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南门应氏三朵花
《诗经·卫风·硕人》)形容女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国古代,把女子跟花相比的诗句数不胜数,例如,《诗经·周南·桃夭》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杂诗》里的“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唐代诗人李白《清平调·其二》里的“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等等。
女人与花,有剪不断的渊源,那清朗的悠远、浪漫的柔美、雅致的和谐,生生地炫疼了多少人的眼睛啊。
古代汉语工具书《辞源》里对“女”字的注解中,有一条是“美,柔,弱,小” 道出了“女”字的万千气象。而这,不也和花儿一样么?
因为美、柔,女子与花儿相得益彰,养眼、入心,所在之处即风景。
因为弱、小,女子与花儿相互慰藉,女子爱花、护花,花儿也以其神奇的功效,给予女子无尽的关怀……
于是,芬芳自来,不眠不休,美遍天涯。
我写下这题目,有两次提到南门应氏三朵花,第一次,是王灵恩介绍的文友,姓孔。据他自己说是国际金融家孔云生的孙子。孔兆成,字云生,小名宏寿,香山洪石村人清光绪间在上海及日本各埠的 钱庄就颇有规模,并担任横滨中华会馆董事、商务会议所长等职,是个地地道道的银行家。当时宁海在日本留 学、考察、谋生者达百余人,都曾得到他的照应。黄岩王舟瑶,曾赴日考察教育,就先后在长崎、神户拜访孔云 生,详情记录在《清夜焚香室日记》里。邑人陈邦椿也写有回忆文章,盛赞孔云生在日本资助乡亲父老的美德。最后娶妻应氏,在磡头终老。夫人应谛香。号称南门应氏三朵花,据此看来,当时对孔争议较大,童章回老师力排众议,坚持勘头顶有应氏小道地是有根据的。所以对孔兆成的身世可作进一步调查。至于应氏三朵花,今天听到另有其人一位教友说他的姨婆应春花三姐妹,分别是应百花、应棉花,年轻时人称南门应氏三朵花,我要求他找姨婆详细的说说,也是宁海市井一大趣事是否两者有否关联,有待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应可军
□编辑:海燕文化
□摄影:愚者多闻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