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而且是乡村老师。没想到,一生兜兜转转,直到年近半百之际,才终于站上了讲台,更没想到的是,这个讲台还搬到了视频号。
从前年七月开始,正式涉足视频号直播领域,迄今为止已经快两年了。
在这段跨界跨行,从线下到线上的大转身过程中,我感觉到了自己经历一层层地蜕变,一点点地在这个陌生的领域成长起来。
尤记得前年刚开播时,做的是衣橱整理直播,那时还真是把讲台完完全全搬到直播间。
那会儿我们的课程还分了系列课程,“如何在五天内打造永不复乱的衣橱”,从规划到格局改造,开场可以讲上一个小时,有时单“断舍离”都要讲个四十分钟,然后才在粉丝们强烈要求下,很佛系地挂下商品链接。
一场直播下来,口干舌燥不过就几千的销售业绩,还开心得很。
特别前年在疫情期间,我们不懂视频号规则,直播间一连被关了好几次“小黑屋”,我们还是毫不气垒,认真学习和观摩那时的衣橱整理头部直播间,比如艾莉和小米。
我记得那会儿我们一场场观也就一两万,但艾莉一场场观是七八万,简直羡慕得直掉口水。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不知道我们猴年马月才能拥有七八万的场观。
去年春节过后,我们感觉衣橱整理实在是太卷了,打算衣橱整理和厨房整理同时开起来。从二月开始,我担负起打造厨房整理直播的重任。
刚开始播厨房,每天都在冥思苦想如何播,晚上做梦都在各种卖盒子。
就这样播了两个月,橦橦从衣橱直播也转到厨房直播,我们两个开始在厨房连播。
但去年上半年对我来说,直播还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我希望能通过更多上门整理的实操经验,来提升我的直播技能。
所以从五月到七月,我在直播间的时间越来越少,主要精力都聚焦在上门整理上。八月我完成沙漠徒步后,又到杭州总部学习了十多天,等我最终回到直播间时,已是八月底。
从九月以后,我的工作重心从上门整理再次转回到直播间。而这时,厨房直播已经不是我七月底离开时的样子。卖品改变不是很大,但整体直播节奏和话术都有了很大改动。一场直播下来,我悲哀地发现,我现在的直播效果距离橦橦太远了。
我曾看过一段话,面对失败,你要把它当做是一个事件而非一个身份。换句话说,不能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而是告诉自己只是经历了失败,但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
没有挫折的人生是寂寞的,整个九月,我很少回家,每天橦橦和朱朱一开播我就守着电脑记笔记。每一个卖品上架时间,成交单数和金额以及讲品时间全部做详细记录。卖品话术更是写成逐字稿每天练习。不过一个月,写完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
天道酬勤,从十月开始,我的直播又走上了正轨。那时朱朱和麦胖从杭州学习归来,带回很多直播新理念和技巧,我们每天都在不断消化和磨练着这些技巧。
在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扭转了“直播不过就是个网络销售的错误观念。”
有太多人,太多家庭因为我们的直播而受益。她们时常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她们的感激。我也因此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好多跟我同龄的姐妹。
而对于直播业绩的理解,我也有了更高维度的认知。
当从佛系卖货转到销售主播时,关注度都放在每天卖了多少钱上。卖得多就高兴,卖得少就沮丧。尤其是几个主播连播时,插在中间的我,业绩总会受到前一个主播的影响,那段时间真是窝火又憋屈。
后来慢慢学会看直播数据,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一场直播的品质高下,并不是只看销售额,而是需要很多数据来综合考评。特别是几个主播连播,更需要本着团队精神做承接,才能让整场直播效果达到最优。
想明白这些,我的直播提升方向转变为流速,在线和销量一个都不能少。
曾经认为,以前积累的上门整理经验于直播无益,但事实证明,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正是因为我有着丰富的上门整理经验,才能把厨房整理讲得清楚透彻。
而每一场都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你面对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需求,尤其重要的是面对视频号每天不同的流量。我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在重复中做到独一无二。
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直播间创造出场观54.4万的好成绩,我再也不会羡慕别的直播间,因为我们直播间已经成了太多别的直播间争相模仿的对象。
被痛苦过滤过的日子才是欢愉的沉淀。现在的我仍然常会在梦里卖盒子,而我将在视频号厨房直播舞台,舞出一条条越来越美的曲线!