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①,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②诗 。”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
[注]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 )。)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 )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 )驰竞( )不尚文就中六籍( )尤摈落( )。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 ),乐天一举擢( )上第。明年,拔萃( )甲科( )。由是《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未几,入翰林,掌制诰( ),比比( )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 )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 )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 )掾( )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 )江、通,复相酬寄( )。巴蜀江楚间洎( )长安中少年,递相( )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 )、观寺( )、邮候( )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 )、牛童( )马走( )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 )模勒①,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 。”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 )右庶子诏还。予时刺( )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 ),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 ),长庆讫( )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 )景行( ),与予之交分( )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书信)。)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有志于)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推崇)驰竞(奔竞;追逐名利)不尚文就中六籍(六经)尤摈落(bìn,排斥弃绝;落选)。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录取与黜退),乐天一举擢(拔官,提升官职)上第。明年,拔萃( 唐代考选科目之一)甲科(唐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唐宋进士分甲乙科)。由是《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指承命草拟诏令),比比(频频;屡屡)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指陈)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同时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之职)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贬谪)掾(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称)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处于辅助地位的官员,僚属)江、通,复相酬寄(寄赠,此处指写诗唱和)。巴蜀江楚间洎( 及,到达)长安中少年,递相(相互)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禁中,省中;指皇宫)、观寺(寺观)、邮候(传舍,馆驿)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小妻,侧室;泛指妇女)、牛童(牧童)马走(指马夫)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誊写)模勒①,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 。”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凭……身份)右庶子诏还。予时刺(刺史,掌奉诏察州)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 zuǎn,解释是编排),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古代新君即位或在位时,以其次年或当年更为新纪元元年,是为改元),长庆讫(绝止;完毕)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官吏的职位)景行(崇高的德行),与予之交分(交情)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
[注]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白氏长庆集》这本书,就是太原人白居易所创作的。居易,字乐天。乐天刚开始说话,就尝试着指认“之”和“无”这两个字,能够不出错。(作者自注:详情出自乐天和我的书信)开始说话,读书就非常的勤快敏捷,与其他小孩不同。白居易到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认识了声韵,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有志于诗赋,二十七岁考中进士。贞元末年进士科考试,推崇追逐名利,不崇尚文学,这其中尤其是研习六经的人会落选。礼部侍郎高郢最开始使用六艺经传的文章作为录取考核内容,白乐天一下子就经过考核并且进入最优秀的等级。第二年又参加了拔萃科考试,考入了甲等。从这以后他的《求玄珠》《斩白蛇》等辞赋,在京城新进士中竞相传诵。没有多久,白居易进入翰林院掌管草拟诏令的职务,屡屡上书,陈述当今政治的得失。因为他创作《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篇诗歌,直陈当今天下的时事,当时的人将他的诗歌与《诗经》《离骚》相媲美。
想当初我和白乐天同时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我们大多时候都会用诗歌和文章相互赠答(表达自己的观点)。恰逢我被贬谪到江陵做副官,白乐天尚且还在翰林院,他寄给我一百多首律诗和杂体诗,前后总共有几十篇。这之后我们各自在江州、通州做副官,还是会互相寄赠诗歌。于是从巴蜀江楚之间到长安中的少年们,模仿我们两个相互唱和的诗词,创作新的诗歌,自己称之为“元和诗”。然而此后20多年间,无论是皇宫,寺院还是馆驿的墙壁之上,没有不写诗歌的,王公贵族以及妇女们,哪怕是牧童和马夫,他们的口中没有不吟唱诗的。至于那些负责誊写雕刻印刷的人,他们就会在市井上卖这些诗歌集子,或者是拿着这些诗歌集子来交换酒水,这样的人到处都是。(作者自注:扬州和越州之间有许多做雕刻印刷的人印制白乐天和我的诗,并在市井当中进行贩卖)我在平水市井当中看到村里学校那些小孩子竞相学习创作诗歌,就把他们叫过来问他们,他们都回答说:“这是先生教我们学习的白乐天和元微之的诗歌。”他们本来也就不知道我就是元微之。自从有文章以来,从来没有过像这样广为流传的事情。
长庆四年,白乐天从杭州刺史任上凭右庶子的身份被皇帝下诏召回。我当时奉诏掌管会稽担任刺史,于是就趁机搜集了他所有的诗歌,我亲自编排他的诗歌,编成了五十卷,一共有2191首诗。前人大多会用前集、中集作为诗歌集子的名称,而我认为陛下明年就应当会改元。那么长庆这个年号就在此时结束了,于是我就称这本诗集为《白氏长庆集》。至于说白乐天官职的高低和道德的崇高,以及与我的交情的深浅,不是这篇文章所要叙述的要点因此不再去写它。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元微之作序。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贞元A末B进C士尚驰D竞E不尚文F就中G六籍H尤摈落
【答案与解析】
BEF
贞元末年进士科考试,推崇追逐名利,不崇尚文学,这其中尤其是研习六经的人会落选。断句要注意“尚”与“不尚”相对,依据句式进行断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文中指《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
B.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意思相同。
C.“召而问之”与《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的“而”用法不相同。
D.刺,指担任州刺史或郡守,与《屈原列传》“以刺世事”的“刺”意思不同。
【答案与解析】
C 解析: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解释正确 B项“会予谴掾江陵”,会,恰逢,碰巧。“会天大雨”,恰逢遇上天下大雨。含义相同。C项“召而问之”意思是召唤村校诸童然后询问他们。而,表顺承。“学而时习之”,学习然后时常温习它。两者用法相同。C项结论错误。D项“予时刺会稽”,我当时担任会稽刺史。“以刺世事”,意思是以此讥刺当世的事。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自小聪慧,与一般儿童不一样,刚开始学说话时,就能明确无误地分辨出“之”与“无”字,后来他在给元稹的书信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细节。
B.礼部侍郎高郢开始用儒家经典来决定录取或黜退,白居易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所创作的《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在新进士中广泛流传。
C.由白居易、元稹所引领的新诗风十分流行,时人纷纷仿效,称之为“元和诗”扬、越等地常常有人雕版印制元、白二人的诗作,并叫卖于市井之中。
D.元稹在会稽时亲自收集并编辑了白居易的作品,共成五十卷,因为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年号改为“长庆”,就把这部作品集命名为《白氏长庆集》。
【答案与解析】
D
原因解释错误。“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意思是“而我认为陛下明年就应当会改元。那么长庆这个年号就在此时结束了,于是我就称这本诗集为《白氏长庆集》。”并非“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年号改为‘长庆’”,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长庆四年了,又怎么会再次把年号改为“长庆”。阅读时要注意辨别细节问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
(2)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答案与解析】
(1)翻译:没有多久,白居易进入翰林院掌管草拟诏令的职务,屡屡上书,陈述当今政治的得失。
得分点:“未几”,不久;掌,掌管;制诰,指承命草拟诏令;比比,频频,屡屡。
(2)自从有文章以来,从来没有过像这样广为流传的事情。
得分点:“已”,通“以”;未,没有;如是,像这样。
14.根据材料,说说在元稹看来“叙文之要”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与解析】
①作品创作情况(包含作品数量、创作历程等)。②作品流传情况。③命名原因(考虑年号等因素)。
本文共三段:
第一段,简述白居易生平,主要侧重在他求学经历与诗文成就。
第二段,主要写了两人诗歌唱和经历以及唱和诗词流传盛况,为下文做铺垫。
第三段,交代编辑诗集的过程、体例与命名缘由。
“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文章写出的内容,理解“叙文之要”的含义。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注明“入群”字样,年费99元加入遇语文VIP群,获得源源不断的遇语文名师资源。
每天0.27元畅享遇语文团队优质原创教学资源,如有意愿请添加小编“琼羽醉月”微信咨询,申请时备注“申请入群”或“投稿”字样
投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