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这座古城的中心地带,有一片水域,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与梦想,那就是琴湖。从昔日的常熟琴湖农民公园,到如今的城市会客厅,琴湖的每一次蜕变,都如同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时光回溯至几十年前,那时的琴湖还只是一片未被雕琢的自然湖泊,周围是广袤的农田和稀疏的村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片水域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的视野,1980年代,在湖圩村村域内琴湖农民公园应运而生。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农民公园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常熟人的心田。那时的琴湖公园,虽然设施简陋,但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春天,桃花盛开,孩子们在湖畔追逐嬉戏;夏天,荷花亭亭,老人们在树荫下乘凉话家常;秋天,金黄的稻田与碧蓝的湖面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冬天,则是孩子们打雪仗的乐园。农民公园不仅是常熟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他们情感交流的温馨场所。进入21世纪,随着常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琴湖农民公园已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在这片承载着无数记忆的土地上,打造出一个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公共空间,成为摆在城市规划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深思熟虑,常熟市政府决定对琴湖区域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将其打造成为集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这一决策,不仅是对琴湖未来发展的重新定位,更是对常熟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琴湖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特色,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他们保留了原有的湖泊水系和植被生态,同时引入了现代化的休闲设施和文化场馆,如音乐喷泉、艺术展览馆、亲水平台等,让琴湖在保留自然之美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前琴湖农民公园中,童年的大飞机(以上老照片转自“i常熟”)如今,走进改造后的琴湖区域,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现代化的“小蛮腰”与传统方塔相映成趣,又恢复了昔日“昆城双塔”的美丽场景。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现代建筑,美不胜收。湖面上,音乐喷泉随着旋律的起伏,演绎着光影与水的舞蹈,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湖畔的亲水平台上,市民们或悠闲散步,或静坐垂钓,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艺术展览馆内,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与湖水交相辉映,整个琴湖区域更是变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作为城市会客厅的琴湖,不仅吸引了本地市民的青睐,更成为了外地游客了解常熟、感受常熟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常熟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开放,以及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农民公园到城市会客厅的转变,不仅仅是空间形态上的变化,更是城市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缩影。它见证了常熟从一座传统农业小城向现代化城市的华丽转身,也反映了城市规划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前瞻布局。在这个过程中,常熟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了琴湖的改造和提升,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这部关于城市变迁的壮丽史诗,湖圩村的村民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经历者和见证人。而琴湖,作为这部史诗中的主角,将继续书写着属于常熟的新篇章。站在琴湖畔,望着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域,我们不禁感慨万分。从昔日的农民公园到今日的城市会客厅,琴湖的每一次蜕变都凝聚着常熟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未来,随着常熟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相信琴湖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丰富的内涵,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它将继续作为常熟的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琴湖,将是一首更加热情洋溢的赞歌,唱响在江南水乡的天空下,成为每一个常熟人心中永恒的骄傲和记忆。
作者:
李烨,江苏常熟人,研究馆员,文史专家,曾任常熟市图书馆馆长、博物馆馆长。
留言功能现已开通,页面底端可见“写留言”入口~
成长于常熟山水间丨朱颖人笔下的欣于所遇
从秦岭渭水到虞山尚湖——行走在吴文化的山水间
【大合集】新虞山十八景
这个最低调的江苏经济强县,凭什么改变了中国历史?
点下方名片→点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如需及时接收到文章推送,请花3秒钟时间为我们点赞、点击“在看”或者“分享”转发!您的鼓励是我们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