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语文】必修上诗词训练: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课件+学案+答案+知识点)

文摘   2024-12-18 16:32   河北  





学案







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学案

——高一必修上课外诗歌训练


(一)送别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①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②,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②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

1.有人评此诗“意不止送别”,你在诗中读出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2.(2021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3.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点:送别诗情感】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4[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5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咏史怀古诗

例1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这是一首借古讽今诗,诗人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自己_____________的感慨。


例2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②台城,是东晋和南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宫的所在地,位于都城建康城内,遗址在今南京市玄武区。

2问: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3(高考真题 )《台城》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韦庄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例3.(11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③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唐朝末年,字太朴。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4.这首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闺怨诗

例1.(2014年全国卷1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例2.(2012新课标全国卷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3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


例3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合德寝宫

4)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


例4: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 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金诗是闺怨诗,刘诗是宫怨诗。

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 无所事事、粗俗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 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首句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E.刘诗第二句化用“金屋藏娇”的典故,只用七个字就写尽了诗人作为深宫失宠之人的凄苦、悲凉处境,是全诗的中心句。

6.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

金诗借        抒情:女主人公将枝头的黄莺赶走,因为它的啼叫声惊醒了自己的美梦,使她没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诗歌在对一个生活细节的记叙中,寄寓了一份闺“怨”(展现用女主人公被黄莺惊醒,起来打黄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得梦到辽西的烦闷,体现了女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含蓄而蕴藉地表达“怨”的主题。)

刘诗借      抒情 :诗中借落日、空庭、满地落花等景物表现主人公孤独、落寞的心情。一个女子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中,注定要以泪洗面,充满愁怨。


(四)山水田园诗

例12019年·新课标Ⅲ卷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例2(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 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 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4.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2分


5.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3分


例3(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8分

意难忘·山家

[清]   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 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2分

6. 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__。下片中“___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2分

7.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6分

冬至节气
WINTER SOLSTICE




答案



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学案答案

——高一必修上课外诗歌训练答案


(一)送别诗

(一)诗词练习:

例1.《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有人评此诗“意不止送别”,你在诗中读出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①对友人的不舍、惜别之情。首联以“柳”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别的情谊。

②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颈联写赵都督的“忘身”“报国”之心,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扬。

③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尾联寄寓了诗人不愿做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

例2《寄江州白司马》

2.答案B。解析:B.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故选B。

例3《赠别郑炼赴襄阳》.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体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错。“把君诗过日”在此处意为在这样艰难的世道中,年老多病的“我”拿着你的诗拜读以度时日。但“此别”后可能就无法有友人的诗篇相伴了。

例4《送别》

4.答案:B

解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联系“胜境由来人共传”可知,“君到南中自称美”意思是南中风景优美,你到了那里,自然会夸赞那里的风景,没有提及“友人的风采”。

5.答案: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

解析:思想内容鉴赏;前两句通过想象写友人远去。接下来两句通过夸赞友人所到之地的美景,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冲淡了友人的离别之愁。后四句主要写自己的忧愁与不舍。“八月秋”点明送别的时节,“飒飒芦花复益愁”寓情于景,从听觉的角度渲染出萧瑟的氛围,直接表明自己的心绪。最后两句与诗人的另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写目送友人远去,以眼前之景寄托离别的不舍,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怀古诗

例1《贾生》

1这是一首借古讽今诗,诗人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例2《台城》

2答:同意。①诗人由江、雨、草等景发出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的感叹,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引起了诗人的伤感情绪②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逐渐衰落的唐王朝,怀古伤今。

3答:因为台城柳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六朝灭亡),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它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象和台城(历史遗迹)的荒凉破败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诗人无限伤痛(哀愁),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例3.《春日秦国怀古

4这首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闺怨诗

例1.《阮郎归

1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第一问: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第二问: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例2.《思远人》

3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第一问: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第二问: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例3《西宫春怨》

4 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

答案:“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既点明季节,又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运用反衬手法,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

例4《春怨》

5 BE  B项,金诗塑造了一个俏皮可爱、对丈夫深深思念的女子形象,用打黄莺的动作表现女主人会对梦中见

又含有深意。E项,“诗人作为深宫失宠之人”说法有误,诗中写的是宫人的怨情,要注意辨析诗中主人公与诗人的区别。

6. 金诗借事抒情 刘诗借景抒情


(四)山水田园诗

例1《插田歌》

【答案】1.B 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例2《记村事》【答案】

3. B    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错误,并非“农闲”“慵懒”,应该是农忙季节,从关于结尾句的注释 “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酿酒”“ 砧”声中均可见是忙碌而充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农家人的辛勤劳作。故选B。

4.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5. 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例3《山家》

6(1). 隐士(农夫)(2). 烂漫

7. 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②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

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

上阕写衰翁的居住环境在山野,室内陈设着文木制作的几案,小巧的窗户饰着纱,说明主人虽在山野也十分讲究,让人感到他是个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故可推知其为隐士;下阕写衰翁话桑麻、种柳浇地,也可理解是为农夫。

下阙写衰翁待客,写了席间主客欢洽之情,啜茶饮酒,高话桑麻,去年自己耕种的山田收成极好,可以无忧无虑乐陶陶地过舒心日子了。生活丰富多彩,状态极佳。故能表现这一状态的词应为“烂漫”。

7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上阕写景。由步行向山家时沿途所见落笔。首句“村坞云遮”写由下仰望山上,人家村落在白云缭绕中依约可见。渐行渐近,写看到一幢房子,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最后再到室内的陈设。词的上片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

房子依水傍石,稳稳地临溪而立,小径生满青苔,接着两句是写稍近些看到的老树上缠绕着青青的藤蔓,翠绿的修竹映衬着溪边的白沙,色彩鲜明可爱。用白描之笔富有层次地描绘了山家四周的环境和景物。描绘了隐士山家的幽静环境;

“苔径逐篱斜”,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逐”字化静为动;“文木几,小窗纱”“启北扉,移床待客”动静结合,表现农家生活的意趣,衬托出主人潇洒出尘的品格。

下片写席间主客欢洽之情。隐士是个苍老体弱的衰翁,却出人意外地饮食健胜。作者用“衰翁健饭堪夸”一句来表示自己的惊奇,“衰翁”与“健饭”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

老人十分健谈,边啜茶饮酒,边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农事。“把癭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一一罗列叙写田家生活及农事,为铺陈写实的手法。

“穿池还种柳”是说在池边开沟引水,并种上柳树,与下面“汲水自浇瓜”都是老翁的农活。这两句以农家话语写老农的悠游轻松,让人羡慕隐逸生活的闲适。“这风味清佳”!这一句赞语非常口语化,老翁怡然而乐的神情跃然纸上。

遇语文
遇语文,一线名师精品语文号,集结万众语文人,立足河南,放眼全国,打造最硬核语文自媒体,只发原创精品语文教学类文章:阅读、写作,备课、备考,教育、教学……邂逅就在转角处,最美语文遇上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