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乡贤丨广西师范大学原校长、广西师大出版社原社长王炜炘:创社之初的回忆

文摘   2024-11-01 07:33   江苏  
转自“广西师大出版社”公众号:
广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原社长王炜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7月17日早上6:00在桂林不幸逝世,享年85岁。

王社长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首任社长。在筹备创社初期,时任学校副校长的他主要负责出版社的申办事宜,申办成功后,他就自然地兼任了出版社的首任社长。创社伊始,出版社从学校借得27万元借款,白手起家,为了出版社的创建和艰难起步并走上正道,他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艰辛,在王社长的倡导和关心下,出版社从创设伊始,便陆续编写和出版了一批“双效”兼佳、在读者中有影响力的读物。

如今,出版社已经三十而立,出版社也从一个单体的地方高校出版社发展成为国内首家以并购的方式构建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集团,三十年间,我们出版了许许多多受到了读者和市场认可的好书,广西师大出版社也被更多的读者所熟知。但回顾往昔,今天的这些成绩,都是建立在像王社长那样的一位位广西师大社老出版人的艰辛努力之上。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篇文章《创社之初的回忆》,选自去年我们出版社的《书之旅——一家出版社30年的故事》,作者便是王社长,透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王社长为出版社创建所付出的努力,更好似一幅老一辈广西师大出版人的群像。
谨以此文,纪念王老。


创社之初的回忆


文 / 王炜炘

节选自《书之旅——一家出版社30年的故事》


点入名片👇关注并查阅往期



王炜炘(1933年7月-2017年7月17日),江苏常熟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就读于常熟市中学(1950届),1957年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数学系副主任、副校长、校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首任社长。


一、筚路蓝缕创业维艰

事情得从1985年开始说起。在当年下半年召开的一次全国地方院校(60所)世行贷款评估会议上,华中师大的代表和我交谈,说到五所部属的师范大学都已恢复或批准成立了出版社,并说国家教委要在第二年选择几所地方大学成立出版社。

我心想,我校有条件申报成立出版社吗?会议结束后到华中师大出版社参观,我感觉我校也是有条件办出版社的。回校后,我特意为此事向校党委做了汇报,谈了我的意见。

校党委要求尽力争取使我校成为首批成立出版社的地方院校,并决定由我主持去办有关申报事宜,学校各部门全力协助,协办人员也由我选定。

我选定的协助人是曾担任过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的校党办副主任党玉敏同志。他从此为我校出版社的建立、发展和繁荣献出了后半生的才华和精力,是在出版社的成立与发展中值得记住的功臣之一。

王炜炘曾就读于常熟市中学


在朦胧中起步

要着手做申报工作了,我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向哪一个领导部门申报,要些什么材料,申报报告怎么写,等等。我们凭感觉准备申报材料:学校基本情况综述和申报报告。与此同时,朱天恩书记、陈光旨校长分别向区新闻出版局和区党委宣传部侯德彭部长联系请求支持。接着我去南宁先后拜访了区教育厅、新闻出版局、宣传部领导,上交了申报报告和学校的基本情况综述。他们看了材料,听了我的申述,都表示支持,希望我们的申报能成功。初战告捷,极大地鼓励了我们申报成功的信心。

弄清了申办的全过程后,各个阶段的困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理清了。半年多来我们三次去南宁、三次上北京,多次进了中央、自治区有关的7个部门的大门,在党委的领导、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有了一个可期盼的结果,我心里压着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前排左五为王炜炘

二、白手起家创业奠基

在建社可以确定的时候,学校党委多次对办出版社的宗旨和任务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我校出版社只是一所普通高校的出版社,但也是学校对外联系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质量,提高教师水平的平台,是提升学校知名度的窗口,是党和国家面对全国和世界的一个文化阵地,出版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多出版好书,不出坏书。

宗旨与任务管理模式

校党委指出:办社要依靠本校的资源,出版社要坚持为教育服务,作为广西一所高师院校出版社,要为广西教育服务,为广西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服务,为广西高校的发展做贡献,还要为成教和职教发展的需要做好工作。讨论中特别强调了为广西教育服务的同时要放眼全国教育的发展和需要,也指出了出版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应该关注国内外的文化、教育发展和需求动态。最后提出了十六字办社方针:依靠本校、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如何将新组建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管理好,使之从无到有、创业奠基、稳定发展、走向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区教育厅领导和校党委对此都十分重视,在多次上下交换意见后,提出了十六字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借贷起步节俭运作

组建出版社需要有一定的经费进行运作,但学校却像对新建的行政单位一样,只给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出版社人员的工资福利也和在校教职工一样,暂由学校负责。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呢?我当时就对党委说,学校不给启动费,学校给担保我去借贷,到期由出版社偿还,但头三年要免去出版社按规定上缴学校的钱,把这些钱作为还贷和出版社发展的基金。学校同意了我的要求。

第一件事就是借钱。债主是各系的主任和校办工厂,他们都尽力支持,从1万到3万不等,共借得27万元,并和各系签订借款协议。协议规定三年内偿还借款,但不付利息,出版社每年将无条件地为各系各出一本他们推荐的好教材或专著。

第二件事是怎样用钱。出版社为此录用了专职的会计人员来负责会计工作,并规定采购或搞业务活动用钱要讨论,要有计划。1万元以上的款项由我签字后才有效。在头三年中,除了增添几台机器,借的钱所剩无几了。出版社还建立了独立法人代表制,我是独立的法定法人代表。接着,社里调整了财务人员,组建了财务科,制订了一套制度,确定了出版社财务由校产办监督审计,由主管校产办副校长审批,我不直接管。

前排左五为王炜炘

组建班子选训员工

在批文没有下达时,我们就开始试运营,当务之急就是人才的选用。

摆在工作日程上的是组建领导班子,确定编制和组织机构,精选主要编务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始时定了36人的编制,我任社长(兼),党玉敏同志为副社长兼副总编,负责编务和日常行政工作,宋开明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校办印刷厂拨给出版社主管,试营一个多月后由于编制过多和领导之间的摩擦,印刷厂交回学校管理,由宋开明同志负责,但印刷厂有几个人转到了出版社。

中国概率统计学会会员登记表 广西师范学院王炜炘(点击小图看大图)

出版社选拔组成人员,按照依靠本校的原则宗旨,主要调动学校的在编人员,采取自愿报名、人事处协调、领导批准的程序进行,也有个别社领导是校领导点名、原单位同意、服从分配而来的,例如余鑫晖副总编。党支部书记兼行政副社长王建周同志的调动还有些戏剧性:开始校党委考虑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没有同意调动;后来做了一些工作,稍后几天在再次讨论出版社领导班子时,强调要支持出版社的工作,党委多数同志同意调王建周同志到出版社工作。会后就通知了王建周,要求他即刻到人事处办手续到出版社报到。原单位还想挽留他,向党委提出了意见,党委在下午借征求本人意见时想把他留下,但此时王建周同志已到出版社报到了。

余鑫晖、王建周两位同志到任后出版社工作才开始正常运作。出版社从建立到发展,他们是不可或缺的组织者、领导者。当然他们也失去了一些诱人的更能发挥才能的岗位。

还有两个例外:

一个是黄理彪同志。

当时他是从广西德保县回母校来进修的教师,由于黄请求到出版社工作,人事处多次去函商调,原单位不放。

我提出在新学期开始前我校分配一名优秀学生去黄的原单位工作,让黄调到师大工作,终于达成协议。

这是首次也许也是最后一次打破了进修教师必须回原单位工作的惯例。

这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也从此与出版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不同的出版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贡献。


另一个是汤志林同志。

老汤原是云南省一所中学的校长,来信要求到出版社工作,人事处感到不必从外省调人。

我当时看了来信,感觉这人不当校长来当普通编辑这种思想境界难得,而且当时还在物色一位合适的化学专业的编辑,我要求人事处再做一些了解工作。

人事处了解的结论是此人可靠、有能力。我就请人事处向区人事厅办理申报批准手续,并向云南省人事部门协商汤调到我校工作的手续。由于人事处积极努力,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现在感到欣慰的是这一举措为学校引进了一位优秀的出版工作者。他也为自己写好了为广西师大出版社贡献后半生精力和智慧、收获丰硕成果的完美答卷。

1987年3月13日-14日,召开中共广西师范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出由朱天恩、陈光旨、王炜炘、陈兴道、徐长安、黄介山、廖义英、廖明斌等8人组成的第五届党委会。


办社初期学校先后任命:

名誉社长:林焕平
社长:王炜炘(兼)
总编辑:贺祥麟(兼)
党支部书记兼副社长:王建周
副社长兼副总编:党玉敏
副总编:余鑫晖
社务委员会的常委:王炜炘、贺祥麟、党玉敏、余鑫晖、王建周、于诗藻

社务工作由常委集体讨论决定。

对于编务人员先后进行了多次培训,大家懂得编务流程和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三审(初审、复审、终审)定稿的原则和要求,还编写了《编辑手册》供编辑人员学习使用。

服务教育效益双赢

我们办社的主要任务是依靠本校、立足广西,为广西教育服务。


在区里召开的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与会者提出了要在全区所有的初中以上学校开设英语课,但师资严重不足,质量很难保证,各地采取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会上一个地区教育局负责人与我讨论时要求我校外语系派人去办培训班,三天培训要备好一个月的课,并希望印发新华书店提供的备课用的更详细的教学参考资料,最好能让教师可以拿着去上课。

我把这个意见告知了外语系主任刘上扶教授,并要求他做到疏通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全文英译中,讲透语法,安排好课内外巩固和消化用的练习,等等,从外语教学特点出发,尽量做到教师看了后可以上课,学生也可以作为消化复习巩固的好材料,并且认为,初、高中各年级一起都要编。

刘上扶同意召集系领导和有关教师开会研究。同时,党玉敏、黄理彪、王昶等同志从区新华书店开会回来时,也获得市场需要这类教辅书的信息,我要党玉敏同志派人去外语系找刘主任联系有关出版事宜。

2017年5月19日,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现数学与统计学院)74级89名校友毕业40周年后重聚母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感恩行。广西师大原校长王炜炘、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黄万华、院长张军舰以及部分当年的老教师出席了聚会。

我当时商议书名是“中学英语教材课文英汉对照译注”。外语系很快成立了由贺祥麟教授任主编、刘上扶等教授任副主编的编委会,动员了外语系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各年级各分册的编写工作。这套书的出版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对广西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在全国各地师生的欢迎,成为一套畅销多年的图书。

为了提高广西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提高考试成绩,我提出出版社要想办法出一套高考复习方面的书。经过社领导班子讨论,决定请北京海淀区的优秀教师参加编写,责成余鑫晖副总编负责联系落实。余副总不负众望,较好地组织出版了帮助解决高考学生抓重点、攻难点、解疑点等问题的一套教辅书(“中学各科教学重点难点解析丛书”)。该丛书受到广西全区及全国读者的欢迎。一年后,还组织出版了各年级的相关丛书,成为十多年的畅销书。这也是全社编辑人员齐心协力合作的丰硕成果。

1991年3月29日-30日,召开中共广西师范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出由王炜炘、王江存、丘贵明、江淳、江士敏、张葆全、陈光旨、陈兴道、徐长安、黄介山、廖明斌、戴英俊等11人组成的第六届党委会。


我相信只要是教育和教学需要的书,就会有销路,经济效益就会好。我常记着,必须兑现1989年偿还各系27万借款的承诺,偿还银行30万贷款,1989年后出版社自己要拿钱解决46个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公费医疗还是由学校负责),以及准备好来年运作的资金。

三、寄语

这些年,出版社的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不断提高,朝着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的路子迈进,看到我参与创建的出版社焕发勃勃生机,我打心里觉得欣慰。三十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不至于退步,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最后,我还有四点希望。第一,不忘初心,牢记我们创社之初的宗旨:依靠本校、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第二,领导层要团结一致。第三,永远要记住,人是要吃饭的,要有开源节流的意识。第四,我们要为文化教育做出贡献。

附:有关王炜炘老宅的一则新闻

一幢古宅为何两次被盗 传说有祖母绿、夜明珠?

苏州日报 2014-04-23

[摘要] 连日来,常熟市碧溪新区吴市一带的百姓中流传着一件离奇的“盗宝”事件:盗贼闯进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宅,并在古宅院落的一间房内挖出了一只大缸,将缸里的“宝物”洗劫一空。当地热门论坛关注此事的帖子也不断“发酵”。

常熟王家古宅为何两次被盗

▲王家祖宅次被盗挖的大坑


4月21日下午,记者在王家古宅的后人汪达民的带领下,走进这幢连续两次被盗的古宅。

王家古宅乾隆年间建?

王家祖宅位于常熟市碧溪新区吴市的小市西街47+1号。据吴市镇志记载,明末以来,吴市小市望族有朱、王两大姓。西街为王姓,著名者为王宝琛。王氏家族明清曾出过翰林、监察御史等。汪达民的妻子王文红,即为王宝琛同胞弟兄王锡卿的第6代子孙。

汪达民说,相关史料记载,王宝琛曾为翁心存的学生,博学多才,以书法名世。道光18年(公元1838年)至28年(公元1848年)间,翁心存以母老乞养,回常熟居家10年。王宝琛在此10年中做翁心存账房王家祖上拥有的翁心存拟呈咸丰帝谢恩折(感谢信)上世纪八十年代捐给了国家,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常熟博物馆。

当年,整个王家几乎就是如今的整条西街:分别为老宅基、未名里、五房里、中宅基、新宅基、小院落花园(25间房)及新桥头的栈房里。小院落花园由王宝琛建造。目前最完整的是五房里第五进楼房,三上三下,据推算应为清代早中期建筑。

汪达民告诉记者,经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寻访族里长辈后推测,五房里应是王宝琛的祖父端仕公31岁时建造,这一年为乾隆34年,即公元1771年。由此,小市王家古宅的建筑年代至少应有243年历史。

屋里两个大坑谁挖的?

4月21日下午4时许,汪达民带领记者走进王家古宅的五房里。在其正厅右侧房间次被挖出大缸之后,汪达民和记者发现,五房里正厅中间又出现一个新的大坑,坑的周围堆放着新挖出来的泥土,还有一块长60厘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厚近5厘米的石板。走进左侧房间,记者看到地面的砖块与泥土也有撬动和开挖的痕迹。在现场,汪达民当即报警。

在正厅右侧房间里,汪达民指着面前一个1.1米见方、深达1米左右的坑告诉记者,发现祖宅被盗是3月19日。当天雨很大,与他同来的有当地负责文化的同志、常熟市文管办相关负责人等。当时就发现古宅大门上的锁被人换了,一行人无法进入。报警后,当天下午汪达民进了古宅,并在正厅右侧房间里发现古宅被挖。“当时,我看到这里有一只已成碎片的瓦缸,瓦缸有60到70厘米高。大坑的边上有一块缺了一只角的古式大青方砖。坑内还留着一块带横条的针织布。我怀疑祖上流传的‘宝物’被偷,拨打110报警。警察到现场后当场拍照取证,并拉起了警戒线。”案发后,当地派出所还专门为这幢古宅安装了两只摄录一体机,加强古宅的安全防范。

汪达民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他还发现古宅五房里的二楼整排方格木窗已经全部被偷,楼上窗口上的古朴石雕被撬去,楼梯边的挡板屏风被拆走;楼上剩下的家具、一个木桶内近50只青花瓷碗也都不见了。楼下厨房间砌在墙中的多块石板被撬去,天井里的石条被撬去,墙龛内的石雕饰品也被悉数撬走。

▲二楼整排方格木窗已经全部被偷

传说有祖母绿、夜明珠?

王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捐给国家一件国家二级文物——翁心存拟呈咸丰帝谢恩折。那么,王家是否还有其他文物?

“王家以前就是小市街上的书香门第。”汪达民说,当地一位60岁的高姓老师曾多次告诉他,王家屋下可能有宝,要注意。但王家(王文红的父母)上一辈人中,兄弟姐妹多达31人,现在绝大多数在外地。关于古宅保护,2009年10月的一次宗亲会上曾提出并考虑过,结论是等到正式拆迁时,推选一人向当地政府提出此事。

当王家古宅被传挖出“宝物”后,高姓老师向汪达民细讲了原先他为何要提醒的原因。因为高姓老师候听其曾祖父说过,小市王家曾开过典当行,遭遇强盗后,家人逃难,大量财宝无法带走而被深埋。

现在被盗贼挖掘的大坑就在当年王朱氏的大床下面。王朱氏的儿子王炜炘今年83岁,曾任广西师范大学校长。他告诉汪达民,被盗贼挖掘出来的瓦缸可能是祖父的父亲或祖父的祖父埋进去的。据推算,埋瓦缸的时间应当在咸丰年间太平军入驻小市前夕的1860年,距今154年。

据汪达民介绍,王家传承的以纸质文物为主,如字画等,玉器、金银、宝石、珠宝等如宣德炉之类从未见过。但族内老人口口相传透露,祖传有祖母绿、夜明珠等皇宫赏赐,大家只听说过,未见实物。此次王家古宅被挖出来的是否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让人产生不少联想。

那些有来头的古宅,莫待出了“状况”才重视

记者昨天联系了常熟市文广新局文物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这座古宅算不算古建筑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因为,如果是古建筑,那它就应该至少符合3个条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包括坊间所传说的“宝物”也一样。但是,现在,除了古宅还在现场外,所谓的“宝物”是不是文物也只是传说而已。

王家古宅是常熟市公安局碧溪派出所管辖区域。3月19日,汪达民报案后,警方已受理此案件,正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侦查工作。派出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警方在追查过程中如收缴到相关文物,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将会全力配合做好文物的鉴定和处理。

小市王家古宅被盗后,引发一连串耐人寻味的思考。既然在碧溪区域有这样一个比较有来头、有历史的古宅,其家人为什么不早些上报相关部门加以保护管理?王家古宅及其王家后人王宝琛20多年前就被写入当地地方志和相关文献,还有图片文字等记载,怎么就没有好好保护?除了碧溪小市外,在常熟,乃至整个苏州,类似状况还有不少,专家呼吁,莫待古宅、古建筑被拆迁、被盗等出了“状况”才重视。


留言功能现已开通,页面底端可见“写留言”入口~


— — 延伸阅读 — —

同济大学历史上的三位常熟籍校长

常熟院士丨夏坚白:中国当代测绘事业先驱、大地天文学奠基人,同济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

常熟院士丨李强: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现北京理工大学
常熟院士丨张光斗:清华大学副校长

中国青霉素之父、南京农业大学老校长——江苏常熟人樊庆笙

常熟乡贤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奠基人张江树

常熟乡贤丨庞薰琹: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现清华美术学院

常熟乡贤丨中国矿业大学第一任校长彭世济

常熟乡贤丨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归鸿

吴树青:从常熟成长走出的北大校长
常熟乡贤丨四川大学首任校长翁炯孙
常熟老革命丨程飞白:西安公路学院首任院长,从革命者到教育者的峥嵘人生!
常熟老革命丨原省委统战部长、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兼院长蒋宗鲁
常熟乡贤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原卫生部医学教育司司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兼北京中医学院院长季钟朴

常熟乡贤丨西迁亲历者、建设者: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潘季

常熟乡贤丨上海交通大学副书记、副校长,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务院经贸办副主任张寿

常熟乡贤丨原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李牧
常熟儿女丨原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苏灵扬

原海军工程学院院长张肇圻,从常熟“民抗”走上革命道路

常熟淼泉走出的原空军后勤学院院长方金祥少将
西军电“三剑客”祭
首任江苏大学校长,来自常熟吴家市~
从常熟走出的世界级“女神”!智慧的担当,开挂的人生……
常熟学子考入南大并留校,后来成为南京大学副校长
“走南闯北”常熟人:历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南通大学校长、苏州大学副校长(正校级)

常熟乡贤丨蚌埠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调任安徽医科大学校长

离乡几十年,他的“根”还在常熟——山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

上海电力大学迎来新校长,系江苏常熟人,曾在双一流华东理工任职
常熟人在东北: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雪铭
常熟俊杰,为国铸剑——西北工业大学(“国防七子”之一)副校长杨益新
常州高校常熟人: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汤正华
与“畜牧”结缘的常熟人:毕业于南农畜牧专业,曾担任畜牧兽医局长,执掌着农牧职业学院

常熟乡贤丨“足迹遍五大洲”——浦薛凤的人生际遇

常熟乡贤丨吴泽霖: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奠基人之一

常熟乡贤丨语文教学法研究带头人、原长春师院院长娄警予

常熟乡贤丨温熙森中将:国防科大历史上掌校最久的校长,推动历史性转型

爆火网络,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副校长“男神”校长竟是常熟人!

常熟乡贤丨立信高级职业补习学校校长陈文麟:知行合一的会计学家

人大校长谈《戴逸传》

常熟乡贤丨三进怀仁堂、四见毛主席——陈旭轮散记

常熟一家四子女同考入上海交大,母亲是学前小学创始人!
金立群:追忆省中求学岁月


常熟:镶嵌于中国文化地图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小康”“大同”“天下为公”——对“南方夫子”常熟言子的再认识

群星璀璨:26位常熟籍中国“两院”院士

常熟乡贤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邓绍基
常熟乡贤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
沈秋农:素朴敬仰我常熟乡贤(全集)
“常州”此名古时随常熟升格为州而来——常熟历代县名琐谈
虞山文化的主要特点

常熟虞山,吴文化第一山!

常熟·衣山楼图记

烟火悠悠六千年!这里,是常熟...

点下方名片→点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如需及时接收到文章推送,请花3秒钟时间为我们点赞、点击“在看”或者“分享”转发!您的鼓励是我们的动力!

别忘了“分享”“点赞”“在看”哦!

梅塘
江南福地,常来常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