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简 介
鲁枢元,人文学者,长期从事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苏州大学退休教授。现为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大学讲席教授、生态文化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ChatGPT之后如何做学术
摘要:ChatGPT 一经推出便成为现代社会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科技产品,人们意识到今后的世界不再是以往的世界,以后的生活也不再是以往的生活。本文担心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诸多实用方便及商业利润的同时,也可能会推助学术界、教育界的某些不良倾向。作者强调 ChatGPT 至今仍然是人类研发的一个工具,它不具备主体性,没有真正的创造功能。学术研究是个人的生命活动,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创新还是要发挥学者自身内在的潜能,从个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出发思考,凭借自己的“天赋言语技能”写作。作者不排除人工智能有可能最终具备自己的主体性,但那一天如果真的到来,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麻烦。当下,人文学者应当负责任地把 ChatGPT 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对其前世今生、现下未来做出自己的反思与前瞻。
关键词:ChatGPT;主体性;人文学者;学术研究
临近2022年岁末,一项新的科学技术横空出世,不多时便波及整个世界,关注的民众迅速增至几亿、几十亿!它就是人工智能 ChatGPT 。据宣传报道,ChatGPT 是美国研发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其中包括与真实世界的对话。因此这个 ChatGPT 便具备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并与人类进行互动交流的能力。
据说,这个 ChatGPT 可以代替人力资源运用到经贸、金融、物流、客服、规划、招商、咨询、监管、交通、治安、自动识别、无人驾驶、医药制作以及教学科研、命题作文、课外辅导各个领域。它效率极高、门槛极低、操作便当,几分钟内便可以撰写一篇学术论文,还可以创造出来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真实”的人。
它简直就像那只阿拉丁神灯,给每个人配置一个无所不能又随时听从召唤的神祇。ChatGPT 遂成为现代社会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科技产品。
科技精英们在为自己推出的辉煌成果兴奋不已。
商业巨头在算计这项最新科技的推广将赚取多少利润。
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论文写作即将受到的推助充满期待。
写字楼里以文字与话语操作为职业的白领、金领却为即将被 ChatGPT 抢掉饭碗忧心忡忡。
美国口衔天宪、手握重权的现任总统乔治·拜登面对一个与他相貌举止雷同,嗓音语速、眼神口型全都一模一样,却在唱着异国小曲的“拜登”大惊失色。
2023年11月17日,ChatGPT 的母公司 OpenAI 创始人奥尔特曼(Sam Altman)突遭解雇被踢出局,原因是董事会的一些成员担心 ChatGPT 技术将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安全;诡异的是仅仅5天之后,奥尔特曼再度“复辟”,反将董事会解散重组!原因是公司的出资人与设计师们都不能容忍任何人挡了自己的财路。
未知的风险、尖锐的冲突引起人们对 ChatGPT 安全性的争议。
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在全球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结束后发表直播讲话:ChatGPT 将带给我们新的知识、新的经济增长机遇、人类能力的加强,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忧虑。ChatGPT 降临人间之后的世界不会再是以往的世界,没有什么比它更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了!
别人的世界、别人的生活,我们知之不多,难以介入,也难以置喙。这里我想说一说我们置身其中的学术界以及与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教育界,在 ChatGPT 风行之后,我们将如何应对?它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与助益?又会带来哪些弊端与恶果?
那么,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 ChatGPT 这位横空出世的神圣究竟有何能耐?它能够做些什么,它不能够做的是什么。
简单地说,ChatGPT 的工作原理是:大数据统计学,加上预测修正程序,再加超高速的运算速度。
相对于我们做学问、写论文,ChatGPT 能够做的是掌握大量资料。大到什么程度?它几乎拥有你在国家图书馆、世界图书馆里能够查询到的所有词典与各种百科全书上的条目,以及时时刻刻不断涌现的新的文章、数据、新闻、报道,不但有中文的,还有英文的、德文的、法文的等等,并承包翻译。
至于快到什么程度?记得早年我带研究生时规定每个人一周要读十本书,从中找出并摘录下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能算低。然而,对于 ChatGPT 来说这却是小菜一碟,你只要输入一个关键词,成千上万本书中的相关资料与数据便会在分分钟内提取出来供你使用,一页书都不用翻。
更神奇的是,ChatGPT 有自己的一个“预测修正程序”,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编码来揣测、应对你提出的问题,代替你对这一问题的辨别、分析、理解、认识、解答,最终为你组织一篇中规中矩的论文。对于 ChatGPT 来说,它几乎能够解答一切你能够想到的问题,它也完全能够写出思路清晰、逻辑周延、标准规范的学术论文。
世界上的事总是祸福相依。如果运用得好的话,ChatGPT 的出现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工作、科研活动将会起到有益的推助作用,开拓研究者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成果的效益。就像一切工具一样,如果一旦对其陷入盲目性、依赖性,反倒为其掌控,也将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
在我当下供职的大学里,图书馆、教学楼的过道里,整天可以看到学生们手捧一本教科书或一本试题集,面对墙壁坐在一张矮凳上,面无表情、两眼痴呆、双唇蠕动苦苦背记标准答案。读书学习成了极苦的差事,但这又是“鲤鱼跳龙门”必备的硬功夫!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ChatGPT 的陪读、陪练将使得刷题、应试变得容易一些、轻松一些。
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代写论文”的广告,甚至提供从开题、撰写到发表一条龙服务,款到交货,价格不菲,论文写作成了一门兴隆的生意。这虽然有违学术良心,但发表论文确实是当下学人晋升职称阶梯上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说它是“敲门砖”,含金量并不低。对于一位急于晋升职称的学者来说,ChatGPT “代写”的质量要比那些杂牌枪手高得多,而且花费无几。
ChatGPT 能够替代的恰恰是当前“小镇做题家”与“论文写手”们辛辛苦苦在做的事。它“助攻”的恰恰是我们的教育与科研当下最受诟病的,也是国内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的,即“应试教育”与“唯论文考核”。
中国学生最会考试,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中国的教育水准与科研成就仍然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在高科技的创新研发方面。中国的教育体系看重的是知识的累积与传授,中国的科研考核看重的是论文发表的数量,而不是人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科研创造能力的开发。令人遗憾的是,“兴趣的培养”“创造力的开发”作为学生或学者个体的、内在的心理要素,恰恰又是 ChatGPT 自身不具备的。
人文学界认为 ChatGPT 的功能可能被商界、科技界夸大了。哲学家赵汀阳最近接连发表文章,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对 ChatGPT 工作的原理及性能做出分析。在他看来,作为人工智能的 GPT 仍然不过只是一个认知的工具,本身并不具备“主体性”,而“主体性始终是一个创造者而不仅仅是认识者;主体性的要义不仅在于认识自己,更在于创造自己;从根本上说,主体性不是一个知识论概念,而是一个存在论概念。”[1]没有相对独立、自由的主体,所谓兴趣与创造就无从谈起。
他进一步指出:
人工智能的惊人知识量来自人类的大量“喂食”,以及人工智能自我训练和互动学习的不断迭代。通过这些方式,人工智能可以获得人类所不及的巨大数据量,并在理论容量上获得人类全部知识。此外,通过与人类进行互动学习,人工智能将来有望接近于“全知”,但达到“全能”则非常困难,因为这需要更加复杂的神经网络设计,即使是保洁员的简单劳动也需要无比复杂的神经网络设计,因此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尚需时日。实现“全能”所需要的智能复杂度远高于“全知”,这可能意味着存在某个深刻的智能问题。虽然尚不能确定这个问题是什么,但似乎提示了一种思路,即收集一切知识的博学能力和无漏记忆的“活字典”能力并不需要高智能,也不意味着高智能。[2]
说穿了 ChatGPT 不过是一个“高分低能儿”,掌握有超巨量的知识使它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实际上并不具备发明、创新的能力。它的能耐全靠人类对它的“投喂”,相当于“填鸭式教学”中被大量投喂、消化力又特强的那只鸭子。
赵汀阳
现代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能”与“知”不同,“知”凭借机械的条件反射,即“刺激—反应”就可以完成。而“能”,属于创造性领域。创造的前提是独立的、自由的、丰富的、在时代精神感召下不断成长发育的“主体”,即一个同时拥有理性与感性、智力与情性、欲望与道德、信仰与憧憬的鲜活的个体。一切创造活动都是在这一主体内孕育、生发的,就像草要发芽、树要开花一样。也如同女人生孩子,由一个成熟的主体诞生一个新的主体,一个新的生命。现代科学可以“认知”构成人体的一切元素及功能,但仍不能制造出一个活人,甚至一颗有生命的鸡蛋。创造实际上又是一种超越,是数量累积之上新质的涌现,仅仅数量的累积并不具备创新的意义,论文发表数量世界第一,并不代表科研水准世界第一。至于那些“枪手代写”的论文、论著,只能算是学术垃圾。
20世纪80年代的新思潮退潮之后,教育界、学术界对于统一性、规范性、科学性的强调日益增强。教科书要统一编写,考试题有标准答案,论文的选题、论证、话语方式、文章的格式都有一整套细则,甚至连引文的有无、引文的数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看似在“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东西,其实都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而人工智能在知识的累积与传授上比人类不知要强大多少倍,冷眼旁观的人士警告: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使中国的教育优势荡然无存。对此我们可以不予认可,但不能不做出预防。
更糟糕的还不是这些所谓的“优势”被人工智能取代,而是在一片乐观氛围中被进一步强化。如果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头脑与高科技的手段双管齐下,将与世界竞争的法宝全押在人工智能的普及与推广上,那必将导致学术研究主体进一步萎缩,广大学者的创造性进一步泯灭。
在文学创作界,作家王安忆、余华曾经迎着 ChatGPT 强劲的风头举办过一次对话,他们自豪地宣称人工智能对于他们经营的小说写作不起作用。他们认为 ChatGPT 是按照已有的常理常规运作的,而真实的生活往往并不按照常理常规出牌。作家只能从自己内心对于真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出发进行写作,而人工智能并没有自己的“肉身”,这是作家打败 GPT 的唯一途径。作家并不是正确无误的人,他会有种种偏执、歧见、妄想、变态,这些为“常理”所不容、所摒弃的东西,反倒往往是成就伟大作家的要素。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败笔,最聪明的人脑也会犯错误,但这恰恰是活着的人脑的本真状态,是人的真实主体性的具体显现,也是文学作品最真实、最可贵之处。经过精确计算的 ChatGPT 可能达到看似“完美”的程度,最终则不过是一只“学舌的鹦鹉”,自己说些什么它自己是不知道的,对自己的所说所做并无“切身”感受。它的所有聪明才智都是被一些高智商的专家、技师们精心算计出来的,自己并不具有主体性。
哲学家赵汀阳对作家们这一说法深表赞同,他在文章中指出:“目前,人工智能还没有‘自己的’语言,它不认识它说出的话,只理解那些话的底层数据关联,因此人工智能其实并没有说话,它只是表达了数据关联。”“在这个意义上,GPT 还没有创造性,它的艺术或文学作品虽然技术精良,但其艺术品质是平庸的。创造性有着逻辑或数学无法表达的品质,这一点似乎说明了人工智能难以发生创造性,因为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数学和逻辑。”[3]
在人类与人工智能角力的过程中,另一位中国当代哲学家尚杰也没有给人工智能打出高分。他使用的是另一套评价尺度,不是和它比“聪明才智”,而是和它比“烂”,比“衰”,他说:
人工智能的死穴,就是它不但不犯错误,而且还自动纠错,它是“非艺术的”,进而人的本质在于人有自由意志即不讲道理的灵活性,在于极其偏执地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是可能的。人具有任性地欺骗自己的可能性、“睁眼说瞎话”的可能性。总之,就是去过一种“不正确”的生活的可能性。在这方面人工智能也许会战胜人脑,却永远在人类复杂无比的心灵面前一筹莫展。[4]
人的本性是不完美的,做笨事、做傻事、做错事以及不做事,都属于人的真实人性。知其不可而为之,众人皆醉我独醒,一意孤行,虽九死而不悔,这些不属于正常思维范畴的东西对于成就一位真正的诗人、艺术家来说,恰恰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对于 ChatGPT 来说,不用“九死”,一次“死机”就足以令它改弦更张!
《活出自己的价值:自我哲学治疗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在哲学家、文艺学家这些人文学者看来,这个凭借大数据统计学—预测修正程序—超高运算速度装备起来的“神圣”,只是一个貌似全能、权威、所向无敌却缺少独立个性、缺少自由意志、缺少创造能力的平常之辈。
如今,教育与教学管理的细则越来越精密,学术性刊物对于文章的体制、范例、格式甚至风格的限制愈来愈严格,这些看似严谨、规范、精致、统一的尺度,这些无休无止的考试、考核、考评、评估实际上是把教育与学术研究定位在一个相对肤浅、平庸的水准之上,而这些东西是最容易为 ChatGPT 所取代的。
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是,在全球化境遇中,在高科技支配下,在市场化的诱导下,某些规范化的学术体制、功利化的学术管理、形式主义的宣传报道,只会制造一种虚假的学术繁荣。而这一判断正在成为不幸的现实。据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报道,2023年全球被撤回的论文数量超过一万篇,创历史新高,且多半来自中国。其旗下的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撤回的107篇论文,作者竟然全部来自中国,涉及119家高校和医院。撤稿的原因多是实验造假、数据造假、同行作弊、代写代投。在我们国内学术界似乎潜伏着不少“论文工厂”,本人就曾不止一次收到莫名的电话:承包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明码标价,按时交货,诚信无欺。ChatGPT 高效、广谱的超级运作能力,正可以为此类“论文工厂”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进一步击溃我们的学术道德堤防,这是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的。
在人工智能铺天盖地汹涌来潮之际,一位诚实、认真、自重的学者如何做学术,已经比以往更加迫切地提交到我们面前。
学术研究固然是要以“基本的学术训练”与“人类知识的统一性”为整体背景的,但研究主体个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和书写者“天赋的言语技能”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更为重要。古人所谓“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争智于孤”,学者要做“智者”就不能不心存静气、耐得孤独、恪守自己内心那一方净土。这仍然不过是坚守自己的主体性,这是尖端的人工智能至今仍然所不具备的,是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
科学研究与文艺创作看似界限分明的两个不同领域,实则都在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创造性;都离不开直觉、感悟、想象这些源自个体情性之中的心理功能。尤其在人文学科领域,我始终相信性情先于知识,观念重于方法,主体的内在超越心态是最重要的。
对于人文学科、精神学科的研究来说,信息与资料的收集、知识和数据的占有固然非常重要,但并非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研究主体的心性与情怀、体验与感悟。早年我在研究现代心理学史时就曾发现,一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特色不但与那一时代的思想导向相关,而且往往与那一学派创始人与众不同的气质、性情、感知方式、行为风格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机械论色彩与铁钦纳的勤奋而又呆板的个性;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开放性、实用性与威廉·詹姆斯灵活、务实的个人风格;早期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决定论、独断论风格与弗洛伊德偏执、专断的威权心态;分析心理学的神秘主义色彩与荣格怀疑主义、浪漫主义的情调,无不如此。
对于人文学科研究来说(也许还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还必须进入一种特定的心境,即特定的研究状态。这是一种对于研究对象的悉心体贴与无端眷恋,一种情绪的缠绕与沉溺,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思”的状态。研究者的个体生命与学术研究中的“沉思”“冥思”“玄思”纠葛在一起,成为一种特殊的、持续的生命状态。王国维形容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鲁迅说是“如怨鬼缠身”。这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体验,而对于 ChatGPT 而言则是无从谈起的。
对于享乐至上、娱乐至死的消费社会的公民来说,此类“痛苦”的个人体验是不需要的,是避之唯恐不远的。已经有网民欢呼:不久的将来,每人平均将拥有10个人形机器人为你服务、供你消费、供你使唤,科幻正在成真,生命将被改写。
古老的成语“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已经被绝大多数人鄙视、遗弃。绝大多数人或许并没有觉察,“人上人”依然存在,如今的“人上人”就是占人类总量极少数的科技原理发明者、网络程序编制者与市场营销寡头,亿万大众都将成为他们圈养并定期投喂的消费者。此后,不但巨量财富将集中在这极少数人中,聪明才智也将集中在这些人身上,而民众的弱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剧。更糟糕的是,少数“人上人”中如果出现了个别自私而又偏执、精明而又狂妄的领袖,此类操持 AI 君临天下的狂徒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将远远超过当年驾驶坦克横扫欧洲的希特勒!人工智能的确在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是福是祸尚难以厘清。对于稍为清醒一些的头脑来说,到来的应该不会全都是甜美的福祉。
还是以人文学科为例。
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的这个绵延持续的过程,对于作家或研究者来说往往是艰难的、纠结的、抑郁的、苦闷的,但同时又是冲动的、兴奋的、狂欢的。正如王安忆们所说的,这也是写作本身的乐趣,这种过程是无法替代的。这个过程对于作家、艺术家、学者、科学家来说就是一种价值,一种珍贵的人生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这也是真实人生的常态。而这些通过“个人活着的肉身”方能获得的感受与体验,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则是无感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但也还是有人期待,总有那么一天,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科学进一步发展,技术进一步提升,终将会使人工智能具有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一样的情绪与智力,一样的素质与能力,一样的独立与自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问题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必然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伦理学问题。对此,哲学家赵汀阳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尽管人工智能尚未突破奇点,但将要划时代地全面改变世界,这是一定的。人工智能的可能后果很多,已有大量讨论,比如会导致劳动、手艺、经验、博学的贬值,最终导致人的废物化;人工智能加持的元宇宙或许会导致真实世界和人际关系的贬值,最终导致生活的意义消散(dissipation);更深刻的问题是存在论的危机,万一人工智能变成新主体,世界就会成为多物种主体的世界,人类单方面做主的历史就终结了。[5]
这就是说,当人工智能最终取得胜利的那一天,地球上的人类便不能够自主了,他要面对一个与他一样强大的掌控者、竞争者,一个与现代人一样缺乏伦理道德感的异类群体,这只能说就是人类的末日。
《跨主体性》,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23年版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可能会促使这一天早日到来。我尚且不愿意相信事态真的会糟糕到这一步,但最坏的结局或许是存在的。
前不久,我到豫西三门峡市参观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门前一片三面环水、一面临壑的台地,白云悠悠,阳光朗照,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清风徐来,鸟雀时鸣。我在这块土地上徘徊许久:就是在这块曾经是荒野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仅仅靠几块打磨过的石头、一盆日夜不息的炭火,加上一些泥巴烧制的陶罐、树枝编成的筐篓,竟然生养蕃息持续上千年!
如今,拥有摩天大楼、高速公路、无人机、宇宙飞船、核武器、生化武器、电子计算机、远程导弹、人工智能、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现代人是否还能够稳稳妥妥持续一千年、五百年,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以往,我们常常喜欢用“一天等于二十年”来形容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按照“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发展速度换算,人类今后的五百年就等于往昔的十八万两千五百年。按照当下乐观主义者的判断,ChatGPT 成为一个与人类一样的“主体”并开始与人类分庭抗礼、“争霸世界”,恐怕要不了五百年!难道那就是人类的末日?
看来前景并不美妙。
有人将此视为技术文明发展水平与制度文明发展的失调。
有人将其视为科技发展与精神提升的失衡。
我们为什么不能冷静地想一想,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发展!
中华首席哲学家老子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6]
中国古代格言:“进一步山高水险,退一步海阔天空。”
中国民间俚语:“古人乘牛车走向末日,今人乘高铁走向末日。”
ChatGPT 横空出世后,政界、商界、科学界在思考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事关人类命运、世界前景,ChatGPT 的前世今生、现下未来,无疑也应当作为我们学术研究的对象,并对此做出一个人文学者的反思与前瞻。
注 释
相关推荐
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
部分素材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