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有个兄弟叫添添,今年11岁,是我整理师同事的儿子。
女人间不论相差多少,能聊得来就互称“闺蜜”。我跟添添没法当闺蜜,虽然相差40多岁,倒不妨碍我们结拜兄弟。
认识添添,是在去年敦煌沙漠108公里徒步。分组时,我在三组,他和同事在二组,本来我们不会有太多交集。忘了是什么原因,我住进了二组的帐篷,就在添添母子旁边。
去年八月跟添添一起徒步
吃住一起,很快就发现这个小男孩儿有一颗温暖的心。每天徒步回来,大家都累得趴下,他会找按摩棒给他妈妈做全身按摩,吃饭时也是给妈妈打饭回来,不让妈妈跑路,还会自动维护帐篷的公共卫生。
最打动我的,是他妈妈给我讲起他的“犯倔”。
徒步第二天添添脚踝受了伤,他妈妈给我看当时给他录的视频,添添脚疼得哭着跪在地上,路边就是转运车,组委会的人在等着他做出决定。
上车就意味着退出比赛,坚持就必须克服身体的疼痛。添添最后哭着咬牙拒绝了坐车,选择继续参加比赛。
第三天早上,面对妈妈的忧虑,添添郑重对妈妈说“我能行,你放开了相信我”。一转身,他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欢快地奔赴自己的星辰大海,我们目送着他脚上那双醒目荧光绿的鞋套,终于完全消失在眼前。我在心底还在不停回荡着男孩儿那句“你放开了相信我”。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阶梯式的的,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我们就突然踏上了新的台阶。添添用他的承诺迈出了自信的一步,而我在这句话里反思出一级妈妈成长的阶梯。
10岁的添添站在身材高挑妈妈身边,看起来就小小一只,但偏偏那股子不服输的倔劲儿,给他平添几分高度,让人不容小觑。
徒步回来我们一起参加戴洁老师的爱家文化课。添添教室后面加了一张桌子,也参与了旁听。他不是那种打酱油的听课,而是真正静心学习,还会时常怂恿她妈妈去问一些问题。我惊诧于他的这份边界感——他只是旁听,所以他的参与会比较迂回。
我欣赏添添的优良品质,也对添添的成长充满期待。尽管我们相差40多岁,我也愿意与他结拜兄弟。离开杭州前,添添是我“添弟”,我成了添添的“默哥”。
我和添添在杭州结拜兄弟
回到成都,我们相约着写了一段时间信,但后来发现,这种古老的“慢交通”真不适合我们的交流,彼此在时间边上看对方长大或变老就好。
添添在拆我写给他的信
九月底回杭州学习,距离上次分别已经一年。
已经高过我的添弟,专门为我做了两道菜。我好奇地跟着他身边边看他拌豆腐,边跟他闲聊。添弟说在学校秋游时,打算让他们的组员带菜,他带一口锅给同学们做菜。
添添做的小葱拌豆腐
我随口说你是组长吗?他说不是,“不过组员们都听我的”。他补充说。能被人认可,却不拘泥于所谓头衔,这才真正的领导力啊!
跟添添妈妈和静香也是有很多话要聊,我们三人聊得激动,添添就在我们身边晃来晃去。我跟添添说你先去洗漱,我们等下再聊。添添又转一圈儿,终于转身走了。
总算跟添弟能说上几句。聊起他在暑假参加的国学班夏令营。添弟说他喜欢读经,读论语,最喜欢的是学泡茶,不过令他懊恼的是,他泡的茶始终没有老师的好喝。
添添已经比我高出半个头
想起添添妈妈总爱问我,你怎么就能跟添添聊到一起?我看着这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始终保持底线的小男孩儿,我想,因为他是我想要长成的样子啊!总有一天,他会用他朝气蓬勃的精彩人生,泡出让所有人惊艳的一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