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6月市文化馆给我排的课程有点满,连着有三期课程同时开课。第一期课程设计是6次课,第二期和第三期都是10次课。
课时不同,课程设计自然也不一样。我刚好完成PPT演讲秀的90天践行,对于如何制作PPT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提升,于是着手重新梳理课件,希望能给到学员们最大的收获。
在我的第一堂课里,我都会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选择上整理课”?因为是公益课,学员50+以上有闲的退休人员居多,他们大多的回答是“家里乱搞不好,反正退休了没事干,这个课又不花钱,就想来学一下”。
针对这样的学员群体我对我的课程设计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如果想解决家里乱,不是靠一些简单收纳学习,如果只是教一些“术”的东西,那么这种“乱”会一直存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同学们需要明确了解整理的底层逻辑。
第二,如果是因为课程免费,才想用这种方式打发无聊的日子,那我决不要因为“免费”就敷衍了事,我要让我的课有趣有料有深度,让上过我课的同学们都有“值得”感。
第三,如果一门课听完,只是让人左耳进右耳出,那我只是当了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既然整理是无形整理与有形整理的总和,我希望我的同学们不仅仅学到的是有形整理,更是通过这次课程,让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人生心态等各种无形的状态得到改善。
说到底,我希望我的同学们能因为我的课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找到余生的热爱并活出自己的精彩。
课堂的意义不在于别人觉得你这个老师有多牛,有多了不起,而在于学员们真正有获得感,参与感。不是“雁渡寒潭,风过疏竹风”式的遇见,而是“吹皱一池春水”的触动,“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改变。
在我的第一堂课里,我还会给同学们放一段关于同频共振的视频,我想通过十次课的学习,我和我的同学们总会像那些最初被拨乱的钟摆,最后慢慢共振为左右一致地摇摆。一群同频的心的律动,会让我们想要活好自己的心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