期之后,这两个阶段都比较稳定,有各自的规则。唯独中间很多年,家长是有些迷茫的,不确定该用哪套规则来跟孩子相处。
因为迷茫,才会对青春期产生误解,认为这个阶段充满了反抗和叛逆。
实际上,孩子青春期最主要的心理任务,英文叫做autonomy,就是自主性。
是一个孩子,十多年来第一次清晰完整地认识到,我是我,我要用我的视角去了解这个世界,做我想做的事情。
当然,孩子是不是真具有这个能力,还不一定。
但起码从心理发展阶段来说,他已经倾向于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一个独立的人。
对父母来说,却可能还没适应孩子有自主性的表现,就会觉得,你怎么不按我说的去想去做。
比如,前面讲到那位妈妈,她理想中女儿的态度,是接受妈妈的提醒,及时做出不让妈妈担心的决定。
但女儿出于自主性,不会给出妈妈想要的态度,这时候,妈妈就会认为孩子在故意反抗、叛逆。
小时候表现越听话的孩子,父母适应了孩子听话这种沟通模式,进入青春期,当孩子有自己主见的时候,父母适应起来就会更困难,对孩子叛逆的误解也会更深。
其实,当孩子表现出越来越多自主性时,父母就该有所觉察,积极主动地改变以前的管束思维,对孩子想法表现出欣然接受的支持态度。
有段时间,我女儿就觉得上学很没意思,她的自主性让她开始质疑学习的必要性。
如果我对她的想法不理解或者过度担心,可能就会下意识制止这种质疑,会用很多诸如自己的经历,正能量的观念去试图说服、纠正她。
那我大概率收获的就是反抗,因为她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尊重和支持。
基于对大孩子的理解,我知道,我必须做出正向反馈。
这个反馈,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就是不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但接下来比较头疼,也是很多家长都不太容易做到的一点,就是如何从孩子能接受能理解的角度给出解释。
这方面,我常常“求助”于一些好的书籍。
比如我女儿提的这个问题,应该也是很多大点孩子都会质疑的问题,在《少年不迷茫》这本书里,就有贴切的解答。
▲
来源:当当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10岁+
这是一本相见恨晚的好书,之前时简中版还没有出版,身边朋友只能各显神通去代购繁体和日文版,大陆地区有限的库存很快就卖完了,导致很长时间断货。现在简体中文版终于正式出版,家长买起来很方便,孩子读起来也无障碍。
它的副标题,就是少年们最常质疑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学习分为学校学习和自主学习,孩子讨厌的往往是学校学习。
其实想想我们小时候也一样,在学校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学校学习有什么好处。
所以,当女儿列举学校学习的讨厌之处,我是能感同身受的。
但因为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很多年,对事物的理解更全面,就会觉得她说的有点以偏概全,可一时又找不到能把客观事实讲清楚,还不引起她反感情绪的措辞。
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很及时的帮助。
它没有否定学校学习的价值,而是通过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联系,理性而具体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来源:《少年不迷茫》书本插图
同时又没有夸大学校学习,而是告诉孩子,尽管学校学习有价值,但看太重也会带来压力,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学习不好或者没有考入理想学校就自我否定。
▲来源:《少年不迷茫》书本插图
我一直觉得,家长对孩子因为学校学习不好产生心理压力的理解程度,非常有限。很多家长都是孩子生病了,精神上出问题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
孩子大部分时候呆在学校,周围人每天都在用行动告诉他,个人价值是跟学习成绩挂钩的,这种环境的封闭性会让他很在意。
之前文章里我也写过,如果把学校当作全部,在学校这个共同体中成绩不好,受到不公平对待等等,都会让孩子丧失归属感,变得弱小。
只有听见不同声音,看见更大世界里存在的不同观念,才会了解到自己所遭遇的烦恼、孤独、痛苦不过是“杯中风暴”。
《少年不迷茫》里讲得很清楚,哪怕无法继续升学,也不代表未来一片黑暗。学校是个特殊环境,有一套只适用于这里的规则,是一个有别于外部社会的世界。
即使因种种原因放弃学业的人,也有不少成年之后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发挥所长,没有必要因为学习不好就绝望地认为人生被毁掉了。
大人们经历了起起落落,很多事已经不放在心上,但孩子不一样,他们会钻牛角尖,有些事过不去就是过不去。
这时候你单纯靠鼓励批评的二元处理方式很难奏效,反而让他们感到无力,还不如像书里这样,和孩子一起看看真实社会是如何运转的,说不定更容易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来源:《少年不迷茫》书本插图
《为什么要工作?》这部分,不只孩子有收获,我看完也有收获。
它的写作视角很有意思,不是从“工作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别人工作是为了给我提供方便”。
这个角度是我这些年逐渐理解到的。
以前我处理工作的态度相对独立,有时候独立是好事,运转效率会比较高,但后来把视角纬度拔高,我发现了协作的价值。
我意识到,不能单纯把目光聚集在完成工作上面,还需要思考如何在工作过程中,甚至是以工作为载体,让身边其它人都有成长,这样整个团队才会发展得更加健康有序。
因为社会结构是复杂的,大家在需要他人工作帮助自己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工作帮助别人,它是一个网络,不是某个人单方面的付出。
比如书里谈到了一小碗面条背后,都会涉及到种植小麦、磨成面粉、加工面条,甚至仓储物流以及销售等等工作。
你说哪个环节没有价值?我觉得哪个环节都是有价值的。
看明白这点,就不会在工作中有“自负情绪”。
早年,年轻的时候,听人夸有能力,说实话,还是会有点小傲娇,后来就没有了,因为真的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我只是一个枢纽环节上的价值体,其它人也有其它人的价值,彼此分工不同而已。
女儿读到这里,掰着指头说,就像我们班有电话手表管理员、收回执总监、午餐监督员、勺长......大家各司其职,有各自的存在价值。
我笑了,说,对,不过,那“勺长”是什么鬼?
娃很认真地回答,就是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负责给忘记带勺子的同学发备用勺。
原来如此。
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大家自己去发掘吧,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这些年我愈发觉得,要多给孩子读读这样的书,这些学校不讲的东西,对她的成长反而更有意义。
大人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但实际,青春期之前,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并不是由这个孩子有什么天分决定的,主要还是由家长的重视程度决定。
拿什么奖,有什么成绩,其实不太能反映出孩子的真实水平,但一定能反映出孩子背后的家长是怎样一群人,有着什么样的追求和执念。
孩子自身的水平和后劲,更多反映在青春期后面,那些由内驱激发的思考,才是推动他们一直努力向前的基石。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可以点亮“赞和在看”告诉我,下期“和千寻一起读童书”准备解读劳拉·马斯卡罗《给孩子的小岛经济学》,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少年不迷茫》图书插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约直播
普娃更要学奥数,关键得看怎么学...下周二上午8:30,小半爸和逃妈在直播间一一讲解!
本周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